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行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检查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患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ST下移幅度和维持时间,以及动态心电图对不同时间段心肌缺血发作频率显示情况。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91.67%,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ST下移幅度和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其中6∶00~11∶59段检出率最高,为61.67%,0∶00~5∶59段检出率最低,为11.67%。结论: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更高,同时能够观察患者发作的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62例患者行常规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采用3导联GE动态心电分析仪,对每例受试者进行24小时连续心电记录,通过电子计算机专用程序分析处理.结果 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尤其是提高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结论 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焦丽萍 《中外医疗》2012,31(33):6-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和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差异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并观测临床体征,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和观测。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中(90.7%),39例诊出无症状心肌缺血,对照组仅诊出31例(72.1%),观察组诊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的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性高,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余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36-2937
目的 探讨12 导联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 例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12 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拟诊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 分析12 导联动态心电图中SMI 的发作情况及在冠心病诊断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入选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91 例,其中SMI 为74 例(81.3%);在活动时出现心肌缺血性ST 段下移542 阵次(72.8%),在休息和睡眠状态时出现192 阵次(25.8%).12 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9%(67/78),特异性为78.1%(25/32).结论 12 导联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对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晓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447-3448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84例均为2013年1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之后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动态心电图检查,8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有63例存在心肌缺血,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检出率为82.5%,有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为17.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缺血性ST下移占比为62.2%,其中18例ST段压低≥2.5 mV,34例ST段压低〈2.5 mV。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DL-820型动态心电图检查系统,连续记录24心电图.结果 心律失常检出率占92%,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检出率占78%.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60例,分别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将两种心电图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88.33%)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频率(85.33%)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发时间段为06∶00~11∶59;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快频率比例(84.90%)高于慢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可有效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并可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进行明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患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比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发现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优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6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其中剔除心室肥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动态组和常规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并对患者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进行诊断,阳性率为81.8%;采用常规心电图技术进行诊断,检出阳性率为54.5%,可以看出前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临床症状不明显,用常规方法检出率低,容易漏检,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对其进行诊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检出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动态心电图已逐渐成为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断的重要手段,值得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了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住院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324例进行研究,按患者年龄分为三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检出有心肌缺血者189例占58.3%,有症状心肌缺血84例占27.36%,无症状心肌缺血105例占32.4%;61岁以上年龄组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无症状心肌缺血出现的阵次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对病情的判断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侯廷永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162-2164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虞城县人民医院的80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常规、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结果、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常规心电图诊断出49例阳性,31例阴性,阳性预测值为77.55%,阴性预测值为54.84%;动态心电图诊断出51例阳性,29例阴性,阳性预测值为88.24%,阴性预测值为75.86%。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度(83.75%)高于常规心电图(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更准确地诊断出无症状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共检出缺血型ST-T改变115例、608阵次。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76阵次(78.3%),发作时间高峰在6:00~22:00(79.8%)。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对其病情的判断及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同期对其行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二者的结果.结果冠脉造影检出至少一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内径狭窄≥50%患者66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与冠脉造影病变结果相符率为82.5%.结论 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是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付丽红 《中外医疗》2010,29(3):84-84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频率及程度、持续时间。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阳性率占本组病例冠脉事件的76.2%。结论加强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身体监测和疗养,同时对由预防无症状心肌缺血尔引发成为急性心梗和致命性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猝死等病症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庞志茹 《当代医学》2009,15(12):62-62
目的探讨运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结果本组25例冠心病患者中,检出心肌缺血20例,其中65.9%缺血性ST改变阵次为无症状心肌缺血。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及时检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的有效的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对比研究.方法选择66例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心电图组(常规组)与动态心电图组(动态组),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心电图阳性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受检者24~48 h的心电变化,记录仪很轻巧,检查期间由受检者随身携带而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可长时间作动态连续监测记录,尤其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极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无症状心肌缺血进行诊断,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观测并诊断,观察组则采用动态心电图,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检查得出的阳性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能够更为准确的诊断出无症状心肌缺血,为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有在临床上深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比分析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66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治疗时间随机分为动态组和常规组,每组33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检测无症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发作时间以及心律变化。结果:动态组检出率87.87%明显高于常规组检出率69.69%,而动态组的误诊率3.03%明显低于常规组误诊率15.15%;动态组通过患者日常生活中检测到无症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共72次,发作时间最多为:早6:00~13:00时发作时间最少为:晚21:00~次日5:00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1.81%(27/33),发作时心率增快占51.51%(17/33),心率减慢占30.30%(10/33),心率不变占18.18%(6/33)。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在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的基础上对其心电以及心律变化进行24 h不间断的检测,具有准确性、检出率以及灵敏性较高等众多优点,值得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金红 《吉林医学》2012,33(12):2586-2587
目的:观察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分析130例冠心病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共检出113例心肌缺血(占86.9%)。缺血性ST段改变429阵次,其中74.1%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P<0.05)。在429阵次缺血性ST段改变中,发作时间在6:00~l1:00为181阵次(占42.2%);在11:00~l7:00的有59阵次(占13.80%);在17:00~23:00的有115阵次(占26.8%);在23:00~5:00有74阵次(占17.2%)。结论:动态心电图能指导冠心病患者SMI的预防和诊断,是临床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苏中谊 《吉林医学》2014,(18):4018-4018
目的:通过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分析动态心电图用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120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阳性率。结果: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试验组的诊断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的对照组的诊断阳性率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用于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阳性率高,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 8例冠心病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发现17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共出现心肌缺血发作4 5 7阵次,大多数在6时~18时发作,与运动量大小有关。发作时频率依赖者为79.6 9%。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