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卫公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65-1866
目的 探计脑分水岭梗死(CWI)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IR)证实的CW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部及颅内主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的管腔狭窄或闭塞、脑部血管低灌注、心脏疾病等是CWI的主要病因.各型CWI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部位及程度.结论 积极防治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和狭窄,尽快纠正脑部血管低灌注,可减轻或减少CWI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秦博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3):37-38,4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61例DM患者下肢血管,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DM患者下肢动脉狭窄率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DM患者下肢血管血流最大流速及流量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在诊断DM下肢血管病变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部血管超声在诊断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经颅多普勒与颈部血管超声,分析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情况。结果:(1)联合检查血管狭窄检出率为98.61%,颈部血管超声血管狭窄检出率为81.94%,经颅多普勒超声血管狭窄检出率为83.33%,可知联合检查血管狭窄检出率高于单独检查(P<0.05),颈部血管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血管狭窄检出率方面差异不大(P>0.05);(2)联合检查灵敏度为98.61%,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灵敏度为81.9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为83.33%,颈部血管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差异不大(P>0.05),联合检查灵敏度高于两种单独检查(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在诊断脑梗死患者方面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建议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侍艳  张迎春 《安徽医药》2016,20(2):320-323
目的 研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对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5例MCA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门诊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检测双侧MC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颈动脉血管超声测量双侧颈总动脉(CCA)收缩期血管内径(Ds)、CCA平均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并记录CCA及颈内动脉(ICA)斑块的回声强度、数目及斑块累及的血管数。结果 脑梗死组CTA双侧CCA-Ds、CCA-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双侧MCA-RI、MCA-PI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混合回声和低回声斑块发生率、多发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可以协助早期诊断MCA粥样硬化性狭窄。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190-192
目的分析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取我院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8月,对两组患者颈部血管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两组患者检测后的斑块大小、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斑块类型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斑块大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非脑梗死患者均以混合斑较为常见,两组患者斑块分布类型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和预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动脉中检查对动脉斑块及闭塞程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行超声检查颈部和下肢动脉血管2型糖尿病患者79例作为分析组,选取同期行超声检查颈部和下动肢脉血管非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颈部动脉及下肢动脉斑块形成及血管狭窄情况,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内-中膜(IMT)增厚、颈动脉血管斑块形成及下肢血管闭塞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分析组患者颈部血管IMT增厚、斑块、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下肢血管IMT增厚、斑块、狭窄和闭塞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血管中检查,对血管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狭窄及闭塞均有较高诊断率,根据超声声像图能作出相应诊断和判定,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4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观察组,以及同时期收治的34例非糖尿病但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远端、胫前动脉近端、腘动脉、股浅动脉、股总动脉等下肢血管出现狭窄、闭塞以及斑块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其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近端、腘动脉等血管出现狭窄、闭塞以及斑块的几率均高于股浅动脉及股总动脉;观察组下肢血管出现狭窄、闭塞以及斑块的阳性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操作简单、无创伤,可重复使用,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脑卒中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迈瑞公司M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对青岛市崂山区高危人群1451人进行颈部血管颅外段检测,按年龄进行随机分为4组,测量血管内中膜厚度、观察斑块形成、判断斑块性质,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检者颈部血管内中膜增厚率和斑块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同一年龄组中男性颈部血管内中膜增厚率和斑块发生率较女性显著增加(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有效的发现颈部血管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和斑块性质,为脑卒中的早期防治提供有力影像学依据,从而有效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孙天蛟 《淮海医药》2016,(4):427-428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对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4例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分别进行TCD、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测及二者联合检测,观察患者的检测效果。并将脑血管造影(DSA)检测作为金标准,比较3种检测方法对患者病变血管检出数目情况。结果:TCD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联合检测发现病变血管的数目要明显多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率均要明显高于单独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TCD联合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对于基底动脉狭窄检测的准确率高于两种方法的单独检测,对患者的诊断以及后续的治疗均有较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收治的糖尿病疑似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6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下肢血管病变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超声检查见斑块91例(77.8%),狭窄28例(23.9%),闭塞34例(29.1%);对照组检出斑块31例(24.6%),狭窄8例(6.3%),未见血管闭塞。