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血液流变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血液流变学的概念和涉及范围一个既研究物体的流动又研究其变形的科学称为流变学 (rheology) ,其中研究生命现象中的流变学部分称为生物流变学 (biorheology) ,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流动与变形规律的部分称为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目前血液流变学检验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特别是对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发病机制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血液病血流变学检测也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其涉及内容主要包括宏观及微观血液流变学检验 ,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是宏…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52例老年IGT患者血液粘度及生化指标,并与正常组46例,DM(糖尿病)组96例进行比较,IGT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组,以高切变率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糖、血脂增高明显(P<0.01)。与DM组比较,IGT组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均低于DM组,以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明显(P<0.01)。提示IGT患者及DM患者除生化改变外,尚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相似文献   

3.
9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丽英  谢勇  王莹莹  郑冰冰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41-1641,164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排除年龄、体重及病程等因素影响后,通过压力传感式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检测90例糖尿病患者与86例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分析其异常特点。结果 糖尿病病人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粘度5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差异。结论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改善血液流变状态从而改善微循环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 10 3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检测 ,发现糖尿病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以低切变率、中切变率和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升高、血浆粘度升高及血糖、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压积、甘油三酯、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为主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甘油三酯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糖尿病的血液流变学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揭示糖尿病患者慢性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项目。结果在血液流变项目中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1),全血粘度(高切)、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液粘度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进而导致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糖尿病的血液流变学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揭示糖尿病患者慢性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 对186例糖尿病患者组和 12 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糖尿病患者呈高粘滞血症(P <0 .0 1)。红细胞聚集和刚性指数有不同程度升高 (P <0 .0 5 ) ,而红细胞变形和电泳指数有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血液粘度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进而导致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9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表明:老年糖尿病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血糖、血脂增高时血粘度增高有一定影响(P<0.05)。有血管合并症者的血粘度明显高于无合并症者,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年龄、病程及临床症状对血液粘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对21例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疗过程中血液流变学(hemorrheology)动态观察发现:(1)全血低切比粘度和还原粘度、全血高切比粘度和还原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在AMI发生后1~3天升高提示预后不良。(2)血浆粘度改变对预后影响不大。表明动态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判断AMI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进行血流变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血液流变项目中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健康体检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改变,血流变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排除年龄、体重及病程等因素影响后,通过锥板式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检测78例糖尿病患者与80例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分析其异常特点.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粘度等几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血脂增高的同时,多伴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改善血液流变状态从而改善微循环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陈晖  郭媛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3):325-326,32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与DR的关系。方法:根据眼底镜检查或眼底照相结果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26例和DR组24例,2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HCY和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结果:正常对照组HCY、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SDM组和DR组(P<0.05);DR组HCY、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SDM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HCY、血液流变性异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变化更明显,检测糖尿病患者HCY、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2.
气阴两虚血瘀证糖尿病人的血液流变性有变化,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滤过指数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除男性患者在高切速下的全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升高不显著外,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空腹血糖也有一定的下降,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Fbg)、抗凝血酶(AT)活性、血小板聚集率(PAgT)及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50例,进行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Fbg、AT含量及PAgT率等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各主要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高,但AT降低。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联合定期进行血流变学指标、PAgT及Fbg、AT含量的检测,对患者病情的判断、疗效评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血流变学检验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血流变学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行常规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2组均应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进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血流变学指标检验,比较2组受试者的检验结果,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流变学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检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沉检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检验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沉检验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血浆黏度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血管疾病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均呈正相关,与血沉呈负相关,与血浆黏度无相关性。 结论 血流变学指标在心血管疾病中呈异常状态,血流变学检验可作为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辅助参考依据,对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e study of the micro and macro-hemorrheologic changes and theflow conditions of the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in 30 patients with severe viralhepatitis was reported.Normal individuals,and patients with acute icterichepatitis or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were employed as the controls.The changes observed i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viral hepatitis were asfollows:The reduced viscosity of the whole blood and the plasma viscosityincreased markedly;the dispersion rate of the values of blood viscosity increasedas the clinical state of the patient became worse;and the factors increasing theblood viscosity(i.e.increase of the immuno-globulin level,prolongation of theerythrocyte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time,and increase of RBC sedimentation rate)and those decreasing the blood viscosity(i.e.decrease of hematocrit reading,fibrinogen level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io)existed simultaneously in thepatient.The changes of the flow conditions of the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werein close correl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blood viscosity and the severity of thedisease.The etiology and mechanism of the above mentioned change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邵华  赵忠岩 《吉林医学》2009,30(19):2250-2251
目的:对Ⅱ型糖尿病的血液流变学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揭示糖尿病患者慢性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锥板式粘度计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项目。结果:血液流变项目中,糖尿病组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还原黏度、血沉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黏度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进而导致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足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糖尿病足组72例,非糖尿病足组96例,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结果年龄大,病程长,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率高;糖尿病足组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均升高(P〈0.05);踝肱指数异常组血液流变学参数较踝肱指数正常组均升高(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异常能加重2型糖尿病的微循环障碍,促使糖尿病足的发生。有效地控制血液高黏状态,对防治糖尿病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应用MDK-3200KS双通道全自动血液流变测试分析仪检测了4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并与4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血液漉变学主要指标与时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变,全血粘度(高、中、低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积指数、血红蛋白、红细胞电泳时间、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中切还原粘度等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间其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存在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定期进行血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可作为耱尿病诊断、治疗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血竭灌肠液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以血竭、白芨为原料制备复方血竭灌肠液,对47例UC患者(治疗组)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锡类散和云南白药溶液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的差值。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竭液灌肠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而改善UC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