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吸烟相关行为,分析其戒烟服务的提供情况。方法于2009年调查天津市20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在职人员(包括医护、行政及后勤人员),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帮助吸烟者戒烟情况等。同时拦截调查每家医院就诊者20人,调查内容包括医院控烟环境变化、医院内吸烟情况、医院提供的戒烟服务等。干预内容包括制定医疗机构控烟政策、场所干预、人群干预和提供戒烟服务等,干预时间为2009年3月—2009年12月。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1576人和1624人。干预前后被调查者的吸烟率分别为18.2%和17.4%,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5.4%和15.7%。干预后医院就诊者在医院见到控烟宣传的比例上升,认为医院内吸烟情况减少,吸烟率下降,闻到烟味的比例下降,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在医院期间,见到过禁烟标志"和"医院有人主动宣传禁烟知识"的回答在干预前后无变化,认为医院提供的戒烟服务干预前后无改善(P0.05)。结论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吸烟水平低于2002年全国人群,但仍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生吸烟问题,同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无烟环境改善力度和戒烟服务提供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生吸烟相关行为、提供戒烟服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区县的各级医院的临床医生,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吸烟情况、烟草危害相关知识、对控制吸烟政策的态度和控制吸烟能力等相关信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天津地区医生吸烟率为16.4%,男性吸烟率为37.5%,明显高于女性吸烟率0.4%,吸烟的医生中有73.8%在上班时吸烟,有36.0%尝试过戒烟;调查对象中有60.5%会经常建议病人戒烟,57.1%听说过戒烟药物,但只有7人给病人使用过;大部分医生对医院控烟持支持态度,并对烟草的危害的认知度较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对烟草的某些危害存在误区;影响医生吸烟的主要因素有吸烟相关知识、性别以及家中是否可以吸烟。结论天津地区医生的吸烟率较高,为患者提供戒烟服务的意识和技能有待提高,医生的吸烟行为受多个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兵团石河子医务人员吸烟现况及知识态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兵团医务人员吸烟现状,掌握其吸烟及被动吸烟危害知识及控烟态度行为,为今后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50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吸烟率为30.6%,其中男性吸烟率(64.1%)显著高于女性(1.50%);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吸烟率为最高;高级职称者吸烟率显著高于中级、初级及以下者;45岁及以上年龄组吸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戒烟原因的回答100%是为自己的健康;89.7%的医生因病情与吸烟无关而不询问病人,经常对病人进行戒烟行为干预的医生仅有37.0%;不吸烟医生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吸烟医生;对于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上,不吸烟医生的支持率均显著高于吸烟医生的支持率(P<0.05)。结论医生对烟草危害性知晓率较低,强化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提高医生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率,改变吸烟行为,促进全面控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澳门本地居民在禁烟法实施后的吸烟及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对澳门海关506名出境居民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烟情况、戒烟情况以及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澳门居民吸烟率为16.75%,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7.70%,女性吸烟率为6.30%,男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原因前三位的是朋友影响、无聊、吸烟可以提神;戒烟原因前三位的是浪费金钱、觉得吸烟有害健康、对周围人影响比较大。结论澳门自新控烟法出台后控烟颇有成效,但仍需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以达到全面禁烟。  相似文献   

5.
