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视网膜Muellerx细胞原代培养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视网膜Mueller细胞条件化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使用Con A活化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条件化培养基,分别培养人、大鼠、小鼠的视网膜Mueller细胞,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用该方法原代培养不同种类的视网膜Mueller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90%以上的视网膜Mueller细胞的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S-100蛋白染色阳性。结论:视网膜Mueller细胞的条件化原代培养是一种可靠的、快速获得不同种类视网膜Mueller细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生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原代培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SD大鼠视网膜Müller 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 用酶消化法分离制备视网膜细胞悬液,采用分次贴壁和反复吹打法分离并纯化Müller 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光镜下培养细胞体较大,呈扁平不规则形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95%以上的原代细胞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阳性;电镜下细胞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大量直径8~10 nm的微丝结构.结论 分次贴壁和反复吹打法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视网膜Müller 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用半透明眼罩遮盖法建立豚鼠的近视眼模型。采用酶消化法培养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üller细胞的生长状况,以GFAP、Vimentin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半透明眼罩遮盖豚鼠右眼2周后,遮盖眼眼轴延长,近视形成。原代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贴壁生长,胞体较大、扁平,GFAP、Vimentin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结论酶消化法是培养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多巴胺(DA)在原代培养的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的变化.方法 眼罩遮盖诱导豚鼠近视眼,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其视网膜Müller细胞,GFAP、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Westren blotting检测TGFβ2、VIP、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在正常对照眼、自身对照眼和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泌DA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 眼罩遮盖14d后,豚鼠遮盖眼眼轴延长,近视形成.酶消化法成功培养出豚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95%以上的培养细胞阳性表达GFAP和Vimentin.正常对照眼、自身对照眼和遮盖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均阳性表达TGFβ2、VIP、TH蛋白,遮盖眼表达TGFβ2和VIP蛋白上调(P<0.05)、TH蛋白下调(P<0.05).与正常对照眼、自身对照眼比较,遮盖眼视网膜Müller细分泌DA减少.结论 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近视信号因子TGFβ2、VIP和DA的一个重要来源.在近视发生过程中Müller细胞可能通过合成、分泌这些近视信号因子,参与近视发生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钙依赖性钾通道的变化。方法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透射电镜鉴定Müller细胞,并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时期高糖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钙依赖性钾通道的变化。结果高糖对体外培养的Müller细胞钙依赖性钾通道有阻滞作用,其阻滞作用呈时间依赖性。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能通过阻滞钙依赖性钾通道而降低Müller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 在研究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建立Müller细胞的培养模型、获得高纯度的Müller细胞是基本步骤.目前使用的纯化培养Muller细胞的技术所获得的细胞纯度不够理想.目的 建立一种获得高纯度原代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技术方法.方法取5只新生SD大鼠的视网膜经质量分数0.01%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细胞悬液,然后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培养,细胞扩增至大于6×105个时收集细胞,无菌条件下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选,将细胞悬液中体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胞分选出来继续培养并传代,应用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鉴定培养和传代的细胞类型及纯度.结果 原代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成功,其中混杂有其他类型的小细胞,生长缓慢,培养3周生长速度加快.用分次贴壁法清除成纤维细胞,经传代去除部分神经元,经流式细胞仪纯化后可获得细胞成分单一、体积最大的一批细胞.透射电镜下细胞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大量直径8~10 nm的微丝.培养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阳性率为100%.结论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Müller细胞进行分选是可行的,能够获得高纯度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
Abstract:
Background Establising the culture model of Müller cells for obtaining the highly putified target cells is essential for the study about the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of retinal Müller cells. The exsiting purifing method for culturing Müller cells is dissatisfactory.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 method to obtain high purifing Müller cells. Methods The retina from 5 clean newborn SD rats were isolated and digested by 0. 01% trypsin and cultured in DMEM containing 10% fetal bovine serum. The cellular suspension was then prepared,and the target cells were screened using flow cytometry based on the size and the quantity of cells. Cultured and passaged cells were identifi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light microscope. Immunocy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e the expression of GFAP in cultured cell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ype and purity of the cells. Results The cells showed the similar shape to retinal Müller cells after primarily culture with the large volume, and some small other types of cells could been seen. The growth of cells was quickly 3 weeks later. The fibroblasts were removed using sticking-wall by steps,and neurons were eliminated following passage. Aboundent of cellular organs were seen under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positive response rate of the cells for CFAP was 100%. Conclution Flow cytometry offer a rapid and feasible approach for purifying Muller cell and it builds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about Müller cells.  相似文献   

7.
