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收集的碎骨、骨屑、刮取的松质骨及骨髓植骨于复位后骨折断端,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方法:通过术中可靠的固定,保护骨折端血运,把术中收集的碎骨、骨屑、断端刮取松质骨及骨髓,植于复位后骨折断端。结果:治疗80例长管骨骨折均获随访,术后1个月骨折断端骨痂形成良好,植骨区域愈合情况安全可靠;(3-6)个月有骨折基本愈合,末次随访未见明显变化。未出现骨延迟愈合及骨不愈合现象。结论:术中收集的碎骨、骨屑、断端刮取松质骨及骨髓,植于复位后骨折断端,方法简便实用,能较好地预防术后骨不连和骨延迟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经股动脉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选取27只体质量2.5±0.5kg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3组:A组为经股动脉注入干细胞组,B组为局部注射干细胞组,C组为PBS对照组。所有动物建立股骨骨折不愈合模型后给予相应干预,定期监测外周血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水平的变化,骨折端影像学表现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A组和B组术后5天AL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7天OC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组治疗前后基本不变,且A和C、B和C的组间ALP与OC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A组骨痂形成情况较B组好(P<0.05),但术后8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未出现明显骨痂。治疗后A、B两组骨折端新生骨生成并连接骨折两端,C组骨折断端不连续。结论 经股动脉注入BMSCs治疗新西兰兔骨不愈合的疗效显著,且在促进早期骨痂形成上,血管介入法的作用强于局部注射法。  相似文献   

3.
低强度超声波对兔骨折行髓腔内固定愈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低强度超声波(LIPUS)在兔股骨骨折中的作用,探讨LIPUS对行髓腔内固定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制备48只成年新西兰兔股骨中段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模型,并将实验兔随机分为A、B两个组.A组为实验组,对骨折处应用强度为30mW/cm2的低强度脉冲超声体外照射,每天1次,每次20min.B组为对照组,在骨折处实行假照射作为对照.两组实验动物分别于术后1、2、3、4周,采用影像学、组织学等指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影像学结果:X线片评分半定量分析表明,实验组骨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骨折断端间从纤维连接到骨性连接,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提前.结论 1)LIPUS对行髓腔内固定骨折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LIPUS通过影响骨折愈合的三个主要阶段:炎症期、愈合期和塑形期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膜外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骨膜外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128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结果:手术前后X线变化及临床表现显示使用此治疗方法骨痂生长快,疗效满意。结论:骨膜外加压钢板内固定,保护了骨折断端血液供应,能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外固定架治疗骨折,特别是胫腓骨骨折,目前已得到充分的肯定.但胫腓骨严重粉碎性骨折骨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发生率较高,病人长期带支架给治疗护理带来困难.因此,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12月对51例胫腓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病人进行单侧纵轴动力外固定架固定的同时,配合切开断端早期植骨,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定小夹板局部外固定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密度值及比率,探讨小夹板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18只家兔通过手术造成左侧胫骨中下1/3 3 mm标准横形骨折模型,随机分成A组、B组、C组,每组各6只。A组与B组用石膏固定5 d后改成小夹板外固定,但A组与B组夹板包扎松紧不一致,A组包扎带上下移动3 mm,B组移动7 mm,C组钢板内固定;术后第6周末处死家兔进行骨密度及比率测定,每只家兔在处死前先行X线摄片检查。结果:X线摄片显示A组骨断端致密骨痂填充,骨折线模糊,外骨痂致密,部分髓腔再通,而B组和C组骨折端骨痂较少,骨折线仍存在。骨密度值测量显示,A组与B、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动加速了局部矿物化,增加骨膜骨痂的成骨,是加速骨折愈合的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TGF—β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TGF-β对小鼠股骨骨折的修复能力及骨愈合过程。方法:将TGF-β、PBS25μL分别注射于小鼠股骨骨折处,连续注射10天,分别于7、14、21天进行X线摄片和骨折处切片光镜观察,并应用微机图像处理系统作骨痂骨骨系细胞立体定量分析。结果:术后21天给药组小鼠伤肢完全愈合,骨折线消失,骨髓腔再通;而对照组动物骨折处未愈合,断端清楚可见。结论:本实验证明了外源性TGF-β具较强的生物活性,是强促分裂因子,对骨折的修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并评价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标准化动物模型。方法 将96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A组: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组(48只)、B组:股骨骨折组(48只)。A组通过止血钳钳夹致小鼠左侧坐骨神经损伤,于同侧进行股骨开放性骨折联合髓内钢针固定,建立了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模型;B组行左侧股骨开放性骨折联合髓内钢针固定,仅游离坐骨神经,不做钳夹处理。术后仔细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于术后第3、5、7、10、14、18天6个时间点,取A组(36只)与B组(36只)左侧坐骨神经,其中每个时间点每组6只,分别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来分析坐骨神经损伤修复过程。同时,于第7、14、21和28天4个时间点取小鼠左侧股骨,分别通过股骨X线、Micro-CT、组织学染色来分析并评估在周围神经损伤条件下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于建模后第14天小鼠步态基本恢复正常;于第14天坐骨神经纤维结构连续性基本恢复;第7天骨折断端几乎不存在骨痂;至第14天出现少量软骨痂,主要为未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构成;第21天软骨痂开始钙化,骨痂中存在部分肥大的软骨细胞;第28天骨折断端新生骨形成,含有大量肥大的软骨细胞、成骨细胞与骨细胞。