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采用脂质体介导survivin ASODN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FCM检测细胞的凋亡率,观察细胞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能力。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survivin ASODN的体内抑癌作用。 结果:(1)肝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75.8%(25/3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2)survivin ASODN体外转染可明显下调HepG2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ASODN组HepG2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P<0.01),ASODN组HepG2细胞在软琼脂中形成的集落数目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P<0.01);(3)ASODN组瘤体生长速度较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明显减慢(P<0.01),ASODN组瘤体重量较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Survivin在HCC组织中高表达;survivin ASODN可以诱导HepG2细胞凋亡,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对HepG2细胞生长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Oligofectamine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factor,VEGF)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转染对人胆囊癌细胞GBC-SD裸鼠移植瘤的VEGF表达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裸鼠接种GBC-SD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组裸鼠在接种1周后,分别给于200μl磷酸缓冲液(PBS)、VEGFSODN100μg Oligofectamine0.5μl及VEGF ASODN100μg Oligofectamine0.5μl,每3天1次,连续治疗5周,观察各组裸鼠的成瘤性、体积及瘤重的变化,各组移植瘤中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变化。结果三组裸鼠3周时的成瘤率,C组显著低于A、B两组(P<0.05),6周时各组的成瘤率无差异。各组移植瘤6周时的体积和瘤重相比C组显著低于A、B两组(P<0.05),C组的抑瘤率为(50.79±9.19)%。A、B两组移植瘤VEGF表达及MV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组移植瘤VEGF的表达较A、B两组明显减弱(P<0.05),MVD明显小于A、B两组(P<0.05)。结论VEGF ASODN在体内能显著抑制人胆囊癌裸鼠移植瘤的增殖,降低其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抑制VEGF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减少裸鼠移植瘤中血管的形成,降低微血管密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含survivin siRNA的PcDNA3-siRNA对裸鼠人乳腺癌MCF-7细胞移植瘤微血管生成的影响。 方法:制作裸鼠MCF-7细胞移植瘤模型, 然后随机分为PcDNA3-siRNA处理组,PcDNA3处理组,空白对照组, 成瘤后分别将PcDNA3-siRNA质粒,、PcDNA3空质粒,生理盐水注入裸鼠MCF-7移植瘤中。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半定量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survivin mRNA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 SP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瘤中的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PcDNA3-siRNA 组survivin mRNA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量较PcDNA3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且PcDNA3-siRNA 组MVD明显低于PcDNA3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 PcDNA3组与空白对照组survivin mRNA,survivin蛋白及MV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cDNA3-siRNA可抑制裸鼠MCF-7细胞移植瘤survivin的表达, 而且对移植瘤的微血管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骨肉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合成VEGF ASODN,按不同浓度转染骨肉瘤OS-732细胞,设正义(SODN)和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细胞生长状态,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表达,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IR),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SODN、对照组比较,ASODN组细胞中VEGF表达显著降低(P<0.05),IR(分别为10μmol/L组34.21%,20μmol/L组39.50%)显著增高(P< 0.05),上述效应呈浓度依赖性;镜下观察ASODN转染细胞代谢衰退,当转染浓度至20μmol/L时,其凋亡率AI值(18.25±0.40)%显著高于对照组(5.20±0.28)%和SODN组[(6.41±0.10)%, P<0.01]。结论ASODN能够特异性封闭骨肉瘤细胞VEGF基因表达;并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长抑素基因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裸鼠移植瘤模型,应用人血管生长抑素基因质粒转染胰腺癌裸鼠移植瘤,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和微血管密度(MVD)差异,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情况。结果: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P<0.01),VEGF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的胞质内,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平均灰度分别为179.57±5.22、150.87±3.44和163.40±3.54;阳性单位分别为14.94±2.26、31.26±2.72和29.21±2.95;MVD分别为10.60±74.56、19.33±2.52和18.67±5.29,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电子显微镜下治疗组可见大量肿瘤细胞坏死。结论:人血管生长抑素基因能明显抑制胰腺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坏死,进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RPM)在人肝癌裸鼠肝移植瘤血管形成和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人肝癌裸鼠肝移植瘤模型,使用RPM、环孢素A(CsA)进行干预治疗,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移植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移植瘤VEGF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ELISA法检测外周血VEGF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1)RPM、CsA和对照组移植瘤重量分别为(372±35)mg、(769±39)mg、(751±42)mg;RPM组移植瘤重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CsA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2)RPM组移植瘤VEGF mRNA、蛋白和PCNA的表达及外周血中VEGF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5),CsA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RPM组移植瘤MVD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CsA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RPM通过阻止肿瘤增殖,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肝癌血管形成和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种植性乳腺癌动物模型中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作120例MCF-7乳腺癌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生理盐水组、化疗组、内分泌治疗组,每组30只;观察裸鼠一般情况及移植瘤的牛长变化,28 d后统一脱颈椎处死裸鼠,切取移植瘤标本进行常规镜检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 实验4周后,低分子肝素组、化疗组、内分泌治疗组不仅在移植瘤体积、胸壁浸润及淋巴转移等方面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其VEGF、MVD的表达亦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尤以低分子肝素组中VEGF、MVD的表达更低,但与化疗组、内分泌治疗组间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裸鼠MCF-7移植瘤模型中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8.