目的:原代分离培养SD大鼠Müller细胞,在实验室建立Müller细胞株。方法:采用改良的酶消化法培养新生大鼠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Müller细胞胞体狭长,胞浆丰富,经过3~5次传代后逐渐变得胞体宽大,出现微丝和突起。免疫组化显示,95%以上的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染色阳性。结论:改良的酶消化法是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研究视网膜Muller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建立Muller细胞的培养模型、获得高纯度的Muller细胞是基本步骤。目前使用的纯化培养Muller细胞的技术所获得的细胞纯度不够理想。目的建立一种获得高纯度原代培养视网膜Muller细胞的技术方法。方法取5只新生sD大鼠的视网膜经质量分数0.01%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细胞悬液,然后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培养,细胞扩增至大于6×10^5个时收集细胞,无菌条件下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选,将细胞悬液中体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胞分选出来继续培养并传代,应用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鉴定培养和传代的细胞类型及纯度。结果原代培养视网膜Muller细胞成功,其中混杂有其他类型的小细胞,生长缓慢,培养3周生长速度加快。用分次贴壁法清除成纤维细胞,经传代去除部分神经元,经流式细胞仪纯化后可获得细胞成分单一、体积最大的一批细胞。透射电镜下细胞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大量直径8~10nm的微丝。培养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阳性率为100%。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Muller细胞进行分选是可行的,能够获得高纯度的视网膜Muller细胞。  相似文献   

9.
背景 目前,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干细胞特性日益受到关注,优化Müller细胞的培养方法对视网膜干细胞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加以改良,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实验室分离纯化Müller细胞的方法.方法 取新生SPF级SD大鼠眼球,培养基浸泡后室温条件下避光过夜,显微镜下分离视网膜,直接吹打成微小组织悬液后接种于培养瓶中,8~10d后行第1次换液,之后2~3d换液1次,至细胞完全融合后进行传代.细胞形态一致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免疫荧光法检测Müller细胞标志物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进行细胞鉴定;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所得细胞进行纯度检测. 结果 原代培养的Müller细胞胞体狭长,细胞质丰富.传至3代的细胞95%以上对GS和Vimentin反应阳性,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Vimentin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传3代后99.7%的细胞GS表达阳性. 结论 采用Müller细胞改良法-流式细胞术对所得细胞进行纯度检测,简单可行,收获的细胞数量多、纯度高.  相似文献   

10.
郝玉华  马景学 《眼科研究》2009,27(12):1086-1088
目的研究羊膜对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出生15d新西兰白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及传代,采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进行细胞鉴定。0.25%胰蛋白酶、0.05%EDTA酶消化取第3代Müller细胞,实验组加0.5mL羊膜匀浆上清液继续培养12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羊膜诱导和非诱导条件下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EGFR表达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GFAP和S-100表达阳性,透射电镜检查细胞质内可见8~10nm的中间丝。未经羊膜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EGFR有少量表达,经羊膜诱导12h后,EGFR表达明显增多,2组灰度值分别为571588.80±67862.68和1000352.00±9838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5,P〈0.01)。结论经羊膜诱导后可促进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EGF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条件培养基(mouseembryonicstemcellsconditionedmedium,ESC-CM)是否可以在体外促进人角膜内皮细胞(humancornealendothelialcells,HCECs)的增殖。方法 利用角膜内皮后弹力层组织块方法进行原代培养P0HCECs。实验组使用含有25%ESC-CM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对照组使用普通角膜内皮细胞培养液(cornealendotheliummedi-um,CEM)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鉴定HCECs;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及萌出时间;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CECs的泵相关功能蛋白(zonaocclu-densprotein-1,ZO-1)及Na+-K+-ATP酶的表达。