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52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均予红霉素5 mg/kg,每天1次;观察组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1/2支,2次/d.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治疗天数、治疗至GRV≤10%的天数、经胃肠道摄取热卡达100kcal·kg-1·d-1的日龄、体重增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血管瘤患儿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予普萘洛尔,第1d 0.5 mg·kg-1·d-1,第2d1 mg·kg-1·d-1,第3 d2 mg·kg-1·d-1,分3次口服,无异常情况继续用药2mg·kg-1·d-12周.对照组予泼尼松3mg·kg-·d-1,隔天早晨一次顿服,共服8周,第9周减量1/2,第10周每次服药10mg,第11周每次服药5mg,第12周停服完成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6%,对照组57.9%(P<0.05).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效果比泼尼松显著,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可作为婴幼儿面部血管瘤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高蛋白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治疗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危重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蛋白粉组与氨基酸组,各30例。3组在给予相等非蛋白质热量[25 kcal·kg-1·d-1]摄取条件下,对照组仅给予肠内营养乳剂TPF(瑞先),蛋白粉组按照1.5~2.0 g·kg-1·d-1给予乳清蛋白粉,氨基酸组按照1.5~2.0 g·kg-1·d-1给予复方氨基酸,3组均干预2周。统计3组治疗情况(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及干预1周、2周后营养相关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 蛋白粉组、氨基酸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蛋白粉组、氨基酸组干预1周、2周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高蛋白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纠正营养不良,改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E预防早产儿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早产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常规配方奶喂养及部分静脉营养支持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第3天起给予维生素E口服,2.5 mg·kg-1·d-1,连用4周;C组在A组基础上第3天起给予维生素E口服,15.0 mg·kg-1·d-1,连用4周.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同时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清维生素E水平.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周3组早产儿Hct、Hb、RBC、Re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第3周、第4周3组早产儿Hct、Hb、RBC、Re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C组Hct、Hb、RBC均高于A组,B、C组Ret均低于A组,而B、C组之间Hct、Hb、RBC、Re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早产儿治疗前血清维生素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早产儿治疗后血清维生素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C组血清维生素E水平高于A组(P<0.05),C组血清维生素E水平高于B组(P<0.05).结论 小剂量(2.5 mg·kg-1·d-1)维生素E治疗即可改善早产儿贫血症状,建议小剂量口服维生素E以预防早产儿贫血.  相似文献   

5.
毛英  陈涛 《华夏医学》2009,22(6):1058-1060
目的:评估非营养性吸吮(NNS)配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的48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洗胃、通便、防治感染、对症支持及口服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和小剂量红霉索5mg·kg-1·d-1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非营养性吸吮.观察两组患儿开奶时间、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时间、喂养耐受时间、胃残留量、呕吐或腹胀消失时间、肠道营养达418.4kJ·kg-1·d-1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时间、呕吐或腹胀消失时间、肠道营养达418.4kJ·kg-1·d-1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胃残留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NS配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好,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汝忠  宗敏 《中国医药导刊》2004,6(4):247-249,251