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重要价值,且可根据检查结果判定血管阻塞程度,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在医院门诊或体检中发现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无明显心脑血管疾病表现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同一型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比较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类型,以及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并比较脑梗死组患者梗死侧和非梗死侧斑块情况。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不稳定性斑块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梗死侧斑块数量明显多于非梗死侧,其中不稳定性斑块所占比例高于非梗死侧,脑梗死组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脑梗死组患者梗死侧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较非梗死侧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为脑梗死的高度预警信号,应积极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在脑梗死诊断中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部血管超声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4例,另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体检未发现脑部异常的健康志愿者44例,均对其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部血管超声联合检查,对比2组血流诊断及血管检测结果。结果 2组血流检测信号消失差异性较低(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血流加快、血流缓慢及血液流速正常比例具有显著性(P<0.05)。2组颅内血管狭窄差异性较低(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及颈部血管狭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部血管超声联合检查,能够迅速发现患者梗死情况,临床诊断率较高,能够有效避免漏诊问题,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8年1月-2013年2月收治入院的483例疑似颈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423例患者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硬斑218例,软斑123例,混合斑82例;220例为左侧斑块,203例为右侧斑块.未检出病变患者60例,在狭窄的58例中,18例轻度狭窄,32例中度狭窄,8例重度狭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供颈动脉发生病变部位的性质,检测血管狭窄的程度,对颈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涛  陈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532-53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医学影像检查。检查时应尽可能检查到最高位置,并对内膜-中膜厚度、是否出现斑块以及血管腔狭窄程度进行记录,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89.0%、斑块总数为424块,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24.66%、斑块总数为76块;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狭窄总发生率为7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血管狭窄总发生率17.33%,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医学影像技术,能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体内血管狭窄、血管斑块等情况进行准确检查,并确定狭窄及阻塞具体部位,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疾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4,(19):270-27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血管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78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被检者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动脉的斑块情况,并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有62例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占总人数79.49%,其中颈总动脉分叉处者57例(91.93%),其次为颈内动脉者3例(4.84%),见于椎动脉者2例(3.23%);对照组有10例出现斑块,占总人数12.82%,颈总动脉处有9例(90%),颈内动脉处有1例(10%),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的进展速度,这样就可以尽早发现颈部血管病变的存在,因此它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姜海艳 《医药论坛杂志》2022,43(2):110-112,封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颈部动脉夹层狭窄(CAD)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5月—2021年5月郑州颐和医院超声科收治的51例颈部动脉夹层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诊断.以DSA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76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2组足背动脉狭窄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足背动脉狭窄率和下肢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91.7%、90.9%,高于对照组的24.0%、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效果.方法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体检者各45例,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轻、重度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血管狭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01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彩超诊断。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彩超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部血管彩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99.01%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单独检测的91.09%和颈部血管彩超单独检测的93.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单独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与颈部血管彩超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显示:患者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138处,其中检出大脑中动脉狭窄38处,前动脉狭窄12处,大脑后动脉狭窄28处,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8处,基底动脉狭窄22处,椎动脉狭窄30处。其中轻度狭窄67处、中度狭窄38处、重度狭窄21处、完全闭塞12处。颈部血管彩超影像学显示:患者存在颅外动脉狭窄146处,其中检出大脑中动脉狭窄40处,前动脉狭窄14处,大脑后动脉狭窄29处,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9处,基底动脉狭窄23处,椎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118例颈动脉病变患者进行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测和分析,判断患者的颈动脉病变的类型和程度,采用超声检查血管内部回声及稳定性、病变部位的供血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等,计算血管狭窄率。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不过不能反映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DSA也佐证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很好地评估颈动脉患者的颅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血管流速从手术前(75.8±12.9)cm/s变为手术后(209.4±129.9)cm/s,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的管腔内径从手术前(4.2±0.7)mm变为手术后(1.3±0.6)mm,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低回声斑块12例,强回声斑32例,混合回声斑块7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方便、准确地筛查出脑血管病变,诊断颈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等,对脑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