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首发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1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首发抑郁症102例患者随机分2组,实验组52例,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对症组50例子,给予整体护理,出院前对2组患者均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表及满意度表调查.结果 实验组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对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提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路径实施到优质的护理中可以提高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 7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只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即无时间限制,随机进行教育).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10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HAMD和HAMA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以试验组疗效显著(P〈0.01).结论 针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对抑郁症的治疗、预防复发、降低自杀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躁狂抑郁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躁狂抑郁症患者6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躁狂抑郁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躁狂抑郁症患者,观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完成疾病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躁狂抑郁症患者12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对抑郁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61例:临床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完成疾病护理;观察组61例:临床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完成疾病护理;对比两组抑郁症患者完成疾病护理后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抑郁症患者分别完成疾病护理后,在临床护理满意度、SAS评分以及SDS评分3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抑郁症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躁狂抑郁症患者,选择临床护理路径给予疾病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成功缓解患者的生活压力,凸显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晓兰  刘晓茹  吕珍 《吉林医学》2011,32(14):2833-283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和非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则应用非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作为评定工具对患者做评定。结果:出院时抑郁程度减轻,满意率、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躁狂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随机将120例躁狂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疾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对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满意度、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躁狂抑郁症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了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按照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冠心病防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辉 《大家健康》2014,(7):266-26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躁狂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随机将120例躁狂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疾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对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满意度、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躁狂抑郁症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了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临床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临床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临床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躁狂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收治的80及躁狂抑郁症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俩组效果。结果:通过对比病人的BPRS及IPROS,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躁狂抑郁症病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增强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躁狂抑郁症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躁狂抑郁症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干预方案的差异,将70例躁狂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2组。对照组的3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的35例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治疗6个月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在躁狂抑郁症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建蓉  容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82-83,8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将15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按传统的护理模式遵医嘱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减轻经济负担,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后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更好,住院天数与住院总费用明显减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更高,对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于本院诊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98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质量、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低于对照组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认知功能,提升护理效率,避免用药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深层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永秀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756-275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在遵医行为、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冠心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规范了护理程序,强化了遵医行为,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王菲 《中国民康医学》2014,(20):127-128
目的:观察躁狂抑郁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了50例躁狂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和家属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3分,家属满意度为82.9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3分,家属满意度为95.1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躁狂抑郁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其疗效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王春花 《大家健康》2016,(12):166-166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躁狂抑郁症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收集躁狂抑郁症患者共94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就住院时间而言,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而在住院费用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躁狂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减轻患者的负担,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罗丽华 《中外医疗》2013,(36):149-149,151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后的效果情况.方法 分析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临床资料,将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0例和人文护理组30例.结果 人文护理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人文关怀的认知程度评价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5.39、4.99、4.36、4.08、3.89、5.05、5.24、6.42、5.12,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后,对于人文关怀有了更好的认知,提高了临床治疗依从性,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及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状态.方法 将进行择期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中选择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组)39例和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组)39例,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1周、出院后随访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服药依从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护理后1周、出院后随访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护理后的评估结果,护理后1周、出院后随访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地提升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