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活性氧化铝去除饮水中共存砷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猷  郑宇 《卫生研究》1995,24(2):88-90
每个周期终点均由出水氟浓度决定,除砷容量变化不明显,而除氟容量则随着运转周期的增加而降低,其变化规律与指数曲线方程Log(q-K1)=a-bx非常吻合;再生脱砷氟均不彻底,累积吸附量的再生效率均随再生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其变化规律均与指数曲线方程Log(η-K2)=a-bx相当吻合;累积残留砷氟随再生次数增加而增加,与指数曲线方程Log(K3-y)=a-bx非常吻合。此三条规律证明:活性氧化铝最终能保持一个稳定的除砷除氟容量。  相似文献   

2.
郑宇  李树猷 《卫生研究》1992,21(6):300-302
实验证明,用不同剂量的NaOH再生,再生均不彻底。活性氧化铝颗粒上再生残留砷与再生次数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3.
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饮水除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氧化铝的除砷机理以吸附为主,其除As~(5+)的效率非常显著地高于As~(3+)。水中As~(3+)用氯氧化后的去除率和As~(5+)相同。含砷0.75mg/L左右的原水将pH调至6.0~6.5的条件下,除砷容量为1.4~2.0mg/g Al_2O_3,处理1m3水的化学品费用为0.221元。1m~3 Al_2O_3每个周期可处理水1700m~3以上。  相似文献   

4.
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饮水除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活性氧化铝的除砷机理以吸附为主,其除As~(5+)的效率非常显著地高于As~(3+).水中As~(3+)用氯氧化后的去除率和As~(5+)相同.含砷0.75mg/L左右的原水将pH调至6.0~6.5的条件下,除砷容量为1.4~2.0mg/g Al_2O_3,处理1m~3水的化学品费用为0.221元.1m~3 Al_2O_3每个周期可处理水1700m~3以上.  相似文献   

5.
集中式饮水除砷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验证本专题研制的强化除砷剂的除砷效果、除砷容量以及再生效果 ,必须有中试规模的试验装置及其运行状况 ,以便推进饮水除砷剂及其除砷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中试基地选在源水含砷量超标的浙江省某天然泉水饮料厂 ,该集中式饮水除砷装置的处理能力为 1m3 h ,自 1999年 4月起连续运行至今 ,处理后出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除砷容量高 ;成本低 ,设备管理简单 ,进水和出水均无需调节pH ;再生剂安全、价廉、效果好 ,适宜用于水砷高的农村或含砷的自备水厂  相似文献   

6.
强化饮水除砷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长期饮用高砷水有害人体健康 ,而改饮低砷水可以缓解已发病者的症状。研究经济、高效、简便的饮水除砷剂是十分必要的。本课题研制的强化除砷剂具有除砷容量高 ,出水的含砷量低于 0 0 5mg L ;除砷功能专一 ,即只除去水中的砷而不改变水中其它元素的组成和含量 ;操作管理简单 ,进水、出水均无需调节pH ;除砷成本低 ,每吨成本仅为活性氧化铝或颗粒活性炭的 1 5 ,氧化催化剂可重复使用。有望广泛用于高砷水地区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的除砷系统。  相似文献   

7.
活性氧化铝滤层吸附法饮水除砷现场半生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现场饮水除砷及再生废水处理的工艺。用稀酸将原水pH降至6.0~6.5,再通过一个充填粒径为0.35~1.20mm、厚度为750mm的活性氧化铝滤罐。进水平均砷浓度为0.34~0.53mg/L,出水的平均砷浓度为0.014~0.028mg/L,平均除砷效率为94.7~95.9%。周期单位产水量≥4360m~3水/T·Al_2O_3。每立方米水的处理费用(包括化学品、滤料补充、废水处理)仅0.076元,低于饮水除氟的费用。强碱性含砷废水经中和及氯化铁混凝沉淀3天后,上清液中砷浓度降至0.009mg/L(远远低于0.5mg/L的排放标准),完全可以排放。  相似文献   

