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犬咬伤创口清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适合犬咬伤创口的外科清创方法。方法选取400例犬咬伤致撕裂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用清水或肥皂水进行创口清洗,继之用3%碘酒或75%酒精进行消毒,试验组用0.05%等渗碘伏溶液进行清洗和内部消毒,比较2组疼痛指数、愈合时间和感染率。结果对照组(A)平均疼痛指数为7.37±1.18,感染率为21%,显著高于试验组(B)[(5.24±0.92、8%,均P〈0.05]。愈合时间在感染病例A组为(20.86±3.04)d,B组为(18.98±2.17)d;在未感染病例A组为(16.24±2.56)d,显著高于B组[(13.41±1.83)d,P〈0.05]。结论用0.05%等渗碘伏溶液代替清水或肥皂水对犬咬伤创口进行清洗和用碘酒、酒精消毒和清创明显降低创口的感染率、减少愈合时间,并且减轻清创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医用冷敷贴缓解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术后灼痛及修复皮肤稳态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9 年11月至2021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皮肤科符合纳排标准的面中部鲜红斑痣患者4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接受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后,试验组术后即刻治疗部位使用医用冷敷贴1 h,之后每日敷贴1 h,连续使用3 d;对照组无特殊处理,自然恢复。分别于术后即刻与0.5、1、12 h进行疼痛指数(NRS)评分。于术前10 min,术后即刻与30 min、1 h检测皮肤表面温度。于术前10 min,术后即刻与24、48、72 h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EWL)和角质层含水量(WCSC)。统计两组术后1、2、3周结痂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观察指标的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Bonferroni或Sidak′s检验。结果 术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构成及TEWL、WCS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即刻,试验组与对照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 ± 1.17、8.20 ± 1.06,F = 0.30,P = 0.592);术后0.5、1 h时试验组NRS评分(6.25 ± 1.29、4.80 ± 0.77)均低于对照组(7.15 ± 0.99、6.50 ± 0.69,均P < 0.05)。术后即刻试验组与对照组皮肤表面温度分别升高至(35.211 ± 1.333) ℃和(35.637 ± 0.832)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62);术后30、60 min时试验组分别为(29.11 ± 1.59) ℃、(32.46 ± 1.07) ℃,均低于对照组[(35.01 ± 0.91)、(34.86 ± 0.74) ℃,F = 212.63、100.20,P < 0.001]。术后48 、72 h时试验组TEWL分别为(12.44 ± 0.67)、(10.85 ± 0.81) g·h-1·m-2,均低于对照组[(14.61 ± 0.34)、(14.93 ± 0.24) g·h-1·m-2,F = 195.87、520.54,P < 0.001],而WCSC分别为(57.83 ± 9.29)、(52.64 ± 8.09) AU,均高于对照组[(43.87 ± 4.82)、(38.68 ± 5.33) AU,F = 24.41、49.22,P<0.001]。试验组术后1周有3例结痂,对照组为6例,两组结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451)。结论 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术后应用医用冷敷贴可降低表皮温度,发挥镇痛作用,缩短术后疼痛时间,同时促进皮肤通透屏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入选亚急性湿疹患者144例(试验组72例,对照组72例),慢性湿疹患者144例(试验组72例,对照组72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和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基质,隔3h后两组均使用地奈德乳膏,每日交替使用各2次。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包括瘙痒程度、炎症程度、糜烂/渗出程度、浸润/肥厚程度及靶皮损面积)和时间指标(瘙痒减轻起效时间、瘙痒减轻缓解时间)。分析两组的疗效,评估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症状/体征总分在用药7d(亚急性湿疹:试验组6.09±2.78,对照组8.26±3.17;慢性湿疹:试验组6.56±2.68,对照组8.84±2.90)和14 d(亚急性湿疹:试验组3.68±3.18,对照组5.28±4.05;慢性湿疹:试验组4.38±3.27,对照组6.25±3.78)均较基线水平(亚急性湿疹:试验组13.44±1.66,对照组13.60±1.75;慢性湿疹:试验组12.96±1.16,对照组12.64±1.18)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试验组亚急性、慢性湿疹患者在用药7、14 d后的症状/体征均较相应的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急性湿疹患者中,试验组瘙痒和浸润肥厚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慢性湿疹患者中,试验组瘙痒、浸润肥厚和靶皮损面积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亚急性湿疹患者试验组瘙痒减轻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但瘙痒减轻缓解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慢性湿疹患者试验组瘙痒减轻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01),但瘙痒减轻缓解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医生和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可增强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疗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的疗效,且对亚急性湿疹的效果更为显著。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还能较好地控制湿疹患者的瘙痒症状和浸润肥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对于护士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军总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2月引进“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后300名输液患者为试验组.2013年11月~12月未引进“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前的300名输液患者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从接单到输液完成各环节耗时.结果 对两组患者各环节耗时进行统计,试验组接单耗时(24.38±3.11)s、配液核对前耗时(7.11±1.31)s、输液前核对耗时(6.53±1.34)s、呼叫相应耗时(6.40± 1.30)s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引进“移动输液管理系统”能减少患者输液等候时间和呼叫相应时间、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院前急救车上应用即时检验(POCT)检测肌钙蛋白Ⅰ(cTnⅠ)的优势及可行性分析。