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氧化镁悬浊液配制50%硫酸镁溶液的新方法,该方法不引进例如依地酸钠的新杂质,操作简便,所配得的溶液登明度得以改善,经铁的比色分析证明含铁杂质量大大减少,灭菌后无通常配制方法常出现棕黄色沉淀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配制方法对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留样观察方法,比较以板框压滤机过滤的灭菌配制工艺与以脱脂棉过滤的普通配制工艺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结果 经留样观察一年,以板框压滤机过滤的灭菌工艺配制的硫酸镁溶液,外观始终保持澄清,微生物限度检查符合规定.结论 以板框压滤机过滤的灭菌工艺配制的硫酸镁溶液质量稳定性好,值得...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配制方法对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留样观察方法,比较以板框压滤机过滤的灭菌配制工艺与以脱脂棉过滤的普通配制工艺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结果经留样观察一年,以板框压滤机过滤的灭菌工艺配制的硫酸镁溶液,外观始终保持澄清,微生物限度检查符合规定。结论以板框压滤机过滤的灭菌工艺配制的硫酸镁溶液质量稳定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肖华  张勇  蔡斌  于西全 《中国药房》2010,(37):3513-3515
目的:改进50%硫酸镁溶液的制备方法,增加其稳定性。方法:取硫酸镁原料,分别加入冷纯化水(方法1)、热蒸馏水(原方法,方法2)及加热煮沸3min后的纯化水(新方法,方法3)溶解,考察3种制备方法所制制剂中硫酸镁的平均含量及出现结晶情况,并对析出的结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3种方法所制制剂6d后硫酸镁含量平均值分别为99.0%、99.1%、101.1%,前2种方法所制制剂分别在30min、约5d后出现结晶,方法3所制制剂6月内未出现结晶;析出的共结晶中含硫酸镁、度米芬、水等物质。结论:新方法所制制剂不易出现结晶,性质更稳定。  相似文献   

5.
硫酸镁溶液配制方法的改进及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尧睿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6):145-146
目的改进硫酸镁溶液的配制方法,提高其质量,并考察稳定性。方法对传统的配制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加热溶解,持续煮沸6min,趁热分装的改进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并采用长期试验法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将采用改进后方法配制的硫酸镁溶液室温贮存12个月内,4批样品的外观、性状、含量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有限期定为6个月。结论改进后方法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稳定性好,经过改进的制备工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军内各医疗机构配制的50%硫酸镁溶液,执行标准是《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2002年版、《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第二版。2011年笔者所在检验所共检验××家军队医疗机构生产的20批次的50%硫酸镁溶液,其中,合格17批次,合格率85.0%;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率15.0%,不合检验项目均为微生物限度。通过对50%硫酸镁溶液质量分析,以期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修订工作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筛选50%硫酸镁溶液的防腐剂.方法比较五种防腐剂在50%硫酸镁溶液的溶解情况以及防腐效果.结果在抑菌浓度范围内,度灭芬在50%硫酸镁溶液中溶解完全,防腐效果佳,苯甲酸次之.结论度灭芬作为50%硫酸镁溶液的防腐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50%硫酸镁溶液灭菌后产生沉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0%硫酸镁溶液灭菌后产生沉淀的原因及防止措施。方法:通过对沉淀定性、原料中铁盐定量及使用不同容器配制50%硫酸镁溶液,加入一定量铁盐后用不同温度灭菌的比较,分析产生沉淀的原因。结果:原料中铁盐含量的多少、配制容器的质地、外源性铁盐的加入及灭菌温度的高低均对产生沉淀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减少铁盐来源、加入金属络合剂及使用100℃流通蒸气灭菌可有效防止沉淀产生。  相似文献   

