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心理疗法治病 ,是祖国医学的一大特色 ,在古代中医论著中多有论述。现将广为采用的六种心理疗法介绍如下。情志相胜法即对某种情感刺激而引发的疾患 ,有意识地采用另一种情感活动调节 ,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清代名著《儒林外史》中 ,范进中举后 ,喜极而狂 ,丑态百出 ,其岳父冲上去如凶神恶煞般狠狠打了他两耳光 ,使范进猛然醒悟过来 ,此即以恐胜喜法。移情易性法移情为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易性为改变其消极情绪。如明代名医杨贲亨 ,遇一患目障者 ,此人平素性格暴烈 ,自患目疾后 ,心中更是烦躁不安 ,目障越加严重。杨贲亨诊脉后说 :“你…  相似文献   

2.
“胜治”之说 ,始见《内经》,“帝曰 :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 ?岐伯曰 :此寒气之肿 ,八风之变也。帝曰 :治之奈何 ?歧伯曰 :此四时之病 ,以其胜治愈也”。原文这一提法 ,即是针对病因相胜而治。如王冰译此时注“胜 ,谓胜克也 ,如金胜木 ,木胜土 ,土胜水 ,水胜火 ,火胜金 ,此则相胜也。”张志聪注“以胜治之者 ,以五行气味之胜而愈也。”等 ,都说明了用相克去战胜、制伏之意。关于情志治疗 ,《内经·五运行大论》提出了“悲胜怒”、“恐胜喜、“喜胜忧”、“思胜恐”等 ,就笔者个人理解 ,可将其原理变为 :“以情胜情”,这就是有意识地用一…  相似文献   

3.
中医把心理疗法归结为情志相胜治病的原则,早在2000年前就提出“悲胜怒、喜胜悲、恐慌胜喜、思胜恐、怒胜思”这一七情相胜治病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医心理疗法辅助治疗银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与肝有着重要的关系。中医在心理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中医临床采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可概括为:转移注意、劝说开导、暗示开疑、顺情从欲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医情志相胜的心理疗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志相胜心理疗法与方法,源于中国传统医学。是古代典型而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内经》对它的基本原理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随后,历代医家又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情志相胜心理疗法对中国古代医学和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医情志疗法是一种治疗心系疾病的中医传统疗法,它有着深奥的医学哲理和科学基础,同时也简便易于操作。中医情志学说萌芽于先秦,初步形成于秦汉,唐宋金元进一步成熟完善,明清时期被广泛应用。主要包括情志相胜疗法、言语开导疗法、顺情从欲疗法、清心静神疗法、移情易性疗法、疏导宣泄疗法,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均有广泛应用。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7.
中医情志相胜疗法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志相胜疗法是指因七情致病后,医者依据患者之致病情由,而促成患者产生另一情志加以治疗,消除由情志偏激引起心身疾病的方法。情志相胜疗法首载于《内经》,后经历代医家从理论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它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并行之有效的心理疗法之  相似文献   