方法 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接诊的60例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收集患者病史资料、进行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测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POCT检测cTnⅠ,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EDLOS)、从首次医疗救治(FMC)到接受血运重建时间、出院45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EDLOS较对照组更短(P<0.05),试验组从FMC到接受血运重建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试验组出院45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院前应用POCT检测cTnⅠ能够缩短疑似ACS患者的EDLOS、缩短从FMC到接受血运重建时间、降低出院45 d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院前疑似ACS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30%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多西环素及螺内酯治疗经前期加重的女性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就诊于本院皮肤科门诊的40例女性经前期加重的中度痤疮患者,按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多西环素联合螺内酯口服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给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对照组仅口服多西环素联合螺内酯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使用皮肤分析系统(VISIA)皮肤检测仪留存患者照片,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数目,评估治疗后痤疮后色素沉着指数(PAHPI)。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第8周的GAGS评分、痤疮皮疹数目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GAGS评分由治疗前15.40±3.56降为6.6±2.58,对照组由治疗前15.45±3.33降为8.52±2.51;试验组粉刺数目由治疗前31.45±17.95降为11.25±4.70,对照组由治疗前29.40±15.47降为19.05±12.10;治疗第4、6、8周,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蕈样肉芽肿(MF)患者中溶血磷脂酸受体6(LPAR6)的表达水平及其对CTCL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影响与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2011—2020年间确诊的110例MF患者,包括49例发现队列的24例大细胞转变(LCT)及25例非大细胞转变(NLCT),61例验证队列的24例LCT及37例NLCT。提取患者组织总RNA分别采用RNA测序及RT-PCR检测LPAR6的表达,比较LPAR6在LCT与NLCT患者间的表达差异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构建2种CTCL细胞系MyLa、Sz4过表达LPAR6细胞模型,以正常表达细胞为对照,检测过表达LPAR6对MyLa、Sz4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通过加入LPAR6相关配体溶血磷脂酸(LPA)、2S-OMPT、三磷酸腺苷(ATP)、腺苷(ADO),采用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激活LPAR6对过表达LPAR6 MyLa、Sz4细胞增殖活力与凋亡的影响。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分析,两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RNA测序结果显示,发现队列中LPAR6是LCT中显著性低表达的基因之一;验证队列中,LCT组的LPAR6表达水平[M(Q1,Q3)为204.90(81.90,512.70)]低于NLCT组[809.40(417.50,1 829.20),U = 242.00,P = 0.002];两队列中,低表达LPAR6均与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P < 0.01)。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的0、24、48、72 h,过表达组MyLa、Sz4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的细胞增殖活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分别采用LPA、2S-OMPT、ATP、ADO激活MyLa细胞LPAR6后48 h,过表达组MyLa细胞的增殖活力(1.38 ± 0.01、1.04 ± 0.01、1.09 ± 0.03、1.23 ± 0.01)均低于对照组(1.73 ± 0.04、1.23 ± 0.01、1.24 ± 0.01、1.42 ± 0.03,t值分别为30.33、18.38、4.78、5.75,均P < 0.05),细胞凋亡率(17.93% ± 0.88%、17.75% ± 0.35%、23.97% ± 0.57%、31.44% ± 0.34%)均高于对照组(3.98% ± 0.03%、7.81% ± 0.59%、11.95% ± 0.85%、12.02% ± 0.48%,t值分别为15.93、14.49、11.74、33.01,均P < 0.05);分别采用2S-OMPT、ADO激活Sz4细胞LPAR6后48 h,Sz4细胞增殖活力2S-OMPT对照组为1.48 ± 0.01、过表达组为1.29 ± 0.04;ADO对照组为1.51 ± 0.02、过表达组为1.27 ± 0.01,过表达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2S-OMPT对照组29.35% ± 0.55%、过表达组41.70% ± 0.70%;ADO对照组24.60% ± 1.00%、过表达组37.05% ± 0.15%,均P < 0.05)。结论 LPAR6在LCT患者中低表达并与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体外激活LPAR6能够抑制CTCL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LCT患者LPAR6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疾病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特应性皮炎(AD)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就诊的60例AD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中药熏蒸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外用地松樟薄乳膏。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瘙痒时间占夜间睡眠的百分比(PIT)、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PIT、SCORA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PIT低于对照组(15.13±3.47比20.46±3.12,P<0.01),SCORAD评分也低于对照组(15.79±7.63比20.57±8.80,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3%比60.00%,P<0.05)。结论 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AD血虚风燥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瘙痒情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联合臭氧水治疗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6~65岁中重度AD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左西替利嗪胶囊(5 mg每日1次),外涂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次,同时外涂保湿润肤霜。