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组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肠道共生菌与肠上皮屏障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的肠粘膜免疫失衡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对揭示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无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成人炎症性肠病的规范化诊断-全球实践指南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非特异性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在全球范围内,IBD的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差异性,西欧及北美国家发病率较高,二战后逐渐上升,目前进入平台期。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i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a,CD)。目前认为,其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免疫、环境以及遗传等。由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组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最早在北欧和北美洲人群中被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病[1,2]。随着对IBD病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方法已经从单纯的抗炎治疗发展到包括抗炎、益生菌、免疫调节等在内的综合治疗。下面就IBD的发病原因及沙利度胺在IBD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部分患者具有肠外表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IBD合并PBC的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IBD合并肝硬化的中年女性,行肝移植后病理学确诊为PBC。  相似文献   

6.
邓炜  邓长生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4):238-239,243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是以肠道炎症为特征的免疫应答失调相关性疾病。免疫学病因方面作为IBD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继上一篇报道后我们现就2010~2011上半年最新文献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以肠道炎症和黏膜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病因复杂,相关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IBD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屏障破坏等在IBD的进展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IBD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疗效有限且容易出现较大不良反应,因此近年来包括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在内的旨在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新型IBD治疗方法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就IBD的发病因素、菌群与机体、IBD间的联系,粪菌移植治疗IBD的机制及相关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评述,以期为临床治疗IBD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指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其特点在于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目前诊断缺乏金标准,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及病理、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与普通内镜检查相比,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检查在观察胃肠道黏膜的基础上,可以清晰观察受累肠壁的层次结构及周围系膜、淋巴结的特征,在IBD的诊断和评估病情活动性方面作用显著。此外,EUS还可用于对IBD患者合并肠道狭窄、瘘管、腹腔及肛周脓肿的观察及治疗。本文就EUS在IB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蛋白质泛素化是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可参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靶向去泛素化酶的相关研究可阐明部分IBD信号通路机制。本文就去泛素化酶介导泛素化修饰在IBD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年来我国IBD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其发病高峰年龄段与育龄期重叠。因此,对IBD患者妊娠及生育力进行安全、有效的评估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对IBD患者妊娠及生育力相关问题进行总结,以期为育龄期IBD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对本病认识水平的提高,我国IBD有上升趋势。现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2月IBD129例的临床表现和有关辅助检查,以提高对IBD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炎症性肠病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hf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在我国随着IBD患病率的增高,其鉴别诊断问题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MIC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原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大约10%的结肠炎症尚不能区分是CD或UC,在西方国家称为不明确的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随访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大多数发展成为UC,其临床症状多样化,但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肠道症状,病变可累及胃肠道任一部位,但结肠被侵犯最多。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一词专指病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对本病认识水平的提高,我国IBD有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是临床上决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即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迁延,有癌变趋势,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kB(nuclear factor kB,NF-kB)参与了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在IBD发病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是IBD炎症级联放大效应及“瀑布样效应”的“开关”。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和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基因易感性宿主使之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所致,并且免疫异常在IBD肠道炎症的起始和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因此,只能对症治疗及主要用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近年来有关治疗IBD的新制剂多从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入手[2-3],但是,患者主要靠长期药物治疗势必有很多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并进一步明确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出现。脂氧素( lipoxins,LXs)是继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三烯后被证实的又一重要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对多种炎性细胞的功能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起广泛调节作用,因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论述LXs在IBD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刘凡 《沈阳医学院学报》2006,8(4):241-242,24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病变,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北美IBD发病率较高。在我国,IBD的发病也有上升趋势,并已成为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医学界对其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对IBD的治疗,着眼于控制炎症和调节免疫紊乱,以有效控制疾病发作。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人们逐渐接受"免疫耐  相似文献   

19.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目前认为其病因与免疫因素、遗传、环境及饮食因素有关。IBD的发病率存在地域及种族差异,欧洲、北美洲、亚洲的UC最高发病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炎症性肠病作用靶点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病因未明、侵及胃肠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发病机制与免疫、遗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IBD的全身性、难治性及西药治疗的局限性,为了另辟蹊径,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BD的研究越发被重视,并且已经深入到中药治疗IBD的药理作用机制领域,文章就近5年来中药治疗IBD的作用靶点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