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喎 "口歪"之义 <说文解字>用"咼"表示.<说文>:"咼 口戾不正也."但在先秦两汉文献中未能找到书证."咼"字又是"和"的古字.<正字通·口部>:"咼 <转注古音·歌韵>有‘咼' <淮南子>‘咼氏璧' 即卞和之和."<淮南子·说山>:"咼氏之璧 夏后之璜 揖让而进之以合欢."高诱注:"咼 古和字."为了区分"咼"字的两个义项 <内经>首创"喁"字 在口歪的义项上 与"咼"构成古今字关系.  相似文献   

2.
1 烦满 <素问·热论篇>说:"厥阴脉循阴器而络於肝,故烦满而囊缩." 按<说文·水部>说:"满,盈溢也",非此文"烦满"之"满"义.此"满"当为"懑"字之借用,<说文·心部>说:"懑,烦也,从心满",段玉裁注:"烦者,热头痛也,引申之,凡心闷皆为烦,<问丧>日:'悲哀志懑气盛',古亦段满为之,满亦声",是其义也.  相似文献   

3.
《素问》对运气七大论渊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运气七篇大论问题,宋臣林亿等曾云:"详<素问>第七卷,亡已久矣.按皇甫士安晋人也,序<甲乙经>云,亦有亡失.<隋书·经籍志>载梁<七录>,亦云止存八卷……而冰自谓得旧藏之卷,今窃疑之."其后文又云:"窃疑此七篇乃<阴阳大论>之文,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犹<周官>亡‘冬官',以‘考工记'补之之类也."后世学者,多从此说.然此中尚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医典籍言"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纵观<内经>谈及心肾开窍时,未见此说,只有"心开窍于耳""肾开窍于二阴"之说.<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肾主耳……在窍为耳."'耳者,肾之官也.""心主舌,开窍于耳."唐·王冰注:"舌为心之官,当言于舌,舌用非窍,故云耳也."<素问·缪刺篇>:"手少阴之络会于耳中,义取此也.  相似文献   

5.
查现代医学的"拮抗"一词,国内权威性辞书中只有<辞海>有载,其他均不收释.考其原因,敝以为"拮抗"可能是"颉颃(xiéháng)"的误读. "颉颃",出自<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颉之颃之."毛传:"飞而上日颉,飞而下曰颃".晋·潘岳<杨仲武诔>:"归鸟颉颃,行云徘徊."后引申为"不相上下"、"互相抗衡"之义.如<晋书·文苑传序>:"潘夏联辉,颉颃名辈."又如明·俞弁<读医说·自序>:"弁虽不敏,癖于论医,或闻师友讲谈之余,或披阅诸师百家之文,凡有会于心者,辄手抄以备忘,积之成裘,蠫为十卷.名日<读医论>.非敢与古人颉颃,将来好事者共之."  相似文献   

6.
肺主皮毛在皮肤病论治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主皮毛"出自<黄帝内经>,是藏象学说的重要理论之一.<内经>中共有12篇、15处论及肺与皮毛的生理和病理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肺生皮毛",<素问·痿论>日:"肺主身之皮毛",<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明确指出肺与皮毛相辅相承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惊(驚),<说文>:"马骇也",<玉篇>:"骇也",有"动也"之义,见<文选杨雄赋>"军惊师骇";亦有"乱貌"之谓,<吕览慎大>日:"其生如惊"即此义.<素问·举痛论>日:日:"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谢观编<中国医学大词典>释,"惊,触而心动也……此证因卒闻巨声,或目击异物,或遇险临危,致心惕惕然而惊."故惊者是因偶遇异物或乍响,有所骇而心中跳动不宁,难以自已.  相似文献   

8.
释命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命门之名,在今本<黄帝内经>中三用.<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灵枢·卫气>:"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  相似文献   

9.
浅谈对中医阴阳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灿  王宇飞 《光明中医》2009,24(4):726-727
阴阳学说是贯穿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所在,它是一类科学,一类哲学,一类文化,阴阳学说可以说是宇宙中永恒不变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要谈对阴阳的认识,那就需要知道阴阳的本义是什么.首先看古代文献对"阳"的含义的阐释:<玉篇>:"营天功名万物谓之阳"、"变也"、"清也".<说文>:"高明也".<传>:"阳日也"、"阳明也".<康熙字典>:"又水北也".<释名>:"丘高日阳"、"阳扬也,气在外发扬也".再看"阴"的含义:<说文>:"黯也"、"水之南也"、"山之北也".<玉篇>:"幽无形深难测谓之阴"、"影也"、"默也".<释名>:"阴荫也,气在内奥荫也."  相似文献   