目的:明晰国人血透患者透析前后能量代谢变化,揭示静息能量与营养参数、透析充分性及炎性因子的内在联系.方法:应用代谢车对15名血透患者透析前、中、后的能量代谢进行检测,并与匹配的对照组15人比较;患者饮食、与营养相关的人体、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被记录或检测.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血透患者静息能量密切联系的因素.结果:血透患者蛋白质摄入量(1.02±0.31)g·kg-1·d-1,热卡总量(26.6±5.9)kcal·kg-1·d-1,与NKF-DOQI标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34,P=0.001).透析前、后能量代谢与对照组无异,血透中能量代谢明显升高;以瘦体纠正后,透析后能量代谢与透前静息能量有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它与C反应蛋白、红细胞压积相关,与血透间期增加体重、Kt/V、残余GFR、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Ph、Hb、血胆固醇、甘油三脂、PTH、IL-6等指标无联系.结论:血透患者静息能量与正常人无异,饮食中热卡和蛋白质摄入明显不足.逐步回归研究表明:红细胞压积、C-反应蛋白与静息能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3例川崎病患儿按治疗方法 分成两组,A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 mg·kg-1·d-1,连用5 d;B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 000 mg·kg-1·d-1,连用2 d;且两组患儿均口服阿司匹林30~50 mg·kg-1·d-1.住院观察2~3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情况和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缓解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及降低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方面,两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优于五日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潘生丁、病毒唑、异丙嗪和山茛菪碱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22例患儿新鲜粪便RV抗体阳性患者,年龄1~36个月,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05例,联合治疗组117例.后者除常规治疗外,加用病毒唑15mg·kg-1·d-1静滴,潘生丁4mg·kg-1·d-1分3次口服,异丙嗪0.5mg·kg-1·d-1 1次入壶静滴,山莨菪碱0.4 mg·kg-1·d-1分2次肌注.结果 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6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述四药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对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大鼠心肌功能与组织损伤的作用.方法 18只SD大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5):腹腔注射0.1mL·kg-1·d-1黄芪甲苷溶剂,连续3周;异丙肾上腺素对照组(n=8):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10mg·kg-1·d-1)皮下注射,连续2d,并注射黄芪甲苷溶剂(同正常对照组);黄芪甲苷保护组(n=5):腹腔注射黄芪甲苷溶液(5mg·kg-1·d-1)3周,并于开始注射2d后皮下注射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10mg·kg-1·d-1),连续2d.给药3周后,各组动物分别进行左室心功能和心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注射能显著降低左室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达22%(P<0.01),并造成显著的心肌损伤.黄芪甲苷能使dp/dtmax和dp/dtmin分别增加94%和84%(P均<0.01),收缩压上升10%(P<0.05),有效增强心功能,减少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肌损伤和纤维化.结论 黄芪甲苷可预防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采用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心衰伴低T3综合征的大鼠模型.方法 根据ISO给药剂量及给药方式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另设对照组注射2 ml生理盐水.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0d各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FT3、FT4、CK、LDH)浓度.给药后11d处死动物取心脏做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结果 (1)各组动物存活率,3 mg·kg-1·d-1组全部存活,5mg·kg-1·d-1×3d组、10mg·kg-1 ·d-1 × 3d组、6 mg·kg-1·d-1×7d组存活率分别为50%、60%、80%;(2)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明显降低(P<0.01),且6组较其他组下降明显(P<0.05);(3)CK、LDH较给药前显著升高(P<0.05),6 mg·kg-1·d-1×7 d组血清FT3浓度明显低10 mg·kg-1·d-1×3d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梗面积明显(P<0.05),6 mg·kg-1·d-1×7d组心肌梗死重量百分比明显高于10 mg·kg-1·d-1 ×3d组(P=0.02).结论 (6mg·kg-1·d-1)ISO分2次腹腔注射,给药间隔1h,连续给药7d,可成功制备心衰伴甲状腺功能紊乱动物模型,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可控性、稳定性好,死亡率低、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宁夏平罗县居民最适宜的食盐加碘量,为宁夏局部调整盐碘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平罗县下辖的灵沙村和西灵村中,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调查8~10岁学生170名,成人(18岁~)100名、孕妇+乳母22名,共计292名。