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ATP)和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成5组(n=12):即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IPO)组、ATP组及CGS-21680组。建立兔心肌I/R模型,于再灌注末颈动脉取血,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IL-1β mRNA和TNF-α mRNA的表达。 结果: ①与I/R组比较, IPO组、ATP组和CGS21680组血清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3组组间相比较无显著差异。②IPO组、ATP组和CGS-21680组的细胞凋亡指数(AI)较I/R组明显降低,心肌组织损伤也显著减轻。同时,IPO组、ATP组和CGS-21680组IL-1β、TNF-α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I/R组;但3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细胞凋亡和IL-1β、TNF-α mRNA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分别为r=0.91和r=0.93,P<0.05)。结论: ATP后处理可减轻M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衰老心肌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耐受能力显著降低,导致老年心肌缺血易损性。本研究旨在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激动剂Alda-1对老年大鼠心肌I/R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3~4月龄,40只)和老年(22~24月龄,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组和I/R+Alda-1治疗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min再灌注4h建立在体大鼠急性心肌I/R模型,于再灌注前5min经静脉分别以2ml/(kg·h)速度分别输注生理盐水(0.9% NaCl)和Alda-1(16mg/kg)并持续到再灌注结束。于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再灌注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检测ALDH2活性、蛋白质羰基化程度和心肌内活性氧簇(ROS)水平,抽取血样检测LDH水平。结果 检测心肌ALDH2活性显示,老年心肌ALDH2活性较成年组显著降低。与成年组相比,老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显著加重,表现为心肌收缩舒张速率显著降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增加(均P<0.05)。再灌注期Alda-1治疗可有效提高老年I/R心肌ALDH2活性(P<0.05),并显著抑制老年大鼠的上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均P<0.05)。老年组I/R心肌中蛋白质羰基化程度和ROS生成较成年I/R心肌显著增加(均P<0.05)。Alda-1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I/R心肌中的蛋白质羰基化和ROS水平。结论 激活心肌ALDH2可显著改善衰老心肌抗I/R损伤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I/R导致的蛋白质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非心脏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和心肌间质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动物离体心脏 L angendorff灌注模型 ,分为 4组 :1缺血 /再灌注 (I/R,n=6 ) ,离体心灌注 15 min转为工作心 15 min;2心脏缺血预处理组 (IPC,n=6 ) ,离体灌注 15 min转为工作心 15 m in,缺血 5 m in/再灌 5 min各 2次 ;3双下肢缺血预处理组 (DL- IPC,n=6 ) ,反复 3次阻断双下肢血流 5 min/松开 5 m in,建立离体心脏 L angendorff灌注模型 ,灌注 15 min转为工作心 15min;4肾缺血预处理组 (K- IPC,n=6 ) ,反复 3次阻断左肾动脉 5 m in/放开 5 min,建立离体心脏 L angendorff灌注模型 ,灌注 15 min转为工作心 15 min。然后各组全心缺血 45 min,恢复灌注 15 m in改为工作心 30 m in。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 (CK)和乳酸脱氢酶 (L DH)漏出率、心肌组织 ATP和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心肌羟脯氨酸 (HP)含量及血清内皮素 (ET)含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IPC,DL- IPC及 K-IPC组左室功能恢复优于 I/R组 (P<0 .0 5 ) ,ATP含量、SOD活性、HP含量均优于 I/R组 (P<0 .0 1) ,心肌含水量低于 I/R组 (P<0 .0 5 ) ,MDA含量 ,CK,L DH漏出率及 ET含量均低于 I/R组 (P<0 .0 1)。结论 :非心脏缺血预处理与心脏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确定电刺激兔缺血腓肠肌的预适应是否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建立预适应的动物模型 ,分为 4组 :1对照组 (I/R,n=8) ,开胸旷置 30 m in;2电刺激组 :电刺激右侧腓肠肌 30 min(E+ I/R,n=8) ;3股动脉狭窄组 (S+ I/R,n=8) ,右侧股动脉局部狭窄 30 min;4股动脉狭窄 +电刺激组 (ES+ I/R,n=8) ,右侧股动脉局部狭窄的同时电刺激右侧腓肠肌 ,持续 30 min。然后各组均阻断冠脉 30 m in,再灌注 4h。用左室功能、心肌梗死范围、血清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凋亡细胞百分率为观察指标。结果 :与其他组相比 ,ES+ I/R组能显著缩小缺血 /再灌 (I/R)后的心肌梗死范围 (P<0 .0 5 ) ;显著改善 I/R后的左室收缩功能 (P<0 .0 5 ) ;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P<0 .0 5 ) ,同时血清 NO及 NOS水平下降 (P<0 .0 5 )。而 E+ I/R,S+ I/R组各观察指标与 I/R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ES+ I/R组预适应模式能减轻 I/R后的心肌损伤 ,可能通过NO/c GMP途径产生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的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I/R)组,离体心脏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后停灌45min,恢复灌注15min改为工作心30min;心脏缺血预处理(MIP)组:离体心脏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后反复2次缺血5min/再灌注5min,然后重复I/R组缺血/再灌注方法;肾缺血预处理(RIP)组:反复三次阻断左肾动脉5min,放开5min,切取心脏,重复I/R组方法;双下肢缺血预处理(DLIP)组:反复3次捆扎双下肢5min,松开5min,切取心脏,重复I/R组方法。以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心肌组织三磷腺苷(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细胞内Ca2+含量、心肌线粒体Ca2+-ATPase活性及其Ca2+含量、心肌线粒体合成三磷腺苷能力[ATP]m作为观察指标。结果MIP、RIP及DLIP组ATP含量、SOD活性、心肌线粒体Ca2+-ATPase活性、[ATP]m均高于I/R组(P<0.01),MDA含量、CK、LDH漏出率、心肌细胞内Ca2+含量、心肌线粒体Ca2+含量均低于I/R组(P<0.01)。