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11岁,因外伤后左侧颞部头皮下包块进行性增大1个月入院。入院体格检查:左颞顶部头皮下包块,大小约4 cm×5 cm×5 cm,表面无破溃、无流血流脓,局部头皮颜色正常,质地较硬,有轻微触痛,未扪及搏动感,未闻及血管杂音,咳嗽、喷嚏及体位改变时包块无明显改变。头颅CT平扫示:左颞部包块,CT值45 HU(图1A)。进一步行头颅CT增强扫描示: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97 HU,内有小片状低强化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1岁,1975年元月发现左枕部一约0.5×1cm 大小搏动性包块,无红肿压痛。78年左颞部亦发现同性质的包块,且逐渐增大。85年9月18日入院,曾行左枕部包块切除及畸形血管团结扎术,包块消失。88年7月4日原手术处及右颞枕部又出现性质同前的包块,且逐渐增大至全头皮。包块处头皮破损及出血多,且不易控制。于88年7月15日入我院。查体:全头皮明显高起2cm,双颞、枕、顶部有大小不等5个包块,并呈条索状相互交织融合,搏动明显。局部无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88年7月24日在局麻下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颅内血管未见异常。双侧颈外动脉显影示:双颞、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73岁.因头部多发包块1个月余入院.3个月前因头部外伤致右颞顶叶脑内血肿而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恢复尚可.1个月前发现右颞顶部手术切口周缘多发包块,伴压痛,进行性增大,再次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右颞顶部见弧形手术疤痕.  相似文献   

4.
例1:男性,43岁。左顶部出现包块5个月,明显增大伴头痛1个月。检查见左顶部包块3cm×3cm,较硬,无波动,皮肤完好无红肿。头颅CT见肿物位于左顶部颅骨,其内极完整,肿物周围外板撬起,变薄,肿物中心外板破坏消失。例2:女性,51岁。头部出现肿物6年,近1个月增长较快,伴头痛。检查发现右顶枕部颅骨包块3cm×4cm,硬如骨,无活动,颅骨X线平片见局部透过度增强,内板完好,外板撬起膨出、变薄。CT见包块局部为低密度,CT值60H,其它部位骨X线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
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层瘤一例金行藻,贾美斋患儿女,9月。左额颞包块渐大3月,体温、吸乳正常,不哭闹。查体:左额颞巨大包块,质硬,不活动。X线示左额颞部不规则骨质破坏,伴5cm×5cm大小软组织肿块影重叠,其内可见放射状骨针形成,蝶鞍显示不清。CT示左额...  相似文献   

6.
正颅骨生长性骨折(growing skull fracture,GSF)是颅骨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头部包块、进行性增宽的颅骨骨折及神经功能障碍。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2例GSF,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女,1岁10个月,入院前2个月从楼梯跌落。入院时体格检查:右侧颞顶部可及大小约7 cm×3 cm波动性包块及明显骨折线,左侧肢体肌力4级。术前考虑GSF。全麻下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28岁男性,因发现头部包块15年入院。15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顶部一黄豆大小质软包块,活动度差,无压痛,未予特殊处理。近一年来,自觉包块较前增大,无压痛,活动度差,入院前1周在外院行头颅CT平扫检查示右侧颞顶叶占位、颅骨侵蚀明显。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右侧顶部可及大小约6 cm×6 cm肿物,质软,活动度差,无压痛。入院后检查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头面部CT平扫+重建示右顶部见大小约6 cm×7 cm团块状稍高密度影,其内见条状钙化影,右侧顶骨见多发骨质破坏,考虑恶性脑膜瘤可能,右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左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6岁。因发现右侧顶部包块10年,增长快速伴头晕6个月入院。自10年前发现右侧顶部生长一黄豆大小包块,未见增长,近半年来包块迅速增大。体检:右侧顶枕部近耳后见一半球形包块呈蕈样突出,无压痛,包块大小约14cm×10cm×6cm,触之表面光滑,有囊性感,基底部无移动,颅骨未及缺损。头颅CT示:右侧顶枕部皮下可见多发  相似文献   

