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对CRP、ESR、RF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温痹汤能有效改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指标;能有效改善CRP、ESR、RF指标。结论:中西医结合以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可起到增加疗效,降低实验室指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痰瘀痹阻证与非痰瘀痹阻证在病程时间、疾病活动度及预后不良因素方面的差异性.方法 纳入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痰瘀痹阻证组与非痰瘀痹阻证组,各50例,比较2组病程时间的差异,并以DAS28-ESR分值来比较2组疾病活动度的差异,以伴关节外病变、高滴度RF及抗CCP抗体阳性例数来比较2组预后不良因素的差异.结果 与非痰瘀痹阻证组比较,痰瘀痹阻证组病程时间、DAS28-ESR数值显著升高(P<0.05);与非痰瘀痹阻证组预后不良因素指标比较,痰瘀痹阻证组伴关节外病变、高滴度RF及抗CCP抗体阳性例数显著增多(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痰瘀痹阻证较其他证型具有病程偏长、疾病活动度偏高及预后较差的疾病特点,痰瘀痹阻证型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高病情活动度及预后不良的关联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追风透骨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夹瘀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对该药物治疗RA的作用做出客观评价。方法纳入R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追风透骨胶囊联合甲氨蝶呤)、对照组(甲氨蝶呤)各30例,连续服药两疗程(56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症状、炎症相关指标、总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1);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减少,晨僵、肿胀、疼痛评分(VAS)等关节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RF、ESR、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安全性观察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追风透骨胶囊能明显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兼血瘀证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降低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哲  王庆国 《世界中医药》2015,10(3):345-347,351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方法:对257例RA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与性别、年龄、主要实验室指标、入院前后DAS28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各证型在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病程、主要实验室指标、DAS2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年龄较轻者多为痰瘀痹阻型和湿热瘀阻型,年龄较大者多为痰瘀痹阻型和湿热痹阻型;寒湿瘀阻型和湿热痹阻型病程最长;各证型DAS28前后评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化痰祛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验证化痰祛瘀法(化痰祛瘀协定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痰瘀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化痰祛瘀协定方治疗组(31例)和益肾蠲痹丸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两组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化痰祛瘀协定方治疗组治疗RA的临床控制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29%和90.32%,对照组的临床控制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0.00%和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双手平均握力及痰瘀痹阻证候积分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可显著降低血清中HA、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化痰祛瘀协定方可有效缓解RA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双手握力,促进受累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关节滑膜炎症,延缓关节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锋 《新中医》2021,53(6):62-66
目的:观察清热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蠲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统计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P)、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相关分子-1A(TL1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 (IL-17)、白细胞介素-1 (IL-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4%,对照组为76.1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晨僵及口渴汗出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晨僵及口渴汗出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α1-AGP、TL1A、CRP、IL-17、IL-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α1-AGP、TL1A、CRP、IL-17、IL-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α1-AGP、TL1A、CRP、IL-17、I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对照组为7.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α1-AGP、TL1A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类风湿关节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董艺  周华虹 《新中医》2023,55(3):113-117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方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受累关节功能及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42例风寒湿痹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经散寒组72例及甲氨蝶呤组70例。甲氨蝶呤组单纯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温经散寒组在甲氨蝶呤组的基础上给予温经散寒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受累关节功能、免疫炎症指标及RA血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晨僵、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畸形、舌象、脉象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温经散寒组低于甲氨蝶呤组(P<0.05)。治疗前,2组RA疾病活动度评级表(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及治疗2个月,2组DAS28评分均降低(P<0.05),且温经散寒组低于甲氨蝶呤组(P<0.05)。治疗前,2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 (I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TNF-...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龙丹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RA患者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乌龙丹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对照组予来氟米特片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DAS28-3评分的改善情况,血清中NF-κB、IL-1、TNF-α的数值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DAS28-3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NF-κB/p65、IL-1、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龙丹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致炎因子。  相似文献   

10.
