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舸  周吉芳  杨杰  丁启龙 《药学研究》2019,38(5):286-289,310
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O亚族(FOXO)是多种细胞内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如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应答、氧化还原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进展、凋亡等。活性氧簇(ROS)和其他能够产生活性氧簇的应激刺激能够在多个水平调节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O亚族的激活和蛋白基因表达。一方面,从转录水平调节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O亚族的蛋白表达,如作用于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O亚族的上游调节蛋白p53、影响miRNA对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O亚族 mRNA的调节、影响HuR对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O亚族 mRNA的调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磷酸化和乙酰化等影响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O亚族的活性、稳定和与DNA的结合。另外活性氧簇还能通过影响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O亚族转录共激活因子调节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O亚族蛋白激活。在与氧化应激相关的一些病理条件下,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O亚族过度活化和过多表达会导致各种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等的发生。因此本文综述了活性氧簇对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O亚族活性和表达的影响,从而能够进一步明确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研发新的药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3a(FOXO3a)对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和前列腺癌细胞LNCaP、DUl45、PC-3中FOXO3a表达水平,选择FOXO3a表达最低的前列腺癌细胞系转染pcDNA-FOXO...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为了更好地预防及治疗子宫内膜癌,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其可能存在的相关发病机制。叉头框转录因子作为一组高度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 其蛋白功能涉及细胞凋亡、周期调控、免疫调节、胚胎发育及生物老化等过程, 在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肾细胞癌、结肠癌、淋巴系统肿瘤等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子宫内膜癌相关的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综述, 以期为叉头框家族在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及预后预测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迷迭香酸对叉头框转录因子O3a(Forkhead box O3a,FOXO3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及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  相似文献   

5.
郑毅 《药品评价》2007,4(4):272-272
背景和目的:FoxO是叉头基因(Forkhead)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亚族.主要受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磷酸化调节.进而调节细胞的多种功能。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和增殖是肝纤维化的关键因素.各种致纤维化因素可以促进HSC的增殖以及激活静止的HSC.转变成一种能产生胶原的肌成纤维样细胞。方法:人HSC以及原代小鼠、原代大鼠HSC中导人FoxO1突变体然后观察各组细胞激活、  相似文献   

6.
NF-E2相关因子2(Nrf2)是CNC碱性亮氨酸拉链家族成员之一,在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稳态、调节细胞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凋亡和自噬等细胞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线粒体是细胞合成ATP的主要场所,也是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Nrf2通路可通过多种方式或机制调控线粒体功能,进而调节细胞对外源性物质的反应与有害结局,包括调节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促进ATP合成、保护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和氧化磷酸化以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等,同时也可调节线粒体完整性和线粒体自噬。此外,Nrf2通路对毒物诱导的线粒体兴奋效应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Nrf2通路对线粒体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为了更好地预防及治疗子宫内膜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其可能存在的相关发病机制。叉头框转录因子作为一组高度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其蛋白功能涉及细胞凋亡、周期调控、免疫调节、胚胎发育及生物老化等过程,在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肾细胞癌、...  相似文献   

8.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PPARs)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调节因子,PPARs的3种亚型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具有不同的转录活性与效应,能量代谢稳态对细胞的命运至关重要,关于肿瘤的能量代谢一直是热点问题。所有细胞活动都强烈依赖于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途径之间的平衡,破坏能量平衡和微环境,将表现出一系列的代谢改变包括葡萄糖消耗增加,线粒体呼吸的减少,细胞死亡抗性增强,所有这些都是癌症进展的原因。了解癌症中的代谢过程和阐明PPARs的调控机制会产生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FoxO是一类重要自噬调控因子,其活性主要受SIRT1的去乙酰化调节。SIRT1-FoxO-自噬通路可能为糖尿病、衰老、肥胖、肿瘤、心血管疾病、肌肉萎缩等多种疾病提供新的防治策略。该文旨在分析FoxO的转录调节机制,综述SIRT1-FoxO-自噬通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维持细胞生存及生存状态的重要机制,通过对线粒体形态、数量与质量的多维调控,维持细胞内稳态。研究发现Bcl-2家族与线粒体多种功能的调控密切相关,并参与调控线粒体自噬/细胞凋亡互调节及线粒体分裂、融合的动态变化,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关键调控因子。该文主要综述Bcl-2家族对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影响及其主要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维持细胞生存及生存状态的重要机制,通过对线粒体形态、数量与质量的多维调控,维持细胞内稳态。研究发现Bcl-2家族与线粒体多种功能的调控密切相关,并参与调控线粒体自噬/细胞凋亡互调节及线粒体分裂、融合的动态变化,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关键调控因子。该文主要综述Bcl-2家族对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影响及其主要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狼毒大戟中二萜类化合物12-去氧佛波醇-13-棕榈酸酯(DP)能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白血病的作用,为将其开发成抗白血病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LY294002(PI3K特异性抑制剂)为工具药,采用MTT、AnnexinⅤ-FITC/PI、AO-EB染色法观察并测定DP作用24 h后对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凋亡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DP作用24 h后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及细胞中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P作用24 h后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叉头框O3a(FoxO3a)、B细胞淋巴瘤2细胞死亡的相互作用介质(Bim)的m RNA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磷酸化FoxO3a(p-FoxO3a)、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染色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FoxO3a蛋白核转位情况。结果 10μmol/L DP和10μmol/L DP+LY294002对...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帕金森病伴抑郁小鼠抑郁行为的影响及对黑质纹状体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状转录因子O亚族3a(FoxO3a)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调节作用,探讨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择C57成年雄性小鼠40只,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帕金森病伴抑郁模型组、多巴丝肼...  相似文献   

