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不同产地血竭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血竭在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毛细血管法测定凝血时间,体内血小板致聚剂--胶原和肾上腺素诱导小鼠血瘀模型.结果 不同产地血竭对正常小鼠的凝血功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较明显抑制小鼠对血小板致聚剂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论 国产血竭和进口血竭均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蒜素对各种致聚剂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的结果显示:大蒜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但对洗涤后血小饭聚集无抑制作用。大蒜素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具有血浆浓度依赖性。从而表明其抑制效应可能是通过血浆因素而间接发挥的。  相似文献   

3.
蛇毒诱聚剂(血小板聚集蛇毒试剂,PAgVR)是广州医学院蛇毒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血小板诱聚剂.本文用比浊法探讨了PAgVR对兔血小板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PAgVR引起兔血小板聚集有赖于外源性Ca2+的存在,EDTA-Na2能完全抑制PAgV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肝素则无影响,表明PAgVR对血小板的作用与矛头蝮和响尾蛇毒不同,即不通过凝血酶而起作用;阿司匹林阻断环氧化酶和二磷酸腺苷清除剂-磷酸肌酸/磷酸肌酸激酶均不能抑制PAgVR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而磷酸川芎嗪则能显著抑制其作用,表明PAgVR致血小板聚集作用不依赖于TXA2和血小板内源性ADP的释放,而与PAF有着某种共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天新利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小板聚集影响的程度.方法比浊法测定12例ICVD患者治疗前后,用二种诱聚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x±S)ICVD组用药后第5天、第10天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32.87%±14.2%,44.99%±12.3%)显著低于用药前(71.9%±11.1%)P<0.01;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用药前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新利博对ICVD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对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影响.监测其血小板聚集率时,应选用ADP作为诱聚剂.  相似文献   

5.
二甲基亚砜可逆性抑制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金庆  王宇 《吉林医学》1994,15(2):77-78
本文研究血小板低温保存的防冻剂二甲基亚砜(DMSO)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MSO对血小板粘附和单一诱聚剂所致的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这种抑制可以通过洗涤而逆转。联合诱聚剂所致的聚集不受DMSO的影响。我们认为DMSO对人体安全性大,以其在为防冻剂保存的血小板输注时,可以不进行洗涤,但体外实验必须洗涤。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聚集性的测定在止血与血栓形成中有一定价值。我们采用国产BS631型血小板聚集仪,用ADP作致聚剂,对象是本院献血员。选用以下5种指标来研究影响血小板聚集测定的因素,即①重复性测定;②致聚剂放置时间对聚集的影响;③致聚剂浓度对聚集的影响;④PRP放置时间对聚集的影响;⑤PRP中血小板数对聚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蛇毒试剂血小板聚集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从国产蛇毒中分离提取的血小板聚集蛇毒试剂对不同种属的动物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研究了可能影响该试剂作用的实验条件和该试剂的稳定性,并与临床最常见的血小板诱聚剂—二磷酸腺苷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血小板聚集蛇毒试剂是一种效价较高、稳定性较好、价廉易得的新型血小板聚集诱导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草棉花提取物聚Ⅰ和聚Ⅱ对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5′Diphosphate,ADP,终浓度为3.33μmol/L)和胶原(Collagen,终浓度为212μg/L)诱导血小板聚集,聚Ⅰ和聚Ⅱ分别分为25.0、50.0、100.0 mg/kg 3个剂量组,阿司匹林(17.1 mg/kg, ig)和丹参滴丸(72.9mg/kg,ig)为阳性对照,记录5 min内聚集曲线,以最大聚集率和抑制率为观察指标。结果: 聚Ⅰ(50.0、100.0 mg/kg, ig)、聚Ⅱ(50.0、100.0 mg/kg, ig)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0.01),抑制率分别为16.79%、21.98%和11.71%、17.67%,呈剂量依赖性。聚Ⅰ(100.0 mg/kg, ig)对Co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为13.35%。结论: 聚Ⅰ对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较聚Ⅱ强,可在确定聚Ⅰ提取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
在发现毛果芸香碱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基础上,在家兔血小板实验中进一步证明(1)毛果芸香碱有抑制腺苷二磷酸、花生四烯酸和胶原诱发血小板聚集和释放ATP的作用;对腺苷二磷酸和花生四烯酸诱发的血小板变形无抑制作用,对胶原诱发的变形则有抑制作用。(2)毛果芸香碱对腺苷二磷酸和花生四烯酸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团有解聚作用,但对胶原诱发的则无解聚作用。Nachman等证明的血小板间桥模式不能解释此现象。我们提出了两种有糖蛋白G参与的血小板间桥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认为血小板聚集时释放的花生四烯酸经血小板内血栓素合成酶的作用可生成血栓素A_2(TXA_2).该物质不仅具有强烈的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且是一种极强的血管收缩剂,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本文通过测定血小板聚集时释出的血小板第四因子(PF_4)了解体内血小板聚集的动态,探讨其与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铝对血小板的抗聚及解聚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发现Al+~3是一种抗血小板物质。