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评价生物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Excel)支架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年龄≥65岁STEMI靶病变血管行急诊PCI治疗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6个月,其后单用阿司匹林,观察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判定支架再狭窄(ISR)的发生率.结果 90例患者中有89例成功置入Excel支架.30 d内心源性死亡1例,脑出血死亡1例.对于存活的87例患者随访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1.2%(10/89),无再发心肌梗死、血栓事件发生.87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支架内病变再狭窄率为10.3%(9/87).结论 Excel支架在老年STEMI 急诊PCI 的应用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的两联(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6月就诊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因STEMI行急诊PCI术的患者213例,根据PCI术后患者连续校正的TIMI帧数(CTFC)分...  相似文献   

3.
黄秀杰 《吉林医学》2014,(22):5021-5022
目的:7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患者在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同时,术中、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方法:PCI术前TIMI的血流分级,0级46例(58.2%);1级4例(5.0%);2级2例(2.5%);3级27例(34.1%),PCI术后即刻TIMI(3级)获得率占94.9%。结果:术后30 d内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行PCI术的患者。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联合急诊PCI治疗急性STEMI患者效果较好,通过精心、有预见性地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分析预防性应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及术后呕吐的效果.方法:收集STEMI患者行急诊PCI病例134例,随机分为给药组和空白组,每组各67例.其中给药组给予静脉注射10 mg(1.0 mL)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空白组给予等量的0.9%生理盐水,记录并分析术后24 h内两组患者的PONV事件发生频率以及严重程度,同时观察术中知晓以及椎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空白相比,术后给药组患者PONV的发生频率显著降低(P<0.05);术后给药组的PONV的严重程度与空白组相比没有差异(P>0.05),无椎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预防应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可以降低STEMI患者急诊PCI术的PONV发生率,值得在急诊PCI术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150表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左心室重构(LV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165例,术后随访1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比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492例,入院后立即急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对心肌组织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196例,术中行血栓抽吸94例为血栓抽吸组,传统PCI组102例,比较两组TIMI血流、cTFC帧数、术后2hST段50%回落率及术后1周LVEF等。结果血栓抽吸组与传统PCI组比较: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为6.4%vs17.6%,术后即刻TIMI血流3级为93.6%vs82.4%,cTFC帧数为(28.7±7.6)vs(41.5±6.4)、ST段回落率为78.72%vs64.71%,LVEF为(54.65±7.52)%vs(46.56±6.12)%,血栓抽吸组均优于传统PCI组(P<0.05)。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可降低无复流发生率,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及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缺血程度,分析其对于术后心源性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发病时间在12 h内的急诊PCI的STEMI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心电图表现分为2级缺血组(A组)92例与3级缺血组(B组)5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TIMI危险评分、PCI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ST段回落率。结果:A组与B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ST段回落率50%明显高于B组,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Killip分级1级、ST段回落率、3级缺血为PCI术后心源性休克发生的独立因子。结论:急诊PCI的STE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缺血程度3级是术后心源性休克的独立预测因子,对PCI术后病死率及相关并发症具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本院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6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即刻和随访结果。方法 1997年3月~2004年4月作者对168例AMI患者经股动脉行急诊PCI,其中140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PCI治疗,补救PCI治疗8例STEMI,急诊PCI治疗2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结果 直接PCI手术操作成功率为97%,术中无复流发生率8.6%。1例应用了主动脉气囊反搏术,5例应用了血栓吸引装置。3例发生支架内急性/亚急性或后期支架内血栓形成,住院死亡7/140例(5.0%),6个月死亡8/140例(死亡率5.7%)。补救性PCI术后7例患者的严重心肌缺血和(或)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例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术后2小时死亡。NSTEMI的介入操作成功率100%,所有患者的临床缺血症状迅速改善。结论 直接PCI扩大了治疗STEMI的适应证,可迅速使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并恢复正常血流,高危患者术后存活率高,住院时间缩短。补救性PCI是静脉溶栓治疗失败后的一种有效补救措施,但同样具有较高风险。急诊PCI对于改善NSTEMI患者的缺血症状非常有效,再缺血、再梗死和再闭塞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弗林蛋白酶(Furin)、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EMI患者132例(设为心肌梗死组),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发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STEMI)后,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uo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应用国产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连续收治并成功行急诊PCI的98例老年STEMI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应用替罗非班组46例,对照组(未应用替罗非班)52例,比较两组用药后24 h?30天及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术后替罗非班组与穿刺有关并发症9例,对照组7例,替罗非班组多于对照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5);术后1个月及6个月两组EF无差异(P > 0.05);术后1个月替罗非班组心血管事件3例,对照组11例(P=0.039),术后6个月替罗非班组心血管事件4例,对照组13例(P=0.046)?结论:急诊PCI前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治疗老年STEMI的患者安全有效,能降低术后1个月及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不增加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12.