采集调查对象日间一次随机尿样,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用三日称量法计算每人每日食盐食用量,同时采集居民食用盐,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碘盐含碘量;以世界卫生组织等推荐的孕妇和乳母的碘摄人量为基准推算最适宜的食盐加碘量。结果上述3组人群的尿碘中位数为237.9μg.L-1,推算的碘摄入量为295.6μg.d-1,食盐食用量平均为10.7g.d-1,食盐碘含量平均为32.5 mg.kg-1,碘盐供给的碘量为226.0μg.d-1;环境来源碘为69.6μg.d-1。结论宁夏平罗县农村居民最适宜的食盐加碘量为(17.0~31.6)mg.kg-1,现行国家标准(20~50)mg.kg-1尚有下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滋补肾精方对肾精亏虚证小鼠IGF-1、IGFBP-3表达影响,并探讨其补肾填精作用机理。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匮肾气丸组以及滋补肾精方高、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造模同时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0.02mL·g-1)、金匮肾气丸组灌胃金匮肾气丸混悬液(2.7g·kg-1·d-1),滋补肾精方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滋补肾精方(20、10g·kg-1·d-1),连续21d。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称量小鼠体重,实验结束测定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含量。结果:滋补肾精方能够改善小鼠肾精亏虚症状,提高小鼠体质量、肝组织IGF-1和血清IGFBP-3水平。结论:滋补肾精方可能通过调节机体IGF-1、IGFBP-3,发挥对肾精亏虚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R Liu  L Zhang 《中华医学杂志》1992,72(8):456-8, 508
From September 1989 to August 1990, the incidence of low birth weight (LBW) infant was studied collaboratively in 8 areas in north China. 29,941 infants (14,003 males and 12,938 females) were investigated, 1,348 LBW infants included those of preterm and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 term. The incidence of LBW infant was 5.00%. The incidence of male preterm (3.15%)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preterm (2.39%). The incidence of female SGA term (2.46%)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SGA term (1.82%). 52.09% of the infants with birth weight (BW) < 2,500g was of SGA term. 35-36 weeks premature infants accounted for 61.78% and 1,500-2,499g LBW infants for 93.28%. The incidence of SGA preterm (GA < 37 weeks) was 17.8%. In this study, the incidence of LBW infant was higher in Changchun and Huhehot than in other area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IGF-2、IGF结合蛋白3(IGF binding protein 3,IGFBP-3)与正常胎儿生长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正常体重儿的初产妇66例,分为妊娠16~18周、妊娠26~28周、妊娠37~40周3个阶段进行纵向观察,放射免疫法测定孕妇各阶段血清中IGF-1、IGF-2、IGFBP-3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孕期母血IGF-1水平随着孕周增加明显上升,其中IGF 1水平在妊娠37~40周高于妊娠26~28周,妊娠26~28周高于妊娠16~18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孕期母血IGF 2水平随孕周增加无明显改变,妊娠3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血IGFBP 3水平妊娠37~40周高于妊娠26~28周及妊娠16~18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26~28周与妊娠16~18周无显著差异。妊娠16~18周、26~28周和37~40周3阶段母血IGF-1、IGF-2、IGFBP-3水平与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孕妇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正常胎儿生长密切相关,IGF-1可作为临床评价不同阶段正常胎儿生长的指标,而IGFBP-3更多地反映了妊娠中晚期正常胎儿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赵武  夏群  徐家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8):913-916,919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糖紊乱的特点、调控方法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日龄3 d以内的84例早产儿按体重分为<1 500 g组(30例)和≥1 500 g组(54例).2组早产儿入院后即刻用血糖仪测定全血血糖,然后给予葡萄糖静脉输注,速度设定为6 mg·kg-1·min-1,根据全血血糖监测情况及时调整葡萄糖输液速度,必要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分析早产儿血糖紊乱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入院初始发生低血糖11例(13.1%),其中体重<1 500 g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6.7%,明显高于体重≥1 500 g组的5.6%(P<0.05).