反义HIF-1α基因治疗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探讨反义HIF-1α基因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使用人原发性肝癌细胞株SMMC-7721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待肿瘤生长至直径约0.4cm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质粒PcDNA3和HIF-1α/PcDNA3B,质粒用脂质体DOTAP介导转染细胞。观察各组动物的肿瘤生长曲线;取肿瘤标本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SABC法)及蛋白质印迹检查,检测各组肿瘤的VEGF和HIF-1α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凋亡。结果:HIF-1α/PcDNA3B治疗组各时点的肿瘤体积,以及肿瘤组织中HIF-1α蛋白、MVD,VEGF表达均低于对照组,而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阻断癌细胞的缺氧适应途径,反义HIF-1α基因治疗肝癌有抑制肿瘤生长、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Angiostatin基因联合反义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治疗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用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四组荷瘤裸鼠分别注射质粒PcDNA3、Angiostatin/PcDNA3、HIF-1α/PcDNA3B、Angiostatin/ PcDNA3 HIF-1α/PcDNA3B。观察肿瘤生长曲线,检测肿瘤的Angiosta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HIF-1α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利用TUNEL染色法行原位细胞凋亡分析。结果Angiostatin基因治疗在早期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Angiostatin基因治疗组的MVD(24.8±2.8)低于空质粒对照组(30.2±4.1),VEGF表达高于空质粒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2.87±0.48)高于空质粒对照组(1.55±0.43);联合治疗组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HIF-1α局部低表达,MVD (14.6±2.1)低于Angiostatin基因治疗组(24.8±2.8),VEGF表达低于单独治疗组,细胞凋亡指数(5.12±0.63)高于单独治疗组。结论肿瘤对Angiostatin基因治疗可以产生耐受性;反义HIF-1α基因阻断肿瘤的缺氧适应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肝动脉结扎(HAL)对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乏氧的影响.方法 采用24只BALB/C-nu/nu裸鼠,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为2组,A组于移植瘤术后2周进行HAL(n=12),B组假手术(Sham)作为对照(n=12).分别于干预术后2 d和4周各随机处死每组中6只荷瘤裸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SP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内哌莫硝唑(Pimonidazole)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阳性表达和染色强度,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水平和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并用肺连续切片法计数4周时荷瘤裸鼠肺转移灶.结果 与Sham组比较,HAL组移植瘤内Pimonidazole阳性细胞及HIF-1α表达水平在术后2 d显著增加(P<0.05),并且肿瘤组织和血清内VEGF水平[(922.5±59.3)比(349.6±46.5)ng/L,P<0.01]明显增加.术后4周,荷瘤裸鼠肺转移率较对照组增加(6/6比1/6,P<0.05),但此时乏氧细胞,VEGF表达和MVD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L促进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短期乏氧及VEGF表达,但不影响移植瘤长期乏氧效应.  相似文献   

11.
Zhen HN  Zhang X  Shi CH  Yang TT  Fu LA  Zhang W  Wang XL  Gao DK  Hu SJ  Song L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8):1270-1274
目的观察靶向存活素基因的特异性短发卡RNA(shRNA)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裸鼠体内肿瘤生长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U251细胞、稳定转染存活素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pWH1-SR的U251细胞(U251-SR细胞)、稳定转染空载体pWH1的U251细胞(U251-P细胞),分别接种于15只裸鼠背部皮下,每组5只,观测肿瘤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存活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在各组肿瘤标本中的表达;采用TUNEL方法检测凋亡细胞,分别计算各组肿瘤标本的增殖指数(PI)、凋亡指数(AI)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U251、U251-P组相比,U251-SR组裸鼠肿瘤形成时间延迟,肿瘤生长缓慢,肿瘤体积及重量均明显减小(P均〈0.01);肿瘤标本存活素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I和MVD明显减少,AI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靶向存活素基因的shRNA能够在裸鼠体内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肿瘤生长和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2.