8.
负载金属饮水除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负载金属多孔材料对饮水中砷的去除效果。方法 以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大孔树脂等多孔材料为载体 ,以铁盐、锆盐等为活化试剂制备负载金属除砷材料 ,考察材料制备条件及材料的静态和动态除砷作用。结果 选择以活性炭为载体材料、硝酸铁为活化试剂制备饮水复合除砷材料。按现行规范砷限值为 0 0 5mg L计算 ,试验的载铁活性炭材料对于三价砷浓度为 0 2 84mg L和五价砷浓度为0 2 5 4mg L模拟饮水 ,除砷容量分别可达 2 94mg g和 2 5 6mg g。结论 以活性炭和硝酸铁制备的载铁活性炭材料具有较好的饮水除砷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印度的孟加拉邦至少发现 6个地下水砷污染的地区。近年 ,孟加拉国报告地下水被砷严重污染。水环境中砷的化学过程相当复杂 ,以 +5、+3、0和- 3价出现。但在地下水中砷主要是砷酸盐(H3 AsO4、H2 AsO4-1、HAsO4-2 )和亚砷酸盐 (H3 AsO3 、H2 AsO3-1、HAsO3-2 )。文献中报告 ,从地下水除砷的铁 (Ⅲ )和铝盐等混凝沉淀法 ,对As(Ⅲ )的去除效果不及As(V) ,需预氧化As(Ⅲ )转为As(V)。也可用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除砷 ,以及离子交换、反渗透和多相表面吸附。最近 ,用螯合剂浸渍多孔聚合物树脂制成螯合树脂 ,在pH 0~ 0 15吸收A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职业砷接触致皮肤病发生与尿中砷甲基化产物的关系。方法选择偏远山区冶炼厂为研究现场,暴露组为91名工人,对照组58人。监测作业场所工作岗位中砷化合物浓度,进行健康监护体检和尿砷形态分析,计算3种砷化合物百分率及一、二级甲基化指数。结果冶炼厂所有检测岗位砷化合物浓度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91名工人中36人存在明显慢性砷中毒样皮肤损害,尿中3种砷化合物(无机砷、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浓度(Log10)分别为(2.18±0.40)、(2.26±0.35)和(2.77±0.31)μg/g肌酐,明显示高于接砷但无皮肤损害的工人及对照组工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冶炼厂存在皮肤损害的工人尿中甲基砷酸浓度占总砷百分率和二级甲基化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工人。结论尿中甲基化产物在冶炼厂工人皮肤损害中具有重要作用,二级甲基化指数与砷致皮肤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1.
饮水复合材料除砷滤芯的研制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饮水复合材料除砷滤芯并在高砷饮水地区进行模拟现场效果评价。方法 以载铁活性炭粉与超细聚乙烯树脂为主要成分制备复合材料除砷滤芯 ,现场使用加标高砷饮水为原水 ,测定了滤芯的安全性、除砷效果以及其它净水作用。结果 以等量载铁活性炭粉和超细聚乙烯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除砷滤芯可安全用于饮用水处理对砷含量为 0 4mg L的实验原水 ,除砷容量可达 2 5 6mg g ,同时对水质浊度和耗氧量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 以载铁活性炭粉与超细聚乙烯树脂为主要成分制备复合材料除砷滤芯适合于农村高砷饮水的除砷  相似文献   

