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是否比甘露醇更具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运用Meta分析技术对纳入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计算两种药物治疗颅内高压前后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颅内灌注压(cerebralperfusionpressure,CPP)及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变化的加权均数差(weightedmeandifference,WMD)及95%CI,分析两种药物处理前后ICP变化的最大效应时间和持续时间,以及对血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及尿量的影响。结果:Meta分析结果为两种药物治疗颅内高压前后颅内压、颅内灌注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MD及(95%CI)分别为1.18(0.68~1.67),2.10(0.33~3.87),3.10(1.33~4.87)。其余研究因存在较大异质性,用描述性分析后显示,高渗盐水在最大效应时间和持续时间上均优于甘露醇,不降低颅内灌注压而且不增加全身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高渗盐水在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比甘露醇更安全有效,降颅压作用持续时间长,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可供选用的脱水剂。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许多神经外科疾病均能引起脑水肿,进而引起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颅内压增高被认为是急性脑水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ICP的有效控制与患者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临床上经典的降颅内压药物,甘露醇的疗效备受认可,但其严重的副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表明高渗盐水可以有效治疗脑水肿,降低ICP,尤其是对甘露醇不能控制的高颅压也能起效,并且高渗盐水在治疗上可以避免甘露醇脱水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如急性肾功能不全和反跳性脑水肿等,高渗盐水在治疗急性脑水肿比传统的甘露醇疗法更具优势。本文对高渗盐水在急性脑水肿和ICP增高的治疗应用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7.5%高渗盐水降颅压的效果。方法对19例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病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组。治疗组随机使用高渗盐水(HS)或甘露醇降颅压,对照组单用甘露醇降颅压。术后监测每次降压治疗后颅内压的变化,并监测血清Na+离子及渗透压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内HS和甘露醇的降压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血清钠离子和渗透压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和甘露醇联合使用在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重型颅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26)和对照组(n=24),实验组给予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治疗,比较2组的用药起效时间、降压持续时间、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以及脑灌注量(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提高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后均能改善患者脑水肿情况,实验组用药起效时间为(28.6±4.3)min,对照组用药起效时间为(29.1±4.1)min,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降压持续时间为(13.7±2.5) h,比对照组的(6.0±0.4)h时间更久,更有效提升患者的脑灌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联合使用在治疗患者颅脑外伤后脑水肿方面效果显著,降压更有效且持续时间更久,在提升患者脑灌注量方面亦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休克早期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8月重度颅脑外伤合并休克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高渗盐水组)和观察组(甘露醇组);对比两组疗效(P〈0.01)。结果高渗盐水组能明显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流灌注及提高心排出量,有效复苏休克。结论高渗盐水组能有效改善器官血流灌注,具快速、持久,安全的特点。能改善失血性休克发生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纠正休克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与20%甘露醇相对比,研究7.5%高渗盐水治疗颅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3名进行了侧脑室引流手术的伴有颅内压升高的患者随机给予20%甘露醇或7.5%高渗盐水进行降颅压治疗,对基础颅内压、药后30分钟、1小时、3小时的颅内压进行测定,并统计出院时患者GCS评分。结果输注7.5%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两者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无统计学差异,7.5%高渗盐水对血清电介质影响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7.5%高渗盐水脱水效果肯定,降颅压作用持续时间长,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高压的疗效。方法 40例重型颅脑损伤颅内高压患者联合使用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降颅压,同时给予颅内压监测。当颅内压低于20mmHg时停用任何一种药物。结果 3%HS和20%甘露醇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高压。结论 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高压,同时能有效避免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狄剑秋  管峥峰  雷鹏 《现代医学》2014,(11):1351-1353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早期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出血早期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20%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高渗盐水。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血肿及神经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脑水肿及血肿体积均缩小(P〈0.05),观察组缩小更明显(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均增加(P〈0.05),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显效率观察组为65.0%,对照组为41.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脑出血早期脑水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降低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颅内高压的效果。方法将3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予以3%高渗盐水治疗,对照组15例予以20%甘露醇治疗;用药前至用药6h连续监测患者的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用药前至用药后3h测量患者血钠浓度及尿量。结果给药后观察组降颅压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灌注压(CPP)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3h,观察组患者的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3%的高渗盐水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力,降颅压持续时间比20%甘露醇长,可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降颅压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能否连续使用治疗急性脑水肿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各种原因所致急性脑水肿患者43例分为高渗盐水(治疗组)及甘露醇(对照组),通过临床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72h内死亡率、高渗盐水使用时间;观察指标有:格拉斯哥评分观察意识障碍病人的意识状况、症状、肾功能、电解质、心功能、生命体征、24h尿量、重症患者的发病至死亡时间、高渗盐水的使用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急性脑水肿患者均有明显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盐水的使用时间为3~14d,平均8.5d;治疗组重症患者发病至死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72h内)有明显延长(P〈0.05);高渗盐水组有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高钠血症,钠离子范围为146~160mmol/L,经调节均可恢复至正常。