实验证明Al~3+对ADP、花生四烯酸或胶原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前两者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团也有解聚作用。这些作用均与外加的Ca~(2+)/AP~3+浓度比值有关,提示Al~3+的抗血小板作用是与Ca~(2+)竞争血小板的有关赖钙反应;而以胶原诱发形成的血小板聚集团,则Al~3+无解聚作用。本实验结果在临床上可解释铝中毒时胃肠道的出血症状;在理论上进一步支持血小板间桥分为可逆的与不可逆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五叶参、桑叶抗血栓形成的新作用。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证实,五叶参、桑叶水煮制备液能明显抑制ADP、复合诱聚剂诱导的血小板1分、5分、最大聚集率,并促进解聚发生(P均<0.05):二种药物还对体外血栓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均<0.05;五叶参、桑叶与PPP混合后,尚能抑制多种凝血因子活性.使KPTT、PT、TT、AT、RVV-RT、RVV-CT等凝血试验时间延长(P均<0.05);此外.二种药物皆可加速红细胞电泳速度。上述结果表明,五叶参、桑叶是二种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凝血象及红细胞聚集性等多个环节的抗血栓形成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异佛司可林对大鼠及豚鼠全血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阻抗法测定血小板聚集性,观察异佛司可林对大鼠和豚鼠全血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异佛司可林对ADP,AA诱导的大鼠及PAF诱导的豚鼠全血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3.45,3.83和2.85mg·L-1,静注异佛司可林(5.10mg·kg-1)对上述3种诱导剂诱导的聚集也有抑制作用,提示异佛司可林对血小板3条活化途径的抑制无明显选择性,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升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聚集蛇毒试剂(Platelet aggregation Venom Reagent,简称PAgVR)是广州蛇毒研究所研制的一种新型血小板聚集诱导剂。本文探讨了该试剂对健康成人、血液高凝及低凝性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小板诱聚剂ADP时行了比较,提出了临床该试剂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最佳剂量。为该试剂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1例健康志愿者和24例病人的研究,发现穿心莲(APN)提取物能明显抑制 ADP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而对花生四烯酸和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无明显影响。APN对 ADP诱导的血小板5-HT 的释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电镜观察表明,APN体外、体内均可抑制ADP 诱导的血小板致密颗粒和α颗粒的释放及管道系统的扩张。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刺激血小板腺苷环化酶,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因而抑制了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6.
以二磷酸腺苷(ADP)为诱聚剂,活血化瘀方在高,低两种诱聚浓度下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的抑制率分别为75.50%、70.20%(体外)和50.00%、33.10%(体内)。益气化瘀方在高、低两种诱聚浓度下对大鼠PAgT的抑制率分别为23.80%、34.85%(体外)和32.30%、21.80%(体内)。结果表明两方剂在体内外对PAgT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戟二萜醇酯类化合物是强的促肿瘤剂和致炎剂,而血小板的聚集是研究炎性介质释放的一种简单模型。12-0-十四酰基-大戟二萜醇-13-乙醇酯(TPA)可引起血小板聚集。作者研究了十个与TPA类似的酯对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和TPA的聚集作用作了比较。取男性血置于柠檬酸钠中,离心制成富有血小板的血浆(PRP)。酯溶于0.5%丙酮,配成0.05~10微克分子浓度(μM),然后与血浆混合,检测对血小板的聚集作用(0.5%丙酮溶液不引起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8.
原阿片碱来自延胡索的干燥块茎。作者通过体内、外实验模型对原阿片碱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原阿片碱对由胶原、花生四烯酸钠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发的小鼠肺血栓有抑制作用,对胶原、ADP诱发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其效力相当或优于阿司匹林、潘生丁。体外实验,通过环腺苷酸(cAMP)和花生四烯酸二者代谢系统的研究,阐述了原阿片碱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原阿片碱能增加cAMP在血小板中的含量,也能增强兔血小板中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但对cAMP-磷酸二脂酶无效。在血小板中的TXA_2的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锌离子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富含血小板血浆凝胶过滤后血小板,在体外加入Zn^2 或其他诱聚剂观察其对血小板的诱聚作用和相互作用。结果:在Zn^2 为60~800μmol/L时可诱导凝胶过滤后的血小板聚集。这一聚集过程不伴有ATP释放,并且不受环氧化酶抑制剂的影响。结论:Zn^2 诱导血小板聚集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功能有关,而且需要纤维蛋白原的介导,由此提示二价锌离子可能在血栓形成与止血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蝎毒和蝎毒多肽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PSV)和蝎毒(SV)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麻醉家兔,颈动脉取血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分别加入PSV和SV,用CHRON0-IDG 540VS双通道血小板聚集仪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PSV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当PSV的浓度在10.0~15.0mg/ml时,血小板聚集受抑制最为显著;SV对血小板聚集受其剂量及作用时间影响很大,但总的趋势为较低浓度时促进血小板聚集,较高浓度时则抑制血小板聚集。结论PSV对血小板聚集起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SV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在高浓度和低浓度时产生的效应相反,推测由于SV成分较为复杂,各成分之间互相作用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