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优选酒炙仙茅的炮制工艺。方法以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选择黄酒比例、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酒炙仙茅的炮制工艺。结果酒炙仙茅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kg仙茅加10kg黄酒,于100~110℃炒制10min。结论优化的酒炙仙茅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9,(10)
目的优化盐炙仙茅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结合UPLC法,以2种酚苷成分(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含有量为评价指标,考察盐水比例、炒制时间、炒制温度对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kg仙茅饮片用2 kg食盐(食盐∶水=1∶15),闷润2 h,在110~120℃下炒制5 min,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含有量分别为0.10%、0.490 2%,综合评分99.2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盐炙仙茅。  相似文献   

3.
正交法优选炒菟丝子的最佳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鑫  张学兰  唐超 《中成药》2011,33(2):359-361
目的:多指标正交实验法优选炒菟丝子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安排实验,以金丝桃苷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对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进行考察.结果:炒菟丝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170℃,炒制5min.结论:此法优选的炒菟丝子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盐砂仁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含量为指标,以食盐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盐炙砂仁的炮制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优选出的盐炙砂仁最佳炮制工艺为:食盐用量为2%;闷润时间为2 h;炒制温度为140℃;炒制时间为15 min.结论:优选出的盐砂仁炮制工艺合理可行,为盐砂仁的炮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选菟丝子盐炙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菟丝子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量,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法对菟丝子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优选出最佳盐炙工艺为:盐浓度3%,闷润2 h,在130℃下炒炙3min.结论 优选出的菟丝子盐炙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总黄酮、总多糖的质量分数以及水、醇浸出物为指标优化菟丝子盐炙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多糖的量,通过逐步非线性回归和等值线图优化炮制工艺。结果菟丝子最佳盐炙工艺为加盐量2%,闷润时间60 min,烘制温度170℃,烘制时间60 min。结论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高精度的预测,表明菟丝子盐炙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7.
杨志城  孙彩虹  鄂秀辉  何毅 《中草药》2021,52(8):2247-2256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结合多属性决策优化黄芪蜜炙工艺。方法以蜜水稀释比、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以蜜炙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苷、黄芪甲苷、总皂苷、总多糖、总黄酮、含水量为考察指标,采用优序图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予,并计算综合权重。结果黄芪最佳工艺为蜜水稀释比1∶0.6034,炒制温度为147.74℃,炒制时间为4.887min,综合得分值为0.638~0.678。结论基于响应面及加权综合评分优选的黄芪蜜炙工艺可有效减少炮制过程中成分的损失,饮片成色佳,工艺可重现性强,为黄芪蜜炙工艺的开发提供可靠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8.
赵华  李新莉  王秦勇 《陕西中医》2012,(9):1218-1220
目的:优选盐炙菟丝子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实验,通过改变盐溶液用量、加盐量、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进行分析,对菟丝子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论:药材加2﹪的盐水润透,在100℃下炒4min,为盐炙菟丝子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选酒炙车前子的最佳炮制工艺,并对车前子生品、酒炙品、盐炙品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以车前子中京尼平苷酸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选择加酒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车前子的最佳酒炙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建立车前子水提液指纹图谱测定方法,通过指标成分含量、不同炮制品水提液的出膏率及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不同炮制品间的差异。[结果] 酒炙车前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g车前子加黄酒10 g,闷润60 min,150℃下炒制9 min。经盐炙和酒炙后,车前子中的京尼平苷酸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均较生品显著增加,而两种炮制品并无统计学差异;在出膏率方面,盐炙和酒炙车前子的出膏率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生车前子。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显示车前子生品、盐炙品和酒炙品具有很好的相似度。[结论] 优选出的车前子酒炙工艺稳定可行,并与盐车前子在成分上具有一致性,鉴于酒车前子已不再流通,在经典名方的开发研究中,可考虑用现行通用的盐车前子取代。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7,(5)
