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吉安市城乡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吉安市城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吉安市小学生心理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1295名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吉安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小学生中受各种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的人数达38.3%,其中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性别差异(P<0.05);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有年级差异(P<0.05);总焦虑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非常显著的学校差异(P<0.01)。结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成长环境影响较大,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关心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要针对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  相似文献   

2.
吉安市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吉安市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吉安市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534名农村小学生进行测查,为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也测查了332名城市小学生。结果:吉安市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村小学生中受各种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的人数达38.9%;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在总焦虑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农村小学生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城市小学生;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性别差异(P〈0.05);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有年级差异(P〈0.05)。结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成长环境影响较大,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关心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要针对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描述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南、皖北城乡普通中学7所,获得样本3421人,其中留守青少年682人.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安徽省10一18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其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皖北差于皖南(MHT总分、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P<0.05);女生差于男生(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初一学生MI-IT总分低于其他年级(P<0.05);农村差于城镇(对人焦虑、孤独倾向,P<0.05);非独生子女差于独生子女(MHT总分、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结论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中的女生、高中学生、非独生子女以及皖北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南、皖北城乡普通中学7所,获得样本3421人,其中留守青少年682人.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安徽省10~18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其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皖北差于皖南(MHT总分、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P<0.05);女生差于男生(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初一学生MHT总分低于其他年级(P<0.05);农村差于城镇(对人焦虑、孤独倾向,P<0.05);非独生子女差于独生子女(MHT总分、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结论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中的女生、高中学生、非独生子女以及皖北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综合考察近20年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思路。方法 对106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 MHT)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n=67 382)进行元分析。结果 小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8分。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随年代上升(R2=23%、1%、7%;Ps<0.05),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随年代下降(R2=5%、6%、10%;Ps<0.05)。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得分略高于非留守小学生(d:0.26~0.39,Ps<0.05),进城务工随迁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得分略高于当地小学生(d:0.28~0.37,P<0.05)。结论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年代变化趋势喜忧参半。留守小学生、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相对欠佳。研究差异受年代、学生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前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索"医校共育"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方法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CR)"量表,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共8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30名学生中有951名学生有明显学习焦虑情绪,占调查人数的46.8%,排名第1。8项中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心理、恐怖倾向以及身体症状上呈现的问题比例分别为51.6%、7.9%、23.2%、19%、8.2%和43.7%、5.2%、17.6%、15.4%和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生和男生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心理及恐怖倾向上呈现的问题比例分别为51.9%、16.2%、21.5%、8.2%和41.8%、9.2%、17.8%和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德阳市中小学生学习焦虑心理普遍严重,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存在更多问题心理倾向,而女生也比男生存在更多问题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30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程度进行测量。结果 (1)不同性别的未成年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龄的未成年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服刑时间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尊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服刑情况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尊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自尊程度和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及心理健康状况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1)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受父母服刑时间、服刑情况及年龄的影响。(2)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年龄越大,其自尊水平越低。(3)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自尊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对其采取相关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沈阳市6所学校1 88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最常见,发生率为46.22%,其余依次为自责倾向(17.76%)、身体症状(15.34%)、过敏倾向(10.29%).对人焦虑(6.26%)、恐怖倾向(5.15)、冲动倾向(3.63%)和孤独倾向(1.11%).流动男童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总分高于常住男童(P值均<0.05),流动女童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总分高于常住女童(P值均<0.05).结论 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自责倾向为主,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常住儿童差.  相似文献   

9.