试验组加用臭氧水疗,每周3~5次。共观察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严重度评分(SCORAD)评分、视觉模拟尺(VAS)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CDLQI)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SCORAD评分、VAS评分、DLQI/CDLQI评分分别为42.13±16.03、7.14±2.12、14.92±5.94,治疗2周后分别为27.3±11.01、2.23±1.31、9.69±4.17;对照组治疗前SCORAD评分、VAS评分、DLQI/CDLQI评分分别为43.36±17.78、6.45±1.29、15.15±5.40,治疗2周后分别为39.65±16.67、3.32±0.87、12.84±5.37。两组3种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2周后两组之间3种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和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试验组白细胞介素4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t=8.57,P<0.05),神经生长因子下降幅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9.51,P>0.05)。结论联合臭氧水能安全、有效地改善AD患者病情,可能与降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造口袋联合Ⅳ3000透明敷贴使用,在减少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ies,MARSI)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158例大便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9例。对照组采用造口袋,并进行相关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Ⅳ3000透明敷贴。1个月后,统计患者肛周护理时间及MARSI发生情况。评估患者肛周皮肤损害程度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试验组肛周护理时间为(30.59±5.24)min,MARSI发生率为10.13%,均低于对照组的肛周护理时间(42.26±5.15)min和MARSI发生率26.58%(P<0.05);2组FI患者压疮预后积分表(PUSH)均升高(P<0.05),其中试验组PUSH评分低于于对照组(P<0.05);2组FI患者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其中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造口袋联合Ⅳ3000透明敷贴能够缩短FI患者的肛周护理时间,降低MARSI的发生,减少对肛周皮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在腹腔引流管周围皮肤局部感染时的护理效果。方法104例腹腔引流管置管局部感染者分为对照组52例,使用碘伏纱条;试验组52例,使用碘伏纱条和百多邦软膏。护理期间记录两组红肿渗液消退情况。结果使用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后,局部皮肤红肿渗液,疼痛感明显减轻。两组红肿渗液治愈率及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护理引流管周围皮肤局部感染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辅助治疗干燥性湿疹的结果。方法5家医院82例干燥性湿疹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外搽糠酸莫米松乳膏和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对照组仅外搽糠酸莫米松乳膏,每天2次,14d后停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试验组继续外搽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分别于首诊、治疗后7、14、28、42、56d随访。比较两组皮损SCORAD评分、总改善率、受试者自评、复发率、经皮水分丢失(TEwL)值及角质层含水量。结果①试验组比对照组皮损SCORAD评分显著改善,42d时SCORAD评分,试验组(4.42±2.64)、对照组(6.03±4.02),56d时试验组(3.49±2.78),对照组(6.06±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试验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停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后,试验观察56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停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后,观察28、42、56d时试验组均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1.4%、11.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试验组TEWL下降低于对照组,56d时,试验组TEWL(10.35±2.02)与对照组TEWL(17.28±4.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42d时试验组角质层含水量(29.10±5.39)、对照组(23.12±4.76),56d时,试验组角质层含水量(31.79±4.09)、对照组(22.87±4.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可以辅助治疗干燥性湿疹,降低复发率,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及疱液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SOCS-3)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同时选取II度烫伤患者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患者与对照血清及疱液中SOCS-1、SOCS-3表达水平,自身免疫性疱病严重程度评分(ABSIS)判定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BP患者血清与疱液中SOCS-1、SOCS-3表达的关系及SOCS-1、SOCS-3水平与ABSIS的关系。结果:共收集42例BP患者和30例对照。BP患者血清SOCS-1和SOCS-3水平为62.14±12.45和47.23±10.72,高于对照组的31.25±9.85和20.62±9.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P患者疱液中SOCS-1和SOCS-3水平为106.45±30.27和91.42±24.58,高于对照组的67.26±21.33和51.07±15.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P患者SOCS-1与SOCS-3水平呈正相关(P<0.05),SOCS-1和SOCS-3水平分别与ABSI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及疱液中SOCS-1和SOCS-3表达水平升高,其表达水平与ABSIS评分呈正相关,可能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环磷腺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环磷腺苷60mg/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40ml/d静脉滴注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环磷腺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有效率为61.1%,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的有效率为55.8%,两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试验组有效率为77.8%,对照组有效率为4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远期疗效优于复方甘草酸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C?X?C趋化因子受体5(CXCR5)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疱液中的水平,探讨其在B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5例BP患者疱液为实验组,15例Ⅱ度烧伤患者疱液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分别检测CXCR5及ICOS在两组疱液中的水平。