常亚伟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12-1014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心电图变化与近期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64例,均行急诊PCI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E)分为发生MAE组(n=10)及未发生MAE组(n=54),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校正T波峰末间期(Tp-ec)、T波峰末间期与QT间期比值(Tp-e/QT),并分析术后发生MAE与Tp-ec、Tp-e/QT的关系。结果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发生MAE组Tp-ec长于未发生MAE组,Tp-e/QT大于未发生MA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p-ec、Tp-e/QT与术后MAE的发生呈正相关(r_1=0.610,P_1=0.009;r_2=0.580,P_2=0.011)。结论急诊PCI术后STEMI患者Tp-ec、Tp-e/QT与术后MAE的发生呈正相关,其异常改变对近期预后具有预测和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出院后模块化管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5年-2016年05月医院收治STEMI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入组患者均采用急诊PCI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采用出院后模块化管理,比较2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诊断信息、加强患者随访、自我保健、警示标志及药物指导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EMI患者行PCI手术出院后实施模块化管理效果理想,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比较药物治疗或择期PCI处理非梗塞相关血管的临床疗效,评估STEMI后对非梗塞相关血管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比较了151例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行急诊PCI处理梗塞血管的STEMI患者,根据对非梗塞相关血管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组1为心梗后7-14d行择期PCI者共64例,组2为药物治疗者共87例.比较两组病情变化、造影资料、住院期间及远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情况及造影结果相似;组1病人的住院日为(16.98±5.84)d,较组2病人(11.29±5.00)d长,二者比较P=0.000;院内MACE发生率在组1为4.69%、组2为4.60%,院外MACE发生率在组1为3.13%、组2为13.79%,二者比较院内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MA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 STEMI伴多支冠脉病变患者急诊PCI后,再择期行PCI术,远期MACE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TC)是否能改善左心室受损的局部或整体长轴的收缩功 能。方法:试验分为PCI组、PCI+IPTC组及对照组。PCI组为前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32例,行首次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术;PCI+IPTC组为前壁急性STEMI患者28例,行急诊PCI联合IPTC术;对照组为3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采集术 前,术后0.5 h,1 d,3 d,1周,1个月和6个月二维动态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PCI组、PCI+IPTC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 局部与整体长轴应变参数。结果:PCI+IPTC组PCI术后1周内左心室梗死节段长轴应变高于PCI组(P<0.05),左心室整 体长轴应变较PCI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IPTC组术后远期左心室局部及整体长轴应变与 PCI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PTC可改善前壁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左心室再灌注心肌 的长轴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效果.方法 46例急诊入院STEMI行PCI患者,分为实验组(替罗非班+PCI)24例和对照组(直接PCI)22例.观察2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新近心肌梗死和顽固缺血状态、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结果 实验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LVEF高于对照组;2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包括大量出血和颅内出血);出血事件发生率实验组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联合PCI可成为STEMI患者急诊PCI安全和有效的再灌注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高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 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 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年龄大于60岁行急诊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55例,其中年龄大于75岁25例,为高龄组;年龄小于75岁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急诊直接PCI治疗,观察其病变特征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和心脏病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高龄组和对照组在性别、高脂血症、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STEMI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依次为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其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高龄组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8%、70%).高龄组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为(6.3±2.9)h,对照组为(6.9±3.3)h.高龄组介入治疗成功率为88.0%,对照组为96.7%.高龄组PCI治疗后发生腹股沟血肿2例(8%),腹膜后血肿1例(4%);对照组未发生血管并发症,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脏病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直接PCI治疗对于高龄STEMI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行急诊PCI术的60岁以上STEMI患者113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负荷量替格瑞洛组(57例)和氯吡格雷组(56例),分别给予300 mg阿司匹林和180 mg替格瑞洛嚼服及300 mg阿司匹林和600 mg氯吡格雷嚼服。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情况及术后1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及出血、呼吸困难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替格瑞洛组无复流发生率以及术后1个月MACE的发生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而2组主要出血、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STEMI患者的急诊PCI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抗栓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杨渝  吴玉 《河北医学》2016,(5):747-750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术( PCI)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组织多普勒运动速度比(E/E’)评价STE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30例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两周及术后两月超声心动图资料,以及急诊PCI术前、术后即刻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结果: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即刻、术后两周及术后两月与术前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增高、侧壁E’减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CI术后即刻E与术前相比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术后两月与术后即刻、术前相比,左心房容积指数( LAVI)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TE-MI患者二尖瓣环非梗死区的E/E’与急诊PCI术前所测的LVEDP 无相关性(P>0.05),与急诊PCI术后即刻所测LVEDP 无相关性(P>0.05)。结论:STE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在急诊PCI术后两周有减低趋势,LAVI在术后两周、两个月显著增大,E/E’与LVEDP 关系尚不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Hcy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PCI)后无复流现象的关系,并分析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3例急性STEMI并接受PPCI术患者,整理其临床基本资料、化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及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手术资料,依据PPCI术后是否出现无复流现象分为2组,其中33例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另外80例患者急诊PCI术后血流正常;同时留取患者血浆标本,检测并计算2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差异,统计学分析及探讨Hcy导致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可能机制。 结果 急诊PCI术后血流正常组患者,其血浆中Hcy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其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发生率及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血浆Hcy水平与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相关,无复流组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血流组,同时无复流组NLR、CRP水平亦高于正常血流组;因此推测血浆Hcy可能通过NLR及CRP相关的炎症反应,影响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