目的优化仙茅酒炙工艺。方法以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水溶性浸出物含有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炒制时间、炒制温度、加酒量为影响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酒炙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酒量19%,炒制时间9 min,炒制温度109~119℃,综合评分91.90。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优化仙茅酒炙工艺。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法筛选胡芦巴盐炙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胡芦巴盐炙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翻动次数为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9(34),以醇溶性浸出物、胡芦巴碱的含量为指标,进行盐炙工艺的优选.结果:最佳盐炙工艺为胡芦巴100g,用食盐2g加水40ml溶解后,与胡芦巴拌匀,闷润2h,在200℃下炒炙10min,每分钟翻炒20次.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黄芪、炙黄芪的炮制工艺.方法 以黄芪甲苷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来优选黄芪、炙黄芪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 黄芪的最佳炮制条件为:浸泡0 h,润软4 h,干燥温度80℃;炙黄芪最佳炮制条件为:加蜜量30%,炒制温度300℃,炒制时间2 min.结论 优选出的炮制方法 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生知母与盐知母炮制工艺。方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新芒果苷、芒果苷及异芒果苷进行分析;在单因素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考察润制时间、烘制温度、烘制时间对生知母质量的影响以及闷润时间、炒炙温度、炒炙时间对盐知母质量的影响,优选生知母和盐知母炮制工艺的技术参数。结果 优选生知母炮制工艺参数为:润制时间20 h,烘制温度70℃,烘制时间8 h;优选盐知母炮制工艺参数为:闷润时间50 min,炒炙温度100~110℃,炒炙时间8 min。结论 优选出的知母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知母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牛膝最佳盐炙工艺。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以牛膝补肾壮骨的5种有效成分——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25S-牛膝甾酮、人参皂苷R0及竹节参皂苷Ⅳa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设计方法,选择加盐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优化牛膝的盐炙工艺。结果:牛膝盐炙最佳工艺为2%加盐量,炒制温度100℃,炒制时间20 min。结论:所得牛膝盐炙工艺稳定可靠,有利于提高牛膝盐炙品的质量均一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蜜糠炙黄芪的炮制工艺,为该饮片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黄酮及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炼蜜用量、炒制时间、炒制温度对蜜糠炙黄芪炮制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利用效应面法选择较佳炮制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蜜糠炙黄芪最佳炮制工艺为黄芪样品40 g加炼蜜9.6 g,炒制时间4 min,炒制温度210℃。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黄酮质量分数及水溶性浸出物分别为0.058%,0.035%,3.28%,48.2%,OD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偏差1.7%。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蜜糠炙黄芪炮制工艺简便可行、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法优选炒栀子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炒栀子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及西红花苷-Ⅱ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炒栀子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炒制时间对炮制工艺的影响>炒制温度,最佳炮制工艺为150℃炒15 min。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稳定性好,能更好地保证炒栀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交法优选酒炙仙茅的最佳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仙茅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仙茅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选择加酒量、炒制温度及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q(3^4),优选仙茅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仙茅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药材加10%的黄酒润透,锅底温度为100℃,炒制10min。结论:酒炙仙茅的最佳炮制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294-1296
目的:优化知母的盐制工艺。方法:以知母皂苷BII和芒果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盐用量、焖制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知母的盐制工艺。结果:设定盐知母中知母皂苷BII和芒果苷的权重比为1∶1时,盐用量2.0%,焖制时间1.0 h,炒制温度180℃,炒制时间12 min为知母的最佳盐制工艺。结论:该实验优化的知母盐制工艺切实可行,可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交法优选盐炙骨碎补的最佳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妍  赵启苗  贾天柱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01-2502
目的研究骨碎补盐炙最佳工艺。方法以柚皮苷的含量为指标选择盐用量、浸泡时间、砂烫温度3个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方差分析法,对骨碎补进行盐炙工艺优选。结果浸泡时间对骨碎补中柚皮苷含量影响显著,最佳炮制工艺为:每20 g药材用30 ml盐水(含4 g盐),浸泡8 h,在190℃下砂烫4 min。结论优选了盐炙骨碎补的最佳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醋炙香附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α-香附酮的含量、醇浸膏得率、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其质量的影响,优选醋香附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香附最佳醋炙工艺为闷润时间75 min,炒制温度145℃,炒制时间8.5 min。结论优选的醋香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制备出质量可控的醋香附饮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