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伟 《药物与人》2014,(5):152-153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4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患者良好治愈,治愈率为95.1%。其中4例患者出现张口受限情况,术后口角歪斜情况2例,治疗后下唇麻木患者2例,咬合能力恢复欠佳患者2例,无一例患者因为手术而导致眼睑下垂等情况。结论: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是颌面部主要治疗手段,合理手术径路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来源、致伤原因、损伤部位等进行临床回顾性总结.方法 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2006—2010年的1 064例颌面部骨折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7:1,19~30 岁年龄段为最好发年龄,占39.5%,交通伤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占44.0%,部位以下颌骨骨折最常见,占44.1%,新鲜骨折为主,占78.2%.结论 颌面部骨折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交通伤最常见,青年组构成比最高,进一步完善交通法规及对青少年相关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口腔颌面部骨折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尧森  孙先锋 《中国校医》1995,9(6):449-451
口腔颌面部位于人体显露部位易受损伤,现将我科近10年来因颌部骨折住院病人中,就资料完整的126例统计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年龄职业:126例中男性96例占76.19%,女性30例,占23.81%。男:女=3.2:1。最小1.5岁,最大70岁,平均30.6岁。16岁至40岁93例,占73.8%。农民91例,占72.2%,工人13例,占10.3%,学生10例,占7.9%,儿童7例,占5.6%,干部4例,占3.2%,军人1例,占0.8%。1.2骨折原因其发病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47例占37.3%,打架斗殴42冽,占33.3%(其中左侧33例,占78.6%,右侧9例,占21.4%),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36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36例经临床不同方法治疗后,伤口均甲级愈合,除1例发生轻度牙齿咬合关系不良,2例对颌面部形态恢复不太满意外,其余患者均功能疗效良好,面部恢复满意.结论 颌面部骨折类型较复杂,下颌骨骨折占多数,临床治疗主要以复位内固定为主,可达到精确稳定复位,固定效果确切,疗效可靠,对恢复患者颌面部形态及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及并发症骨折的诊治要点、临床特点、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方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6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损伤原因、骨折类型、损伤部位、并发症骨折、治疗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 6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经治疗后,骨折线对位情况、颌面部外形,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张口度恢复情况较为理想。有1例患者出现植入物排异反应,从而进行了二次手术,治愈率为98.46%。结论抢救生命是口腔颌面部骨折处理的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利用早期复位和内固定是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时机,结合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保证良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9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骨折男女患病比例为2.71:1;好发年龄段为20-40岁,占59.55%;交通事故是骨折主要原因,占51.69%;骨折以下颌骨骨折为主,占58.42%;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优于闭合复位固定术(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交通事故是骨折的主要原因,临床应及早将骨折复位,在选择合适内固定,恢复咬合关系及面部正常外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以期能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以牙源性感染和腺源性感染为主,分别占67.00%、20.00%;感染部位以颌下间隙感染为主,共37例占37.00%;检出10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8株占68.0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并发症发生率为11.00%。结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多为牙源性感染,病情发展较快,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若能够掌握患者感染的部位和病原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将整形修复方式运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38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样本纳入研究,随机均分为两组。19例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19例整形修复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差异小(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小(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P <0.05)。结论 针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治疗,临床主张选择整形修复治疗方式,其属于非常有效且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式,能够让患者的软组织在短时间内恢复,并且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面部外观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颌面部损伤可导致颜面畸型和功能障碍,并且常因为严重的合并损伤而危及生命。因此在积极救治可能危及生命的合并损伤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不失时机地处治颌面部损伤,这对改善面容和恢复功能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2003—2008年间诊治的226例颌面部损伤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口腔颌面部结核近年来随着结核病情反扑,临床病例有增加趋势,临床上易造成误诊误治,我科1990-01/2009-12共收治口腔颌面部结核4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姚敏  罗奕  单靖 《中国医院统计》2010,17(3):280-281
目的 了解目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构成和发病趋势,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2004-2008年在北大口腔医院就诊的1 97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资料,按照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及病理分类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4岁,男女之比为1.15: 1.舌、龈、腮腺、腭、颊分别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原发部位前5位.按照病理分型,鳞状细胞癌患者最多. 结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50~69岁,患者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女性患者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在本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当中选取51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手术前后、治疗效果以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所选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对其做好术前心理疏导,术后做好病症变化记录与术后相关护理工作,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产生,从而保障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对促进患者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实施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首先进行常规急救,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口腔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李涛 《现代医院》2012,(10):55-56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23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一般情况(受伤原因、年龄、性别)及治疗方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对230例颌面外伤病例采取清创缝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颌骨骨折均根据病情采用外固定法、内固定法、联合固定法达到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的目的。结果经过治疗,23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咬合关系均恢复正常,经X线显示,骨折对位良好,且伤口期愈合者达223例,占97.0%。结论对于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均应在早期进行清创缝合并应尽量保留组织。骨折患者,应在早期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与外固定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更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临床特点,评价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2例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损伤情况、致伤因素、治疗结果 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治愈81例,治愈率达98.8%.颌骨骨折的25例经治疗后,咬合功能及面容恢复满意者24例.结论 迅速治疗口腔颌面部外伤,并考虑患者的容貌美观,以减少患者术后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外伤的性别、原因、部位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病因以交通意外伤占第1位,损伤部位以下颌骨骨折居多,3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6.7%。结论:在患者各项生命征平稳后,应早期进行骨折复位,以恢复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微型钛板钛钉坚固内固定+颌问牵引固定术是一种良好的治疗颌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1年间收治的113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误诊病例23例(20.4%). 结果在23例恶性肿瘤中误诊为良性肿瘤15例(65.2%),炎症性疾病6例(26.1%),囊肿2例(8.7%).结论部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易漏诊,必须重视临床与影像学结合综合分析,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高广林 《现代保健》2009,(27):85-86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构成、损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420例颌面部损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损伤高发年龄在20~39岁,其发病率占发病总人数的60%,男女之比为3.04:1,在病因中以交通事故损伤居首位,其发病率占发病总人数的44.3%。结论交通损伤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救治以抢救生命为主,先整体后局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奥硝唑氯化钠静脉滴注液预防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行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预防感染所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奥硝唑氧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治愈21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52.63%;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检测出厌氧菌42株、对照组检测出46株,治疗后研究组检测出厌氧菌清除率90.48%,对照组检清除率52.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有5例、对照组有7例,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消失,可见该药的安全性较高。结论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用于预防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感染效果显著,不仅能够降低术后口腔厌氧菌的感染率,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近年来医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口腔恶性肿瘤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近年发展较为迅速,为了解近年口腔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本文对近10年来我院住院病人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