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道菌群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在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有助于保证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菌群失调则会诱发多种疾病.近年来,针灸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发挥治疗作用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不同系统的疾病发挥治疗作用,如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其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痴呆类型,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神经炎症对血管性痴呆有重要影响.肠道菌群可通过调控神经递质和肠道代谢产物调节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炎症;肠道菌群组成异常也会增加肠道屏障的通透性,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进而破坏血脑屏障,加重神经炎症,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神经退行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与正常肠道菌群相比,PD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紊乱的肠道菌群通过代谢产物破坏肠黏膜上皮,提高肠黏膜通透性,直接或间接影响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Toll样受体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产生炎症反应,进一步诱导小胶质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神经毒性作用。PD病理学标志物Lewy体中的α-突触核蛋白受肠道菌群影响,从肠神经系统移动到中枢神经系统,诱发免疫反应,导致脑内小胶质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总之,肠道菌群紊乱在P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肠道菌群在PD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综述近年来各代谢性疾病的肠道菌群特点及菌群防治概况,探讨肠道菌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文献分析结果显示:长期高脂和高糖类饮食可改变机体肠道菌群的生理结构,引起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疾病,肠道菌群的失调又会进一步加剧机体的代谢紊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及利用益生菌和药物等方法可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的稳态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性疾病。中药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的失调来发挥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作用,在调节肠道菌群与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中有较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腹泻是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功能性腹泻的发病率已在亚洲呈高发状态,其反复或持续的稀便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近年来研究认为肠道中有害菌大量繁殖,产生的有害物质导致脑-肠轴功能紊乱、肠道黏膜屏障破坏及菌群移位等病理变化,进而引起功能性腹泻。中医药以祛邪扶正为基本治则,运脾化湿为基本治法,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疗效已取得广泛认可,研究发现中医药可以通过促进肠道有益菌生成,调节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抑制有害菌繁殖等途径缓解功能性腹泻。该文就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肠道菌群导致功能性腹泻的机制,以及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功能性腹泻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II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有关,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肠道菌群参与人体许多生理活动,对能量摄取、能量代谢、免疫甚至神经活动均有影响。肠道菌群失调已被证明可直接导致肥胖,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维持免疫稳态可用于防治肥胖。但肠道菌群对机体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还未阐明。本文主要围绕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以及肠道菌群在肥胖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前,肠道微生态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肠道菌群的变化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至关重要.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与失调影响肝纤维化过程的发展.同样,在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肠道菌群也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本文主要介绍肠道微生态平衡与失衡、肠道菌群参与...  相似文献   

8.
高珊  刘晓燕 《黑龙江医学》2021,45(23):2573-2575
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血糖控制不佳极易引起多种微血管并发症,关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代谢器官,能够参与体内多种疾病的代谢过程,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短链脂肪酸(SCFAs)是由肠道菌群对不可消化的营养物质发酵产生,对人体具有诸多益处,在促进肠道屏障功能完整性、抑制肠道有害细菌生长、促进白色脂肪褐变以及参与食欲调节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但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时菌群比例与种类发生改变,可造成短链脂肪酸产生菌数量的减少.现将肠源性短链脂肪酸对2型糖尿病发展的影响进行综述,有望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增加短链脂肪酸产生菌数量,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引起小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致腹泻2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抗生素诱发腹泻是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抗生素的使用对正常菌群的影响,特别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已引起了医务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正常菌群在机体的免疫、营养、消化、吸收、防御疾病以及保持宿主与外环境的平衡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1〕。由于内在或外在的因素生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引起菌群失调,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最易改变肠道菌群的正常生态平衡,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10.
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肠道菌群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菌-肠-脑轴是肠道菌群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途径.而肠道菌群也是神经免疫系统发育和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作为一条双向通道,菌-肠-脑轴主要通过神经免疫系统等方式连接肠道菌群与大脑,且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起源于肠...  相似文献   

11.
罗予  蔡访勤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8):48-48,52
双歧杆菌属是人和动物肠道中主要正常菌群之一,是有益生理菌;在急慢性腹泻、结肠癌、菌群失调等患者肠道菌群中,均有其数量减少。本项目主要研究正常机体和菌群紊乱者服用双歧杆菌制剂后,肠道菌群变化、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和红细胞免疫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人体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肠道菌群在人体内数量庞大,参与机体的能量与物质代谢,调节生理活动。目前,关于肠道菌群失调与PD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整理了相关研究进展,分析PD发病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讨论了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的分子机制,同时发现可以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来治疗帕金森病,最后提出了问题与展望,希望相关研究能够最终帮助到PD患者。  相似文献   

13.
肠道菌群作为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体内环境稳态起着关键作用。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变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长期的高糖高脂饮食可改变肠道内微环境,尤其是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能调节脂多糖含量和短链脂肪酸的生成。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可诱发机体的低度慢性炎症,导致胰岛β细胞的破坏和凋亡及胰岛素抵抗,从而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对肠道菌群的干预可能成为防治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目前有许多基于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的治疗策略,包括益生元、益生菌、肠道粪菌移植、二甲双胍和小檗碱,均对机体代谢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前,肠道菌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研究,但仅有少部分研究强调了肠道菌群在脑卒中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且具体影响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不仅影响机体的吸收、代谢功能,还对血压、血糖、血脂和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有重要作用,这些均为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肠道菌群的改变会影响宿主的免疫平衡,产生的炎性因子,一部分加重了缺血性脑损伤,另一部分却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未来,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确切机制和作用,将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及预防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高血糖为表现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为胰腺β细胞功能障碍和靶器官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T2DM可累及机体多种器官,引起相应器官功能障碍出现相关疾病.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微生物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机体形成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当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和调节机体的免疫炎性反应和代谢过程,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在高血压疾病的研究中已成为焦点。本文总结了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关系,从炎症和免疫反应、脑-肠-骨髓轴、代谢物等方面阐明肠道菌群对高血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重点从盐、益生菌、多酚类有机化合物三方面探讨饮食干预影响肠道菌群、改善血压的新型辅助降压途径,以期以肠道菌群为靶点,使通过饮食、中草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群是一个具有调控机体屏障、调节代谢活动等功能的重要微生物群。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疾病相关。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调可能会引起血管内皮炎症、氧化应激等,可能是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综述近年来肠道菌群在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治疗方法,为优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肠道微生态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正常的机体代谢至关重要。肠道菌群失衡会引起各种代谢类疾病,尤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可能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新靶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阐述了肠道微生态与T2DM的关系以及其影响T2DM的可能机制,以期为T2DM的治疗和研究寻找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丁文婷  廖国阳 《西部医学》2017,29(11):1617-1620+1625
【摘要】〓肠道菌群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十分密切。肠道微生物可以对免疫系统,包括全身性的固有免疫、特异性免疫甚至自身免疫疾病产生影响。来自于机体内外的理化刺激和生物刺激会打破正常菌群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平衡,菌群数量和种类的改变都会导致肠道内菌群的紊乱,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在多种免疫疾病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淀粉样蛋白沉积假说被普遍认同,AD发病过程中神经炎症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肠道菌群对AD的调节有望成为AD治疗的新方法。肠道菌群可通过影响肠道功能、神经发生以及调控肠道代谢产物调节AD的神经炎症,此外,肠道菌群组成异常还可增加肠道屏障通透性、激活免疫系统、引发全身炎症,进而损害血脑屏障,加重神经炎症和神经损伤,导致神经退行性变,益生菌对逆转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AD病程加重及记忆认知缺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