12.
饮用水砷含量过高可由工业性污染造成 ,也可因水文地质因素所至。据有关资料介绍 ,我国已发现 30多个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的县。在我市某矿泉饮料厂也因源水砷含量有时超标而使水生产受到制约。为此我们开展了除砷技术的现场应用调查。一、材料和方法1 实验现场与含砷水源 :实验现场选择在某矿泉饮料厂 ,该厂是一个含锂、锶、碘和偏硅酸丰富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 ,砷含量水平波动在 0 0 3~ 0 0 7mg/L之间。2 除砷材料 :除砷材料采用骨碳和铁盐制备成的强化除砷剂及铜锌合金细粒 (KDF55) ,组成了除砷滤罐中装填的滤料。3 实验内容 :除砷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指数曲线y=10~(a bx),对国内几个不同类型地区和性别人群的脑血管病死亡率资料进行了数学模拟,建立了脑血管病死亡率年龄分布的数学模型,这一模型表明了脑血管病死亡率年龄分布的规律,可以预测人群中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和死亡数。用指数曲线方程y=10~(a bx)的微分方程xy/dx=(1n 10)·b·10~(a bx)可以计算出各年龄组当年龄增长1岁时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增量。进而,可计算出这种增量随年龄组增长而增长的“增长倍数常数”。这两种指标均可作为比较不同人群脑血管病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用聚合硫酸铁除去水中砷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聚合硫酸铁饮水除砷的效果,方法:每升含砷(As^3 )水样加氯1mg,混匀后加混凝剂聚合硫酸铁溶液[ω(Fe)=9.5%]0.1ml,结果:含As^3 1.0mg/L的水样经处理后As^3 含量为0-0.024mg/L,铁含量<0.05mg/L,SO4^2浓度在原水中为37.0mg/L,除砷后水中为80.0mg/L,均符合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限量要求。结论:聚合硫酸铁饮水除砷方法简单,费用低、效果好,有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活性氧化铝饮水除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水中过量氟化物用活性氧化铝除去。原水由pH7.4降至6左右,除氟容量从3.6升至5.4毫克F~-/克Al_2O_3,基于两个周期的处理,氟含量从6.3降至平均<1毫克/升,处理水pH在6.5~7.5之间。再生时,将2~5%硫酸铝溶液多次反复通过氧化铝滤层,排除1毫克氟离子约需15毫克硫酸铝。活性氧化铝除氟机理很可能是离子交换和物理吸附的结合。硫酸铝作再生剂的缺点是析出Al(OH)_3,有时堵住滤层和降低除氟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人群GSTO1 mRNA表达及与砷甲基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O1)mRNA在砷中毒患者、病区对照和非病区对照人群中的表达及其与尿砷甲基化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饮水型砷中毒重度患者、轻度患者、病区对照和非病区对照各6例,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测定研究对象的淋巴细胞中GSTO1 mRNA表达,采用AFS-9130、SAP-10检测尿无机砷(iAS)、一甲基胂酸(MMA)、二甲基胂酸(DMA)、尿总砷TAs含量.结果 中重度组,轻度组、病区对照组人群iAs,MMA,DMA,TAs一甲基化指数(PMI)均明显高于非病区对照人群(P<0.05);中重度组(P_(50)=1.96),轻度组(P_(50)=1.31)、病区对照组人群(P_(50)=1.23)GSTO1mRNA表达高于非病区对照人群(P_(50)=1.015)(P<0.05);GSTO1 mRNA表达与MMA%(r=0.206,P=0.112)、DMA%(r=0.098,P:0.700),PMI(r=0.127,P=0.615)和SMI(r=0.192,P=0.445)无相关性.结论 GSTO1 mRNA表达与砷甲基化无明显关系,砷中毒引起的损伤可能与砷暴露引起GSTO1mRNA表达增高,并将五价砷化物还原为三价砷化物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7.
铁屑对饮水中砷的去除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岚  岳银玲  李淑敏 《卫生研究》2008,37(3):347-348
目的研究铁屑石英砂对饮水中砷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铁屑的表面预处理方法和水质的pH条件对铁屑石英砂除砷作用的影响,考察其动态除砷效果。结果经表面酸化处理后的铁屑除砷效果略好于表面酸化处理前;铁屑石英砂于pH7~9具有良好的除砷效果;若以0.01mg/L和0.05mg/L作为饮水水质评价标准,铁屑的除砷容量分别为0.63mg/g和0.89mg/g;采集某地含砷水样进行实际样品测定,出水中测定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结论铁屑石英砂对饮用水中砷具有一定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饮水脱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寻找高效、廉价、使用方便的除氟方法。为此我们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收集并筛选了十几种活性氧化铝,并对它们的除氟效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制备了高吸附容量活性氧化铝,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器材及仪器(一) F_1~#活性氧化铝,φ_3条形,沈阳催化剂厂;3641活性氧化铝,φ_(1.8)三叶草形,抚顺石油三厂;球形活性氧化铝,φ_3球形,上海  相似文献   

19.
混凝沉淀法饮水除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两种混凝剂—氯化铁和硫酸铝对两种水质中两种价态的砷进行了除砷试验。结果表明:1.氯化铁去除很软水和硬水中0.34±0.01mg/L As~(5+)的适宜剂量分别为10和20mg/L左右;硫酸铝分别为40和60mg/L左右;2.氯化铁去除两种水质中0.33±0.01mg/L As~(3+)的适宜剂量分别为20和65mg/L左右;硫酸铝除As~(3+)的效率极低;3.As~(3+)用2.5mg/L的氯氧化后,其去除率与As~(5+)相似;4.两种混凝剂的除砷吸咐容量与砷平衡浓度的关系非常符合弗兰德利希吸咐等温式,说明其除砷机理是以吸咐沉淀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砷职业暴露人群尿甲基砷酸水平与P53基因损伤的关系,深入认识砷的遗传毒性。[方法]选取砒霜厂95名砷接触工人作为暴露组,另选对照组55人,采集外周血和晨尿。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尿中各形态砷化合物和总砷含量,并计算一、二级甲基化指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P53基因外显子5和8,通过循环阈值推算损伤后扩增效率,间接计算损伤指数。[结果]暴露组工人尿中无机砷(iAs)、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暴露组工人二级甲基化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暴露组工人P53基因外显子5和8的损伤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尿中砷一级甲基化指数与P53基因第5外显子损伤指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尿中砷二级甲基化指数与P53基因第5外显子损伤指数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结论]职业砷暴露工人二级甲基化指数明显增加,体内存在较多甲基砷酸,可能是P53基因外显子5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