输糖后发生高血糖41例(48.8%),其中体重<1 500 g组高血糖发生率为73.3%,明显高于体重≥1 500 g组的35.2%(P<0.01).41例高血糖中除2例持续性高血糖使用胰岛素治疗外,余39例均通过减慢葡萄糖输液速度得到控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1 500 g(P<0.05)、窒息(P<0.01)、缺氧性脑损伤(P<0.01)和颅内出血(P<0.05)为早产儿高血糖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第1周易发生血糖紊乱,高血糖较低血糖更加常见.多数早产儿高血糖通过减慢葡萄糖输液速度可以得到控制.体重<1 500 g、窒息、缺氧性脑损伤、颅内出血是早产儿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产儿生后早期血电解质变化特点,为早产儿正确补充电解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云阳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86例小胎龄早产儿(胎龄〈34W),142例大胎龄早产儿(胎龄34~37W)和110例足月儿生后24h内血清电解质变化特点,采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两组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血钠、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值在正常范围内。而小胎龄早产儿组血钾高于大胎龄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血钙的平均值随胎龄的增大而增高。小胎龄早产儿组血钙平均值〈2mmol/L。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血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的血氟水平低于两个早产儿组,但血氯的平均值都在正常范围内。28%早产儿出现高钾血症。12%早产儿出现低钾血症。22%早产儿出现低钙血症。结论早产儿如出现低渗性脱水症状时应积极补钠,限制水摄入量。出现烦躁、惊厥或反复呼吸暂停时,应常规检查血钙,并静脉补钙。早产儿高钾一般不需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初期凝血功能检测四项指标的危急值参考范围。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新生儿1 110例,按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患儿入院24 h内检测凝血功能四项指标。建立新生儿出生初期凝血功能四项指标的危急值参考范围,并依据此范围判断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1 588例新生儿的病情。结果 凝血功能危急值参考范围,早期早产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96.6 s或≤46.7 s、凝血酶原时间(PT)≥21.4 s或≤12.5 s、凝血酶时间(TT)≥23.9 s或≤15.7 s、FIB≥3.1 g/L或≤0.9 g/L;中期早产儿:APTT≥92.4 s或≤49.1 s、PT≥18.9 s或≤12.3 s、TT≥23.5 s或≤15.4 s、FIB≥3.0 g/L或≤1.1 g/L;晚期早产儿:APTT≥93.4 s或≤54.8 s、PT≥17.1 s或≤12.5 s、TT≥19.3 s或≤15.3 s、FIB≥2.2 g/L或≤1.1 g/L;足月儿:APTT≥77.6 s或≤42...  相似文献   

18.
林广  潘革  吴曙粤 《广西医学》2008,30(10):1471-1474
目的 研究不同宫内发育状况新生儿在不同胎儿发育阶段血清生长因子(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变化,探讨适于胎龄儿和小于胎龄儿CH、IGF-1、IGFBP-3分泌与胎儿体重和胎龄的相关规律.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mA)测定不同胎龄出生的80例适于胎龄儿(AGA)和72例小于胎龄儿(SGA)的血清GH、IGF-1、IGFBP-3水平,并比较两组GH、ICF-1、IGFBP-3水平,分别对两组婴儿的GH、IGF-1、ICFBP-3水平与其出生体重、胎龄作直线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或曲线拟合.结果 AGA组CH、IGF-1、IGFBP-3水平高于SCA组(P<0.01),同组男女婴之间GH、IGF-1、IGFBP-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A组婴儿的GH、IGF-1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5),而CH、IGF-1、IGFBP-3与胎龄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但呈三次函数(Cubic)的曲线分布规律(R2分别为0.64、0.63、0.54,P<0.01);SGA组婴儿的CH、IGF-1、IGFBP-3与出生体重无直线相关性(r分别为-0.18,0.01,-0.15,P分别为0.25,0.93,0.19),也不呈曲线分布(P>0.05),GH与胎龄负相关(r=-0.41,P=0.01),IGF-1、IGFBP-3与胎龄均无直线相关性,也不呈曲线分布(P>0.05).结论 AGA组婴儿的CH、IGF-1表现为胎龄和体重依赖性分泌,GH、IGF-1随出生体重的增长分泌增多,妊娠34周后GH、IGF-1、IGFBP-3的分泌量明显增多;SGA组婴儿GH随胎龄的增长分泌量下降,IGF-1、ICFBP-3无胎龄和体重依赖性特点,妊娠34周后GH、ICF-1、IGFBP-3无分泌高峰出现可能与宫内发育迟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亚慢性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暴露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1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予玉米油)和3个TCDD(2、10和50 ng.kg-1.d-1)实验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连续暴露13周后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亚慢性TCDD暴露对大鼠体质量和主要脏器相对重量无明显影响;血清AST和ALT活性在实验组升高:雌鼠AST和ALT在10和50 ng.kg-1.d-1组高于对照组和2 ng.kg-1.d-1组(P〈0.05);雄鼠AST在50 ng.kg-1.d-1组高于其它3组(P〈0.05),ALT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观察发现实验组肝组织坏死,肝血窦瘀血和肝细胞空泡样变。结论:亚慢性TCDD暴露对大鼠肝脏具有毒性作用,且雌鼠比雄鼠的肝脏对TCDD的毒性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