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及腓骨肌建松解术治疗跟骨骨折后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3-2013.11年我科采用距下关节及腓骨肌建松解术治疗跟骨骨折后踝关节僵硬52例(66足)。男性41例,52足,女性11例,14足。年龄在20~46岁,平均31岁。受伤至本次治疗时间10~21个月,平均15.3个月。术前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及CT、MRI扫面。按照stephens和sanders根据跟骨愈合形态CT分型,Ⅰ型54足,Ⅱ型12足。本组病例伤后至本次治疗时间均在1.5年内,手术选择跟骨外侧切口,切除跟骨外侧丘突出的骨质,松解距下关节同时松解腓骨肌腱。结果 66足术后随访10~27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2足出现切口积血,皮缘局部坏死,换药后愈合。1例患者因术后功能锻炼不到位,术后6个月随访,跟骨内外翻活动范围较术后1个月时减少,但疼痛较术前明显减轻,其余患者跟骨内外翻活动增加,疼痛消失。病人没有发生跟骨再骨折等并发症。术后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部功能评分,优20足,良37足,可6足,优良率90.9%。术前及术后足的内外翻活动度比较(P0.01)、运动时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P0.01)。结论距下关节和腓骨肌腱松解术是治疗跟骨骨折后踝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之一,既可以缓解足部疼痛,又保留了足部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手术和常规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共收治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共27例(30足),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13例14足)行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常规组(14例16足)行外侧L形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微创组中,1例ⅡB型单足患者由于术中复位不理想,临时改为跗骨窦切口,故将其排除在外。微创组的平均术前等待时间为4.5d(3~7d);常规组为9.4d(7~12d)。微创组的平均住院日为12.4d(8~15d),常规组为20.1d(12~35d)。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无一例发生切口并发症,常规组3例发生切口并发症,其中2例经积极换药后愈合良好,未发生骨髓炎;1例发生跟骨骨髓炎,后经清创、取出内置物、跟骨次全切、游离肌瓣移植、植皮术后治愈。两组术后跟骨宽度、高度、长度及Bo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微创组2例(3足)在第3个月时随访丢失,常规组1例(1足)在第4个月时随访丢失。术后6个月足部AOFAS评分两组之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术后跟骨形态及足部功能良好,与L形外侧切口钢板内固定术相比,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切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中足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平足症的手术方法和中短期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5月,通过关节融合手术治疗中足损伤后成年人创伤性平足症22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9.2岁(21~58岁);左足14例,右足8例。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足部力线改变情况,并通过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和VAS疼痛评分评估中足功能的预后。结果有2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5个月(14~42个月)。足负重正位X线片上距骨第1跖骨角和距骨第2跖骨角均有显著改善(P0.05);足负重侧位片上Meary角有显著改善(P0.01),距骨跟骨角较之术前有增加,但未获得显著差异。术后平均AOFAS中足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提高(30.5±14.9 vs.81.5±6.3,P0.01),VAS疼痛评分也有显著改善(P0.01)。有1例跟骰关节融合不愈合,2例切口皮缘坏死,未出现深部感染或骨髓炎。结论中足融合手术可以显著改善创伤性平足患者的足部力线及外形,稳定足弓,且可较好地缓解临床症状。但多数患者仍无法完全恢复伤前活动能力,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对中足骨折脱位仍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予跟骨骨折患者跗骨窦切口并配合使用微型钢板、空心钉内固定的效果。方法 选择灌云县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57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抛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8)采用常规L形切口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n=29)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恢复指标,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两组后足功能优良率,并比较末次随访时解剖结构,另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消肿时间较对照组短,出血量、切口长度较对照组小(P <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后足功能优良率以及术后跟骨宽度、高度、轴长、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与空心钉治疗,操作简单且对患者损伤小,有利于其术后康复,足部功能及解剖恢复良好,并发症风险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塑形治疗老年人跟骨后结节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年龄大于60岁跟骨后结节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塑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OFAS后足评分系统评定随访终点功能。结果 17例平均67.2岁,随访时间1.2-7.1年,平均4.3年。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1例伤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后转归良好。术后随访终点AOFAS后足评分91.2分。讨论跟骨后结节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发病的高峰年龄在70岁左右, 当踝关节强力背屈、直接应力或者膝关节伸直位时腓肠肌等长收缩时,跟骨由于骨质疏松,力学性能下降,不能承受跟腱的牵拉导致撕脱骨折。这与年轻人由于纵向暴力造成的经过跟骨内侧结节的原发骨折线的机理是不同的。多数文献建议手术治疗,而老年患者由于往往合并糖尿病、高血脂、下肢血管瘤功能不良等疾病,使皮肤风险增加。同时内固定选择不同导致的文献结果不一。笔者通过锁定钢板塑形,将后结节骨块固定于跟骨内下方致密骨小梁,获得骨折块的初始稳定与良好的长期效果。结论锁定钢板塑形固定,可以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跟骨后结节骨折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应当注意内固定对皮肤的激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跗骨窦切口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经跗骨窦切口入路治疗的4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研究,收集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影像学数据:经术前、末次随访的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测量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hler角、Gissane角;功能指标: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患肢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患肢疼痛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内固定未发生松动、脱落,无骨折移位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术中出血量30~50 ml,平均(40.9±4.5)ml,手术时间60~90 min,平均(73.2±6.8)min。跟骨长度、跟骨高度、B?hler角、Gissane角末次随访比术前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跟骨宽度末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3管型钢板在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二期内固定辅助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在苏州瑞华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6例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1例。急诊行清创,腓骨采用钢板或髓内针固定,胫骨远端采用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修复血管神经及肌腱,根据创面情况采用皮瓣或植皮修复。伤口愈合及皮瓣或植皮存活后,取外固定支架更换为内固定。先用1/3管型钢板辅助复位固定,再用主力钢板确定性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下肢功能,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例患者行内固定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2~31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5~8.0个月,平均5.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骨不连、再骨折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判定优良率: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3.33%。结论 1/3管型钢板在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二...  相似文献   

8.
