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观察超声热疗联合TPF化疗对老年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9例OSCC老年患者,给予TPF化疗,周期第1天—多西他赛(75 mg/m2)+顺铂(75 mg/m2),周期第1~5天—5,Fu(750 mg/m2);在化疗过程中做5次热疗,分别于化疗开始的第l、3、5、7、9天,超声热化疗共2个疗程,观察并评价效果。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Kaplan-Meire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根据实体瘤评价标准1.0版,对肿瘤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68.4%。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8~48个月),2年内生存率为63.2%。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常规化疗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热疗联合化疗对老年口腔鳞癌患者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安全有效,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又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探索靶向综合治疗晚期口腔颌面-头颈鳞癌,旨在明确其疗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方法:2008年4月—2010年4月综合治疗71例晚期口腔颌面-头颈癌患者,其中男54例,女17例,年龄30~83岁,平均60.2岁。经组织学和影像学证实,局部晚期头颈癌患者具备生物化疗的适应证。卡氏评分>70分,生存预期不少于6个月。入组者血红蛋白≥110g/L,WBC≥4×109/L,血小板≥100×109/L,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血糖正常。化疗方案为方案TPF,即d1 TXT 75 mg/m2,d1 CDDP 75 mg/m2,d1-d5 5-Fu 750 mg/m2,d1、d8尼妥珠200 mg/(m2.周)。结果:完成化疗2~4个疗程,平均3个周期。尼妥珠应用2~8次,平均5次。随访12~24个月,中位随访期20个月。71例中,40例获得相对彻底的手术治疗。CR 4例,PR 39例,7例无法评价,SD 18例,PD 3例。CR+PR=43例,近期总有效率为61%。2例出现轻微皮疹,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TPF方案治疗71例晚期口腔颌面-头颈鳞癌,患者对尼妥珠有良好的耐受性。尼妥珠可增加晚期口腔颌面-头颈鳞癌的化疗敏感性,并可使临床TNM分期降级,使56%的患者重获手术治疗机会。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讨术前TPF诱导化疗方案在口腔中晚期口腔鳞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48例中晚期口腔鳞癌患者接受TPF诱导化疗,化疗方案为D1多西他赛75 mg/m2,D1顺铂75 mg/m2,D1-D5 5-氟尿嘧啶(5-FU)750 mg/m2,以及相关的保护性用药,结束2个周期化疗后2周对疗效进行评价,应用化疗前定点液定点肿瘤边缘或参照CT/MRI影像学治疗前后对比评价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灶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CR+PR计为有效病例。 结果 化疗结束2周后观察到CR 2例,PR 26例,SD 18例,PD 2例,有效率为58.33%(28/48),化疗期间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TPF诱导化疗可使中晚期口腔鳞癌瘤体体积明显缩小,近期效果显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超声热化疗在口腔颌面部晚期鳞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 以我院就诊的36例口腔颌面部晚期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8人。对照组只进行化疗,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上海熙洛有限公司生产的YUT-1超声肿瘤热疗仪热疗加化疗后实施手术方案。结果 术后一年比较治疗效果。热化疗组和化疗组的RR分别为77.8%和38.9%,热化疗组的RR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 超声热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共同治疗口腔颌面部的晚期鳞癌,有明显的加强和增敏效果,治疗的同时会使患者大量出汗,疲劳,甚至灼伤热疗区域的皮肤。对此,我们要加强热化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工作,提高疗效,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姜昱  李怀奇 《口腔医学》2011,31(10):609-611
[摘要] 目的 观察口腔鳞癌多西他、赛顺铂和氟尿嘧啶联合用药方案诱导化疗的不良反应,制定适宜的护理措施。方法 中晚期原发口腔鳞癌28例,采用TPF方案行诱导化疗,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理念进行护理,针对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护理配合2,8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总有效率达78.6%,未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 TPF方案进行口腔鳞癌诱导化疗疗效确切,毒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静脉炎、脱发、骨髓抑制,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整体护理理念是化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GFR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PF诱导化疗的关系。方法:以256例局部晚期口腔鳞癌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口腔鳞癌治疗前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各项指标的关系。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GFR阳性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年龄显著相关(P=0.015),未发现其与患者其他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在病理和临床疗效方面,EGFR阳性表达强度与TPF诱导化疗疗效无显著相关性。EGFR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的预后无显著相关,包括肿瘤复发、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和无肿瘤转移率。