结论 通过本研究方法建立的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愈合过程良好,并较单纯股骨骨折的愈合过程有所迟缓,可很大程度上模拟临床骨折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及愈合过程,为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骨折愈合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骨痂延长骨愈合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以Ilizarov式外固定架固定山羊左胫骨,在其中段作骨膜下横形截骨。两周后开始牵拉延长,每天1mm,连续30d。动物定期取材,作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结果从形态学上证实了截骨后持续缓慢牵拉,对形成中的骨痂施以轴向的张应力,能刺激细胞增殖及代谢活动,使截骨端间获得完全的骨愈合。作者认为:险成骨细胞外,成纤维细胞可能在骨痂延长骨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新西兰大白兔保留骨膜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制成桡骨缺损长度为15mm及30mm组实验兔,每组10只,分别在4、8、12、16周时摄X线片,16周后不愈合兔标本再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在保留骨膜的情况下截取兔桡骨中远段骨质长度15mm组,16周时均可见断端骨性愈合,在30mm组16周时,大体标本均见桡骨缺损处无骨性连接,骨折断端封闭,有硬化骨形成并见缺损区纤维组织充填,病理切片证实断端为纤维组织生长。结论:成功制备了新西兰大白兔保留骨膜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带血供骨膜瓣包裹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带血供骨膜瓣包裹去抗原异体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兔的股骨经去抗原化后作为供体,制作带血供骨膜瓣色裹同种异体骨修复免大段骨缺损模型,实验设置对照组,即未用血管化骨膜瓣包裹移植物。分别在术后第4周、8周和16周分别行X线摄片,并对移植物及周围软组织、骨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HE染色),对两组移植物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X线表现为实验组骨痂形成的速度快于对照组,骨痂形成的质和量优于对照组,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骨质更新速度以及新生血管速度均快于对照组,BM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相同时期实验组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带血供骨膜瓣包裹异体骨修复骨缺损优于单纯异体骨移植,明显缩短骨缺损的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的优越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6-2014年我院应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患儿53例(骨折端均稳定、无严重成角和短缩畸形),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1 ~ 16岁,平均年龄6.7岁.骨折部位:股骨20例,胫骨12例,肱骨10例,桡骨5例,尺骨5例,单纯腓骨1例,均为外伤性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按照骨折术后至第1次骨髓移植的时间分组,4~6个月共23例作为A组,6~8个月共30例作为B组.从髂前上棘处抽吸骨髓穿刺抽取骨髓液5 ~ 20 mL,平均12.7 mL,经皮注入到X线定位的骨折延迟愈合处.术后定期摄X线片,观察、比较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本组所有骨折延迟愈合均获得随访,并随访至拆除内、外固定后至少6个月,最终47例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距第1次骨髓移植后3 ~ 10个月,平均5.8个月.未愈合6例,A组1例,B组5例,骨髓移植2次后骨折处无明显骨痂生长,改为其他方法治疗.两组愈合时间和骨髓注射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最终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是一种操作简单、微创、安全、经济又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且早期行自体骨髓移植,可加快骨折愈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富血小板血浆(n-HA/PA66/PRP)复合物修复兔股骨中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共40只,切除左股骨中段1 cm 连同骨膜的骨质造成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植入 n-HA/PA66/PRP 复合物后予以钢板固定;对照组植入 n-HA/PA66后予以钢板固定。术后2、4、8、12周每时间点处死5只兔子,进行 X 线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观察股骨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术后所有动物无感染、死亡及植入物脱落,大体标本及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2周内实验组开始有新生骨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新骨生长速度和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2周 Lane-Sandhu 法 X 线片评分显示实验组(6.80±2.05)分,对照组(4.20±1.30)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强度在术后第2、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第8、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HA/PA66/PRP 复合物具有促进骨质愈合的作用,尤其在早期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优于 n-HA/PA66。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肘关节复杂骨折中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60例过肘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应用内固定钢板螺钉钢丝加外固定动力型支架,对照组应用内固定钢板螺钉钢丝加外固定支架,比较2组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不愈合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结果 试验组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2组手术时间、骨不愈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试验组升高幅度大,2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动力型固定支架用于过肘关节复杂型骨折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降低VAS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捆绑带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捆绑带对动物模型骨折愈合过程中是否存在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建立股骨干非负重骨折动物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采用髓内固定,实验组在骨折部位加用捆绑带捆绑固定,于术后2、4、6周行大体观察、骨密度测定、骨痂前后直径、组织学等检查进行比较,观察捆绑带在骨折固定中的作用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在各观察时段各有1例出现骨折移位或畸形愈合。