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别对错He患者颞肌和咬肌肌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10~16岁的43位错He患者上进行,以肌电图为指标,检测性别对颞肌和咬肌肌电幅值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受试者在正中颌位的颞,咬肌的紧咬电位明显高于女性的紧咬电位。安氏II类颞,咬肌的紧咬电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安氏I类颞,咬肌的紧咬电位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受试者做开闭口运动时,男性颞肌电位明显高于女性,而咬肌开闭口电位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谢燕  刘郁 《北京口腔医学》1997,5(1):15-17,28
错He是口腔主要疾病之一。本研究在10-16岁73位安工I类、Ⅱ类错He患者上进行,以民图为指标,对错He与正常He的颞肌和嚼肌肌电幅值做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错He者的平均肌电幅值低于正常He,正中颌位错He者的颞肌肌者电幅值与正常He有显著性差异,而嚼肌肌电幅值民正常He无明显差异;做开闭口运动时,错He与正常He的颞肌、嚼肌肌电幅值无明显差异,错He与正常He的颞肌肌电均高于嚼肌肌电。  相似文献   

3.
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构筑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查明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构筑特征,分析两肌各部的生物力学属性,探讨其生理功能,方法:对人10侧咬肌和颞肌的构筑指数作测算和量化分析,结果:咬肌和颞肌均属多羽肌范畴,尤其是咬肌浅部内存在有多层腱板,肌纤维以浅-深两面附着于腱板上,对咬肌浅,深两部,颞肌前,后两部的肌构筑指数分别作两两比较,其构筑指数在各部间均有明显不同,其中,颞肌后部肌质量值最大,咬肌浅部次之,咬肌深部最轻,而生理横切面积则是咬肌浅部最大,依次为颞肌后部,颞肌前部,咬肌浅部和颞肌前部相近,最低者为颞肌后部,颞肌后部肌纤维最长,咬肌深部肌纤维最短,以上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咬肌深部属力量型肌,咬肌浅部和颞肌前部兼备力量和速度,而颞肌后部相对倾向于速度型肌,咬肌深部和颞肌前部在维持下颌位置和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咬肌浅部和颞肌后部是产生咬合力和下颌快速移位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错患者颞肌和嚼肌肌电与正常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是口腔主要疾病之一。本研究在 10— 16岁 73位安氏 类、 类错患者上进行 ,以肌电图为指标 ,对错与正常的颞肌和嚼肌肌电幅值做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错者的平均肌电幅值低于正常 ;正中颌位错者的颞肌肌电幅值与正常有显著性差异 ,而嚼肌肌电幅值与正常无明显差异 ;做开闭口运动时 ,错与正常的颞肌、嚼肌肌电幅值无明显差异 ;错与正常的颞肌肌电均高于嚼肌肌电  相似文献   

5.
人颞肌和咬肌肌梭分布的体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梭形态和分布特征,探讨其在咀嚼活动和下颌位置的维持和调节中所起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方法 对5具尸体的双侧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梭作形态学观察,再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肌梭的长度和直径,并计算肌梭数、肌梭密度和梭内肌纤维数。结果 咬肌和颞肌肌梭分布呈不均质性,多成簇分布于特定的区域,且形态多样,以单个体和联合体形式存在。咬肌肌梭大多位于深层,而浅层仅在靠近肌腹中央附近发现有较少量的肌梭;颞肌肌梭密集分布于前份纤维靠近喙突处,而在颞肌的后缘以及远端缺乏肌梭的分布。对咬肌浅、深两层和颞肌前、后两部的肌梭密度进行比较,显示咬肌深层肌梭密度最高,颞肌前部次之,颞肌后部肌梭密度最低。结论 咬肌和颞肌的肌梭分布呈不均质性,咬肌深层和颞肌前部肌梭密度高。咬肌深层和颞肌前部在下颌位置的维持和调节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单侧咬合接触对咬肌和颞肌正中咬合最大紧咬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单侧咬合接触状态下最大紧咬时 ,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的电位活动 ,探讨此二肌的功能特点。方法 :9名正常男性大学生 ,采用EM2型肌电仪检测自然状态下正中最大紧咬和单侧咬合接触 (一侧咬棉条 ,另一侧咬合不接触 )状态下正中最大紧咬时 ,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的电位。结果 :自然状态下正中最大紧咬时 ,双侧颞肌前束肌、双侧咬肌肌电值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单侧咬合接触正中最大紧咬时 ,咬合接触对侧颞肌前束肌电值明显降低 (P <0 0 5 ) ,咬肌肌电值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正中咬合时 ,是否有咬合接触关系对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有明显影响 ,而对咬肌的肌电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咀嚼肌群作为口颌系统中重要的动力部分,其形态和功能直接影响颌面的生长发育。