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血胆汁酸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文  吴明昌 《北京医学》1997,19(3):145-147
用酶法比色自动化分析测总胆汁酸,用放兔法测甘胆酸,分别检测33例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和34例母乳性黄疸的空腹血清总胆汁酸和甘胆酸。对照组为年龄相配的轻症肺炎恢复期患儿。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胆汁酸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宇芳 《广西医学》2001,23(6):1556-1556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高胆 )临床发病率很高 ,多种病因如溶血、感染、缺氧、母乳等因素通过影响胆红素代谢的各个环节而致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多无标准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临床一般呈良性过程。而目前测定血清总胆汁酸作为反应肝功能变化的灵敏指标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胆汁酸和胆红素一样是胆汁的主要成分之一〔1〕。本文用酶法比色自动化分析测定总胆汁酸 (TBA)、总胆红素 ,探讨标准肝功能指标正常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中是否存在胆汁淤积。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 :随机抽取 2 0 0 0年 1月至 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组成。方法对2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0例均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前三位病因是:感染性黄疸85例(40.5%),围产因素55例(26.2%),母乳性黄疸47例(22.4%)。结论防治新生儿感染,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可以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症 ,并发胆红素脑病可致新生儿死亡。幸存者常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对我院 1 997年 1月~2 0 0 2年 1 2月收治的 1 84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和治疗进行分析。1 临 床 资 料1 .1 病例选择[1]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 2 0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125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5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进行病因分析,其中感染所致47例(37.5%),母乳性黄疸37例(29.6%),围产因素22例(17.5),感染因素所致黄疸出现早,胆红素下降快,病程短;母乳性黄疸出现时间晚,胆红素下降慢,病程长。  相似文献   

6.
108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可导致核黄疸影响优生优育。其病因复杂,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现总结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高未结合胆红素新生儿108例,对其病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血胆汁酸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0例标准肝功能指标正常的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TBA)检测,结果显示: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TBA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表明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中存在胆汁淤积,因此在治疗黄疸的同时适当用些加快胆汁排泄,减少胆汁瘀积,保护肝功能的药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多发生在新生儿早期,为多种病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以皮肤、巩膜黄染、粪便黄染、尿色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特点(亦称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不经及时正确的治疗会造成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后果。因此该病虽然较为常见,但在基层医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在基层医院应重视该病伯诊治。我对2年来收治我科的20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发现围产期窒息及感染为其重要的发病因素,应引起重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时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检测在临床的意义。方法对20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和60例正常新生儿,给检测血巨细胞病毒(CMV)、谷丙转氨酶(ALT)、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胆汁酸(TBA)等,并分三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CMV阳性高胆组血ALT、D-BIL及TBA值显著高于CMV阴性高胆组(P<0.01);CMV阳性高胆组血I-BIL值与CMV阴性高胆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MV感染的高胆患儿易有肝损害和胆汁淤积,对高胆患儿应检测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及时了解患儿感染CMV及胆汁淤积状况,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多种发病因素所导致的 ,其发病因素的种类及构成比例在国内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本院 2 0 0 0年~ 2 0 0 2年 5月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病因作出分析 ,以探讨本病的病因构成情况 ,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共收治住院新生儿 5 1 0例 ,其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2 1 0例 ,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 。其中男 1 2 1例 ,女 89例 ;早产儿 32例 ,足月儿 1 78例 ;极低体重儿 1 2例 ,低体重儿 2 1例 ,正常体重儿 1 72例 ,巨大儿 …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症状 ,而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有肯定的损害。为做好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 ,减少伤残 ,现将我院自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高胆红素血症病人 87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对象及诊断标准 :87例均系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诊断标准均符合《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一般资料 :87例中男 5 1例 (5 8 6 % ) ,女 36例 (41 4 % ) ;足月儿 6 6例 (75 8% ) ,早产儿 16例 (18 4 % ) ,过期产儿 15例(5 .7% ) ;发病日龄 <7日 75例 (86 2 % ) ,>7日 12例(13 8% ) ;入院体重…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多种原因所致,临床常以某一原因为主,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对我院儿科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治疗的200例高胆红素血症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血清胆汁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血清胆汁酸 (TBA)的关系。方法 检测 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胆汁酸水平 ,并与同期 2 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结果 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 ,缺氧组血清TBA为(2 9 2 7± 8 86 ) μmol/L,溶血组为 (32 0 9± 12 2 3) μmol/L,感染组为 (35 4 6± 10 6 5 ) μmol/L,对照组为 (14 92± 6 87)μmol/L,研究组各组血清胆汁酸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研究组各组之间血清胆汁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胆汁酸升高 ,应警惕肝胆系统受损。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6例临床分析银川市第一医院儿科高莉,胡联儒,吕霞,邵顺金,谢振华,陈颜香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占我院新生儿住院总数的43.2%。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我院于1989~1994年共收治新生儿高胆...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胆)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3例新生儿高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3例高胆中,男54例,女29例。感染因素42例,围生因素24例,母乳因素13例,溶血因素4例:肝功能损害26例,心肌损害10例。结论感染因素是新生儿高胆的最常见原因,其次是围生因素、母乳因素及溶血因素。部分病例可引起多脏器损害。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好,是降低高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黄疸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疾病,血清中高水平未结合胆红素对患儿神经系统的损害,可因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重者甚至死亡,应尽早明确病因,并进行干预[1].为此,本文总结了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788例,对其病因和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培菲康和中成药消炎利胆片联合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伴不同程度胆汁 淤积的疗效。方法 116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 3组,对照组 42例采取常规治疗,培菲康组 20例 采取常规治疗+培菲康,联合组54例采取常规治疗+培菲康和消炎利胆片,观察3组血清胆红素、胆汁酸日均下降值 和治愈所用天数。结果两治疗组血清胆红素、胆汁酸日均下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所用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01);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培菲康组(P<0.05)。结论培菲康和消炎利胆片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 血症较单独使用培菲康具有更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原因所致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382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末梢血胆红素监测。结果:围产因素占228%、新生儿溶血占178%、感染因素占194%、母乳性黄疸占144%、不明原因者占215%、其它原因占42%。结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出现最早,峰值最高,重度黄疸的比例最大;围产因素次之,感染因素所致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多为早期感染,病程较短,与治疗是否及时、感染程度有关;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最晚,病程最长;不明原因组黄疸的特点与生理性黄疸有一定的相似,认为可能包括部分“生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20.
白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