信云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22-2124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卫生工作者吸烟状况和控烟知识态度行为并进行干预,以提高其控烟意识。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家卫生机构的1 031名在职人员进行调查,并对全员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干预。结果总吸烟率为21.4%,男性(45.3%)显著高于女性(0.5%),不同岗位男性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方面:对吸烟、被动吸烟与肺部疾病的关系认知较好,但吸烟易患骨质疏松、男性性功能障碍和牙龈坏死或溃疡的认知低于50%,被动吸烟与婴儿猝死综合征相关的认知仅25.2%。行为方面:听说且使用过戒烟药物的医生仅6人(1.5%)。通过综合干预,男性吸烟率、帮助吸烟者戒烟行为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戒烟药物的医生没有差异(P>0.05)。结论该市卫生工作者中男性吸烟率较高,对烟草危害认识不全面,医生控烟意识淡薄。应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无烟医疗机构活动,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改变吸烟行为、提高控烟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医生吸烟及控烟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生吸烟和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开展医生戒烟活动、医生帮助吸烟者戒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询问调查抽中的广州市1级、2级和3级医院的一线临床医生。结果医生的总吸烟率17.3%,现吸烟率为15.2%,其中40~岁年龄段现吸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现吸烟率25.9%,女性无人吸烟,影响现吸烟率的主要是男性吸烟者;1、2级医院现吸烟率明显高于3级医院。80.4%的医生赞成医生应该为病人树立不吸烟榜样,52.7%的医生赞成或不反对医生应主动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并希望了解更多吸烟和控烟有关知识。结论有必要在医生中开展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戒烟知识和方法培训,令医生自己减少吸烟,并使医生更主动地、为病人提供更专业的戒烟服务。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控烟能力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联  王卫峰  周刚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4068-4069
[目的]了解河南省医务人员的吸烟现状及提供戒烟服务的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990名医院的一线医生通过询问和自填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总吸烟率为27.5%;现在吸烟率为22.3%;常吸烟率为13.3%;大多数医生了解一些吸烟与疾病的相关知识;只有30.9%的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能常常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76.7%的医生不了解如何为病人开戒烟处方。[结论]医务人员应提高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并加强控烟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参与创建全国无烟医院项目的4家医院中医务人员吸烟情况和戒烟服务提供情况,为上海市无烟医院建设及推进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4家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吸烟、戒烟情况、对吸烟相关危害知识的认识及戒烟服务提供情况。结果 4家项目医院的医务人员吸烟率为12.5%,21.6%的吸烟医生每日吸烟量在10支以上,58.4%的吸烟医生吸烟年数超过10年。绝大多数的医务人员对吸烟危害的相关知识、吸烟相关疾病有正确认识,并对控烟持积极态度。51.1%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时经常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但只有0.4%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结论有必要在医务人员中加强控烟健康教育,使其能积极主动地为病人提供更专业的戒烟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吸烟状况、戒烟想法及戒烟方法的应用,为有针对性地在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同时为制定相关控烟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 PPS 法(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在每个区抽取3个街道,共计16个区。使用 PPS 在每个街道抽取2个居委会抽样单位,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每个居委会抽取70个家庭户,每个家庭户采用 KISH 表抽取1名调查对象,每个居委会完成50份调查问卷。结果男性现在吸烟率为42.35%,女性现在吸烟率为10.32%,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χ2=760.956,P <0.05),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05,P <0.05)。男性与女性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9,P >0.05),不同吸烟量的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34,P <0.05),随着吸烟者吸烟量的增大,想戒烟的比例也在逐渐降低。89.18%现在吸烟者选择靠自己毅力戒烟,7.06%选择拨打戒烟热线。在过去12个月,有42.25%医护人员建议吸烟者戒烟。非吸烟者对主动吸烟及吸入二手烟的危害知晓率高于吸烟者,有戒烟想法的人主动吸烟及吸入二手烟的危害知晓率高于吸烟者。结论应积极开展控烟工作,有针对性地对男性、女性吸烟者开展控烟干预工作,加大戒烟门诊、戒烟热线的宣传,提高医务人员的戒烟知识和戒烟技巧,广泛宣传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同时政府部门加强控烟法律执行力度,保证人民群众不受二手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泰安市中心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吸烟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医院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院在职2000名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烟情况,吸烟的危害,戒烟的技巧,控烟知识等。结果男性吸烟率43.9%,女性吸烟率0.7%,平均吸烟率17.0%,男性高于女性,P〈0.01;男性中医生的吸烟率30.67%,后勤人员吸烟率73.2%;不同文化程度者吸烟率不同,中专及以下者吸烟率最高68.8%。在吸烟者中,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意志力,占48.1%。结论医院职工男性吸烟率高,文化程度低者吸烟率高,控烟知识和技能差,建议做好男性职工的戒烟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吸烟现状及烟草相关知识和态度,为今后健康教育和控烟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该师范大学1—3年级在校学生1100名,调查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吸烟相关的知识、信念、行为。结果1100名调查对象中总吸烟率为11.4%,其中男生吸烟率为21.8%,女生吸烟率为2.2%,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1)。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在年级和专业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好奇、社交需要、周围朋友影响等。