咀嚼肌功能的强弱,不仅可以改变颅颌骨骼周缘的血运及机械力学环境,使局部骨质发生改建,而且可以控制骨缝骨质沉积,影响整个面部的生长型。本研究拟通过对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he患者的咬肌和颞肌前束在下颌边缘运动中肌电活动变化的研究,观察此类错he畸形患者与正常组的咀嚼肌肌电活动差别,为错he畸形矫治和病因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侧合紧咬的肌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M_2型肌电仪分别测试10名男性青年学员在牙尖交错位(ICP)最大紧咬,右侧最大紧咬和左侧最大紧咬时咬肌(MM)和颞肌前束(TA)的肌电值。结果发现,ICP最大紧咬时,双侧同名肌的肌电值无显著差别;例最大紧咬时,工作侧TA的肌电值大于非工作侧,工作侧MM的肌电值小于非工作侧;咀嚼习惯、尖牙、组牙及非工作侧能干扰对该结果无明显影响。这对于认识咀嚼肌的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全口义齿患者颞肌和嚼肌肌电的一年定期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秀芬  郝莉萍 《口腔医学》1990,10(4):169-171
<正> 全口义齿患者的(牙合)力和咀嚼效率均明显低于有牙者。(牙合)力反应了咀嚼肌的功能。全口义齿患者(牙合)力或咀嚼肌功能的降低与组织化学所见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分布相一致,它归结于萎缩。这可能是由于牙颌系统功能改变所致。修复全口义齿后,由于咀嚼功能逐步恢复和提高,咀嚼肌功能亦逐渐得以提高。本课题对15例无牙患者戴用全口义齿后,采用微机-EMG处理系统,对患者两侧的颞肌前束和嚼肌进行1年的定期肌电检测,并经微机处理,作出肌电的定量报告,以分析戴全口义齿者,不同时期颞肌和嚼肌功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运用肌电图机对1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和系统调(牙合)前后,嚼肌和颞肌的肌电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础治疗后4周,切刃位和正中(牙合)位时大力紧咬的肌电波峰值明显增大;肌电/(牙合)力比值减小,咀嚼肌功能活动的效率提高;咀嚼时肌电图的时间参数活动期缩短,间歇期相对延长。调(牙合)后4周,上述指标进一步明显改善,正中(牙合)位时最大咬合耐力增强,咀嚼时肌电波峰值明显增大,肌电波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侧He紧咬的肌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M2型肌电仪分别测试10名男性青年学员在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右侧He最大,紧咬和左侧He最大紧咬时颞肌前束的肌电值。结果发现,ICP最大紧咬时,双侧同名肌的肌电值无显著差别;侧He最大紧咬时,工作侧TA的肌电值大地非工作侧;工作侧MM的肌电值小于非工作侧;咀嚼习惯,尖牙He、组牙He及工作侧He干扰对该结果无明显影响,这对于认识咀嚼肌的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前牙反所致大鼠咬肌压痛阈值随时间变化特点。方法:以金属套筒建立大鼠单侧前牙反,分别在造模后4、12、16、20周处死,其中20周组造模后第1、3、5、7天,第2、4、8、12、16、20周时,4、12、16周组在造模后第1、3、5、7天以及处死前分别检测反侧咬肌区压痛阈值。结果:单侧前牙反可诱发大鼠咬肌疼痛阈值的下降(P<0.05)。从实验后第1天便有明显下降,于第3天达到峰值,第5、7天逐渐上升,第2周以后直至20周取材时与同龄对照相比,不再有明显差异。20周组在4、12、16周时间点的检测结果,与取材时间点的检测结果相比,未见明显差异。雌雄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单侧前牙反可导致大鼠同侧咬肌出现短期、可恢复的疼痛阈值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低位咬合动物模型,观察低位咬合时大鼠咬肌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进一步探讨TMD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A组(磨全牙列组)、实验B组(磨后牙组)、实验C组(磨前牙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人工磨低大鼠不同牙列段牙齿的方法建立低位咬合动物模型,于干预后1周、2周、4周将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处死4只。取咬肌浅层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咬合降低后大鼠咬肌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低位咬合可以对咬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组织学观察为肌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均,肌横纹模糊消失,炎细胞浸润,肌纤维萎缩断裂,肌肉内部血管增生、扩张等,这种变化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论:咀嚼肌的损伤或加重形成的肌功能紊乱,可能构成了TMD发生的起因,并提供了组织学基础。