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观点认为行保留回盲瓣回肠末段端端吻合术因血供差,易发生吻合口漏,但保留了回盲瓣对维持消化道功能有重要意义,我们1998年至2004年行此术式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近回盲瓣回肠端端吻合术应用于新生儿和婴儿急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3-2006年行近回盲瓣回肠(末端回肠距回盲瓣10 cm以内)端端吻合术的15例新生儿和婴儿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5例中回肠吻合口距回盲瓣均在10 cm以内,其中5 cm以内9例.1例残留小肠约40 cm者术后当日即自动出院,另14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5 d.仅1例发生切口感染,未发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对新生儿和婴儿具有重要功能的尚未被病变累及的回盲部可采用近回盲瓣回肠端端吻合术,辅助肠减压手术多无必要.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75~1980年对回盲部切除或右半结肠切除的20个病例,其中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癌共10例,回盲部淋巴肉瘤3例,回盲部结核3例,均采用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端端套入式吻合术;肠套叠致回盲部坏死2例,右腹股沟斜疝嵌顿致回肠末段、回盲部及阑尾坏死1例,回盲部扭转致肠坏死1例,术中均行坏死部肠管切除回肠升结肠端端套入式吻合  相似文献   

4.
保留回盲瓣吻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肠末端15cm 范围系回结肠动脉供血,越近回盲部其吻合支越少,为终末血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此段肠管血运较差,切除吻合将影响吻合口的愈合,有发生肠瘘的危险。但保留回盲瓣对维持消化道功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对7例回肠末段15cm 内良性病变施行一期切除吻合术,保留了回盲瓣,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3~43岁,平均年龄32.7岁。均因肠扭转或肠粘连致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坏死  相似文献   

5.
短肠综合征引起严重的营养代谢障碍,治疗比较棘手。本院自1970年6月至1981年6月行广泛小肠切除术共5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年龄最大者86岁,最小3岁。首次手术坏死小肠长达400~600cm者8例,其余均在200~350cm之间。剩余小肠最短者仅5cm(2例),多数在100~150cm之间。剩余小肠以空肠为主者较多,共38例,以回肠为主者较少,仅7侧。5例剩余空肠和回肠大致相等,2例几乎仅剩十二指肠。治疗和随访情况:52例手术关闭回盲部,行小肠一横结肠端侧吻合术9例,小肠逆蠕动吻合术2例,其余均行端端吻合。术后短期内死亡12例,占23.1%,  相似文献   

6.
保留回盲瓣小肠切除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8年对各种小肠疾病手术中确认需切除远端小肠,而其远切端距回盲瓣在10cm以内者,行保留回盲瓣肠切除吻合术共14例,无吻合口瘘发生,现总结如下。一、手术要点:开腹后确定小肠切除的远近切端,钳夹拟切肠段,游离肠系膜时要紧贴肠壁系膜缘进行。近切端肠内容尽量排空。拟作吻合的肠切端尤其是远切端须有出血,否则宁可再切除1~2cm肠管,然后行端端开放吻合(间断全层吻合、间断浆肌层加强)。针距、线结松紧度要适宜。对吻合口距回盲瓣5cm内的6例,切除阑尾经残端置入口径0.5~0.7cm的远端多个侧孔的硅胶管至吻合口近端回肠10cm左右…  相似文献   

7.
末段回肠通常指距回盲瓣 2 0 0cm范围内的这段回肠 ,是回肠憩室的好发部位。末段回肠憩室绝大多数为美克尔 (Meekel)憩室。作者近 10年来共治疗了 12例 ,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中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1~ 70岁 ,平均 18岁。憩室距回盲肠瓣 10 0cm内者 11例 ,距回盲瓣 16 5cm处者 1例。憩室为囊袋状或长指状 ,其长度为 2~ 16cm ,平均 4 .~ 6cm。憩室单发者 10例 ,多发者 2例。临床表现为便血 3例 ,肠梗阻 3例 ,下腹痛 2例 ,弥漫性腹膜炎 1例 ,嵌顿疝 (Littre疝 ) 1例 ,无症状 2例。术前均未确诊…  相似文献   