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疱液中CXCR5水平分别为(219±145.31)、(147±23.8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7,P<0.05),但疱液中ICO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8±14.86)比(21.43±5.32)ng/L,t=1.628,P>0.05]。结论 CXCR5的表达可能与BP发病有一定关系,而ICOS与BP发病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管理在改善内镜院内感染的价值。方法采用自身对照队列研究方法,将近一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内镜室检查的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18年5月-2018年10月30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1月-2019年3月300例作为研究组,对比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前后,内镜室空气合格率、医护人员感染知识知晓率、职业暴露发生率、内镜消毒清洗合格率。结果研究组内镜室空气合格率较为99.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无茵操作率和手卫生合格率均达100%,,而感染知识知晓率为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洗手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内镜感染监测方面,研究组的内镜腔消毒合格率和内镜外表消毒合格率均较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研究组职业暴露发生率0.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管理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内镜室感染的概率,有效减少感染风险事件,同时有利于内镜室护理人员有效增强感染控制意识以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干扰素联合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407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202)和联合组(n=205),对照组使用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联合组使用干扰素联合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G6PD、FHIT、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CD3+、CD8+水平,并统计两组患者转阴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G6PD、IL-2、TNF-α水平较低,FHIT、CD3+、CD8+水平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可降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体内G6PD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经传统与可调便携负压吸引装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封闭式负压引流系统覆盖创面,试验组采用爱纳苏可调便携负压吸引装置系统覆盖创面。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肉芽情况、舒适度和满意率评分。结果:试验组的创面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超过75%的患者肉芽红润、颗粒状,血液循环良好,无炎性分泌物,创面培养无细菌生长;对照组多数患者肉芽暗红、颗粒状,血液循环差,部分肉芽糜烂、坏死,创面培养有细菌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舒适度评分为(83.28±11.77)分高于对照组的(56.98±10.52)分,试验组的满意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VSD而言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经爱纳苏可调间歇独立负压系统覆盖创面,可促进愈合,改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外用卤米松乳膏减轻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鲜红斑痣(PWS)后急性炎症反应的疗效。方法:PWS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PDL治疗后即刻外用卤米松乳膏;对照组PDL治疗后即刻外用凡士林霜。所有受试者均给予单次595 nm PDL治疗,参数为8.0~13.5 J/cm2能量密度,1.5 ms的脉宽,7 mm的光斑。并于术后3、7及30天进行随访。结果:试验组红斑评分为 0.4±0.82,对照组为 0.9±0.91,结痂严重程度实验组为1.15±0.77,对照组为1.65±1.22,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红斑持续天数实验组3.7±8.11/天,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10.49/天(P<0.05)。结论:外用卤米松乳膏可以有效减轻PDL治疗鲜红斑痣的术后急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及疱液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与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初发BP患者40例、健康人40例进行血清ECP检测;选择同一时期就诊的33例初发BP患者、41例非免疫性疱病患者进行疱液ECP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和疱液ECP含量,同时对1例BP和1例接触性皮炎患者皮损部位病理切片进行ECP免疫组化染色。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BP患者血清ECP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 BP组血清ECP含量为(116.9 ± 19.3) ng/L,健康对照组为(93.3 ± 15.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96,P<0.001)。BP组疱液ECP含量为(665.8 ± 189.0) ng/L,非免疫性疱病组为(547.5 ± 240.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31,P = 0.0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P患者ECP阳性细胞胞质棕黄色颗粒明显多于接触性皮炎患者。BP患者血清ECP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r = -0.15,P = 0.35)。结论 BP患者血液、疱液ECP水平明显升高,且疱液ECP水平远远高于血清ECP水平,提示ECP可能参与BP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