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脂蛋白(a)的关系。方法 159例冠状动脉造影(CAG)阳性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并进行定量Gensini积分,40例CAG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及血清脂蛋白(a)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试验组分为内膜正常组(24例),轻度狭窄组(41例),中度狭窄组(82例),重度狭窄组(12例)。结果 试验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为84.9%(135/159),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为42.5%(1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膜正常组与轻度狭窄组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其中重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脂蛋白(a)总体水平为(35.27±23.38)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3±16.56)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狭窄组与内膜正常组脂蛋白(a)总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其中重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动脉硬化的超声检测有助于预测冠心病的危险程度;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在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判断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测定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sFkn)水平来观察其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sFkn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8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36例及对照组27例.测定各组血清sFk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Gensinj冠状动脉造影积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量化.结果 血清sFkn、hs-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而后者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sFkn水平与Gensini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之间无相关性(r=0.08,P=0.58).结论 血清sFkn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冠心病患者血清sFkn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李予文  张若瑜 《职业与健康》2004,20(10):158-159
目的对冠状动脉非单纯狭窄型患进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PCI)随后观察其预后判断.方法对51例非单纯狭窄型病变(NSCAD)患者进行PCI,随访6个月.同时将35例NSCAD未行PCI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也随访6个月.结果 PCI组无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CI组和对照组心脏事件(未含心绞痛)的发生率分别为40.12%、 8.6%.结论 NSCAD的冠心病患者PCI后心脏事件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78例因胸痛住院的患者,其中ACS患者41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7例(SAP组),其余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78例患者中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1例,按病变累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的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7例)、双支病变组(7例)、多支病变组(12例)及无病变组(15例),按主要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组15例、轻度狭窄组2例、中度狭窄组6例、重度狭窄组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浆MPO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血浆MPO水平[(252.10±27.07)μg/L]显著高于SAP组[(185.81±17.85)μg/L]和对照组[(140.42±71.40)μg/L](P<O.05),SAP组血浆MP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血浆MPO水平均高于无病变组(P< 0.05),但在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血浆MPO水平均高于无狭窄组(P<0.05),但在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MPO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r=0.288,P=0.018)、肌酸激酶同工酶-MB(r=0.469,P=0.043)、受试组(r=0.757,P=0.000)、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584,P=0.000)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r=0.491,P=0.001)呈正相关.结论 MPO是一种预测ACS的炎性反应标志物,并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解剖、病变特点.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7年4月住院治疗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患者(泵衰竭组)28例和不合并泵衰竭患者(对照组)60例,对其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泵衰竭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经典冠心病危险因素≥2个者多于对照组(P<0.05),稳定型心绞痛病史、梗死后心绞痛、合并后壁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MB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快速心律失常、胸前导联ST段压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和院内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超优势分布、合并前降支狭窄>75%病变、右向左侧支循环建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有一定的易患因素和临床特征,早期成功恢复心肌再灌注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有症状心肌桥患者的临床和长期预后.方法 2001年7月至2010年7月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632例,其中孤立性有症状心肌桥患者38例(心肌桥组),38例患者中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50%12例(Ⅰ组),狭窄程度50%~75%15例(Ⅱ组),狭窄程度>75%11例(Ⅲ组).另取同时期15例无冠状动脉狭窄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心功能参数及随访结果.结果 孤立性有症状心肌桥患者38例,占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6.0%(38/632),发生在左前降支占76.3%(29/38).各组心功能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36个月,心肌桥组84.2%(32/38)的患者持续进行了药物治疗,在此过程中1例患者突发死亡,研究结束时有5例患者在药物治疗后仍有劳力性心绞痛,1例患者发生严重的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患者需要介入治疗.对照组无死亡、劳力性心绞痛、严重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并发症发生.Ⅰ、Ⅱ、Ⅲ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8%、7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桥对患者心功能影响较小,有症状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即可改善症状、预后较好,只有严重的症状并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才需要外科及介入治疗,但少数严重变异的心肌桥可以引起心肌缺血、甚至猝死事件的发生.因此,对孤立性有症状心肌桥患者可考虑进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7,(5):605-60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在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左心室局部舒张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6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重度狭窄组(20例)、中度狭窄组(32例)和轻度狭窄组(13例)。另选取3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经胸采集三维全容积图像,计算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和整体面积应变(GAS),通过各方向应变显像舒张指数(SI-DI)分析RT-3DSTI技术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轻度狭窄组舒张期GLS、GRS、GAS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狭窄组舒张期GLS、GRS、GCS、GAS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舒张期GAS、GLS、GCS指数均低于轻度狭窄组(P<0.05);重度狭窄组舒张期GLS、GRS、GCS、GAS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和轻度狭窄组(P<0.05),舒张期GAS、GLS、GRS指数均低于中度狭窄组(P<0.05)。结论 RT-3DSTI可敏感地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早期发现及诊断冠心病有重要意义,且SI-DI可一定程度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对有无梗死前心绞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灌注和预后的近期影响.方法46例老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心肌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无心绞痛组(17例)、有心绞痛组(29例),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5~30d行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治疗.术前和术后6个月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T)测定梗死区缺血程度;监测心肌酶谱变化;观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再梗死率.结果有心绞痛组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峰值低于无心绞痛组,有心绞痛组心肌缺损程度小于无心绞痛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6个月后观察,两组梗死区缺血程度均较术前有改善,有心绞痛组梗死区缺血程度较术前改善尤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有心绞痛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再梗死率有低于无心绞痛组的趋势(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心肌保护作用,而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可明显提高有梗死前心绞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灌注,并改善其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刘林强  王玲 《中国保健》2008,16(8):365-36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防治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mtion,PCI)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且已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0例在阿司匹林、波立维等治疗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3粒/次,3次/d.对照组仅服基础药物,用法同前.2组均以9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再狭窄率(2.97%)明显低于对照组(6.70%)(P<0.01),临床症状改善率(90%)也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于防治PCI术后再狭窄及缓解心绞痛症状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单纯性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259例,将CAG示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内径狭窄≥50%者设为冠心病组,共133例;将CAG示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内径狭窄<50%者设为对照组,共126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bA1c水平,并分析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bA1c水平(8.153±0.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6±0.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820,P<0.01).结论 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单纯性冠心病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