结论师范生虽然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程度较高,但吸烟现象不容忽视,社会和学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策略,以控制师范生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房山区医务人员控烟能力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的态度和控烟能力干预效果,为制定医务人员参与控烟工作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询问和自填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区4所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对干预组实施一系列控烟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干预组医务人员在院内随意吸烟的现象较干预前下降了18.8%,在劝导病人戒烟和为吸烟者制定戒烟计划方面分别比基线高出14.9%和25.8%,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烟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较干预前和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的控烟干预是可行的,以医务人员为切入点进行控烟健康教育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山东省医学院校学生的被动吸烟状况以及对吸烟行为的劝阻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9月,从山东省9所医学院校中随机抽取2所学校,在每所学校中分别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专业和年级为分层特征,抽取2001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集中式自填问卷的方法对医学生的被动吸烟状况及其对吸烟行为的劝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完成调查1801人,被动吸烟率为27.8%,对被动吸烟健康危害相关知识的全部正确认识率为54.9%,41.4%的被动吸烟者在遇到吸烟行为时曾对吸烟者进行劝阻。结论医学院校学生被动吸烟率低于一般人群,对被动吸烟健康危害相关知识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应开展学校控烟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医学院校学生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医生吸烟行为及控烟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医生的吸烟行为和烟草控制知识现状,为在医生中实施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台州市及云和县165家医疗机构1272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2.25%的医院有禁烟规定;医生总吸烟率为23.05%,现在吸烟率为19.27%,男性高于女性;8种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63.88%,6种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75.04%;82.55%的医生会主动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2.25%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22.56%的医生参加过戒烟方法培训;多因素分析显示,医生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有性别(OR=26.98),外科工作(OR=1.58),10年以上医院工作经验(OR=1.99),对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的认识(OR=0.62)。结论医生的烟草相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应当进一步加强医生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人群烟草暴露情况、对学校等公共场所控烟认知及需求,为高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及整群抽样方法,对保定市4所高校2 7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2 602名被调查大学生中,现在吸烟率是12.0%,2 267名非吸烟者的被动吸烟率为24.6%,大学生被动吸烟主要发生在网吧(70.6%),宿舍(57.5%),家中(49.9%)等场所;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学生针对不同类型公共场所控烟的认识不同;73.5%的调查对象希望了解与吸烟相关的知识;83.0%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拒绝吸烟或戒烟的技能指导。结论应大力开展针对大学生的烟草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其自我保健意识、能力和控烟态度,并且加强高校校园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的烟草使用情况和烟草相关健康知识及态度,分析烟草使用的影响因素及预期吸烟行为,为今后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东城区小学、各类中学共计9所学校941名学生,以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899份(95.54%),中小学生现在吸烟率为4.34%,尝试吸烟率为16.93%,尝试吸烟年龄在入学前至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占近40%。46.03%的学生暴露在被动吸烟的环境中;83.43%的学生知晓吸烟有害健康,但仍然存在认知误区,随学段的升高吸烟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呈现递减趋势;拒烟行为及劝阻吸烟行为形成率分别为91.77%和81.65%;中小学生对吸烟的心理预期为一年后吸烟占7.01%,长大后吸烟占14.46%。结论中小学生烟草使用状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加强无烟学校、无烟家庭及无烟社区的建设,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控烟活动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宜宾市医生、教师和公务员3类重点人群男性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抽取的医生、教师和公务员982人进行调查,描述其中525名男性的吸烟现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525人中吸烟者191人,吸烟率36.4%,影响3类人群中男性吸烟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工龄、职称、相关知识、相关态度等因素。结论宜宾市医生、教师、公务员中男性吸烟率较高,应继续加强在医生、教师和公务员这3类重点人群中开展控烟工作,广泛宣传烟草相关知识和戒烟技能,努力降低其吸烟率,尽量减少对其他人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郑宝  周刚  王卫峰  赵庆法  冯石献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323-2325,2327
[目的]了解医生的吸烟相关行为和控烟能力,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1501名医院的一线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吸烟率为24.18%,现在吸烟率为18.52%;其中男性吸烟率为33.99%,外科医生吸烟率为30.03%;有59.57%的吸烟医生在上班时会吸烟;有84.27%的医生会主动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但仅有2.18%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称与医生的吸烟行为有关。[结论]医生的吸烟状况较为严重,难以起到表率作用,加强医生的控烟行为和技能培训是推动医生控烟行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江苏省扬州市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和控烟知识现状进行调查,为今后在医务人员群体中实施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扬州市4家医疗机构605名直接从事医务工作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人群总吸烟率为16.03%,现在吸烟率为11.57%;烟草危害的知晓率为73.61%,7种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71.00%,6种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77.60%;对医疗机构控烟认同率为83.63%;43.46%的医务人员获得过控烟方面的知识培训,能为病人制定戒烟计划的有1.69%;能对病人在门诊和病房提供健康教育的有31.40%。结论医务人员人群烟草相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应当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改变其吸烟行为,同时也更好地推动社会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