9.
患者谭×,男,30岁。因左颞部头皮裂伤愈合后局部出现搏动性包块并逐渐增大5个月,于95年8月2日收入院。患者94年10月因车祸至左颞部头皮裂伤,在当地医院行缝合包扎治疗,5天后折线发现伤口喷血,再次加压包扎后治愈。检查:左颞部见一约3cm纵行伤疤,局部隆起约1×3cm,触及搏动感,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DSA检查提示“左颞浅动脉分叉处假性动脉瘤”。95年9月10日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切除假性动脉瘤,手术顺利。一周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例1男,49岁。头痛8个月,加剧2个月。左颞顶部头皮隆起,肿胀区颅骨缺损1.0×1.0cm。神经系统检查末见异常。CT扫描:左颞顶部见形状不规则稍高密度区,外缘与颅骨内板贴近,灶周有大片低密度区,左顶骨局限骨质缺损,左侧1贝4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明显右移。增强后肿块内有密度不等多发囊性变。手术见左颞顶部软组织溃烂,充顶骨缺损1.0×1.0cm。肿块位于左颞顶部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个月.因右侧顶部进行性增大包块1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瞳孔正常,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顶部可触及一5 cm×6 cm质地较硬包块,并可触及为完全闭合骨缝.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3岁.2个月前头部撞击后额顶部头皮包块,约绿豆大小,质韧,轻度触压痛,无头皮破损、出血等,此后包块逐渐增大.40d前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鱼石脂软膏外用,效果不佳,穿刺包块并挤出少量血性液,包块仍未见缩小.6 d前再次穿刺抽出暗红色血性液体,包块缩小,次日包块再次增大同穿刺前,遂来我院.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头皮动静脉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2岁。因头外伤后左颞侧搏动性包块伴颞部吹风样杂音1年入院。查体:左颞侧耳前见一3.5cm×2cm×1cm大小的包块,质软,搏动明显,左额颞顶区可见与包块相连的迂曲条索状血管隆起,搏动感强。CT示:左颞侧头皮包块及条索状物呈高密度血管影。MRA示:左颞侧异常扩张的血管闭,动静脉结构紊乱。颅内外血管DSA示:颈内动脉、椎动脉无异常,双侧颈外动脉造影示:左颈外动脉与颈外静脉之间动静脉瘘,左侧颈外动脉造影见颈外动脉起始段、颞区存在多处瘘口,颞区血管迂曲扩张,与同侧额、顶、枕区交通的静脉异常扩张。临床诊断:头皮动静脉瘘。病人在局麻下行颈外动脉结扎与颞区畸形血管切除瘘口结扎术中,结扎颈外动脉后探查颞侧包块,见包块张力明显降低,搏动明显减弱,迂曲扩张的血管变软,但包块中心区仍可触及搏动,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颅骨尤文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男,22岁,因左额颞部包块进行性增大5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左额颞约10 cm×12 cm大小包块,质软,轻度压痛,边界不清,局部皮肤温度高,表浅静脉怒张。CT示左额颞颅内外占位性病变,颅骨反应性增生,轻度脑水肿(图1)。术中见肿瘤血供丰富,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质硬,部分组织坏死呈白色乳糜状,侵犯颞肌深层及颅骨,颅骨增生,翼点处骨质破坏约1.5 cm×2 cm,头皮下肿瘤通过其与颅内肿瘤相连;颅内肿瘤部分位于蝶骨嵴前后,大部分位于硬脑膜外,广泛侵蚀硬脑膜,向前下至颅前、中窝底,由脑膜中动脉供血。术中分块全切除肿瘤。病理诊断:尤文肉瘤(EW…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15岁。因左额顶部疼痛2年,右侧上下肢力弱1个月,1984年4月27日入院。既往无外伤史。检查:智力差,左额顶部稍隆起,眼底视乳头无水肿,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头颅X线片:左额顶颞部有一13×10×8cm大小的椭圆形钙化影。头颅CT扫描:左额顶颞部有一环形影,周边CT值为960Hu,中央为24Hu。诊断为左额顶颞部慢性硬膜下血肿骨化。4月29日在全麻下手术,术中见硬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46岁。因头部右侧包块46年,加重10d入院。患者于出生时头部右侧顶枕部可见一包块,包块随年龄增大,发展缓慢。于10d前不慎跌倒后摔伤头部,右侧包块处先着地,随即包块明显增大,伴疼痛。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查体合作。头颅右侧颞顶部可见一大约35cm×25cm×6cm肿物,部分质软,压痛(一),部分质中,张力高,压痛(+),活动度好,边界不甚清楚。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以四肢常见,头皮假性动脉瘤少见。我科2011年显微手术治疗颞浅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2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19岁,因左颞顶部外伤后搏动性包块50 d入院。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外伤性颅骨生长性骨折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颅骨骨折一般容易愈合 ,但少数病例不但不愈合 ,而是进行性扩大 ,形成大的颅骨缺损。近年来我科收治 2例 ,结合文献讨论如下。1 资料1:男 ,7岁 ,出生后 9个月 ,头部碰到桌边 ,左颞顶局部肿胀。在当地医院治疗 ,经多次血肿穿刺并加压包扎而“愈”。1岁半时发现左颞顶部有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4岁。左额顶部包块2年入院。入院前1年半有过头部外伤史,2年前无明显原因的左额顶部出现核桃大小的包块,质硬,轻度疼痛,无恶心、呕吐。查体:左额顶部明显隆起,有6cm×5cm×3cm骨隆起、质硬,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头颅CT:考虑左额骨良性肿瘤病变:左额骨嗜酸性肉芽肿。MRI:颅骨肿瘤。于2004年3月5日在全麻(气管内插管)下行肿瘤切除术。病理报告:肉眼所见一颅骨组织2块,大者近圆形,直径7~8cm,骨板厚1~1.2cm,中央见一直径5cm骨性突出肿物,表面光滑,点片状暗红色,高出骨表面3.5~4cm,颅骨内板中央凿开直径1.5cm口,见骨内肿物4cm×4.…  相似文献   

20.
65岁男性,右颞部皮下痛性肿块逐渐增大2年,肿块边界清、能活动,4个月前出现头胀痛,恶心,左下肢活动不灵活。检查:颅神经无异常,左下肢肌力3~4级,肌张力不高,腰穿脑脊液压力及常规化验正常。GT示右颞顶部有一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灶,右侧脑室受压消失,右颞骨外侧有一软组织肿块,颅骨内外板及板障均无骨质增生及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