Giemsa染色细胞克隆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学检测Ki67阳性率的方法比较HCECs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查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负性调节蛋白P21的水平,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原代培养时,25%ESC-CM组培养的HCECsP2细胞爬出,细胞形态呈典型多角形结构。CEM在P2时细胞形态变大,失去了多角形结构。25%ESC-CM 组和CEM组均表达ZO-1、Na+-K+-ATP酶。25%ESC-CM组的Ki67阳性率、克隆形成数量、进入到细胞周期S期和G2期的比例均高于CEM组(均为P<0.05)。25%ESC-CM组的细胞凋亡数量和P21阳性率均低于CEM组(均为P<0.05)。结论 25%ESC-CM组可显著促进HCECs增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21蛋白的表达和抑制细胞凋亡实现的,为HCECs体外大量扩增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免疫磁珠法原代培养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观察共培养Müller细胞对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的细胞分选法分离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生长,采用第Ⅷ因子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方法鉴定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台盼兰染色分析传代中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纯度以及细胞活性。传统的方法培养并鉴定Müller细胞。采用不同孔径微孔滤膜培养小室,进行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与Müller细胞分离共培养,对照组培养环境中无Müller细胞。以细胞曲线描绘反映细胞增生,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相差显微镜下计算穿过微孔滤膜迁移贴附于背面的内皮细胞数量。结果:通过磁珠分离方法获得了纯度为97.13%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活力达92%,第Ⅷ因子抗体染色呈阳性。与Müller细胞共培养的RMEC可早于正常培养2~3d进入生长平台期。RMEC中S期和G2期比例增加,G1期比例相对减少。S、G2和G1期百分比,在共培养组24h分别为44.0%,11.2%和44.8%,48h分别为42.3%,10.9%和46.8%;对照培养组24h分别为41.3%,4.9%和53.8%,48h分别为40.1%,4.7%和55.2%。迁移的细胞数增加,共培养6h移行至膜下的内皮细胞数12.2±2.5个,12h为51.7±23.4个,对照培养6h移行至膜下的内皮细胞3.3±2.5个,12h为14.7±7.0个,6h和12h两组内皮细胞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且对细胞活力无影响。Müller细胞可以促进视网膜内皮细胞的迁移,促进该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高糖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蛋白转录活化因子4(ATF4)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悬浮法体外原代培养Sprague-Dawley(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用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对Müller细胞进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鉴定.将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A、B、C组,正常对照组使用5.5 mmol/L葡萄糖培养液,A、B、C组分别使用20.0、30.0、40.0 mmol/L葡萄糖培养液进行.培养4d后,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视网膜Müller细胞上ATF4蛋白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的细胞均为视网膜Müller细胞,95%以上细胞染色呈GFAP及GS阳性.A、B、C组视网膜95%的Müller细胞呈阳性.Western blot检测显示,4d后A、B、C组Müller细胞表达ATF4蛋白的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0.293、0.754、0.484,P<0.05).结论 高糖能促使体外培养下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内质网应激蛋白ATF4增加,高糖培养下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可发生内质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原代分离培养SD大鼠Müller细胞,在实验室建立Muller细胞株.方法:采用改良的酶消化法培养新生大鼠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Muller细胞胞体狭长,胞浆丰富,经过3~5次传代后逐渐变得胞体宽大,出现微丝和突起.免疫组化显示,95%以上的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染色阳性.结论:改良的酶消化法是培养视网膜MUller细胞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大鼠眼后段芽通伤所致的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过程中视网膜Muller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活性改变及神经胶质细胞移行分布进行动态观察。