10.
李恒 《养生月刊》2013,34(1):84-85
春兰秋菊即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指物于当时,各具其美,比喻各有专长各具特色.《楚辞·屈原<九歌·礼魂>》说:"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宋·洪兴祖补注:"古语云,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唐·石贯《和主司王起》说:"绛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相似文献   

11.
浅析卫气     
中医学把能抵御外邪入侵的正气称为卫气."卫气"出自<内经>.<灵枢·木藏篇>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脍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滕理致密矣."<素问·痹论>讲:"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性膘悍滑疾,活动能力强,行动迅速,行于经脉之外,外达皮肤肌肉,内至胸腹脏腑,遍及全身.说明卫气不但具有温养组织器官的作用,而且还有保卫肌表、抗拒外邪的功能,其功能为护卫肌表,抗御外邪入侵,控制汗孔开合,调节体温,温煦脏腑润泽皮.  相似文献   

12.
补肾壮督通络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LOH)属中医"腰痛"、"骨痹"范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椎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春,非典型肺炎在我国的爆发,给我们所带来的恐慌及反思,至今记忆犹新.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早在<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了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同时<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指出了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对于传染病,内经中也提出了要"避其毒气",<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作为个人,我们无法控制"邪气",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提高自身免疫力,就是首要而切实的任务.专家提醒非典可能会"卷土重来",笔者想就<百症赋>中"岁热时行,陶道复求肺俞理",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14.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其中<方技略>著录与医药卫生相关的书籍.本文就<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所述内容,从文献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将其分析总结为四方面:1."条其篇目,撮其指意"--<汉志>图书整理著录方法.2."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方技略>图书四分法.3."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重视医学的思想.4."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以医从政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正>1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按此文"天年"之"年",篆文作"季",《说文·禾部》说:"季,毂孰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季'。"《玉篇·禾部》说:  相似文献   

16.
针刺误致创伤性气胸,针灸专业文献记载极少,最早当推历史文献<三国志·魏书·方伎传>.该书<华佗传>说:东汉末年江北某郡一督邮(郡府属官,代表郡太守督察县)徐毅患病,华佗去看他.徐毅对华佗说:"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后,便苦咳嗽,欲卧不安."华佗说:"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其言.胃管即食管.  相似文献   

17.
营卫理论起源于<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云:"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难经·二十三难>说:"血为营,卫为气."张仲景的<伤寒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内经>、<难经>理论,而且对营卫不和的种种表现,作了详尽论述,确立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的方法.后世医家均推崇此方,谓千古第一方,冠群方之首.  相似文献   

18.
"三姓"考正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疥癣第四>(以下简称<千金>)载"灸癣法:日中时,灸病处影上,三姓灸之."魏稼等所编<<千金>针灸临床类编>(以下简称<类编>)认为:"姓"为"炷"之讹字,当作"三炷".此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粉刺"即"痤疮",当无争议,但见一些医学书籍及临床杂志报道中记载"痤疮"中医称"肺风粉刺",此说值得商榷. 如有的书中记载:"寻常痤疮是一种青春发育期常见的皮脂腺疾病,中医称为肺风粉刺."再如有的治疗痤疮的临床报道说:"痤疮中医学早有论述,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肺风粉刺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持此说者大多可能是据<医宗金鉴>"肺风粉刺"病所述加以引证的.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常以胸闷、胸痛为主要临床特点,归属中医"心痛"或"胸痹"范畴.早在<内经>即有胸痛的记载,如<灵枢·五邪>说:"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闷痛,两臂内痛."此为该病最早的记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则有更多的论述,把胸痛称为"胸痹",并设专篇论述.大凡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皆习惯于从辨病的角度考虑,活血化瘀成为主题.然笔者认为,治疗法则应为化痰与通阳,而活血化瘀只是辅佐之法.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