宋于兰  刘波 《健康研究》2009,29(1):47-49
目的探索不同性别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方法通过对本校42名中专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与研究(男生20名,女生22名),对男女学生不同心理状况进行比较,找出其区别。研究中使用到10个里克式五点标准答卷。结果职业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总体一般,但在两种不同性别在感受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多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应对职校学生按其不同性别差别对待,予以较多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济宁市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探索适合改善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济宁市1 705名农村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问卷调查,对留守初中生采取团体心理辅导为主的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1)1 705名农村初中生中留守学生为546名,占32.0%;2)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MHT得分比较,八个因子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除了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外,其他六个因子得分和总焦虑倾向得分留守组均高于非留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4);3)干预结束后,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因子处理因素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除身体症状外,其他各因子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留守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聊城市城乡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0月,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和冠县抽取部分城乡4-6年级小学生,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调查。[结果]检测小学生687人,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13人,占1.89%。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者所占比例,农村360名学生,为0.83%;城区327名学生,为3.06%(P〈0.05);男生358名,为1.40%;女生329名,为2.43%(P〉0.05)。8个内容量表中,有1项或多项出现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者所占比例,农村学生为8.51%,城区学生为9.63%(P〉0.05);男生为8.31%,女生为9.84%(P〈0.05)。农村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是恐怖、冲动、自责、焦虑,城区学生是焦虑、恐怖、过敏;男生是焦虑、恐怖、冲动,女生是恐怖、过敏、焦虑、自责。[结论]小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总的较好,部分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浙江中部地区农村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浙江中部地区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该地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周步成等修订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浙江中部地区245名农村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也占一定比例,毕业班女生为高发人群;主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学习焦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MHT得分性别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总量表分上年级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对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某县农村中学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探索该地区不同类型青少年的心理差异,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县农村中学的初中生700人,以班为单位,利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四个因子对留守青少年、非留守青少年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 结果 某县农村中学11~17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67.89%;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其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青少年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差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在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项目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某县农村中学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的女生比留守青少年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初一年级的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区公办小学和随迁子女小学高年级学生抑郁焦虑情况,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分层整群抽样得到的2所公办和2所随迁子女学校四、五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评估总体心理状况,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估抑郁倾向,孤独感量表(UCLA)评估孤独倾向。结果 纳入公办小学学生390名,随迁子女小学学生412名,其中男生444名,女生358名。经χ~2检验,公办小学抑郁倾向检出率高于随迁子女小学(21.5%vs16.0%,P=0.045),而两者MHT心理量表总体检出率无差异(15.6%vs17.5%,P=0.490)。其中,公办小学学生MHT量表中学习焦虑检出率低于随迁子女学校(7.4%vs16.0%,P<0.01),其余分量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在以上两类人群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抑郁倾向检出率和MHT心理量表总体检出率在公办小学非本地户籍生与随迁子女学校学生之间、公办小学本地户籍学生与公办小学非本地户籍生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公办小学非本地户籍生和本地户籍生的学习焦虑检出率均低于随迁子女小学(P<0.05)。结论 与随迁子女小学相比,公办小学学生抑郁倾向较高;MHT心理量表总体检出率在两类学校之间无差异,但随迁子女小学学生可能存在较高的学习焦虑,户籍可能不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徐容容 《中国校医》2010,24(7):503-504
目的了解农民工子弟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本文采用MHT中部分量表(学习焦虑、冲动倾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对扬州市某小学264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1)该样本总体在学习焦虑上得分(M=5.22)较高。(2)不同年级小学生在学习焦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被试的学习焦虑与冲动倾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 4~6年级小学生学习焦虑偏高,应采取相应的学习压力减缓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丽水市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状况,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丽水市莲都区历年劳务输出最多的雅溪、曳岭2个区随机抽取2所初中和2所小学的留守儿童,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调查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共发放问卷940份,回收完整问卷896份,回收率为95.32%;经效度检测作废25份,获得有效问卷871份,有效率为97.21%。其中小学生495人,初中生376人;男生451人,女生420人。留守儿童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检出率分别为46.96%、3.90%、1.61%、13.20%、14.81%、12.51%、4.13%和2.53%。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在自责倾向方面的检出率为15.56%,高于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10.11%(P0.05);女生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检出率为52.62%和17.62%,均高于男生的41.69%和9.09%(P0.05);男生冲动倾向检出率为3.55%,高于女生的1.43%(P0.05)。结论丽水市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心理问题较多,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深圳市2所中学1 090名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中学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有孤独倾向、学习焦虑、冲动倾向、自责倾向和对人焦虑等,异常者(人次数)的累积百分比达85.59%,男生的冲动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高于女生,而女生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显著高于男生。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所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甘肃省会宁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和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对会宁县1 0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全量表分在65分以上)的学生检出率为2.3%,各内容量表中学习焦虑检出率(8.50±3.01)最高,为64.46%,孤独倾向检出率(2.67±2.01)最低,为2.65%;女生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全量表得分均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初中生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全量表得分上高于小学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因素有性别、年级、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亲是否到外地工作。结论 会宁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根据影响因素提出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丽水市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丽水市农村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丽水市2011-2015年劳务输出最多具有代表性的6所初中学校的学生,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展开调查。结果调查1 124名学生,留守初中学生479人,非留守初中学生645人。在冲动倾向方面,留守初中学生评分(3.07±2.45)分,高于非留守初中学生(2.69±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P=0.007)。在留守学生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方面,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父母不经常联系的留守初中学生孤独倾向评分(3.28±2.39)分,高于与父母经常联系的学生评分(2.49±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P=0.010)。结论丽水市农村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还是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应给予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龙 《中国校医》2009,23(2):134-136
目的分析当前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安徽省6088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阳性检出率为2%,各分量表阳性总检出率为总人数的68.1%,其中学习焦虑因子检出率为57.3%。各项检出率依次排序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冲动倾向、孤独倾向。②不同性别、生源、年级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徽省中小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心理问题还普遍存在,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