结论:EGFR的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年龄相关,其在口腔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热化疗对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2例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接受热化疗,于第一次治疗前及最后一次治疗后取其外周血行淋巴细胞转化指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热化疗后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淋巴细胞转化指数、CD4 细胞数目及CD4 /CD8 比值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化疗可以提高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淋巴细胞转化指数、CD4 细胞数目及CD4 /CD8 比值,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TPF诱导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65例接受TPF诱导化疗的口腔鳞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活检肿瘤标本中Nrf2的表达,分析Nrf2表达与患者基线资料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生存分析发现,口腔鳞癌患者Nrf2表达与TPF诱导化疗预后显著相关,Nrf2低表达者较高表达者具有更好的总生存率、无疾病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发现,Nrf2是口腔鳞癌患者TPF化疗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结论: Nrf2表达与口鳞癌患者TPF诱导化疗疗效相关,Nrf2低表达患者预后更好,Nrf2可作为预测口腔鳞癌患者TPF诱导化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能否预测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从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TPF)诱导化疗中远期获益.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0年12月入组TPF诱导化疗临床试验的256例OSCC患者的远期随访结果.收集患者肿瘤活检标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尼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TXT)+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方案(TPF 方案)治疗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 例确诊为晚期HNSCC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TPF 化疗方案;治疗组在使用上述TPF 化疗方案的同时,给予200 mg 尼妥珠单抗静滴.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并根据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价(KPS)变化,评价患者生存质量;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结果 在化疗治疗2 个周期结束后的第4 周进行评价,治疗组完全缓解(CR)3 例、部分缓解(PR)7 例、疾病稳定(SD)1 例;对照组CR 1 例、PR 3 例、SD 2 例,疾病进展(PD)4 例.以CR+PR 计算两组有效率、CR+PR+SD 计算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KPS 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TPF 方案能进一步提高晚期HNSCC 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超声热疗联合顺铂治疗口腔鳞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超声加热及联合顺铂对人舌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及其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评价超声热疗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效应。方法 裸鼠背部皮下接种Tca8113细胞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以下处理:(1)局部超声热疗;(2)顺铂(CDDP)化疗;(3)超声热疗联合CDDP化疗;(4)平行对照。治疗结束后观察4周,评价指标为:(1)肿瘤体积的动态观察;(2)按肿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3)计算热增比,评价热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的效应。结果 根据肿瘤体积动态观察,单独应用超声热疗或顺铂化疗均可导致肿瘤生长抑制,瘤重抑瘤率分别为78.11%和18.43%。超声热疗联合顺铂化疗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瘤重抑瘤率为97.86%,热增比为1.2。结论 超声加热技术温度控制准确、可靠,适合个体化治疗的要求。超声热疗联合CDDP具有明显的抑瘤效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术前三联化疗(PYM+5-Fu+DDP)配合手术治疗口腔鳞癌的临床疗效及与多药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术前三联化疗合并手术综合方案治疗口腔鳞癌患者102例,全部患者均经活检确诊。对所有患者的化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综合治疗的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102例患者化疗有效率为82·4%。有完整随访资料者92例,存活69例,3年生存率为67·6%。结论 本三联化疗方案在口腔鳞癌综合治疗中具有用药剂量小、疗效确切等优点,可作为口腔鳞癌患者术前化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生存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117例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既往病史,所有患者均行口腔鳞癌切除术并联合放疗,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羟基喜树碱及平阳霉素化疗。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手术结束至术后5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分析晚期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期间,2例因其他原因死亡,4例因失访而剔除。剩余111例患者中, 42例死亡,69例存活,生存率为62.16%;年龄、T分期及M分期不同的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生存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性别、组织分化程度、N分期及化疗情况不同的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生存情况差异显著(P<0.05);性别、N分期及是否联合羟基喜树碱与平阳霉素化疗是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组织分化程度不是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N分期及是否联合羟基喜树碱与平阳霉素化疗的生存曲线对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生存情况具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 性别、N分期及是否联合羟基喜树碱与平阳霉素化疗是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N分期及是否联合羟基喜树碱与平阳霉素化疗的生存曲线,可作为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TPF(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可切除口腔鳞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临床Ⅲ期或ⅣA期原发口腔鳞癌患者25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28例;试验组为TPF诱导化疗加手术和术后放疗,对照组为手术加术后放疗。