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吸唾管持续低负压吸引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贵港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8例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气道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一次性吸唾管进行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比较2组治疗指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5 d、住院7 d的排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42%(5/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观察组排痰不畅、误吸、低氧血症、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6/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P<0.05)。结论 采用吸唾管持续低负压吸引技术能够促进神经重症患者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声门下吸引气管切开导管与普通气管切开导管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116例气管切开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声门下吸引气管切开导管吸痰,对照组采用普通气管切开导管吸痰,对两种方法的肺部感染率、平均吸痰时间、护理工作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吸痰的次数分别是10.2次和14.6次,P<0.01、吸痰的量分别是50.2ml和45.7ml,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均分别是46.55%和65.52%,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声门下吸引气管切开导管吸痰效果优于普通气管切开导管吸痰效果,能降低肺部感染率,减少吸痰次数,从而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声门下吸引气管切开导管与普通气管切开导管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116例气管切开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声门下吸引气管切开导管吸痰,对照组采用普通气管切开导管吸痰,对两种方法的肺部感染率、平均吸痰时间、护理工作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吸痰的次数分别是10.2次和14.6次,P<0.01、吸痰的量分别是50.2ml和45.7ml,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均分别是46.55%和65.52%,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声门下吸引气管切开导管吸痰效果优于普通气管切开导管吸痰效果,能降低肺部感染率,减少吸痰次数,从而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谢红霞 《中外医疗》2013,(24):55-56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的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将30例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吸痰方法吸痰,即将吸痰管无负压的情况下缓慢插入气管深处,当到达气管深处再打开负压一边吸一边提起旋转退出。观察组从气管切开人口即开始吸引,边插边吸引,到达气管深部后上提1cm再缓慢边上提边吸引,直至痰液吸净,即至始至终都有负压。观察指标:①肺部感染;②spo2<90%(吸痰过程中);③黏膜损伤(吸痰时血痰或出血明显);④日吸痰次数。结果两组肺部感染、spo2<90%、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日吸痰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吸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石艳 《四川医学》2012,33(10):1852-1854
目的观察控制痰液粘稠度对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控制痰液粘稠度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2周后观察对比吸痰时间、吸痰负压、氧合指数、颅内压、肺部感染率、格拉斯哥(GCS)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吸痰时间、吸痰负压、氧合指数、颅内压、肺部感染率和格拉斯哥(GCS)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痰液粘稠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利脑外伤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放置口咽通气管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外科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中心负压吸引,观察组给予放置口咽通气管,吸痰管经口咽通气道插入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鼻/口腔插入吸痰管吸痰。结果 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后SpO2回升明显、呼吸频率减慢、肺部痰鸣音减弱或消失、吸痰间隔时间延长,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及气道黏膜损伤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既能快速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又能减少气道黏膜的损伤,在急诊抢救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采取单侧拍背后吸痰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CU住院的机械通气患者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双侧拍背后吸痰法,试验组采取单侧拍背后吸痰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拍背吸痰后痰鸣音消退率、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吸痰次数、吸痰累积时间、肺部感染率、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的拍背吸痰后鸣音消退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05,P0.05);试验组的肺部感染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1,P0.05)。试验组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吸痰累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吸痰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采取单侧拍背后吸痰法可缩短患者气管导管和呼吸机分离时间,确保持续不断与有效的供氧,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集束化气道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6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1周后急性病理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置管时间、ICU入住时间、日吸痰量、吸痰次数、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吸痰次数、每日吸痰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气道护理可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和ICU入住时间,减少吸痰次数和每日吸痰量,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振动排痰对急性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雾化吸入和负压吸引排痰,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振动排痰,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水平、套管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及PaCO2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套管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雾化吸入和负压吸引排痰基础上采用振动排痰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血气指标水平,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套管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雾化吸入和负压吸引排痰。  相似文献   

10.