徐妍 《光明中医》2022,(12):2211-2213
目的 研究皂芥二陈汤联合西药来氟米特治疗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 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诊治的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选出11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皂芥二陈汤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等。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ESR、CRP和R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HAQ-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皂芥二陈汤联合西药来氟米特用于治疗痰瘀痹阻证RA疗效肯定,快速缓解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且联合用药的耐受性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采集全国18家研究中心16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史及中西医诊断信息,设计类风湿关节炎病证规律调查表,将所有信息录入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数据库。将患者辨证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分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特点。结果共收集符合标准的调查表1602份。因部分调查表证候诊断缺如,1418例证候填写完整的RA患者中,单一证候1232例占86.88%,其中湿热痹阻证比例最高共计622例,占43.86%,其他依次为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痰瘀痹阻证、风湿痹阻证、气血不足证。RA患者不同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西南地区外,其他各地区RA患者均以湿热痹阻证为主要证候,湿热痹阻证在华北地区的证候分布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7.08%(137例/240例),西南地区最低为25.48%(66例/259例),西南地区以寒湿痹阻证为主要证候占32.82%(85例/259例)。各地区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病程与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气血两虚证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阻证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其地域分布广,病程较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患者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以毒攻毒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类风湿关节炎分为风毒痹阻证、寒毒痹阻证、热毒痹阻证、湿毒痹阻证、痰毒痹阻证、瘀毒痹阻证、虚毒痹阻证等7种证型,分型辨证选用具有一定毒性的祛风湿中药为主,并辅助其他方法治疗。结果:临床缓解216例,病情改善242例,无效22例,有效率95.2%;中医证候临床缓解230例,显效144例,有效87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96.0%。对216例临床缓解病例进行随访,无反复者130例。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双手握力、关节功能障碍均有改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均降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毒攻毒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近期与远期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痹胶囊。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DAS28、IL-1、IL-6、TNF-α的变化,同时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以评价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通痹胶囊能明显降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P0.05),尤其以改善麻木、怕凉等症状作用显著;还能显著降低IL-1、IL-6、TNF-α含量(P均0.05),减轻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P均0.05)。2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改善畏寒、麻木等中医证候有良好效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制定"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调查问卷",从全国18个中心RA临床数据采集1388例RA患者信息.将RA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6个证型.比较不同证型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E...  相似文献   

15.
探讨针灸联合宣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宣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关节评价指标、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关节屈伸不利、恶风寒、疼痛、冷痛、肿胀、晨僵症状评分、晨僵时间、20m步行时间、双手握力、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关节休息痛指数、CRP、ESR、RF指标水平改善更显著(P 0.05)。结论:针灸联合宣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中医辨证选取50例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15mg口服1次/周,塞来昔布胶囊200 mg口服1次/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6周,治疗6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6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炎性指标,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7,(2):191-193
目的:观察银苓消肿丸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加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苓消肿丸。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ACR20、ACR50、IL-1、IL-6、BAFF的变化,同时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以了解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能明显降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P0.05),尤其在麻木、肿胀等症状改善来讲,表现差异尤为显著。治疗1年后观察组ACR20、ACR50分别为84%、76%显著高于对照组76%、62%(P0.05)。银苓消肿丸能够更好降低IL-1、IL-6、BAFF含量,能够显著减轻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组在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提示安全性疗效两组相当。结论:在联合慢作用药基础治疗上加用银苓消肿丸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改善肿胀、麻木等中医证候有良好效果,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解毒通络除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应用甲氨蝶呤联合自拟解毒通络除痹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实验室指标、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晨僵评分、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血沉、血小板计数、类风湿因子(RF)、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7及IL-23)、CRP、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解毒通络除痹方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甲氨蝶呤,不仅可抑制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还可通过降低CRP、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36例维吾尔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实验室指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风湿科住院的136例维吾尔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记录其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中痰瘀痹阻证(30.9%)居多,其次依次为湿热痹阻证(25.7%)、寒湿痹阻证(22.1%)、肝肾亏虚证(21.3%)。肝肾亏虚证碱性磷酸酶及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寒湿痹阻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湿热痹阻证D-二聚体水平高于肝肾亏虚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血沉水平及DAs28评分均高于寒湿痹阻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吾尔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临床多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更易出现骨代谢紊乱,而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高,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方温阳通络宣痹汤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为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临床诊治思路。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即治疗组(温阳通络宣痹汤治疗)及对照组(甲氨蝶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分析两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疗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宣痹汤能够减轻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