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造血干细胞静息状态的主要调控者,在体外直接抑制干细胞的生长,直接并可逆地抑制具有长期再植能力的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骨髓微环境;通过调节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和细胞内的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进行细胞调控.TGF-β对造血干细胞的调节在临床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造血干细胞静息状态的主要调控者,在体外直接抑制干细胞的生长,直接并可逆地抑制具有长期再植能力的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骨髓微环境;通过调节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和细胞内的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进行细胞调控。TGF-β对造血干细胞的调节在临床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造血干细胞扩增的能力及所涉及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来源于脐血的造血干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14 d,然后计数造血干细胞数与集落形成单位。ELISA方法检测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的细胞因子。结果: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的造血干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的造血干细胞(P0.05)。此外,在培养体系中添加外源性细胞因子可明显提高造血干细胞增殖率(P0.05)。间充质干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包括GM-CSF、IL-7、IL-8、IL-11、SCF和SDF-1α。结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细胞滋养层可用于体外扩增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能介导MSC对HSC增殖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在造血调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其对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与调控的机理,可以进一步阐明造血细胞生成的机制,并为与造血功能障碍有关的许多疾病提供新的诊断和治疗思路;同时,通过监测血液或体液中某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其生物效应,或人为地控制体内某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可以为与造血功能障碍有关的许多疾病探索开发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段。本文仅就血清GM—CSF水平测定及其与骨髓粒系造血关系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目前已成为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应用的瓶颈。随着对 GvHD发病机制认识的日益深入,细胞因子在GVHD过程中的作用日显重要,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部分与细胞因子基因中启动子和调节序列中的基因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目前已成为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应用的瓶颈。随着对GVHD发病机制认识的日益深入,细胞因子在GVHD过程中的作用日显重要,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部分与细胞因子基因中启动子和调节序列中的基因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血液输注、骨髓及干细胞移植使用干细胞因子使小鼠体内的多能造血干细胞的绝对数 量增长 Blood 1993,82(2):445表达高数量C-kit受体的混合性多能造血干细胞的纯化及 其特征 Blood 1993,82(3):762体内使用重组甲巯基人干细胞因子使人骨髓内造血干细 胞数量扩增 Blood 1993,82(3):784纤维蛋白原加强白介素-3对早期人造血祖细胞的作用 Blood 1993,82(3):800体内使用白介素-11及干细胞因子对骨髓移植后小鼠造血 功能重建作用的比较 Blood 1993,82(3):1016血细胞发生性分化抗原是与细胞膜有相关性的酶 Blood 1993,82(4):105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造血干细胞扩增的能力及所涉及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来源于脐血的造血干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14 d,然后计数造血干细胞数与集落形成单位.ELISA方法检测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的细胞因子.结果: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的造血干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的造血干细胞(P<0.05).此外,在培养体系中添加外源性细胞因子可明显提高造血干细胞增殖率(P<0.05).间充质干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包括GM-CSF、IL-7、IL-8、IL-11、SCF和SDF-lα.结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细胞滋养层可用于体外扩增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能介导MSC对HSC增殖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类中药对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因避免了骨髓穿刺和麻醉,且造血功能重建快,被广泛地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的动员研究,并从不同角度对其动员以及细胞因子的调控原理进行分析,以获得理想的动员效果,即有足够量的造血干细胞(HSC)来满足临床移植的需要[1]。  相似文献   

10.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起源的克隆性髓系肿瘤,其特征为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及高风险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转变。除了造血干细胞缺陷,微环境的改变也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造血微环境通过与造血前体细胞直接接触及间接分泌细胞因子,参与了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克隆形成能力和体外维持能力等,也可为恶性造血细胞提  相似文献   