消除这种咬合紊乱,对于该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后大鼠咬肌组织氧化应激相关物质的变化,探讨睡眠剥夺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睡眠剥夺1d组、5d组、9d组、正常对照组和大平台对照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odified multipleplat-formmethod,MMPM)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观察睡眠剥夺对咬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一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大平台对照组相比,睡眠剥夺后大鼠咬肌组织中MDA、GSH及H2O2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而SOD、GSH—PX及CAT的活性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有降低的趋势。结论:睡眠剥夺可引起大鼠咬肌发生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这可能是颢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松弛型咬合板和稳定型咬合板对急慢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疼痛患者颞肌前束(TA)、咬肌(MM)肌电的影响。方法:68例TMD疼痛患者分为急慢性2组,比较分析戴咬合板前和戴咬合板1个月后双侧TA和MM肌电电位。结果:戴板后静息状态下急慢性组患者双侧TA及MM肌电电位均较戴板前明显下降(P<0.05);紧咬状态下急性组戴松弛型咬合板患者双侧TA、MM肌电电位较戴板前明显上升,戴稳定型咬合板患者仅MM肌电电位较戴板前明显上升;慢性组戴松弛型和稳定型咬合板患者MM肌电电位均较戴板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松弛型和稳定型咬合板均对咀嚼肌有松弛作用,松弛型咬合板更能明显缓解TMD急性患者肌紧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睡眠剥夺动物模型,观察睡眠剥夺后大鼠咬肌组织的损伤程度,探讨睡眠剥夺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睡眠剥夺1d组、5d组、9d组、正常对照组和大平台对照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制作大鼠咬肌组织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睡眠剥夺后大鼠咬肌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睡眠剥夺可以对咬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组织学表现为肌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均,肌横纹模糊消失,肌纤维萎缩断裂,炎细胞浸润,肌组织内部血管增生、扩张等,这种变化在短期内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论:睡眠剥夺可引起大鼠咬肌发生明显的组织形态学改变,这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描述了对支配咬肌的咬肌神经局部注射麻醉剂的技术。在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通过卵圆孔后.下颌神经的前支与咬肌神经相伴行穿过颞下窝,最终咬肌神经穿过下颌切迹支配咬肌。在尸体解剖的帮助下,设计出对咬肌的局部封闭技术。咬肌神经的局部封闭是获得整个咬肌麻醉的有效方法。这种外周神经封闭对治疗急慢性咬肌疼痛提供了另一种治疗选择。该方法也可用来诊断鉴别疼痛来源。  相似文献   

18.
正常He人下颌运动时嚼肌,颞肌肌电活动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19.
咀嚼肌群作为口颌系统中重要的动力部分 ,其形态和功能直接影响颌面的生长发育[1 ] 。咀嚼肌功能的强弱 ,不仅可以改变颅颌骨骼周缘的血运及机械力学环境 ,使局部骨质发生改建 ,而且可以控制骨缝骨质沉积 ,影响整个面部的生长型[2 ,3] 。本研究拟通过对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患者的咬肌和颞肌前束在下颌边缘运动中肌电活动变化的研究 ,观察此类错畸形患者与正常组的咀嚼肌肌电活动差别 ,为错畸形矫治和病因研究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错组 :选择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初诊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和咬肌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睡眠剥夺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睡眠剥夺1d组、5d组、9d组、正常对照组和大平台对照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odified muhiple plat—form method,MMPM)建立大鼠sD模型,观察睡眠剥夺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促甲状腺激素(TSH)和咬肌组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大平台对照组相比,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大鼠血清中CORT、ACTH及TSH的含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咬肌组织中hs—CRP含量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呈持续增高趋势。结论:睡眠剥夺可引起大鼠咬肌发生明显的炎症反应,这可能是TMD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