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公共食具碗、碟、筷、匙、杯等是胃肠传染病的媒介,易引起伤寒、痢疾、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及结核等病的传播。近年来关于公共饮食传播肝炎的报导颇多,甲型肝炎经口传染早已有定论,又有人提出乙型肝炎经口传染的可能性。食具无疑可能传播两型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对热和化学剂的抵抗力较一般病毒、病菌强得多,这就给食具消毒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有关食具消毒资料及病毒性肝炎污染食具的消毒问题加以综述讨论。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常简称为肝炎。肝炎病毒主要有甲、乙、丙、丁、戌五型。目前流行最广和最常见的是甲型和乙型两种。两者在病原学、临床症状学方面是完全不同的。 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区别如下: 1、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甲型肝炎病毒在狨体内已接种成功。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迄今尚未有效地将乙肝病毒在细胞培养中生长繁殖,并继续传代。 2、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传播,如吃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等,经血液传染比较少见。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输血、注射传播,如使用肝炎病人用过而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或输入含肝炎病毒的血浆或全血而引起肝细胞发生弥漫性变性而致病。 3、甲型肝炎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3—7岁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发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以秋末冬  相似文献   

3.
经过接种试验、临床和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人们将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肝炎(传染性肝炎)和乙型肝炎(血清性肝炎)两个类型。据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除上述两型病毒外,还有EB病毒、巨细胞病毒以及一些尚未详加研究的病毒,都有病原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在人类,至少曾识别两种不同类型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传染性肝炎)通常通过粪-口途径传染,其潜伏期为3~5周,大多见于流行时。然而,虽然在比较工业化的地区甲型肝炎仍然常见,但这一感染主要以小群方式发生,且常常只有1~2例被检出。乙型肝炎(血清性肝炎)比较呈散发性,其潜伏期变化较大,大约为14~180天。它主要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染,  相似文献   

5.
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对人体危害大的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或得不到有效治疗,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以至肝硬化等,那时,则危害尤大,治疗更加困难。 病毒性肝炎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为甲型肝炎(即传染性肝炎)、乙型肝炎(即同种血清性肝炎)、非甲  相似文献   

6.
一起病毒性肝炎爆发流行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7年2月,我市增城派潭镇病毒性肝炎爆发流行,12天内发病32人。根据疫情发展迅速及广州市历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的病原均以甲型肝炎为主的特点[1],考虑到甲型肝炎与成型肝炎有相同的传染途径,临床表现相似。对该镇卫生部门送检的血清进行了抗 HAV—IgM、抗  相似文献   

7.
水中甲型肝炎病毒消毒实验研究王福玉梁增辉杨宗芬美国1946~1970年经水传播的伤寒病例逐年降低,而传染性肝炎病例在增长[1]。Sobsey从一次甲型肝炎爆发的农村居民饮用水中检出了甲型肝炎病毒(HAV)[2]。1988年春,上海市的甲型肝炎大流行也...  相似文献   

8.
近数十年来的研究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即经注射途径传播的、长潜伏期的血清性肝炎和经粪—口途径传播的、短潜伏期的传染性肝炎。近年来发现澳大利亚抗原(Au,HAA,HBAg)与血清性肝炎相关而与传染性肝炎无关,其后又发现两型肝炎均可经注射及粪一口途径传播,两型肝炎的潜伏期有相当多的重叠。目前用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名称以代替过去的传染性肝炎和血清性肝炎。  相似文献   

9.
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医学家从肝炎患者的血液及粪便中分离出三型抗原,于是把传染性肝炎分为三型,即甲型肝炎、乙型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的性质与危害性不相同,传播途径也不同,然而通过性交,尤其是异常性行为,却可以把它们的病毒传播给性侣或性伙伴(指男性同性恋者)。性病专家已把乙型肝炎,甚至甲型肝炎列入性传播疾病范畴。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病毒性肝炎在漯河市甲、乙类传染病中居首位,甲型肝炎占有相当的比例,1990~1993年甲型肝炎的发病数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数的65.05%,1994~2000年甲型肝炎的发病数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数的23.00%。因此,做好甲型肝炎的防治是控制我市病毒性肝炎重要措施。从1994年起,我市开展了以接  相似文献   

11.
扶正祛邪治丙肝南京金陵蚂蚁研究治疗中心顾问吴志成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大家族,目前已知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其中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以注射、纹身等传染为主。特别是毒品成瘾者,经常反复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传染病 ,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的肝炎。甲型肝炎经过治疗恢复健康后 ,由于机体免疫反应清除了病毒 ,因而不发生慢性病毒携带者 ,临床上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合并妊娠及分娩。肝炎病毒常存在于患者粪便、血液和唾液中 ,通过污染的手、食物、食具等媒介 ,经过消化道传染 ,也可通过输血、输液、注射等方式传染。疲劳和营养不良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而妊娠期间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加 ,肝脏负担加重 ,如糖元储备不足 ,孕妇则易感染病毒性肝炎 ,产妇在分娩时阴道出血和产后持续数天的阴道恶露排出…  相似文献   

13.
如今常见的传染性肝炎主要有乙型肝炎、甲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据统计,我国肝炎病毒的感染人数已达1.2亿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得过肝炎或者为病毒携带者。其中感染乙肝病霉的人数最多,甲肝其次,而患丙肝者虽相对较少.但近几年已呈明显上升趁势。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将病毒性肝炎列入性传播疾病的考虑已渐趋肯定。与性传播疾病有关的病毒性肝炎的致病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δ因子、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等。本文就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性传播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六五年 Blumberg 发现澳大利亚抗元,后来证明它与血清性肝炎有密切关系。目前把这种抗元叫做乙型肝炎表面抗元(HBsAg),与其有关的病毒性肝炎叫做乙型肝炎,而另一类肝炎(传染性肝炎)叫甲型肝炎。现在对乙型肝炎致病因子的了解有很大发展,虽然用组织培养分离病原体尚未成功,但一种过渡性的疫苗已经制备出来。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是一种血清性肝炎,与通过消化道传染的甲型肝炎不同,它是通过血液传染的,在一个人的血液中检测到了乙肝病毒的抗原,就是表抗阳性,这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标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常见于急慢性乙肝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其人数之多,在多种常见病中,名列前茅,对人类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因此,对于学生中的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如何管理,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卫生工作者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现就学校甲、乙两型病毒性肝炎的管理谈一些看法。(一)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在儿童中多见。由于不易慢性化,不形成慢性带病毒状态,多在1~2个月左右症状消失和肝功能恢复,且在出现黄疸或典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肝炎的种类较多,目前已知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黄热病毒肝炎、巨细胞病毒肝炎、EB病毒肝炎、疱疹病毒肝炎、虫媒病毒肝炎、鼻病毒肝炎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甲、乙两型肝炎。我国通常说的病毒性肝炎,就是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两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997~2007年山西省太原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制定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太原市1997—2007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7年太原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356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1.49/10万。1997~2003年年发病率在44.78/10万~64.12/10万之间,2004年之后明显持续上升,2007年达到212.53/10万。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变化趋势不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发病率明显上升,甲型肝炎发病率明显下降;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构成有所变化,主要发病型别已由甲型肝炎转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结论太原市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应重点加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防控,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控制太原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常见的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以粪一口传播途径,且传染性强、传染源不易控制、传播途径难以切断,甲肝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占50%以上,甲型肝炎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甲型肝炎的最有效手段。自1992年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甲肝疫苗)问世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