伤后3天,Muller细胞GFAP阳性染色开始增强;第7天,整个视网膜Muller细胞呈GFAP阳性着色;14天即可见有神经胶质细胞出现于视网膜前增生纤维组织中;第21及28天,在观网膜前及穿通伤口的增生纤维组织中可见大量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存在,提示反应性星形胶质化是PVR的主要病变基础,是造成视网膜损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tiller细胞中酪氨酸羟化酶(TH)、诱导型NO合成酶(iNOS)、神经型NO合成酶(nNO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B(TGFl3)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眼罩遮盖法建立豚鼠近视眼模型,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其视网膜Müller细胞,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根据干预因素不同,把Müler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近视组、近视+GF109203X组、近视+PMA组和近视+DMSO组。RT—PCR检测TH、iNOS、nNOS、bFGF和TGFβ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近视眼视网膜Mtiller细胞iNOS、nNOS、bFGF和TGFβmRNA表达上调,THmRNA表达下调(P〈0.05)。PKC激活剂(PMA)激活PKC后,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nNOS、iNOS、TH和bFGFmRNA上调(P〈0.05);GF109203X抑制PKC活性后,这些因子的mRNA表达下调(P〈n05)。结论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nNOS、iNOS、bFGF和TH基因的表达受PKC调控,Müller细胞可能为近视信号因子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青光眼大鼠视网膜Müler细胞上的诱导表达情况及可能的意义。方法:采用烧灼涡静脉的方法制作大鼠青光眼模型,分别于术后2h;1,3d;1,2,3wk取材,制作视网膜矢状位冰冻切片和视网膜铺片,进行GS/GFAP免疫荧光双标。提取视网膜总蛋白行GFAP免疫印迹半定量分析。结果:视网膜矢状位切片可见,正常大鼠视网膜中,GFAP阳性染色只出现在神经节细胞层的星形胶质细胞上,而Müller细胞不表达GFAP。制作青光眼模型术后2h,Müller细胞上出现GFAP阳性染色,术后1,3d,GFAP的表达显著增加,到术后1wk,GFAP在Müller细胞上的表达量达到高峰,一直持续到术后3wk,免疫印迹半定量分析与以上结果吻合。术后1wk视网膜铺片中清晰可见Müller细胞足板出现GFAP的诱导表达。结论:高眼压时GFAP在Müller细胞上的诱导表达尤其在足板处的强烈表达是Müller细胞对眼压升高产生的一种反应,GFAP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有用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研究在缺氧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新西兰大白兔视网膜中获取Müller细胞,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原代培养,培养的细胞通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鉴定.取第2代细胞进行实验,将化学缺氧诱导剂CoCl_2联合DMEM培养液培养24h的细胞作为缺氧组;将DMEM培养液单独培养24h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半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2组Müller细胞上AQP-4蛋白及AQP-4 mRNA的表达.结果 Müller细胞(第2代)上GFAP的阳性率为90%以上,细胞质染色呈棕色.细胞内含特征性的中间丝,细胞表面有微绒毛,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细胞器.CoCl_2联合DMEM培养液培养24h后Müller细胞上AQP-4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6.74,P<0.05);AQP-4 mRNA的表达亦明显增加(t=21.79,P<0.05).结论 缺氧能增强Müller细胞上AQP-4的表达,进而使视网膜内液体的积聚增加.提示Müller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或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水肿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眼压鼠视网膜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海霞  杜蜀华 《眼科研究》1999,17(2):104-106
通过观察高眼压后Muller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Muller细胞在高眼压性视网膜损伤听作用及意义。方法前房加压灌注法制作 大鼠急性高压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视网膜上GFAP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驾定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以腹腔渗出细胞为饲养细胞对原代培养的成年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腹腔渗出细胞,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巨噬细胞,墨汁吞噬实验检测吞噬活性。酶消化法原代培养成年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和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饲养细胞加入Müller细胞进行共培养后,流式细胞术分析Müller细胞的生长周期,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 缺口翻译法(TUNEL)染色检测凋亡情况。结果 大鼠腹腔渗出细胞中巨噬细胞占95%以上,对墨汁颗粒有良好的吞噬能力。原代培养的Müller细胞贴壁生长,胞体较大、扁平,第3代细胞生长减慢。加入饲养细胞后,Müller细胞生长增生加快,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S期, t=4.172, P<0.001;G2/M期, t=3.562, P<0.01),第1代细胞生长时间由25~30 d缩短至18~22 d,第2代由10~15 d缩短至7~10 d;Müller细胞凋亡减少(t=3.804, P<0.01)。结论 以腹腔渗出细胞为饲养细胞能促进Müller细胞的生长增生,抑制其凋亡,加快Müller细胞的培养速度,是原代培养成年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