术后2、4周捆绑带组外骨痂相对少,两组在骨密度测定、骨痂前后直径无差别;术后4周捆绑带组光镜下新生骨小梁生长优于对照组,成骨细胞数多于对照组;术后6周对照组骨密度测定、骨痂前后直径明显大于捆绑带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4.243,15.909,P〈0.05~0.01);光镜下捆绑带组骨痂较对照组显示更成熟并开始向板层骨转化,骨结构更致密,骨小梁排列更整齐。结论:在保持适宜的束缚力的情况下,捆绑带可以有效地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避免出现骨折移位或畸形愈合,保障骨折正常的愈合,对于骨膜以及骨折部位血运没有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20只兔股骨干中段开放骨折模型,Φ4.0mm钻头扩髓,Φ4.0mm斯氏钉固定;对照组不扩髓,用Φ3.5mm斯氏钉内固定。术后2、4、8周取骨痂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扩髓组骨折愈合过程延迟。  相似文献   

17.
分析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对手部骨折患者血清护骨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RANKL)水平的影响。将86例手部关节内和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43)患者接受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n=43)患者接受克氏针内与石膏固定治疗。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手指活动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后患者血清中OPG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及RANK和RANK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实验表明有限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能有效恢复手部骨折患者血清中异常的OPG/RANK/RANKL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Low doses of methotrexate (MTX) are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reating adult and 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 However, because this powerful anti-inflammatory drug might negatively influence the healing of wounds and fractures, MTX administration is often stopped during surgical procedures. The present study assesses the effects of low- and high-dose MTX on early inflammatory processes and bone healing in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fracture. Thirty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assigned to low- and high-dose MTX and control groups. A femur was cut using a reciprocating saw and a 2-mm fracture gap was made using a fixator. One or four weeks thereafter, macrophages were immunostained and new bone formation was histomorphometrically measured. Significantly less new bone was formed in the high-dose MTX,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whereas bone formation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between the low-dose MTX and control group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 low dose of MTX does not affect the early process of endochondral bone formation during fracture healing, whereas a high dose might delay the progress of new periosteal bone formation. Although more macrophages were found in the groups treated with MTX, their impact on surrounding inflammatory processes remains unclear.  相似文献   

19.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重建股骨骨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深低温冷冻与环氧乙烷处理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重建山羊股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6只山羊造成右侧股骨骨折.双侧股骨分别进行深低温冷冻与环氧乙烷处理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在术后3、6、12、24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X线片,血管墨汁灌注.四环素荧光标记,组织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以及骨板存活情况。结果 未骨折一侧术后3周,骨折一侧术后6周移植骨板出现再血管化。术后3~6周,骨折一侧移植骨板四环素荧光标记比未骨折一侧弱;而6周以后骨折一侧明显增强。术后12周骨折愈合,移植骨板与宿主骨骨性连接。术后24周移植骨板和宿主骨融为一体.骨折一侧移植骨板再塑性能力强,股骨皮质厚度增加明显。结论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移植骨板与宿主骨整合后能增加局部骨量储备,增强股骨强度。  相似文献   

20.
金葡液对冻干异体骨移植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金葡液对冻干异体骨移植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4只兔右侧桡骨造成15mm缺损模型,植入冻干异体骨,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只。术后第10d开始,实验组局部注射金葡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行X线片、组织学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检查,并测定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LP)含量。结果 实验组术后不同时间的骨代谢活性、新骨生成和血清P及AL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Ca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异体骨90d完全愈合,对照组仍未愈合。结论 金葡液作为一种促进骨折愈合药物,可有效加快冻干异体骨的愈合,加速新骨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