结论7.27%高渗盐水可以在临床上连续使用治疗急性脑水肿患者,且有明显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而且可增加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手术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皮质激素治疗嗜酸性食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1月-2008年1月)、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the excerpta medica database,EMBASE)(1977年1月-2008年1月)、Cochrane图书馆系统评价资料库(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CDSR)(2008年第4期)、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数据库(2008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年1月-2008年1月)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年1月-2008年1月).以"皮质激素"及"强的松"、"地塞米松"、"氟替卡松"等皮质激素名称作为主题词、自由词,检索皮质激素治疗嗜酸性食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篇随机对照研究,Jadad改良法评分>5分,为高质量文献.此研究包括36例嗜酸性食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和安慰剂.发现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组织学缓解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食管远端的食管沟槽数、食管近端及远端食管黏膜嗜酸粒细胞分层现象、食管近端及远端的上皮增生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呕吐症状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与27%,P=0.04).结论 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皮质激素治疗嗜酸性食管炎,具有缓解组织学,改善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及黏膜上皮增生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艾迪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艾迪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临床研究质量。 方法:检索PubMed(1980~2008年)、Cochrane中心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2008年第3期、EMBASE(1984~2004年)、CancerLit(1996~200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80~2008年)、中国学术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1980~2008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1980~2008年)、万方数据库(1980~2008年),并根据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进行文献追溯。手工检索四川大学医学图书馆部分相关期刊,纳入随机对照试验。使用国际Cochrane中心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纳入14篇研究,且均为低质量研究。14项研究显示,在改善瘤体变化方面,艾迪注射液联合^60Co与单独应用^60C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1.9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6,2.72];艾迪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navelbine and platinol,NP)与单用NP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4),RR=1.18,95%CI[1.00,1.38]。但艾迪注射液联合依托泊苷和顺铂(etoposideand and platinol,EP)、紫杉醇制剂和顺铂(taxinoland and platinol,TP)以及伽玛刀与单用EP、TP和伽玛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0,P=0.16,P=0.34),其RR和95%CI分别为1.17[0.65,2.09],1.27[0.91,1.78]和1.08[0.92,1.26]。6项研究证实艾迪注射液联合NP或伽玛刀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项研究显示艾迪注射液具有保护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3项研究显示可提高免疫功能。3项研究显示艾迪注射液未能提高1年及以上生存率。 结论:艾迪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可能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不排除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各种治疗方案纳入研究数量少和发表偏倚有关,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eytic leukemua,AP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及其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EMBASE、CBM、CNKI和CMAC,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09年3月.获取比较ATO和ATRA治疗APL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以完全缓解率、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治疗开始到获得缓解的时间、复发率、病死率及治疗相关副反应为结局评价指标,使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鉴定并纳入4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共包括243例APL患者,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全部为中等程度偏倚,研究目的均为比较ATO与ATRA治疗APL的疗效和副反应发生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ATO与ATRA治疗初治APL比较,针对CR、复发率、病死率等结局指标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各结局指标的比值比(OR)及其95%C1分别为0.96(0.50~1.86)、0.86(0.45~1.63)和1.15(0.45~2.95);开始治疗到获得CR的时间结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数差值及其95%CI为0.60 d(-12.34~13.53);无病生存率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比率(HR)及其95%CI为2.76(0.71~10.66).针对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结局指标比较的OR及其95%CI为3.03(1.25~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采用ATO治疗初治APL患者与ATRA疗效相当,但ATO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重型阑尾炎术后非腹腔引流与腹腔引流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重型阑尾炎术后非腹腔引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8.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8.10),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8.10),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08.10),MEDLINE(1966~2008.10),EMBASE(1974~2008.10),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和SCI(1974~2008.10),并辅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按照纳入排除和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最终纳入15个研究,包括28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非腹腔引流与腹腔引流在切口感染率[OR=0.43,95%CI(0.29,0.65)]、肠粘连发生率[OR=0.26,95%CI(0.18,0.37)]和住院时间[WMD=-0.38,95%CI(-4.96,-1.20)]方面有统计学差异,而脓肿发生率[OR=0.77,95%CI(0.39,1.51)]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当前研究显示,与腹腔引流相比,非腹腔引流能显著减少重型阑尾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和肠粘连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局部使用倍氯米松气雾剂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医疗健康年库等,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药厂资料及所有检索到的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截至2009年1月.