运用EORTC QLQ-C30和QLQ-HN35量表对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AS 9.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6例入组患者中,243例患者至少有1张有效问卷。QLQ-C30的总健康状况和QLQ-HN35的疼痛、吞咽、感觉、语言、进食、社交障碍、性功能减退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的开口问题比对照组严重,但总体评价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F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时辰化疗联合动脉化疗与常规化疗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49例口腔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时辰化疗联合动脉化疗组24例,常规化疗组25例。比较卡铂联合5-Fu化疗2个疗程后两组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联合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利用卡铂联合5-Fu作为化疗方案的时辰化疗联合动脉化疗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可减少毒副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socio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overall survival (OS) in patients with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 Material and Methods Medical charts of 547 patients with OSCC from a public hospital in northeastern Brazil seen between 1999 and 2013 were evaluated. Surviv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Kaplan-Meier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age, sex, ethnicity, clinical stage, anatomical location, type of treatment, and comorbidities on the patients’ prognosis was evaluated.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identify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Results The 5-year OS was 39%.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 40 years (HR = 2.20; 95%CI: 1.02-4.72) and a single treatment modality (HR = 1.91; 95%CI: 1.37-2.67) were associated with a poor prognosis, while early clinical stage resulted in better outcomes (HR = 0.38; 95%CI: 0.25-0.58). Conclusions OSCC patients in advanced clinical stages, diagnosed at a younger age, and submitted to a single therapeutic modality have a poorer prognosis. Key words:Head and neck cancer, oral cancer,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urvival,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围化疗期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变化和两者的相关性,以及化疗对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行新辅助化疗的晚期口腔鳞癌患者28例,采用队列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以TP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进行化疗,化疗期间采用个体化方案进行营养支持。分析患者化疗前、后PG-SGA、QLQ-H&N35评分变化以及两者的相关性,并根据肿瘤消退情况,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CR+PR)和无反应组(PD+SD)进行分层分析。采用 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化疗后患者的PG-SGA评分和QLQ-H&N35评分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301,P=0.0015),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5953,P<0.0001)。分层分析显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患者的PG-SGA评分与QLQ-H&N35评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的体重、肌肉量和脂肪量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排除女性患者后发现,2组患者体重及脂肪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反应组患者的肌肉量显著增多而无反应组患者的肌肉量显著下降(P=0.0358)。结论: 新辅助化疗能够改善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We have tried to find out if the combination of DNL/rIL-2 and antitumor drug is able to induce a synergistic increase in the antitumor therapeutic effect.DNL were obtained from the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primary tongue cancer were been performed operation of radical neck dissection.When the ratio of the effectors to the targets was 5:1 with local administration,rIL-2 5x10(5)Kg/d and PYM 5mg kg/d ip administration,the inhibitory rate of tumor growth was 86%.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rate increas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therpeutic effect obtained by DNL/rIL-2,or PYM alone (P<0.05).In addition,we used Burgi formula to evaluated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DNL/rIL-2 combined with PYM.The q value was 1.46.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mmun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perhaps function synergistic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