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刺,药物结合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针刺与药物强力宁结合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57.14%(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降酶、退黄方面皆优于对照组(P<0.05、0.01)。提示针灸有明显的降酶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35例偏头痛患者,同时设立普通针刺法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了治疗组部分患者(18例)治疗前后血液中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的变化情况。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而子午流注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提示子午流注针法对偏头痛患者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组放射性直肠炎的近期治愈率高于药物对照组的近期治愈率,且疗程较对照组,为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0.01);对放射性膀胱炎的治愈率两组比较无明差异(P>0.05)针刺组疗程则著短于对照组疗程(P<0.01)。结果表明,针刺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发表新闻社胱为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周建伟 《中国针灸》1996,16(4):29-30
采用自制扶正健脾药灸条施灸足三里、关元、中脘、血海等穴治疗脾虚证,并以单纯艾绒灸条治疗为对照。结果提示:治疗组患者脾虚主症在施灸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其显效率为78.38%,有效率为94.59%,优于对照组的疗效(P<0.05)。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循经取穴深针透穴刺法治疗三叉神经痛65例,临床治愈43例(66.15%),好转18例(26.69%),近期疗效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P<0.01)。介绍了针刺方法,浅谈了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赖新生 《中国针灸》1997,17(4):201-202
采用四神针、智三针、水沟为主穴配神门、后溪、足三里、太溪,电针与手法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同时设口服西药阿尼西坦对照组30例相比较。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小儿脑瘫9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明成  张遂康 《中国针灸》1999,19(8):461-462
对90例小儿脑瘫患儿采用针刺治疗,并设立空白对照49例。结果:治疗组在疗效、康复年龄的长短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表明针刺可以提高其康复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补偿性神经症5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刺涌泉或外关穴配合。C理疗法治疗补偿性神经症584例,疗效较好,治愈率为91.3%。根据不同职业和发病诱因分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表明,工人组高于农民组(P<0.01),计划生育手术组低于公伤组(P<0.01),提出以一次性终结性解决为妥。  相似文献   

9.
针刺,艾灸,针加灸治疗糖尿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曹少鸣 《中国针灸》1997,17(10):586-587
将4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艾灸组、针刺加艾灸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小时尿糖定量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以针加灸组的疗效最佳(P<0.01)。  相似文献   

10.
择时针刺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5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不择时针刺组、胰岛素分泌高峰时针刺组、胰岛素分泌低谷时针刺组和药物D860组,进行治疗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胰岛素分泌高峰时针刺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改善(P<0.01),改善程度较不择时针刺组及胰岛素分泌低谷时针刺组为优(P<0.01,)与西药D860组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高胆固醇血症家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玉琴  甄薇 《中国针灸》1994,14(2):32-34
电针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胃经的"足三里"和脾经的"三阴交",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组家兔血清TC水平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HDL-C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TG和动脉硬化斑块有下降趋势。结果提示足三里和三阴交有调整高胆固醇血症家兔TC和HDL-C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冀萍  周莉 《中国针灸》1996,16(9):1-2
本文对130例患者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分针灸组64例、中药组36例。西药宫腔注射组30例。针灸取穴中极、子宫、三阴交、归来。结果表明:各组间治愈率比较,针灸组优于中药组与西药宫腔注药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2年内随访三组妊娠率分别为75.0%、52.7%、46.7%,三组妊娠率比较,针灸组优于中药组或西药宫腔注射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东杰  范群丽 《中国针灸》2003,23(3):165-16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高血压病(EH)的机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以针刺太冲、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关元穴;对照组单纯采用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压(BP)、空腹血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水平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升高(P<0.05,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疗法能够改善高血压病IR,与其改善BMI、WHR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针刺疗法与西药吗丁啉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疗效。方法:将72例DG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调理脾胃针法为主,穴取曲池、合谷、中脘、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血海、地机等为主,每日针刺2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天;对照组口服吗丁啉10mg,每日3次,餐前30分钟服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调理脾胃针法治疗DGP疗效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不同刺激方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比针刺与艾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应差异.将6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艾灸组30例,分别采用针刺或艾灸足三里、关元、脾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组和艾灸组均能提高腰椎部的骨密度(P<0.01,P<0.05),针刺组优于艾灸组(P<0.05).就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而言,针刺疗法的作用优于艾灸疗法.  相似文献   

16.
黄廷芬  王立菊 《中国针灸》1999,19(9):519-520
对 3 0例患者采用血海、曲池、足三里为主穴针刺治疗 ,1 1例治愈 ,1 8例显效 ,较外涂药物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机针刺对缓解化疗药物所致血象损害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刺恶性肿瘤患者的足三里、脾俞(双)、大椎、三阴交能够缓解化疗药物对血象的损害作用。经42例临床观察与统计学处理表明,针刺的这一效果,与针刺时机具有密切的关系,即先针刺5天再化疗较针刺化疗同时进行,更能明显的缓解血液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数的减少。  相似文献   

18.
针药结合治疗青少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78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泳南  刘智艳 《中国针灸》1999,19(3):143-145
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服碘治疗组和纯补碘对照组两组,在严格可比的条件下进行。取穴:气瘿、足三里、太溪、手三里穴,每日针1次,每次留针20分钟,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7天,两组均为3个疗程。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和98.56%,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6.22%和40.54%,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针药结合可提高青少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和IL—4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胡志光  尹钢林 《中国针灸》1999,19(2):111-112
对6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针刺大椎、定喘、风门、肺俞、足三里、三阴交、孔最等穴治疗,总有效率8197%,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4和IgE。结果表明:针刺能使支气管哮喘患者过低的CD+8升高(P<001);增大的CD+4/CD+8比值减小(P<001);过高的IL4和IgE降低(P<001,P<0001),使上述指标趋向于正常。  相似文献   

20.
徐天舒 《中国针灸》2005,25(4):253-254
目的:对比观察穴位注射结合体针与药物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求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2例病人随机分成穴位注射结合体针组(治疗组)及药物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注入足三里、三阴交,并针刺合谷、太冲、关元、气海、太阳、风池,于经前10天开始治疗,每3天1次;对照组口服安定及谷维素,常规剂量,于经前10天每天服用,连续服至月经来潮时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体针方法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好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