11.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备受关注的一类成体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MSC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维持骨髓造血微环境的稳定,同时,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活化的淋巴细胞,但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脐血造血干细胞(UCBSC)的生物学特性,具有不同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表型特征,增殖潜能强,免疫系统相对不成熟,但存在T、NK前体细胞,可经细胞因子体外扩增产生免疫活性细胞。临床应用表明进行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SCT)后,造血植入的成功率稍低干骨髓移植(BMT),尤其血小板恢复慢,故大部分用于儿童患者,但是尽管进行HLA配型1~3个位点不合的UCBSCT,造血植入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轻;UCBSC可经体外CD34~+细胞扩增或免疫细胞的定向扩增,从而提高其造血植入和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均已试用于临床取得成功。这些研究提示UCBSCT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成为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一个活跃领域,是目前治疗一些难治性血液病及急重度放射病的有效措施。造血干细胞(HSC)植入率是影响HSCT成功的关键之一,干细胞归巢的能力反映其植入效率,归巢受HSC性能和受体造血微环境影响,其中主要涉及细胞粘附分子(CAMs)表达、细胞周期状态、基质细胞与细胞因子作用和龛位腾空等。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脐血造血干细胞(UCBSC)的生物学特性,具有不同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表型特征,增殖潜能强,免疫系统相对不成熟。但存在T、NK前体细胞,可经细胞因子体外扩增产生免疫活性细胞。临床应用表明进行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SCT)后,造血植入的成功率稍低于骨髓移植(BMT)。尤其血小板恢复慢。故大部分用于儿童患者,但是尽管进行HLA配型l~3个位点不合的UCBSCT,造血植入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轻;UCBSC可经体外CD34^ 细胞扩增或免疫细胞的定向扩增,从而提高其造血植入和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均已试用于临床取得成功。这些研究提示UCRSCT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常造血的调节有赖于造血刺激因子和造血抑制因子的平衡。前者有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粒-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lα(IL-1α),IL-3。也-6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后者有干扰素,β-转化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TNF)。MDS是造血干细胞异常所致的克隆性疾病,目前有关MDS 异常造血和细胞因子的研究甚少,为此,作者检测了75例 MDS 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探讨MDS 的造血调控机制。75例患者中位年龄65岁  相似文献   

16.
造血干细胞向骨髓内归巢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干细胞归巢环节中,近年来新发现的基质细胞源性细胞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 SDF-1)及其受体CXCR-4(SDF-1/CXCR-4)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该因子系统的结构、表达以及对造血干细胞的趋化作用及其下游信号传导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脐血来源丰富 ,其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强 ,是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对脐血中间充质干细胞 (MSC)的争议较大[1 5] 。从骨髓中分离培养的MSC ,CD34表达阴性 ,对造血有促进作用。研究MSC与脐血造血干细胞共移植促进脐血移植后造血植入等方法成为临床脐血移植的热点课题。因此 ,我们从脐血单个核细胞 (MNC)中分离培养MSC ,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从表达细胞因子角度阐明其促进造血的潜在作用。材料和方法1 脐血MNC制备 脐血标本 37份 ,每份 78~ 14 0ml,取自健康妊娠产妇分娩的胎儿脐带血。脐血采集后在 4~ 12h内…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因子(SCF)为迄今所发现的作用于造血最早阶段的细胞因子。它在维持适宜的造血微环境及造血干细胞的生存中起重要作用,并且能刺激造血干细胞和早期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人SC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而且,低的骨髓血浆SCF水平与病人骨髓前体细胞呈白血病性生长方式有关。体外加入外源性SCF可刺激MDS病人造血前体细胞集落形成,部分地恢复MDS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9.
植入综合征(engraftment syndrome)是发生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恢复过程中,以发热、皮疹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又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多见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也可见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多种效应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形成植入综合征临床表现的主要原因。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ty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动员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对体内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深入认识G-CSF的免疫调节作用对于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s,GVHD)的发生、维持和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Graft-versus-leukemia,GVL)效应以及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复发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G-CSF对外周血及骨髓移植物的免疫调节作用、G-CSF的免疫调节作用与Allo-HSCT和细胞因子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