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I(cTnl)在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微粒子免疫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23例NQMI患者血清cTnl浓度,将其阳性率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作比较。结果:cTnl升高共23例,阳性率100%,峰值平均值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界定值的20倍。CK-MB升高16例,阳性率为69.6%,峰值平均值为正常值上限的5.6倍。结论;肌钙蛋白I在NQMI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CK-MB。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8例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同时联合检测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和肌钙蛋白Ⅰ,比较其检查结果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1例心肌酶谱升高,敏感性为85.4%,43例肌钙蛋白Ⅰ阳性,敏感性为89.6%。21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有20例心肌酶谱升高,21例肌钙蛋白阳性;27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有23例心肌酶谱升高,25例肌钙蛋白Ⅰ阳性。12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0例心肌酶谱升高,特异性为91.7%,5例肌钙蛋白Ⅰ阳性,特异性为95.8%。结论:联合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检测急性心肌梗死两者相辅相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郭钊林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128-129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标记物,能够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检测和诊断。方法收集400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标本,分别对所采血液进行肌钙蛋白Ⅰ(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的定量检测,研究其阳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阳性率:cTnI为93.4%,CK—MB为32.1%;敏感性:cTnI为100%,CK-MB为48.2%;特异性:cTnI为93.4%,CK—MB为32.1%。结论cTnI阳性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具有高度的预见性,cTnI的阴性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机率很小。cTnI可作为心肌细胞受损时一种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液标记物。cTnI可以早期预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微血栓的形成,cTnI也可以作为一种排除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急性胸痛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与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5例急性胸痛患者的血清cTnI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根据cTnI的结果分为二组,分析cTnI与心脏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它们的关系。结果:45例患者中有24例cTnI阳性,占53.3%;16例CK-MB升高,占35.6%;24例cTnI阳性患者中有6例(25%)发生心脏事件,21例cTnI阴性患者中仅1例(4.8%)发生心脏事件,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cTnI是诊断心肌细胞损伤最特异、最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释放动力学,浓度曲线,峰值特点及与血清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动态变化的比较,以确定cTnI早期诊断AMI及判断溶栓后再通的价值.方法:对102例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前后血清cTnI的动态检测分析.并与CK、CK-MB做比较.结果:cTnI升高时间比CK、CK-MB早2h,AMI在起病后6 h内,cTnI、CK、CK-MB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100%、66%和64%,起病后6h内cTnI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K、CK-MB(P<0.05):cTnI增高持续时间长达7天以上,显著长于CK、CK-MB(P<0.01):cTnI峰值溶栓再通组明显提前为10~14h,比CK、CK-MB早2h左右,而溶栓失败组明显延长到26~29h,与CK、CK-MB组无区别.结论:cTnI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生化指标,动态观察cTnI的变化,对AMI早期或晚期的诊断及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血清心肌肌钙蛋白与血清CK-MB水平诊断心肌炎性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建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测定小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I)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水平;同时观察42例临床拟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及血清CK-MB水平.结果 28只病鼠中19例(67.85%)cTnI升高,17例(60.71%)cTnI升高,6例(21.42%)CK-MB升高;42例患者中26例(61.9%)cTnI升高,16例(38.1%)cTnT升高,2例(4.76%)CK-MB升高.结论测定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探查心肌炎性损伤远较血清CK-MB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血心肌肌钙蛋白I(cTni)定性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AMI行cTd检测,同时测定血清CK、CK—MB并与心力衰竭组、非心脏痛组比较。结果:AMI组发病后平均4.3小时cTnI阳性率95%,之后~第7天各时点阳性率均100%。该组CK和CK—MD峰值平均为1508.45U/L和6l87.73U/L,超过正常上限2倍。心力衰竭组和非心脏病组各时点cTnI均阴性,CK、CK—MB峰值在正常范围。结论:全血cTnI定性检测可在病床边检出AMI,15min内获结果,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AMI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心肌肌钙蛋白-Ⅰ(Tnl)在胸痛患者中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3年7月~2004年6月间因胸痛而住心内科的患者,共9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胸痛满4h及8h)做心肌肌钙蛋白-Ⅰ(Tnl)、及心肌酶谱(主要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检查,比较两者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结果 共有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满4h后Tnl阳性20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升高的17例,胸痛满8h后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nl均阳性,CK-MB升高的22例,其中1例住院期间一直未见CK-MB升高;4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中有6例Tnl阳性,均无CK-MB升高;25例非冠心病患者,Tnl均阴性,且无CK-MB升高。结论 Tnl在心肌损伤的情况下敏感性好、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9.
