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患者文,5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8年,加重伴气急1周入院。体检:T378”C,R23/min,P94/min,BP18/10kPa。神志清楚,端坐位,口唇轻度紫组,颈静脉轻度怒张。两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心率94/min,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全身无水肿。血常规检查:Hblssg/L、WBC9.4X10’/L、N0.80、L0.20。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双下肺少量片状阴影。心电图示:高尖P波。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给予青霉素、氨茶碱、灭滴灵等治疗,症状好转。入院第7天晨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口唇明显…  相似文献   

2.
对艾滋病3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14岁,学生。主因间断发热伴咳嗽0.5a于2006—10入院。0.5a前因反复发热、咽痛、咳嗽、黄痰,分别在镇及市省级医院就诊,诊断为咽炎、支气管炎。予青霉素、头孢菌素、阿奇霉素、制霉菌素先后治疗有效。但很快反复。既往健康,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无不良嗜好,母亲有精神病,自幼被他人收养。查体:T37.5C,P86次/min,R18次/min,BP12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好,口腔咽及颊黏膜可见大量白色斑块附着,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3.
对阿奇霉素过敏3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女,7岁。因发热、咳嗽3d收住。查体:T39℃,P40次/min,HR130次/min。神清,精神欠佳,双肺呼吸音粗糙,心腹检查无异常。血常规:WBC17.4×10^9/L,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5岁。因咳嗽、痰中带血5天、咯血1h于1996年6月18日入院。查体:T38.2℃,一般情况可,右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脏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WBC1.2×109/L,N0.86,L0.11,E0.03,ESR18mm/h。痰涂片查抗酸杆菌3次均(-),痰中见有大量炎性细胞,痰查癌细胞(-),痰培养(-)。X线胸片示右下肺炎。经抗炎、止血治疗7h咯血停止,3天后咳嗽、咳痰及肺部体征消失,但右下肺呼吸音减低,X线胸片示右下肺膨胀不全。第9天突然剧烈咳嗽,随即咳出一树技状物,漂洗后呈灰白色,主干直径20mm,长7cm,有8个分支,呈典型支气管…  相似文献   

5.
对表现不典型的肺结核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17岁。于2006—12—30无明最诱因开始出现发热,最高T39.3℃,伴有寒战,咳嗽,咳痰、黄痰。在我院急诊化验血常规WBC(15.1~15.4)×10^9/L,中性粒分类0.81~O.88,先后静脉滴注头孢唑肟,阿奇霉素等药物抗炎治疗,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仍发热,咳嗽明显,黄痰,遂于2007—01—18收入院。  相似文献   

6.
口服阿奇霉素致口唇溃疡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口服阿奇霉素致口唇溃疡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3岁。因咽痛不适2d,伴发热6h余来院就诊。既往病史无特殊,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9.1C,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可见少许脓点。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谚音。血常规检查:WBC22.1×10^9/L,N0.86,L0.14。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急性扁桃体炎。  相似文献   

7.
阿托伐他汀钙片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军丽  王维平 《临床荟萃》2009,24(10):847-847
患者,女,62岁。主因咳嗽、咳痰1个月,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5天,于2008年3月16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为黄色黏稠痰,给予青霉素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于入院前5天无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今日自感症状加重不能自控,急来我院治疗。既往史:高血压15年,血压最高达210/110mm Hg(1mm Hg=0.133kPa);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高脂血症史不详,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7.0℃,脉搏67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60/96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肺结核球误诊为肺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58岁。因受凉后反复咳嗽、咳痰并痰中带血.伴胸闷、胸部隐痛10天,在当地按“急性支气管炎”治疗1周.未见好转.故来诊。查体:体温38.7℃,脉搏86/min,呼吸20/min.血压110/75mmHg。口唇轻度发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两肺闻及广泛啰音。否认有结核病史及结核病人接触史。X线胸片示:双侧肺野散在分布多个直径0.5~3.0cm的圆形、类圆形阴影.  相似文献   

9.
1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1.1病历摘要 患者,男,14岁。患者3天前开始发热,伴有咳嗽、咳痰,服用退热药体温无下降,持续在39.0℃左右。听诊右下肺少许湿罗音。血白细胞总数12.2×10^9/L,中性粒细胞0.87。胸部x线片示:右肺下叶斑片状影。患者无其他基础疾病,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10.
溶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检测溶脲脲原体(Uu)对14环(红霉素和罗红霉素)、15环(阿奇霉素)和16环(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5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对203株Uu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03株Uu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8%、7.4%、6.9%、3.9%和3.5%。在5种药物中,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抗Uu活性最强,MIC50分别为0.125mg/L和0.5mg/L,MIC90分别为0.5mg/L和1mg/L,其次为阿奇霉素,MIC50和MIC90分别为2mg/L和4mg/L,红霉素和罗红霉素抗Uu活性较弱,MIC50均为4mg/L,MIC90均为8mg/L.结论:Uu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16环大环内酯类药物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抗Uu活性强于14环和15环大环内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11.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以高热为主要表现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我们收治1例以肺炎为主要症状的伤寒病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22岁。因发热10d,干咳5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d感头痛,次日出现畏寒、持续高热(T39~40℃),伴便秘1周以后出现腹泻。外院血常规:WBC(3.8~4.8)×10^9/L,中性粒细胞0.67,嗜酸性粒细胞0.09,淋巴细胞0.26,Hb125~127g/L,Pit95~98×10^9/L。X线胸片:两肺未见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肝功能:ALT335u/L,AST365u/L,Alb23g/L,给予环丙沙星0.4g/d×3d,阿奇霉素0.5g/d×3d。高热、咳嗽无缓解。  相似文献   

