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对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除给予制酸药外尚需抗生素治疗已逐步成为共识。质子泵抑制剂为核心的三联疗法效佳,副作用小。我们用奥美拉唑(Ome)加阿莫西林(Amx)、甲硝唑(Met)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探讨其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2.
自确定幽门螺杆菌(Hp)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源以来,近年该领域文献剧增,以至于有人提出“无Hp无溃疡”的学说。但是,我们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发现,消化性溃疡和反复无规律腹痛患儿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明确的社会心理因素或饮食因素。为探索儿童消化性溃疡与无规律腹痛的危险因素,我们于2000~2003年间,对济南市中小学生进行了慢性上消化道疾病致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幽门螺杆菌(Hp)在消化性溃疡病中的致病作用日益受到重视。Hp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并使消化性溃疡难以愈合及停药后反跳。我们选择同期收治的经纤维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病人36例,采取应用雷尼替丁三联组合与二联的雷尼替丁、庆大霉素的病人治疗,作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娜  杜永胜  朱小康 《内科》2008,3(5):725-726
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重要病因,与胃癌、慢性活动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所以,根除Hp可以降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的危险性。现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56例行药物根除治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无痛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症状,溃疡部位及形态,胃内Hp感染;伴随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因素,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治疗策略。方法收集1990~2003年住院病人中60岁以上老年经手术/胃镜证实的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病例资料,分析发病相关5个因素与溃疡出血的相关性。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显示老年人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与溃疡部位、形态、Hp感染、高龄因素,伴随疾病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老年人无痛性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症状、发病部位、并发症、伴随疾病及病死率等方面均具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各地区该病的流行病学存在差异,目前本地区尚无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的大宗调查报告。现将我院1994/2001年期间,经胃镜检查的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消化性溃疡与年龄、性别、季节、职业、Hp感染及烟酒嗜好的关系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基本上代表本地区消化性溃疡的某些临床消化性溃疡特点。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3 Warrent和 Marshall报告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以后,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特别是胃淋巴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研究已证实Hp与活动性胃炎有直接关系,称之为Hp相关胃炎。Hp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复发关系密切,特别是根除Hp后能显著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在治疗Hp感染方面有清除和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Hp)是当今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Hp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因此了解Hp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对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有着重耍意义。本报道了南昌市部分医务人员和消化科医生、  相似文献   

9.
已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 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然而Hp感染是否为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必要条件尚不清楚。此研究调查了活动性胃溃疡或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Hp状况,测算了Hp阴性率。并试图了解Hp阴性消化性溃疡特征,以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幽门螺杆菌(Hp)阴性消化性溃疡(PU)的概念、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提出了非Hp、非NSAIDs特发性溃疡的诊断注意事项,以及研究Hp阴性PU的重要意义,对临床医师具有启迪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与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杆菌等侵袭因素增强,胃粘膜屏障、粘膜血流、前列腺素、碳酸氢盐分泌以及上皮再生等防御因素减弱有关,近来引人注目,消化性溃疡中有很高的幽门螺杆菌(Hp)的检出率。Hp与本病病变的严重性、活动性以及顽固不愈和早期复发有关。关于消化性溃疡病因研究、治疗研究和治疗药物的进展,使本病疗效有了新的提高,现将有关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常见病,约有1/10人口中曾患此病。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很多,目前被公认的有胃酸及幽门螺杆菌等因素。“无酸无溃疡”学说仍为众人所重视。自1983年以来,幽门螺杆茵(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甚至提出了“无Hp无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道黏膜缺损深达黏膜肌层称为溃疡,由胃液中的酸与蛋白酶作用而引发故称消化性溃疡(PU)。这是一常见疾病,美国消化性溃疡的医疗花费为56亿美元/年。公认的相关因素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使用NSAIDs药物:欧洲、澳大利亚及美国部分人群中,95%的球部溃疡(DU)伴有Hp感染,然而新近美国研究发现DU的Hp感染率明显降低为75%(除外NSAIDs使用).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对有 Hp 感染的消化性溃疡除给予制酸药外尚需抗生素治疗已逐步成为共识。以质子泵抑制剂为核心的三联疗法效佳,副作用小。我们用奥美拉唑(Ome)加阿莫西林(Amx)、甲硝唑(Met)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探讨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t Pylori,Hp)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肝硬化病人易并发消化性溃疡,有肝源性溃疡(Hepalogenie ulcer)之称,但肝源性溃疡与Hp的关系尚不清楚。故本对肝源性溃疡与Hp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的下降,Hp阴性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逐渐增高。Hp阴性消化性溃疡的出血率、溃疡复发率较高,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难度。本文就Hp阴性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临床特征和致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部队新兵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65例新兵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治疗观察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部病例用药1周临床症状缓解,疗程6周复查胃镜:显效59例,好转6例,无效0例。Hp根除率达91%。结论 训练季节,应激状态及Hp感染与新兵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高存在密切关系;新兵消化性溃疡发病急,症状重,愈合快,Hp根除率高,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明确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确诊的112例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肝硬化未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123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肝功能分级(Child分级),行胃镜检查了解两组静脉曲张的情况,分析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与Hp感染、Child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感染率67.9%,对照组Hp感染率7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级合并消化性溃疡23例,B级合并消化性溃疡28例,C级合并消化性溃疡61例,两两组间比较,C级与A级、B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静脉曲张的合并消化性溃疡19例,轻度静脉曲张的合并消化性溃疡20例,中度静脉曲张的合并消化性溃疡29例,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静脉曲张的合并消化性溃疡44例,与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不是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而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肝功能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肝硬化病人易并发消化性溃疡,有肝源性溃疡(Hepalogeniculcer)之称,但肝源性溃疡与 Hp 的关系尚不清楚。故本文对肝源性溃疡与 Hp 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与消化性溃痔、胃癌的发生有关。通常在慢性胃炎的胃粘膜标本中Hp的检出率可达50%-80%,而消化性溃疡检出率可达90%以上.内镜活检胃粘膜取材组织学观察和Hp检测.不仅是诊断该菌感染的金标准,而且能同时评价炎症程度和活动度。由于仅有活动性炎症的慢性胃炎伴Hp感染时才倡导抗菌治疗,因此Hp组织学评价在临床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