结论肾缺血预处理、双下肢缺血预处理与心脏缺血预处理有同等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27a通过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40只清洁级健康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AAV9-miR-27a过表达+心肌缺血再灌注组(AAV组)、miR-27a antagomir+心肌缺血再灌注组(AG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ham组穿线后不结扎冠状动脉。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 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取心肌缺血再灌注区域心肌组织行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生化法测定心肌组织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MDA)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心肌组织miR-27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缺血心肌组织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血清cTnT、CK-MB和LDH水平及心肌梗死面积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探讨未成熟心肌保护方法。方法 采用经典心脏缺血预处理和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动物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为3组:缺血/再灌(I/R,n=6),建立模型,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心脏缺血预处理组(IPC,n=60,建立模型,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反复2次缺血5min,再灌5min;双下肢缺血预处理组(DL-IPC,n=6),反复2次阻断双下肢血流5min,松开5min,建立模型,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然后各组全心停灌45min,恢复灌注15min改为工作心30min。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IPC和DL-IPC组在左室功能恢复优于I/R组(P<0.050,在ATP含量、SOD活性均优于I/R组(P<0.010,在心肌含水量低于I/R组(P<0.05),在MDA含量、CK、LDH漏出率方面均低于I/R组(P<0.01)。结论 双下肢缺血预处理与心脏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具有同等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姜黄素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用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I/R组、姜黄素后处理组和姜黄素+ZnPPⅨ后处理组。结扎雄性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6 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于缺血30 min后再灌注前1 分钟内由舌下静脉推注姜黄素或ZnPPⅨ。检测各组大鼠的心肌病理改变以及心功能改变、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活性和表达改变。结果 与I/R组比较,姜黄素后处理可明显上调HO-1活性和表达,并能显著抑制I/R后的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反应。这一保护作用可被HO-1抑制剂ZnPPⅨ部分消除。结论 姜黄素后处理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心肌I/R损伤,其保护作用与上调HO-1蛋白的活性和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高血脂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2只。制备大鼠心肌I/R模型。I/R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0 min,放松结扎线再灌注240 min。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0 min后,再灌注10 s,缺血10 s,连续3个循环,然后再灌注240 min。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的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的含量,用伊文氏蓝-红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的范围。结果 ①血清CK活性的测定: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I/R组的活性CK的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712.94±20.68)、(946.58±27.43) vs (232.12±18.26)U/L,P<0.05,1 U=16.67 nkat],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I/R组(P<0.05)。②血清SOD和MDA的含量:缺血后处理组血清SOD 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MDA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心肌梗死范围: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I/R组的心肌缺血区与左室面积的比率无明显差异。缺血后处理组的心肌坏死区与缺血区的比率显著低于I/R组[分别为(25.3±6.6)% vs (39.2±7.1)%,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I/R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葛根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葛根素预处理组(PU组)、葛根素预处理+LY294002组(PU+ LY组)及缺血再灌注+LY294002组(I/R+ LY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行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监测血流动力学,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p-Akt信号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与I/R组比较,PU组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增加Akt的磷酸化水平(P<0.05,P<0.01).结论 葛根素预处理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于新彦  杨省利 《心脏杂志》2015,27(6):659-661