<正>单独发生的跟骨骨折和距骨骨折在足踝外科领域属于相对常见的骨折,对于移位明显的骨折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预后较好[1-4]。但同侧陈旧性跟骨合并距骨骨折的病例却较为罕见,处理亦较为棘手。作者科室近期处理1例同侧陈旧性跟骨合并距骨骨折的病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1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关节面不平整,台阶≥1mm,如SandersⅡ型、SandersⅢ型、SandersⅣ型骨折;跟骨长度明显短缩;跟骨高度下降≥1.5cm;Bohler角缩小≥15°;Gissane角≤90°,或者≥130°;跟骰关节骨折块的分离或移位≥1mm;伴有跟骨周围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跟骨外侧壁膨隆明显影响外侧腓骨长短肌腱的活动;跟骨轴位片示:内翻畸形成角≥5°,外翻≥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适应证及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无瘫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男13例,女6例,年龄33·7岁,实施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后植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9例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椎体高度和形态得到明显恢复(Cobb角平均改善18°)。经术后平均8·8个月随访,疼痛均消失,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随访Cobb角无明显加大、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术后无神经损伤、假关节形成和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植骨术能及时增加椎体稳定性,有助于患者早期活动,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潜在可能出现继发性神经损害的爆裂性胸腰椎骨折应尽早采取合理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踝后内侧入路双头加压螺钉治疗距骨后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18例距骨后突骨折患者,男16例,女2例;年龄24~66岁,平均42岁。均系闭合性损伤。其中单纯距骨后突骨折4例,合并距下关节脱位13例,合并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1例,所有患者均经CT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待局部软组织水肿消退后,行经内踝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根据临床检查、影像学评估、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无伤口感染、无胫神经、肌腱损伤、无距骨无菌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AOFAS后足踝评分优14例,良3例,优良率94.4%。结论踝后内侧入路应用Herbert螺钉治疗距骨后突骨折,不仅能够清晰显露骨折处及关节面,避免内踝截骨,而且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分期手术策略治疗中足结核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的13例中足结核患者进行分期手术治疗。男9例,女4例;平均30.8岁(20~43岁)。病程8个月至6年。一期手术将结核感染灶进行清除,并放置链霉素骨水泥填充空腔。恢复力线后打入克氏针临时固定,同时于内外侧安放支架维持足部长度。术后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待6个月后足部症状得到控制,血沉及CRP正常后行二期手术。二期手术时将骨水泥取出,利用髂骨进行结构性植骨、融合内固定。定期随访包括常规拍摄平片及进行血生化检查,足部AOFAS评分,VAS疼痛评分及SF-36健康评分等。结果随访11例,平均随访20.8个月(15~38个月)。术后3.8个月(3~6个月)骨组织完全融合。所有患者均没有局部复发,也未出现窦道,无钢板断裂及螺钉松动等。AOFAS评分由术前的(53.6±18.6)分上升至(83.6±15.8)分(P0.05);SF-36评分由术前(43.8±13.7)分上升至(72.1±14.8)分(P0.05);VAS疼痛评分由术前(5.4±2.4)分降至(0.7±0.8)分(P0.05)。结论分期手术治疗中足结核有利于彻底清除感染灶、降低复发率、提高融合成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抗结核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第1跖骨三维模型探讨改良Mau截骨轴心点旋转固定治疗严重拇外翻的效果。方法采用计算机Auto CAD三维绘图系统模拟第1跖骨制成圆柱体模型,模拟截骨角度试验,测量并记录数据。对19例(25足)严重拇外翻畸形患者采用改良Mau截骨轴心点旋转截骨固定治疗重度拇外翻。结果 18例(24足)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2年,平均1.2年。优22足,良1足,差1足。术后X线示:拇外翻为0°~5°,第1、2跖骨间角为3°~7°,半脱位纠正拇趾内旋角0°~5°。本组患者评分(Maryland评分)为91~100分者共22足(91%)为优,80~89分者共1足(5%)为良,70~79分者1足(4%)为差,优良率为91%。结论改良Mau截骨轴心点旋转固定对治疗严重拇外翻畸形矫正效果良好,在矫正拇外翻的同时,可矫正拇趾内旋畸形和前足横弓塌陷。此方法不会影响跖骨的长度,不需植骨,截骨端接触面积大,稳定性好,利于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肱骨近端内锁系统(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钢板逆行肱骨前路微创钢板内固定在车祸致多发性肱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车祸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前路微创钢板内固定和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估肘关节疗效、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随访8~22个月,所有患者在12~22个月内骨折愈合,平均骨折愈合周期为(14.87±1.54)个月;术后24个月Cassebaum评分优良率86.61%(110/127),肘部平均关节活动度为(141.23±3.74)°(130~145),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分较术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切口感染、畸形愈合、桡神经麻痹、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仅肘关节僵硬2例、尺神经损伤1例。结论PHILOS钢板逆行肱骨前路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骨折愈合良好,能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且无感染、桡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结合新型跟骨微创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1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共120足。