10.
袁惠英 《中国药房》2011,(9):812-814
目的:筛选50%硫酸镁溶液的防腐剂的种类及浓度,以提高硫酸镁溶液的质量。方法:参照防腐剂的常用抑菌浓度,在50%硫酸镁溶液中分别加入0.01%、0.02%的羟苯乙酯,0.03%、0.05%的苯甲酸,0.01%、0.02%的度米芬,0.03%、0.06%的过氧化氢和0.01%、0.02%的苯扎溴铵,置于常温或冷处条件下观察其溶解情况,并在不同留样期(12个月内)对硫酸镁进行含量测定及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除0.01%、0.02%的羟苯乙酯和0.05%的苯甲酸外,其余浓度防腐剂均在50%硫酸镁溶液中溶解完全;含有过氧化氢、苯扎溴铵、度米芬、苯甲酸的样品放置12个月内,微生物限度检查和含量测定均符合规定。结论:可选用0.03%过氧化氢、0.01%苯扎溴铵、0.01%度米芬或0.03%苯甲酸为50%硫酸镁溶液的防腐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改良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改良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即溶液配制时加入枸橼酸钠增加稳定性,更换抑菌剂防止霉变。比较传统配制方法与改良方法稳定性差异。结果采用改良方法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经长期试验稳定性好,外观、性状、含量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有效期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12.
50%硫酸镁溶液室温下很易发霉,为保证质量,作者在该溶液中分剐加入杜灭芬和苯甲酸钠作防腐剂.对不同浓度防腐剂的抑菌效果及溶液pH 值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0.01%杜灭芬作为50%硫酸镁溶液防腐剂效果最好,且不使溶液pH 值下降,而高浓度杜灭芬或混加苯甲酸钠的溶液抑菌效果与0.01%杜灭芬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桂斌 《中国药师》2001,4(4):315-316
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氯化钠注射液成品澄明度差,热原检查合格率低的问题,通过探索和改进工艺,设计新的配制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硫酸镁溶液中防腐剂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常用几种防腐剂在硫酸镁溶液中防腐效果,以提高硫酸镁溶液的质量。方法:选用不同防腐剂制成硫酸镁溶液,通过微生物限量检查及留祥观察,以确定合适的防腐剂。结果:用5%苯甲酸乙醇溶液为贮备液,使硫酸镁溶液中含0.03%苯甲酸时防腐效果最佳。结论:根据最佳处方制备硫酸镁溶液防腐效果满意,经过两年留样观察没有出现霉变现象,且微生物限量检查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5.
邢于政 《中国药业》2008,17(6):39-39
目的提高过氧化氢溶液的稳定性和澄明度。方法配制采用各种不同稳定剂和过滤方法的过氧化氢溶液,通过留样观察分析质量、含量。结果磷酸、稀硫酸能起一定的稳定作用,但产品达不到两年保质期。而用苯甲酸作稳定剂则既能达到使过氧化氢溶液稳定的目的,又能使其保质期长达两年以上。用沙滤球和沙滤棒抽滤能解决过氧化氢溶液产生白色絮状物问题,沙滤球的价格比沙滤棒高,沙滤球用后处理比较困难,所以沙滤棒较适用。结论过氧化氢溶液的稳定剂以苯甲酸为好,用量为万分之三;过氧化氢溶液在放置中析出白色絮状物的问题可用沙滤棒4号抽滤解决。  相似文献   

16.
在银量法中,常采用吸附指示剂法,用硝酸银为标准液,以吸附指示剂指示终点,测定卤化物的含量。为了使终点颜色变化明显,应尽可能使卤化银沉淀呈胶体状态,且有较大的表面。为此,在滴定前应将溶液稀释并加入糊精、淀粉等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以形成保护胶体。而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糊精溶液(1→50)配制发现,每当室温下降至 15℃以下时,糊精溶液的上清液便有乳浊现象,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配制硫酸镁溶液,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对传统的配制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加热溶解,持续煮沸5分钟,趁热分装”的新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并采用长期试验法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硫酸镁溶液室温贮存8个月内,3批样品的外观、性状、含量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有限期定为6个月。结论 本方法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稳定性好,经过改进的制备工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改进50%硫酸镁溶液的配制处方,解决其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沉淀和发霉的问题。方法:在配制硫酸镁溶液中添加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处理,以脱脂棉过滤,并与按原处方生产的样品进行对照。结果:采用过氧化氢处理过的硫酸镁溶液在放置30天内都无沉淀生成,对其残留液细菌学检查都符合要求,明显好于原处方生产的样品。结论:采用添加适量过氧化氢并以脱脂棉过滤的方法可有效除去沉淀,并符合细菌学要求。  相似文献   

20.
赵奎 《中国药业》2008,17(15):46-46
目的改进硫酸镁溶液的配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加0.02g/mL枸橼酸钠并用热纯化水溶解、趁热过滤分装的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并采用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硫酸镁溶液室温贮存12个月内,3批样品的外观、性状、含量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有效期暂定为12个月。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稳定性好,经过改进的制备工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