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海丽 《西部医学》2011,23(5):912-913,9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次,2次/d静滴,纳洛酮注射液2 mg/次,1次/d,静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液2 mg/次,1次/d,静滴,疗程均为15 d。治疗后评价各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73.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H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2次/d,35mg/次进行静滴使用,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0d,观察并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6%,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结论: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选择依达拉奉配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预防与治疗成效,建议在同类病例中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3.
兰洁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13-5114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62例DEACM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压氧治疗)、试验组(高压氧+依达拉奉治疗)各31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评估神经和运动功能.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FM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DEACMP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和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脑苷肌肽和依达拉奉治疗DEACM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4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高压氧治疗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观察组加用脑苷肌肽和依达拉奉,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Mo C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o C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脑苷肌肽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DEACMP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比单用依达拉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刘全生  刘曙东  王寅旭 《医学综述》2014,20(20):3828-383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疗效,为临床治疗DEACMP提供新思路。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6例DEACMP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高压氧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依达拉奉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2次,持续14 d)。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经颅彩色多普勒(TCD)、事件相关电位(ERP)、常规脑电图(EEG)、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依达拉奉组MMSE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EEG、头颅MRI的Abaron Peretz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组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组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改善DEACMP患者的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用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及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次,2次/日静滴,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配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好,可以明显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7,(2):212-214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实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经过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智力水平测试分(HDS)、脑电图(EEG)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智力水平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01);实验组脑电图恢复正常10例(25.0%),对照组脑电图恢复正常3例(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症状,是一组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新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76-1377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干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脱水、控制血压、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等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14 d.2组在治疗前后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判断其疗效,观察其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7 d、14 d和21 d ESS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14 d和21 d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可有效治疗脑干出血并改善预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40例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并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40例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3组治疗后7 d、14 d、28d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各时段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治疗组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后各时段明NIHSS评分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法舒地尔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10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10d。2组患者用药前和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3~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同时予依达拉奉30mg,2次/d静滴,共14d.治疗组同时合并使用醒脑静20mL,2次/d静滴,共14d.2周后观测两组患者APACHE-Ⅱ、GCS评分,伤后4个月进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显著下降(P<0.01),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伤后4个月总体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早期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高压氧舱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早期疗效。方法:将13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及对照组50例,治疗组为舒血宁、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均治疗30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7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充足疗程的基础上选择舒血宁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高压氧舱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可以收到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并评价依达拉奉在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输注依达拉奉30 mg,2次/d,共14 d.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治疗后3、7、14 d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3 d开始起效,7 d后,依达拉奉组评分(11.4±8.3),对照组为(12.6±6.5).治疗14 d后,依达拉奉组评分为(10.1±5.4),对照组为(8.7±4.3).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及治疗组78例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救治及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疗程14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高压氧治疗,14d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8.47%和7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常维芳  马忠军 《吉林医学》2012,(10):2098-209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包括高压氧在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30 mg/次,2次/d,共用15 d,分别于15 d和60 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6%,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明显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并能明显降低迟发型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取入院的70例脑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例给予拜阿司匹林0.3 g,口服,1次/d,同时依达拉奉30 mg和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作为试验组;另外35例仅给予拜阿司匹林0.1 g,口服,1次/d,依达拉奉30 mg溶于生理盐水100 ml,2次/d,静脉滴注,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7.1%和57.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之于低剂量联用依达拉奉的疗效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陈红娟  王丹凤 《西部医学》2008,20(4):751-75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方法40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高压氧治疗后24小时内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 g/次,2次/d,连用14天;对照组给予常规及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昏迷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缩短一氧化碳中毒的昏迷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比较两组的疗效,并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14 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0.9%),对照组总有效率(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可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燕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7):804-80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总有效率94.3%(34/36),对照组总有效率73.2%(26/3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7,(1):108-109
目的:探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丁苯酞与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4d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治疗组S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快速明显的改善神经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