8.
我院1980~1981年对回盲部良性疾患施行小肠盲肠吻合术、小肠升结肠吻合术以及距回盲瓣15cm以内的小肠吻合术共13例,现作一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本组13例,除1例为13岁儿童外,余者为32~63岁成人。其中男7例,女6例。因各种梗阻致肠坏死者12例,另1例为外伤性回肠破裂、盲肠严重挫伤。本组采用小肠盲肠吻合术4例,小肠升结肠吻合术5例,距回盲瓣15cm以内的小肠吻合术4例。13例均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保留回盲瓣在末端回肠超短距离吻合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6例保留回盲瓣末段回肠超短距离吻合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例患者均痊愈,其中1例患者(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术中谨慎操作,保证末端回肠的血供及充分的回肠、结肠减压,术后积极抗感染、抑制肠液分泌及营养支持治疗,行保留回盲瓣的末端回肠超短距离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76~1997年共收治梗阻性大肠癌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26岁,平均为55.66岁,这些病人术前分别被诊断为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低位肠梗阻和粘连性肠梗阻,还有5例术前诊断为肠套叠,1例诊断为腹痛待查。1例结肠脾曲癌致小肠穿孔,行穿孔修补回肠乙状结肠侧侧吻合,术后发生中毒性休克,自动出院;1例老年升结肠癌病人因肿瘤无法切除,行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术后第2天死于休克;1例结肠脾曲癌病人行部分结肠、脾胰切除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自动出院,1例乙状结肠癌穿孔,行肿瘤切除,结肠造瘘;1例老年病人横结肠癌行回肠造瘘;1例横结肠癌病人因病灶无法切除行回肠、降结肠侧侧吻合;1例结肠肝曲癌行根治术加部分肝叶切除术;1例结肠脾曲癌行部分结肠切除术后伤口感染,经换药治愈。余均行根治术加I期吻合术,无吻合口瘘发生。癌灶所分布的部位分别为升结肠和回盲部15例、结肠肝曲12例,横结肠3例,结肠脾曲12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7例。  相似文献   

11.
1987~1988年,采用人工小肠套迭为4例病人重建回盲瓣。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6~59岁。结肠癌1例,回盲部淋巴肉瘤1例,绞窄性肠梗阻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2例,回盲部及小肠广泛切除2例。术后随访7月~2年,结果满意,病人无不适感,每日排1~2次成形大便。钡灌肠见钡剂完全停留于套迭头部,无返流;钡餐检查近端肠管无扩张等梗阻征象。  相似文献   

12.
作者为10例(6男4女,年龄38~65岁)因侵涧性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的病人施行了可控性结肠代膀胱术。游离末段回肠、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将游离的结肠折成U形后缝制成储尿器。末段回肠内插入一根14F红色橡胶导管,按14F导管大小裁剪缩窄未段回肠(切缘应用胃肠吻合器或GIassman肠钳),再在近回盲瓣端的缩窄回肠上以2~0丝线作三针荷包缝合(间隔1 cm)以增加腔内压,而后行缩窄回肠腹壁造口。所有病例均采用非隧道式输尿管结肠吻合。随访3~24月,10例术后排尿均达到了完全可控。19条输尿管无  相似文献   