所有患者按手术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A,B,C,D组,每组各30足。均采用经跗骨窦入路结合新型跟骨微创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组内比较术前及术后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高度等解剖学参数,组间比较手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四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C、D组手术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C、D组手术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间VAS评分和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术前及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和跟骨高度的解剖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跗骨窦入路结合新型跟骨微创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且颇具优势的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良好。该术式的学习曲线为60例,并且在学习曲线早期,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技巧,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加速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记忆合金爪治疗尺骨、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尺骨或桡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爪内固定术,观察固定的强度、效果,早期功能锻炼、手功能恢复的情况;随访至骨折愈合。结果42例患者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术后X线片示即刻固定牢靠、允许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骨折按期愈合,前臂功能优良。无骨不连、畸形愈合或尺、桡骨间骨桥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记忆合金爪治疗尺骨、桡骨骨折时应力分布更为均匀,能够达到即刻的坚强固定,有利于早期积极功能锻炼和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前臂功能的恢复。其机理可能是记忆合金爪不会干扰尺、桡骨髓内的血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前臂双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内固定术,观察固定的强度、效果,早期功能锻炼的情况,手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至骨折愈合。结果38例患者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术后X线片示即刻固定牢靠、允许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骨折按期愈合,前臂的功能优良。无骨不连、畸形愈合或尺桡骨间骨桥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前臂尺桡骨骨折时不干扰髓内的血运,应力分布均匀,能够达到即刻的坚强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前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逆行髓内钉与加压空心螺钉在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畸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畸形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采用逆行髓内钉固定(髓内钉组),30例采用加压空心螺钉固定(螺钉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疗效,并记录随访期间关节融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6(27.4±8.7)个月。髓内钉组1例、螺钉组2例患者术后出现浅表伤口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及换药对症治疗3周后治愈。56例获得一期融合,总体融合率为96.55%,螺钉组2例患者出现骨延迟愈合;髓内钉组平均融合时间为(3.6±0.5)个月,螺钉组平均融合时间为(3.7±1.2)个月。髓内钉组、螺钉组VAS评分分别由术前(7.3±2.3)分、(7.2±2.5)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1.6±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35例后Pilon骨折病例资料,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处理后踝骨折,通过踝关节X线片检查评估骨折复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随访评估患者患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16.8个月,31例获得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2例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加强换药后愈合,无医源性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9周,平均13.9周,无内固定移动、松动或断裂。踝关节功能评分按AOFAS评分标准:优26例,良6例,一般3例,差0例,优良率91.43%。结论 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治疗后Pilon骨折固定牢固,后踝显露充分,骨折复位固定及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带线锚钉修复治疗合并腓骨尖陈旧性撕脱骨折的距腓前韧带损伤后踝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例合并腓骨尖陈旧性撕脱骨折的距腓前韧带损伤踝关节不稳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踝关节镜探查清理,外踝小切口切开行带线锚钉修复距腓前韧带止点陈旧性撕脱骨折。术前、术后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足部的功能;术前、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踝部疼痛;通过X线片观察距骨前移距离(anterior talar translation,ATT)、距骨前移率(ΔATT)以及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TT)。结果 10例患者术后随访8~11个月,平均随访(9.3±3.2)个月,AOFAS术前评分为41~72分,平均(61.5±3.4)分;术后评分为85~97分,平均(93.8±3.5)分,术前、术后AOF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最近一次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