目的 应用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动物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I/R)后运动训练(exercise training)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与磷脂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探讨运动训练对心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建模后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I/R组,I/RI+运动训练组。L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范围;采用TUNEL荧光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p-Akt水平。结果 与I/R组比较,运动训练可以减少心肌梗死范围(n=9,P<0.01),可以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n=10,P<0.01),降低caspase-3活性(n=8,P<0.01),有效提高I/R后心肌p-Akt水平(n=7,P<0.01)。结论 运动训练对I/RI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二氮嗪预处理(D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26只,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随机分成4组,即:①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0):在心脏平衡灌流30 min后,缺血30 min再灌注K-H液1 h。②二氮嗪预处理组(DPC组,n=10):在心脏平衡灌流10 min后,给予含二氮嗪(100μmol/L)的K-H液灌注5 min,再复灌不含二氮嗪的K-H液5 min后,给予含二氮嗪的K-H液灌注5 min;再复灌不含二氮嗪的K-H液5 min,然后缺血30 min,再灌注K-H液1 h。③空白对照组(n=3):用等量盐水代替二氮嗪,过程同DPC组。④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n=3):用DMSO代替二氮嗪,过程同DPC组。取4组大鼠心尖肌制作冰冻切片和电镜标本。前者用于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的表达;后者用于对心肌线粒体进行Flameng评分。结果 I/R组、DPC组、空白对照组和DMSO组的PGC-1α平均积分吸光度值(IODA),分别为(3.88±1.72)、(8.40±3.64)、(3.40±2.44)和(3.69±1.92),DPC组与其他组比较PGC-1α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Flameng评分:I/R组为(1.78±0.14),DPC组为(0.47±0.10),空白对照组为(1.69±0.23)、DMSO组为(1.72±0.17),DPC组较其他组线粒体的损伤明显减轻(P<0.01)。结论 DPC后,心肌中PGC-1α的表达明显增加,线粒体的损伤明显减轻,提示DPC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与PGC-1α的高表达有关,PGC-1α可能是一种内源性心肌保护物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亚血红素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结扎兔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 建立兔心肌I/R模型,随机分为缺血对照组、I/R组、亚血红素组、维生素C组,每组各10只.结扎冠状动脉60 min后,缺血对照组继续保持缺血状态,I/R、亚血红素、维生素C组恢复血流灌注,亚血红素组于再灌注同时经耳缘静脉给予亚血红素制剂(1 mg/kg),维生素C组于再灌注同时经耳缘静脉给予维生素C(5 mg/kg).4组动物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15、30、60 min,缺血对照组结扎后90 min,I/R、亚血红素、维生素C组于再灌注后30 min,经颈静脉抽血3 ml,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各组于缺血后血清CK、MDA水平持续升高(P<0.01),I/R组恢复血流供应30 min后,二者水平仍继续上升,且明显高于缺血对照组继续保持缺血状态30 min后的水平(P<0.05),而在这个过程中SOD活性逐步下降(P<0.01).亚血红素组于再灌注30 min后CK升高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P<0.01),而MDA水平明显低于再灌注前(P<0.01),同时SOD水平明显回升,维生素C组类似变化不如亚血红素组显著(P<0.05).结论 亚血红素具有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减轻心肌I/R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PPAR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2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GW9662组、假手术组,各7例。I/R组采用在体结扎左前降支方法建立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结扎左前降支使其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GW9662组建立模型1 d前静脉注射GW9662,剂量0.3 mg/kg;假手术组开胸绕过左前降支不做冠状动脉结扎,剩余步骤同I/R组。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PGC-1α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PGC-1α蛋白,ELL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钙蛋白I。结果 I/R组、GW9662组、假手术组PGC-1αmRNA分别为1.70±0.09、1.00±0.07、0.86±0.03,PGC-1α蛋白分别为2.80±0.21、1.00±0.15、0.65±0.05,I/R组、GW9662组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与GW9662组比较,P均<0.05。I/R组、GW9662组PGC-1αmRNA及蛋白表达与其血清中c Tn I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中PGC-1α表达上调,与血清中c Tn I水平呈负相关,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的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缝隙连接蛋白40(Cx40)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或对照组,n=5):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再灌注组(I/R组,n=5):给予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早期缺血预处理组(IPC组,n=5):行IPC处理后,余处理同I/R组。延迟IPC组(L-IPC组,n=5):在IPC处理24h后,余处理同I/R组。早期远程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n=5):给予RIPC后,余处理同I/R组。延迟RIPC组(L-RIPC组,n=5):RIPC处理24h后,余处理同I/R组。测量心房组织Cx40、43的mRNA表达、Cx40、43蛋白表达以及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x40、43的分布。结果 I/R组Cx43和Cx40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分布无规律且侧面分布相对增加。而各种IPC方式(IPC、L-IPC、RIPC、L-RIPC)在I/R后,心房Cx43和Cx40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下降不明显,其分布多于心肌细胞闰盘处,仅少量分布于心肌细胞侧面。结论 IPC能维持I/R后的心房肌Cx43和Cx40的较高表达,并维持其空间分布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腺苷和腺苷联合利多卡因预处理对SD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比较二者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C组):开胸只穿线不结扎血管,麻醉维持1 5 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3 0 min,再灌注2 h;腺苷组(AD组):缺血前股静脉缓慢输注腺苷3 0 5μg/(kg.min),持续30 min后再按I/R组操作;腺苷合利多卡因组(AL组):缺血前股静脉缓慢滴注腺苷和利多卡因305μg/(kg.min)和608μg/(kg.min),持续30 min后再按I/R组操作。