13.
临床工作中 ,中老年回盲部肿瘤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本院自 1980年 1月~ 2 0 0 0年 2月共收治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回盲部肿瘤 15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3例 ,女 12例 ;年龄4 5~ 79岁 ,平均 5 8 5岁。术前均诊为急性阑尾炎 ,术中诊断为回盲部肿瘤。术后病理检查 :腺癌 10例 ,粘液腺癌 2例 ,未分化癌 1例 ,恶性淋巴瘤 1例 ,类癌 1例。1 2 治疗  14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1例肿瘤无法切除 ,行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术。1 3 结果  12例痊愈。 1例切口裂开 ,1例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1例出现吻合口瘘 ,患者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创伤性腹股沟疝囊内回盲部肠管破裂的治疗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例创伤性腹股沟疝囊内回盲部肠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1例右腹股沟滑动性疝患者行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端侧吻合术;1例右腹股沟斜疝患者行回肠末端破裂清创吻合术,附加盲肠回肠皮管造瘘以保留回盲瓣;1例右腹股沟斜疝患者行改良的经盲肠回肠皮管造瘘术。2例避免了切除回盲部的过度医疗之嫌。术后3例患者均一期治愈,无吻合口漏、修补口瘘、腹腔脓肿形成、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3年,随访期间无一例疝复发。结论对创伤性腹股沟疝囊内回盲部肠管破裂患者,需根据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施行不同的手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们为5例膀胱全切者施行可控性尿流改道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西梧州,543000)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7~61岁。4例为膀胱癌,1例为严重结核性膀胱挛缩,均符合全膀胱切除术指征。1.2 手术方法全膀胱切除后,取盲升结肠12cm,末段回肠24cm,分离肠袢并将回肠近侧断端与升结肠远侧断端作端端吻合,恢复肠道连续性。肠袢用新洁尔灭液冲洗干净,于肠系膜外侧缘纵行剪开末段回肠,并向下弯曲成U形,相邻创缘用肠线连续缝合,形成片状小肠瓣。距阑尾5cm处沿结肠系带剖开结肠前壁,至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回盲部憩室炎的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27例回盲部憩室炎患者,其中末段回肠憩室炎10例,盲肠憩室炎10例,升结肠憩室炎7例。根据憩室部位、大小及周围肠管是否受累选择手术方式,包括憩室单纯切除术、回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端侧吻合术。结果全组患者均获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回盲部憩室炎与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常需术中探查方能确诊。术中应注意探查,避免遗漏病变,根据憩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79年10月至1981年5月,先后治疗3例回肠系膜裂孔疝患者,报道如下。例1.患者男,31岁。因腹部突然发生绞痛伴恶心呕吐来诊。检查具明显急性肠梗阻症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回肠系膜有一直径约5cm裂孔,小肠几乎全部疝入。因血液循环尚好当即复位,修补裂孔关腹。例2.患者女,38岁。因有典型肠梗阻表现2天,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约有1500ml血性液体,回肠系膜近末端有直径约4cm裂孔,回肠大部疝入。切除坏死肠管约80cm,肠端端吻合后修补裂  相似文献   

18.
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兴旺  石益龄 《腹部外科》1997,10(5):230-231
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是一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我院自1969年至1996年间共发生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3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性,62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1969年6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目大部切除术。术后第七天进食普食后大便频次,并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行钡餐检查,发现胃回肠吻合。作短暂术前准备后,再次手术发现胃与末端回肠(距回盲瓣20cm)吻合。切除吻合口,作回肠-回肠对端吻合与胃空肠吻合,痊愈。例2:男,47岁。因胃小弯溃疡于1972年3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九天出院。出院后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Bricker术(回肠膀胱术)中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术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全膀胱切除、Bricker术中行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3例。术前均行膀胱镜检查并活检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病变均位于膀胱颈及以上。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5~260min,平均230min。输尿管-回肠吻合时间8~10min。术后2周拔除单J管,无漏尿发生。随访1~5年,B超或造影显示无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结论: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中采用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术,操作简单、省时,术后并发症少,方法较为理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例1:女患,14岁。主因“便血5 d”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心肺阴性,腹部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腹部B超、纤维结肠镜未发现异常,99Tcm扫描见有异位胃粘膜,考虑肠重复畸形。于2004年11月20日在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距回盲部18.0cm处见两条小肠共同开口于回肠。重复肠管长约30.0 cm。重复回肠近端盲端,远端开口于回肠,正常回肠到屈氏韧带未见异常。行重复肠管及系膜连同部分正常回肠切除,回肠端端吻合。病理检查:肠重复(回肠),小肠慢性溃疡,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人康复出院,随访半年无不适。例2:女婴,2个月。因“腹胀,呕吐10 d”入院。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