15.
肝脏是一个多方面高度调节的防御性器官,能够抵御多种化学/氧化应激,而在这个防御系统的最前线是一群被称作转录因子的特殊蛋白,这些蛋白能识别并结合于特异性基因启动子区域中特异的DNA元件,从而调节多种细胞保护性基因的基础型和诱导型表达,发挥细胞保护作用。而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防御化学/氧化应激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综述Nrf2信号通路中主要调控因子的相互作用、Nrf2的激活与失活机制以及Nrf2信号通路在肝组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是一类高度活跃的细胞器,在细胞能量代谢等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线粒体生成,即线粒体的增殖以及线粒体系统合成和个体合成的过程。近年来研究提示,线粒体生成与线粒体的功能调节密切相关,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PGC-1α)可能是线粒体生成的关键调控因子。特别是在心血管系统中,PGC-1α信号途径调控的线粒体生成可能是维持和修复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心血管系统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在心力衰竭、心肌肥大、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PGC-1α作为心血管疾病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潜在靶标,将有可能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阚少鑫  卢娜 《药学进展》2020,(3):208-214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在细胞中不仅负责细胞周期调控,也在细胞转录过程中作为调控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CDK9作为CDK家族的一员,在细胞转录调控中起重要作用。CDK9和细胞周期蛋白T1结合形成正性转录延长因子b,后者通过磷酸化RNA聚合酶Ⅱ的碳端结构域CTD来调节转录延伸。CDK9抑制剂以竞争性结合的方式,抑制CDK9介导的转录延伸阶段。简要介绍CDK9的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并总结CDK9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转录辅抑制因子RIP140在代谢组织中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受体超家族在调节能量平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转录辅助调节因子通过募集一系列DNA或组蛋白结构修饰酶,调节核受体介导的靶基因转录。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140,RIP140)是一种转录辅抑制因子,其与核受体结合后能够负向调节多种代谢组织中靶基因的转录,包括脂肪组织、肌肉组织以及肝脏等。基因沉默RIP140后,多种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上调,主要涉及糖酵解、甘油三酯合成、三羧酸循环、脂肪酸β氧化、线粒体电子传递以及氧化磷酸化等能量代谢过程。RIP140有望成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19.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介导的氧化应激参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过程,FOXO3a转录因子是氧化应激中多个信号通路的交汇点,ROS对FOXO3a存在着复杂的调控作用。由于FOXO3a在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阻滞、ROS清除和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复杂而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对氧化应激损伤中FOXO3a的活性调节机制及其靶基因进行了综述,为FOXO3a靶向调控氧化应激和临床治疗相关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调控细胞氧平衡、缺氧状态下能量代谢以及相关基因调控的转录因子,能与缺氧反应基因上特定位点结合,启动靶基因的转录,使机体对缺氧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葡萄糖转运因子1(Glut1)是葡萄糖转运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主要介导细胞内外的跨膜转运,调节葡萄糖摄取,对糖代谢的调节等功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二者与卵巢癌等实体瘤的发生、发展,甚至转移及预后都有密切关系。该文就HIF-1和Glut1的特性和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