8.
综合历代医家对中医情志相胜疗法机理的认识,概括为五志相胜,阴阳互制,缓急相对,以情胜情,调畅气机.临床运用时详察病因,精心设计,早期治疗;谨守病机,不拘一格,灵活施治;整体调整,证病结合,心身兼治.中医情志相胜疗法简便易行,临床运用得当,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论中医情志及情志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杰  赵文景 《陕西中医》2007,28(10):1359-1361
目的:论述中医情志及情志疗法。方法:归纳古代医籍及文学著作、医事掌故,结合当代有关知识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情志疗法,是祖国医学以情志理论为依据的传统的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医心理诊断、治疗、详细情况。方法:选取历代中医书籍和现代期刊中记录的中医心理治疗案例共122例,分别从案例年代、性别、年龄、疗程、致病因素、中医诊断、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合并治疗方案、现代诊断、现代治疗分类以及有无违背伦理学原则等11个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案例年代从唐代以前至近现代时期均有,其中男女比例相当,年龄0~50岁,疗程1天~1年以上58例(47.54%);治疗当天病情就获得缓解的占47.54%,1个月之内缓解的占68%。59例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其中,"忧"、"思"致病为最多,分别为10.66%和11.48%。疾病诊断多为癫狂、郁证等精神科疾病以外的内科杂症(心身疾病),占55.74%,在精神疾病中,以郁证为最多,约占总数的1/5。心理治疗方法中使用最多的依次是情志相胜法(19.67%)、暗示解惑法(14.75%)、激情疗法(12.30%)、劝说开导法(9.84%)、顺情从欲法(8.20%)和行为诱导法(9.02%)等,有31.97%的案例合并药物或针灸治疗。按现代诊断分别为神经症(16.39%)、应激相关障碍(10.66%)和癔症(8.20%)。有近一半(46.72%)的案例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与现代心理治疗的某些理论一致,如支持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等,另有一些属于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如情志相胜治疗。共有22例(18%)的案例中使用了有悖于伦理的方法。结论:中医心理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短程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癔症等精神障碍,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值得挖掘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肝的中西医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生理、病证角度对中西医有关肝的认识加以比较 ,认为 :中医肝的形态学基础为实体性肝脏 ,其生理病理的某些认识也不同程度源于实体 ,实体肝脏生理、病理特点的观察可能作为认识来源之一 ,参与构筑了中医肝脏象理论。由于两者社会背景不同 ,认识视角、研究手段迥异 ,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脏器概念。通过对中西医肝脏相关性的探讨 ,提出“肝脏调节链”的假说。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常用治法述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脂肪肝进行了治法学探讨 ,总结出以下诸法 :1化痰祛湿法 ,适用于痰浊壅盛型 ;2行气导滞法 ,可用于气滞郁阻型 ;3清热利湿法 ,适用于湿热蕴结型 ;4活血通络法 ,可用于血瘀阻络型。同时 ,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适当加用具有护肝、降酶、降脂药物。并提出了治疗中应该注意的 6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对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外治法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入组的66例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治疗组32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药浴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NB-UVB照射治疗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两组共使用8周,观察治疗后第4、8周两组皮损的变化,从而作出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4、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3.8%,对照组为82.4%和94.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特色外治法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临床疗效和NB-UVB照射治疗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临床疗效相当,且简便易操作。提示中药药浴疗法和走罐疗法可作为中医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优选治疗方法,适用于临床,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药与迪银片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9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 5 3例采用中药与迪银片联合治疗 ,对照组 42例仅予迪银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6 7.92 % ,对照组总有效率 47.6 2 %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中药与迪银片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内分泌众多疾病证候繁杂,作者归纳其治法有辨证治法与基本治则二类。本文论述了基本治则5种,即补肾填精、泻肾抑亢、温阳益气、软坚消瘤、涤污清浊。具体介绍了各法的适应证、主要用药及其药理机制和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历代中医学家对痰邪的论述和现代医学对“痰”的机制认识,从分析脏腑功能失调而生痰入手,阐述疾邪对银屑病发病的影响,认为痰邪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和病机变化,并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出银屑病“从痰论治”的观点,并具体探讨不同脏腑的辨证论治,尤其强调化痰软坚在斑块型银屑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可作为银屑病中医辨证治疗的新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分期治疗 ,同时配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 30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 30例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中基本痊愈 2 1例 ,显效 7例 ,有效 2例 ,愈显率为 93.3% ;对照组中基本痊愈 15例 ,显效 8例 ,有效 6例 ,无效 1例 ,愈显率为 76 .7%。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 =4 .16 ,P <0 .0 5 )。结论 :中药在提高疗效、撤减皮质类固醇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医临床疑难杂病的发病特征和笔者多年临床实践经验,从建立个体化的辨证体系、论治疑难杂症的基本策略、确立药随证转的用药要诀等方面阐述了疑难杂症的治疗策略,并强调临证贵在因人制宜,治有主次,知常达变,方能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难题.  相似文献   

19.
活血消银片治疗银屑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消银片对银屑病患者血清以及皮损中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活血消银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消银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血浆中VEGF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银片对降低患者血浆中VEGF的含量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顺鸿  陈敬 《河南中医》2020,40(6):969-972
血瘀证是银屑病难治愈,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肝与银屑病密切相关,肝藏血,主疏泄,气血失和,皮肤不得濡养,发为此病。现代实验研究证实,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联系密切,而瘀血的存在是代谢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导致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阐明了银屑病血瘀证与部分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对于银屑病血瘀证的诊治,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首先应活血化瘀,再根据导致血瘀证不同的原因,兼顾益气、养阴、清热、凉血、理气、行气、化痰、温阳、温经散寒等。同时灵活运用中医特色外治法如走罐、针刺、火针、刺络放血法等辅助治疗,以更好地控制银屑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