宋迎 《黑龙江医学》2022,(15):1895-1897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样本医院收治的1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康复效果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06,P<0.05);观察组每日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吸痰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65、13.680、6.185,P<0.05;χ2=6.038,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可减少患者每日吸痰次数,缩短机械通气以及吸痰间隔时间,能够促进其快速康复,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与研究恒温湿化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常规吸痰组(对照组)和恒温湿化器联合密闭式吸痰组(观察组),各51例。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人工留管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的痰液黏度、血氧饱和度及痰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人工留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痰液黏度、血氧饱和度及痰菌阳性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温湿化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适用于气管切开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患儿低负压吸痰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1-01~2012-03收治的85例心脏手术后婴幼儿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低负压吸痰方法 (调至负压在0.01~0.02MPa),并给与对症施护,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吸痰法,对比两组疗效,观察两组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及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吸痰过程中血氧饱和度维持稳定,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较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呼吸道黏膜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正确的低负压吸痰方法,可维持较好的血氧饱和度,减少呼吸道黏膜损伤,保证患儿呼吸功能的顺利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自行设计制作一次性肠瘘负压吸引辅助管并应用于肠瘘患者,观察该辅助管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30例肠瘘患者,按收治时间进行分组,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6例肠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4例肠瘘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吸引方法,试验组采用自制辅助管进行负压吸引。结果试验组患者体温上升率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一次性肠瘘负压吸引辅助管在保护患者肠管周围组织的同时更好引流腹腔中的粪便等污染物,降低感染率,减少换药次数和花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经口鼻吸痰的老年患者中采用简易吸痰法的经济安全有效性。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有吸痰指症的老年患者60名,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法,观察组采用简易吸痰法即吸痰前生理盐水改为凉开水试吸润滑;吸痰管由一次一更换改为24小时更换一次(前提是痰液在上呼吸道);吸痰后生理盐水冲管改用凉开水冲管。对肺部感染率、操作时间、物品消耗量、呼吸道粘膜出血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痰备物时间对照组3.83±0.09min,观察组1.84±0.1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疗成本费用:每人每天吸痰费用对照组超出观察组140.86元;肺部感染率对照组21.7%、观察组13.3%,呼吸道粘膜出血率对照组27.5%,观察组3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口鼻吸痰的老年患者中采用简易吸痰法吸痰确实较传统吸痰法简便经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郭伟娜 《求医问药》2014,(16):220-221
目的:探讨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法与普通吸痰管吸痰治疗法预防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研究组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吸痰管吸痰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其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气状况,预防其发生肺部感染。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唐容辉  刘伟  胡川  杨溢 《当代医学》2021,27(1):92-94
目的探讨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治疗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辅助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辅助治疗,观察两组吸痰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价治疗效果及肺部感染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每日吸痰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治疗3 d、7 d CP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辅助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有利于尽快缓解患者感染症状,减少吸痰次数及抗生素的应用,利于患者恢复正常体征,缩短住院时间,治疗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杨杰民 《右江医学》2010,38(2):174-176
目的观察一次性精量输液器应用于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应用一次性精量输液器持续滴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的间断湿化法湿化气道,对比观察两组吸痰次数、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气道湿化工序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气道湿化工序、吸痰次数、痰液黏稠度、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精量输液器持续滴注湿化法湿化气道临床效果优于原常规的间断湿化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吸痰护理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通气及肺部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深部吸痰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浅部吸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通气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7.3%,高于对照组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aO2、氧合指数均比护理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CO2水平均比护理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及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依次为5.5%、1.8%,均比对照组21.8%、27.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深部吸痰护理方式相比,对气管切开早期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浅部吸痰护理方式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几率,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7,(7):915-918
目的:观察和分析改良式一次性牙垫在麻醉及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急危重救治插管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128例麻醉和急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一次性牙垫,对照组采用传统牙垫,比较两组患者固定效果、吸痰效果、舒适度、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口腔损伤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无移位率高于对照组,轻度移位率、中度移位率和重度移位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鸣音消失率、吸痰次数≤2次、刺激性咳嗽反射性强度强均高于对照组,痰鸣音改善率、吸痰次数≥3次、刺激性咳嗽反射性强度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垫应用后2h、4h、6h,两组患者牙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均高于应用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极度不适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14.06%)低于对照组(4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一次性牙垫在麻醉及急危重患者救治中应用效果满意且安全可靠,提升了舒适度、改善了应用依从性,便于各项操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5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48 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改良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改良组患者采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对两组患者牙菌斑去除率、口腔并发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改良组患者的口腔并发症、VAP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牙菌斑去除率及发生VAP患者的MV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冲吸式口护吸痰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优于传统口腔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