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SOD和MDA的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AD组及AL组心肌梗死范围均减小(P<0.05),血清SOD活性提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与AD组相比,AL组心肌细胞梗死面积减小(P<0.05),血清SOD活性提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可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效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腺苷联合利多卡因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后处理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拮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即空白对照(Ct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I/R+姜黄素后处理组(I/R+Cur组)、I/R+姜黄素后处理+AG490组(I/R+Cur+AG组)及AG490组(AG组),AG490为JAK2/STAT3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ff逆行灌注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60 min。分别于缺血前及再灌注后15 min、30 min、45 min和60 min,测定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包括:心率(HR)、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max)、冠脉流量(CF)、计算出心率压力指数(DP,LVDP×HR/1000)。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各组心肌梗死(MI)的面积,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JAK2、磷酸化JAK2(p-JAK2)、STAT3以及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结果: 与Ctl组比较,I/R组各时间点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显著降低(P<0.01),MI面积显著增加(P<0.01),磷酸化JAK2和STAT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I/R组比较,I/R+Cur组各时间点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程度明显减轻(P<0.01),MI的面积明显减少(P<0.01),p-JAK2和STAT3的表达更高(P<0.01)。与I/R+Cur组相比,I/R+Cur+AG组各时间点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显著降低(P<0.01),MI的面积显著增加(P<0.01),p-JAK2和STAT3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和Ctl组相比,AG组血流动力学和MI的面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ur后处理对I/R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后适应对兔急性缺血/再灌注(I/R)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36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即假手术组、I/R组(缺血40 min后再灌注180 min)及BNP+I/R组(I/R前5 min以0.01 μg/kg静脉给予BNP)。假手术组开胸于左室支下穿线但不结扎,观察180 min结束;I/R组及BNP+I/R组:缺血40 min,分别再灌注180 min后处死。进行心肌酶学CK-MB含量检测,观察心肌HE染色后病理形态变化及BCI-2、Bax表达的检测。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和BNP+I/R组CK-MB的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与I/R组相比,BNP+I/R组明显减少这些心肌酶的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及BNP+I/R组均可见到凋亡细胞,但BNP+I/R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Bax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降低。与I/R组相比,BNP+I/R组 Bax的表达明显降低,而Bcl-2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重组人脑钠尿肽可减少梗死后心肌的损伤;可以增加梗死后心肌细胞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腺苷受体激动剂NECA(5'-N-ethylcarbo-xamidoad-enosine)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兔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n=8)、后处理组(n=8)、NECA后处理组(n=8),均建立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用RT-PcR方法测定vWF的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AMI前5min、再灌注前5min、再灌注后60min血浆vWF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ECA组心肌组织vWF的mRNA的表达和再灌注后60min血浆vWF水平降低(P〈0.05),NECA组与后处理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NECA能够降低兔急性缺血再灌注后vWF的水平,其对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腺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的关系.方法 取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v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1/R组)、缺血再灌注后腺苷处理组(AD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 30 min和灌注2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GF -1蛋白的表达.结果 I/R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IGF-1蛋白表达较iv组升高(P<0.05);与I/R组相比,AD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教明显降低,而IGF-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腺苷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明显提高IGF -1蛋白表达水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提示腺苷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与提高IGF-1蛋白表达水平和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