12.
杨绍萍 《中国临床护理》2009,1(3):252-252,F0003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4岁,反复咳嗽、咳痰、喘憋30余年。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喘憋,伴有大量白色粘痰,无胸痛、发热。用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15d,症状改善不明显,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院。患者发育正常,营养可,意识清,可自主活动,体温36.5℃,P79次/min,R20次/min,BP110/60mmHg(1kPa=7.5mmHg)。  相似文献   

13.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预防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减少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作用。方法:治疗组40例在口服阿奇霉素前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1.5~3.0g/次,按照常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第1天口服阿奇霉阿奇霉素10mg/kg顿服。,第2~5天口服阿奇霉素5mg/kg,顿服;对照组38例单服阿奇霉素,阿奇霉素的剂量,方法与治疗组相同,连续5d。比较两组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比例。结果:治疗组没有发生胃肠道反应3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7例,恶心4例,呕吐3例,腹痛6例;对照组没有发生胃肠道反应20例,出现胃肠道反应18例,恶心14例,呕吐11例,腹痛17例。结论: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在减少阿奇霉素口服使用中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张炎 《临床荟萃》2006,21(19):1388-1388
例1,男,5岁。因咳嗽、咳痰1周,就诊于我院门诊。查体:体温37℃,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意识清楚,精神可,咽无充血,两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心脏听诊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粗糙,腹部未见异常。诊断:急性支气管炎。给予阿奇霉素0.125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用药后即刻出现剧烈咳嗽,立即停止输液,症状缓解;再以10滴/min的滴速缓慢静脉滴注,约10分钟后,患儿出现寒战,口唇、四肢末梢发绀,四肢厥冷,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地塞米松5mg、山莨菪碱5mg、10%葡萄糖酸钙10ml加入维生素C 1.0g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异丙嗪10mg、肾上腺素0.3mg,同时给予吸氧、对症等治疗,约15分钟后症状减轻;再次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山莨菪碱(654-2)3mg,症状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6岁,因咳嗽1个月,胸闷1周,于1997年9月26日入院。患者入本院前五个月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曾在外院对症治疗。入本院前3d起出现恶心、胸闷与气急等症状,活动后加剧,尚能平卧,既往无慢性咳嗽咳痰史。查体:T367t,R22次/min,BP15刀kPa,呼吸稍急促,口唇无紫治,颈静脉充盈,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112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肝刻下6cm,肋下4cm,肝颈返流征(+),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WBC85x109/L,NO.81,LO.18,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ys水平压低0.05my。心脏…  相似文献   

16.
对青霉素过敏误诊脑梗死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女,64岁。因咳嗽、咳痰1d来我院就诊。杏体:T38.1℃,P93次/min。R18次/min,BP140/8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存干、湿性罗音,余未见异常。X线示双肺纹理增粗,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无药物过敏史,予注射用青霉素钠治疗。常规行青霉素皮试阴性,予注射用青霉素钠480万u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7.
对肺硬化性血管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0岁。常规查体时胸片检查发现右上肺包块。查体:患者无咳嗽、咳痰,无发热、寒战、咯血等症状。胸廓对称无畸形,右上肺语音震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弱,左肺及右下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CT检查:平扫右上中肺见一大小约6.0cm×7.0cm×6.0cm的类圆形肿块影,内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18.
1病历摘要 女,23岁。以咳嗽盗汗1个月,高热,加重1周来我疾控中心肺科门诊就诊。拍胸片诊断为双肺血性播散型结核合并感染。血常规136.6×10^9/L,Hb10.48/L,ESR40mm/h。痰中末找到结核杆菌(-),肝、肾功能正常。抗结核治疗方案为组合药INH+RFP+EMB及护肝、保护胃黏膜等药物。静点:(1)0.9%生理盐水250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6g。(2)10%葡萄糖250ml+利福霉素钠注射液0.5g静点。详细询问了有无过敏史,护士静点利福霉素钠注射液约20min左右后,患者出现四肢瘙痒,接着出现风团样麻疹及全身不适、胸闷等症状后,立即停药,平卧,保暖,给予抗过敏处理。静脉推注25%葡萄糖酸钙10ml后上述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9.
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摘要 男,8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3a,加重伴发热3d于2009—09-09入院。入院查体:T38.3℃,P90次/min,R22次/min,BP130/80mmHg。卧床,右下肺可闻及少量细湿啰音,左肺呼吸音低;HR90/min,律不齐,未闻及异常心音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入院后查血:WBCt3.86×10^9/L,N0.873,L0.075。  相似文献   

20.
1病历介绍男,64岁。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7天入院。7天前,在大风中强体力劳动1天,当晚即发热达39”C,在家肌注复方氨基比林1支后热退。次日始咳嗽,吐少量白色粘稠痰,未治疗,后渐感活动后呼吸困难,乏力,纳差,遂就诊。既往健康,无重要病史。查体:T38℃,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底闻及细湿罗音,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及。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WBC10.8×109/L,N0.82,L0.18,RBC3.9×1012/L,Hb117g/L,ESR62mm/h。X线胸片:左肺下野5.0cmX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