收集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对腺样体肥大治疗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由两名研究者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3篇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但由于3项研究存在异质性,无法进行Meta分析,故仅进行描述性分析.3篇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应用336、400 μg/d的倍氯米松鼻喷雾剂能够改善患者鼻塞症状,缩小腺样体的体积.结论 在初期使用较高剂量(336、400 μg/d)加随后长期半量的倍氯米松鼻喷雾剂能够改善腺样体肥大所致的儿童鼻塞症状.其改善原因在于能够减小腺样体的体积.但迄今随机对照试验较少,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语种不限,所有检索均截止至2008年06月10日.检索所有有关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不能切除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筛选和提取资料,并用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4个随机对照试验,12篇中文,2篇英文,总共857例肝癌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组相比,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总生存率、AFT转阴率和下降率,还可以明显提高瘤灶显效率:1、2、3年总生存率的相对危险度RR值(95%CI)分别为1.37(1.21~1.56)、1.74(1.49~2.04)、2.26(1.70~3.02);AFP转阴率、AFP下降率、瘤灶显效率的RR(95%CI)分别为1.69(1.38~2.07)、1.39(1.24~1.56)、1.56(1.38~1.77).有11篇研究报道了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中度发热、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和暂时性肝区疼痛,没有与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报道.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相对于单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能切除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总生存率、AFP转阴率及下降率,还可以提高瘸灶坏死率和缩小率,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的研究多数方法学质量偏低,需更多高质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组[旧三联(环孢霉素A+硫唑嘌呤+激素)+ATG)]与Non-ATG组(旧三联)抗排斥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1966-2008-03)、EMBASE(1974-2008-03)、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1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8-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8-03)、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8-03)等数据库。收集有关肾移植术后旧三联+ATG与旧三联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Handbook 4.2.6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4.2.1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RCT,包括794例患者。与旧三联组比较,旧三联+ATG组减少了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降低了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但增加了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而在术后6、12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旧三联基础上使用ATG抗排斥反应时须注意其不良反应,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 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综述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及其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附加检索,检索时间截止至2009年3月。获取比较含与不含ATO的治疗方案对APL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文献,以完全缓解率、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开始治疗到获得完全缓解的时间、复发率、病死率及治疗相关副反应等为评价指标,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纳入9项RCT,合并后共5项RCT,包括328例APL患者,其中4项研究存在中度偏倚风险,1项研究存在高度偏倚风险。研究目的均为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治疗基础上联用ATO与ATRA单药的比较,未能检索到ATO与安慰剂或空白观察进行对比的RCT。结果表明,加用ATO对初治APL病人开始治疗到获得完全缓解的时间影响的效应统计量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 CI)为-1.20 [-1.68,-0.72];对两年无病生存率影响的效应统计量风险比率(hazard ratio, HR)及其95%CI为8.64 [1.66,45.00];对复发率、治疗期间病人水肿发生率和对心电图校正后的QT间期延长发生率影响的效应统计量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其95%CI分别为0.21 [0.09,0.47]、4.16 [1.46,11.79]和22.10 [2.75,177.49];其余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ATRA单药治疗方案相比,加用ATO可以缩短初治APL病人开始治疗到获得完全缓解的时间,提高无病生存率,降低复发率,但是有可能导致治疗期间病人水肿和心电图校正后的QT间期延长发生率的增加。由于纳入试验质量和病例数目的限制,该结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性评价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诊断结直肠腺瘤的有效性。方法检索美国医学索引数据库(Medline,1966年1月至2008年10月)、OVID数据库(1996年1月至2008年10月)、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1980年1月至2008年10月)、考科蓝实证医学资料库(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7年1月至2008年10月),并按Jadad质量评分评定随机对照研究(RCT)的质量。用Rev Man4.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7项随机临床试验中共2838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窄带内镜与常规内镜相比腺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8,95%CI=1.00~1.39,P=0.06)。NBI可显著提高扁平腺瘤检出总数[加权均数差(WMD)0.14,95%CI=0.02~0.26,P=0.02,但NBI系统退镜时间明显延长(合并WMD=1.05,95%CI=0.08~1.22,P〈0.01)。结论NBI可提高结直肠平坦型病变的检出率,并不能提高腺瘤的检出率,而且窄带内镜耗时长。NBI技术需进一步完善后,方能真正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性评价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诊断结直肠腺瘤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美国医学索引数据库(Medline,1966年1月至2008年10月)、OVID数据库(1996年1月至2008年10月)、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1980年1月至2008年10月)、考科蓝实证医学资料库(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7年1月至2008年10月),并按Jadad质量评分评定随机对照研究(RCT)的质量.用RevMan 4.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7项随机临床试验中共2838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窄带内镜与常规内镜相比腺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8,95%CI=1.00~1.39,P=0.06).NBI可显著提高扁平腺瘤检出总数[加权均数差(WMD)0.14,95%CI=0.02~0.26,P=0.02,但NBI系统退镜时间明显延长(合并WMD=1.05,95%CI=0.08~1.22,P<0.01).结论 NBI可提高结直肠平坦型病变的检出率,并不能提高腺瘤的检出率,而且窄带内镜耗时长.NBI技术需进一步完善后,方能真正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