Fu G  Wang GB  Lu XM  Yang 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2):1367-1371
目的探讨脂质体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理。方法将24只裸鼠建立人胃癌细胞系HS-746T皮下移植瘤模型,用不同的转染液处理后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正义链组,100、200和400nmol/L反义链组(ASODN组)。于注射相应试剂后2,4,8,12,16,20d观测裸鼠移植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和肿瘤缩小率,观察移植瘤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生存素的表达,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各组肿瘤组织中生存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后20d空白组、脂质体组和正义链组裸鼠的抑瘤率无明显差异,而ASODN组移植瘤的体积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肿瘤缩小率则增大,抑瘤率均大于对照组,400nmol/LASODN组抑瘤率最大为93%。光镜下见ASODN组移植瘤凋亡细胞数增多,生存素表达减弱,6例(6/12)肿瘤组织有坏死液化灶。各ASODN组均能够下调移植瘤细胞生存素mRNA含量,抑制生存素蛋白表达,注射20d后400nmol/L ASODN组蛋白表达为空白对照组的36.8%。结论生存素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能够通过诱导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下调生存素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膀胱癌裸鼠异体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膀胱癌裸鼠移植瘤模型18只,随机分为3组:MMP2反义寡核苷酸(ASODN)治疗组、MMP2正义寡核苷酸(SODN)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只。待瘤结节直径≥5mm后,分别在肿瘤细胞接种部位周围及中心皮下注射反义寡核苷酸/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正义寡核苷酸/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和生理盐水。每周2次,连续4周,断颈处死裸鼠,计算肿瘤体积,称量瘤重。常规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并进行病理学评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瘤重(7.49±0.53)g比较,ASODN组瘤重(4.18±0.53)g明屁降低(P〈0.01);ASODN组、正义寡核苷酸(SODN)组抑瘤率分别为44.19%、8.41%(P〈0.01);ASODN组、对照组增殖指数(PI值)分别为27.63%、88.39%,抑制率为60.76%(P〈0.01);ASODN组瘤体病理学特征改善。结论:MMP-2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通过反义寡核苷酸下调MMP-2的表达,降低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有效逆转肿瘤的恶性表型。为膀胱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Ad-KDRP-CD/TK)联合survivin基因干扰对肝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20只裸鼠随机分均为模型组(皮下植入BEL-7402肝癌细胞成瘤,不加任何处理)、双自杀基因转染组(皮下植入转染Ad-KDRP-CD/TK的BEL-7402细胞,成瘤后瘤内注射前药更昔洛韦与5-氟胞嘧啶)、survivinsiRNA转染组(皮下注射BEL-7402肝癌细胞,成瘤后瘤内注射survivinsiRNA/Lip-DMEM转染混合物)、联合转染组(双自杀基因转染+survivinsiRNA转染处理)。治疗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称取肿瘤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检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survivin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的肿瘤质量明显小于模型组(均P<0.05),且联合转染组的抑瘤率最大(均P<0.05);肿瘤组织MVD、survivinmRNA与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联合转染组的降低程度最为明显(均P<0.05)。
  结论:双自杀基因联合survivin干扰是抑制鼠肝癌细胞在体内生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COX-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中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用44例HCC组织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组织COX-2、caspase-3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应用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J).结果 HCC中COX-2蛋白阳性率为52.3%,其表达与AJ呈显著负相关r=-0.354,P<0.05),与caspase-3蛋白表达也呈显著负相关(r=-0.447,P<0.01),但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94,P<0.01).AI与caspase-3呈显著正相关(r=0.381,P<0.05),但与survivin呈显著负相关(r=-0.458,P<0.01).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HCC中COX-2的抗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肿瘤细胞survivin表达,同时下调caspase-3表达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PDGF和survivin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6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PDGFmRNA的表达,并与无门静脉癌栓者进行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PDGF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其分别与PDGF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16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PDGFmRNA的表达量为0.1309±0.0146,显著高于无门静脉癌栓者的0.0684±0.0052(P<0.01);PDGF和surviv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50,P<0.01);PDGF和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组者的肝细胞癌细胞增殖显著高于表达阴性者(P<0.01)。结论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存在PDGF和survivin基因的过度表达,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随着两基因表达的增强,肝细胞癌细胞增殖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7.
新生血管生成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新生血管生成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可否用于预测HCC侵袭、转移和预后。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了 2 0例正常肝组织、2 0例肝硬化组织、85例HCC及癌旁组织中CD34的表达 ,以及HCC的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CD34的染色定位在血管内皮细胞上 ,HCC窦样血管CD34表达为强阳性 ;除门管区小血管分支及中央静脉外 ,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基本不表达CD34 ;HCC的MVD范围 (18~ 36 0 ) / 0 74mm2 、(15 6 5±6 2 4) / 0 74mm2 。HCC的MVD与肿瘤大小、病灶数目、分化程度、门静脉瘤栓形成、包膜状况均有显著关系 (P <0 0 5或 0 0 1) ;与HBsAg是否阳性、术前AFP水平无关 (P >0 0 5 ) ;与预后亦有关 ,少血管组(MVD <15 6 )预后显著优于多血管组 (MVD≥ 15 6 ) ,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期少血管组为 5 3个月 ,多血管组为 14个月 ,(P <0 0 0 1)。结论 CD34的表达反映了HCC的新生血管化 ,与HCC的发展有关。MVD可作为判断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