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肌骨超声下微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肌骨超声引导下微针刀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疾患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和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 -EP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PGE2、5-H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 -E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GE2、5-H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寒湿型LDH病人13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牵引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连续治疗6周。比较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和血清疼痛介质、炎性因子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病人VAS评分、OD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增加(P < 0.01),且观察组VAS评分、O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5-羟色胺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腰腿疼痛、遇寒痛增、屈伸不利、麻木发凉、夜间疼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59/65),高于对照组的77.78%(50/65)(P < 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能有效改善寒湿型LDH腰腿痛症状,提高短期疗效,可能与麻黄附子细辛汤降低炎症反应及疼痛介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旨在观察穴位贴敷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以期为临床运用提供指导.方法 将2014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1个月后将两组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VAS评分和JOA评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加快疼痛缓解、改善腰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贴敷疗法配合腰痹方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短期临床疗效。 方法 将94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贴敷疗法,治疗组患者加服腰痹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临床疗效,采用SF-36量表评估生存质量。 结果 两组治疗10、21 d后,VAS评分和OD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和O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1 d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贴敷疗法配合腰痹方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能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刃针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后路腰椎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术后60例腰痛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为刃针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对照组为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通过2周VAS评分、ODI评分、腰椎活动度来评价刃针配合中药贴敷疗法治疗后路腰椎术后腰痛的疗效。结果两组通过VAS评分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可见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都有所改善,治疗组对腰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ODI改善评分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对OD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在改善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左侧旋转、右侧旋转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结论刃针配合中药贴敷疗法治疗后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腰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补腰健肾汤口服联合肾腧穴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补腰健肾汤口服联合肾腧穴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机制的研究.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诊断而收入院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43例予补腰健肾汤口服联合肾腧穴贴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ODI、LFR评分,血清TNF-α、MMP3、CGRP及IL-1α 水平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VAS、ODI评分,TNF-α、MMP3、CGRP及IL-1α 水平均明显降低,LFR评分明显升高;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VAS、ODI评分,TNF-α、MMP3、CGRP及IL-1α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LF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腰健肾汤联合肾腧穴贴敷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疼痛,改善腰部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61-64
目的 研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对产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分娩时间为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的产后宫缩痛患者126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中药穴位贴敷组(n=42)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穴位注射组(n=42)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联合组(n=42)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治疗。进行疼痛评分评定,测定并比较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前列腺素E2 水平。结果 治疗后三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中药穴位贴敷组、穴位注射组(P<0.05);治疗后三组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明显低于中药穴位贴敷组、穴位注射组(P<0.05);治疗后三组前列腺素E2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前列腺素E2 水平明显低于中药穴位贴敷组、穴位注射组(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可更好地减轻产后宫缩痛患者疼痛程度,有效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 及前列腺素E2 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隔药饼灸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针刺配合隔药饼灸夹脊、环跳、委中、昆仑等穴,对照组予针刺配合隔面饼灸相同的穴位.均1次/d,共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9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1.32±0.83),ODI评分为(13.18±7.73),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隔药饼灸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自助式正念训练在更年期综合征(CS)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我院96例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醋酸甲羟孕酮,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自助式正念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Kupperman评分表(KI)评分,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更年期综合征生存质量量表(MENQOL)4个维度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AS、SDS、PSQI、K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SAS、SDS、PSQI、K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SH、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E2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ENQOL 4个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MENQOL 4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妇产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2例),分别接受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和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疼痛缓解程度;检测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及计算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两组治疗后血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催产素(O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明显降低,β-内啡肽(β-EP)明显升高(P 0.05);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素(PGE_2)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经汤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调节血清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早期联合隔物灸贴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PHN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实施隔物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神经递质P物质(SP)、神经激肽-1(NK-1)水平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医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组血清SP、NK-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组血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联合隔物灸贴敷治疗PHN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血清SP、NK-1、IL-2、IL-6、IL-10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针刀与针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针刀组和针刺组(各40例),分别采用针刀治疗和针刺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腰部疼痛评分(VAS)及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结果:针刀组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部疼痛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针刀组腰部疼痛评分降低幅度大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且改善腰部疼痛作用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微针刀肌筋膜松解术联合腰椎电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寻求LD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6月一2020年5月青海省中医院门诊和住院LDH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患者均用腰椎电动牵引,治疗组加用超微针刀肌筋膜松解术。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椎功能(JOA)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8周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6.1%(P<0.05);治疗结束8周后成功随访,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为12.5%(5/40),低于对照组的24.24%(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微针刀肌筋膜松解术联合腰椎电动牵引治疗LDH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采用45°进针手术技术联合金天格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黑白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采用45°进针手术技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天格胶囊治疗,两组术后均叮嘱患者卧床休息,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腰背及下肢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腰椎功能、血清学指标。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7.06%)比对照组(76.47%)提高更明显(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腰背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日常活动、主观症状、临床体征、膀胱功能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神经肽(NPY)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岭南传统天灸疗法治疗寒湿型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7月~2020年12月分别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西藏林芝市藏医院招募的相关非特异性腰痛患者114例,将纳入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天灸组(予岭南传统天灸穴位贴敷治疗)、药浴组(予“五味甘露散”药浴浸泡)和西药组(予塞来昔布治疗)。3组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疗程结束时、随访时(治疗疗程结束后1个月和2个月)进行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共脱落5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VAS和ODI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3组患者主要疗效评价指标 VAS和ODI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传统疗法与西药组疗效相当;治疗结束后两个月随访,天灸组和药浴组VAS和ODI评分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腰痛复发率方面,传统疗法优于西药组。结论岭南传统天灸疗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中医特色疗法,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六针"电针联合隔姜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诊治的寒湿型LDH患者1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91例),研究中途研究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行隔姜灸治疗,研究组行"腰六针"电针联合隔姜灸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症状及体征[日本骨科学会(Jap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 ODI)]、腰椎活动度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51%)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时,两组VAS评分均较之前下降(P<0.05)、JOA评分均较之前提高(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强度、提物、站立、生活自理、行走、睡眠、坐位评分及ODI总分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均增加(P<0.05),且研究组上述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1例起针后轻微出血、对照组1例轻微皮肤瘙痒,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及严重应激表现。结论 "腰六针"电针联合隔姜灸治疗寒湿型LDH患者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体征及腰椎功能,增加腰椎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热敏灸结合超微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本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LDH 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纳入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干预措施为热敏灸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干预措施为热敏灸结合超微针刀治疗。治疗10d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变化。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试验组JOA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敏灸结合超微针刀治疗可有效改善LDH 急性期患者腰腿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LDH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治疗,每周1次,连续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采用直腿抬高试验角度观察患者下肢活动度,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VAS评分、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疗法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地缓解LDH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天灸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天灸疗法或假天灸疗法。观察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治疗组在降低ODI和VAS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灸能改善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功能障碍及缓解疼痛,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葫芦灸联合中药贴敷在寒湿凝滞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艾灸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观察组实施葫芦灸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葫芦灸联合中药贴敷对寒湿凝滞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