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定cTnI和CK-MB,并且同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和CK-MB开始升高时间,高峰出现时间在溶栓再通者中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72h后测定cTnI的特异性明显高于CK-MB(P<0.005)。结论监测cTnI比CK-MB对AMI患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新军 《当代医学》2016,(12):33-34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A组,选择同期收治的43例骨骼肌损伤患者作为B组,4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酶法检测其血清CRP、cTn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A组的CRP、cTnI和CK-MB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血清CRP+cTnI+CK-MB、CRP+cTnI和CRP+CK-MB阳性率均为100%.结论 血清CRP、cTnI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快速床旁定量测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ACS患者,其中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4例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同时做dThI定量及CK-MB测定,进行各组间比较分析.结果:AMI组cTnI、CK-MB明显高于UAP组及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01).UAP组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K-MB无显著差异(P〉0.05);UAPⅢ级的cTnI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级(P〈0.001).结论:cTnI床旁快速定量测定方便、省时,对ACS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MB型(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三项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1月收住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资料116例,根据病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47例,阶段性测定其血清CK-MB、cTnI及hs-CRP指标并与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K-MB、cTnI及hs-CRP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AMI组血清hs-CRP与其他心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hs-CRP与CK-MB及cTnI之间有正相关.结论 血清CK-MB、cTnI及hs-CRP联合测定可早期快速诊断冠心病,一定水平的hs-CRP与血清CK-MB、cTnI联合检测可早期预测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3.
郭辉 《吉林医学》2008,29(19):1659-1659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的检测意义。方法:观察比较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30例对照组的cTnI和心肌酶谱的测定。结果:AMI患者的阳性率分别:cTnI87.5%、CK56.3%、CK—MB62.5%。结论:AMI患者胸痛后6h之内血清cTnI的敏感性最高,对早期诊断及时溶栓治疗ANI有重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cTnI、Mb和CK-MB检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Mb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AMI患者、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26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和25例健康者进行血清cTnI、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测定,并对AMI患者胸痛发生不同时段cTnI、CK-MB值进行动态观测。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CK-M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5%和56.3%。CK-MB在UAP组和SM组有较高的阳性率,而cTnI在UAP和SM组未检出。cTnI在AMI发生4h内即显著升高,两项指标的最高峰值在8~16h内均可出现,72h后CK-MB降至临界值,而cTnI在7d后仍高于对照组。结论:cTnI在AMI早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因其具有较宽的时间诊断窗口和独特的特异性,所以是AMI早期诊断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31例心绞痛组(UA)和20例正常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检测cTnI、Myo、CK-MB三项指标。结果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灵敏度高于Myo、CK-MB,阳性率分别为66%、40%、31%,P<0.05。结论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特异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两种生化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胸痛发作后2~4h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定量检测血清cTnI、Mb、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bc、TnI、CK、CK-MB明显升高;峰值时间:Mb,(8±2.2)h;CK-MB,(18.1±3.2)h;CK,(19.4±4.1)h;cTnI,(18.6±2.9)h。病情恶化时各项指标持续上升,病情好转时降至正常范围。对照组的cTnI、Mb、CK和CK-MB4项指标均正常。结论cTnI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较理想的指标,同时Mb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快速、可靠的生化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临床应用。方法:50例Q波型心梗(QMI)患者及12例非Q波型心梗(NQMI)患者。分别于发病后8小时内(极早期)、24小时(急性期)及5天后(亚急性期)抽取静脉血标本进行心肌肌钙蛋白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测定。结果:显示cTnⅠ在AMI极早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时QMI组与NQMI组的阳性率依次分别为58.00%,100.00%,78.00%,16.67%,75.00%,33.33%;在AMI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的cTnⅠ阳性率明显高于CK-MB的92.00%,16.00%,58.33%,8.33%。在第7天cTnⅠ持续阳性的10例患者中2例半个月内死于心脏骤停,其余8例半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和心绞痛。结论:(1)AMI后24小时cTnⅠ阳性率高于CK-MB阳性率;(2)心梗面积与cTnⅠ水平有较好的相关性;(3)cTnⅠ持续阳性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9.
杜永涛 《当代医学》2012,18(22):32-33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84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7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K-MB、cTnI及hs-CRP水平,并比较两组间3种指标的差别.结果 AMI患者血清CK-MB、cTnI及hs-CR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标志物以cTnI达到峰值的时间最短,其次为CK-MB.结论 AMI患者血清CK-MB、cTnI、hs-CRP均明显升高,联合检测可避免单项检测结果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对AMI的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血清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发光免疫分析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结果:CK-MB轻度升高组(Ⅱ组)中,cTnI在正常范围;而CK-MB显著升高组(Ⅲ组)中,cTnI升高。结论:血清cTnI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