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省廉 《现代保健》2012,(10):18-19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儿科60例重症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治疗措施,依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冲击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及血小板达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联合应用冲击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迅速提高血小板数、改善出血症状,从而有效降低致死性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护理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共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小儿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作为主要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护理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获得理想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及血小板活性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9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9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儿童的血清β2微球蛋白及血小板活性指标进行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分级及初发复发患儿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β2微球蛋白及血小板活性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中3级患儿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1级和2级患儿,2级患儿则高于1级患儿,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初发与复发患儿之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及血小板活性呈现升高的趋势,且不同分级患儿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一般首选激素治疗,但容易复发,且副作用较大,观察止血升白方剂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8月收治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些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止血升白方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刘惠玲 《智慧健康》2022,(13):181-183
目的探究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治疗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河源市妇幼保健院于2016年3月-2020年12月纳入的5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26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另外26例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评估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过干预各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常规组69.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干预后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及血红蛋白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及家长认知程度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合理应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显著效果,患儿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及泼尼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多于对照组,血小板上升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血小板提高。  相似文献   

7.
李晓红  盛光耀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2964-2965,2967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项细胞因子的测定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6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68例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8、TNF-α、sICAM-1、Lp和sLR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前慢性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清IL-6、IL-8、TNF-α、sICAM-1、Lp水平高于急性患者,sLR低于急性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后IL-6、IL-8、TNF-α、sICAM-1、L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LR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项细胞因子水平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转归,可以作为本病治疗和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郝丽  李彦格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796-1797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柴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儿成骨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检测20例ITP患儿使用泼尼松治疗3周前后与正常健康儿童20例反映成骨细胞相关因子——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ropeptide carboxy-terminal procollagen,PICP)、骨钙蛋白(osteocalcin,BG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ITP患儿治疗前与正常健康儿童PICP、BGP、AK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泼尼松治疗3周后ITP患儿血清中PICP、BGP、AK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成骨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情急,如病发颅内出血,往往危及患儿生命。目前小儿急 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主要依靠大剂量两种球蛋白(丙球)和激素。我科从1997年5月起用丙球治疗30例急性ITP,获得良好疗效,并以1991年后用激素治疗的36例急性ITP患儿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ITP住院患儿66例,选择均按照1986年12月中华血液学会全国学检与止血会议制定的ITP诊断标准确诊  相似文献   

10.
杜淑媛 《工企医刊》2003,16(4):42-43
我院从1995年开始选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丙球)治疗22例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同时选用强的松治疗的16例急性ITP患儿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亚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97.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1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2.
李静  张文  陈健  闫敏 《中国校医》2022,36(2):106-109
目的 探讨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编号和分组,其中单号患儿纳入为对照组(30例),接受传统护理模式;双号为观察组(30例),按照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分阶段实施评估,制定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⑴临床治疗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⑵护理水平相关指标(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业务能力);⑶护理效果相关指标(护理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24/30)高于对照组53.33%(16/30)(χ2=4.800,P=0.028);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01);⑵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能力高于对照组(P<0.001);⑶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6~0.010)。结论 实施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管理,有利于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提升护理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13.
李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118-1119,1125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80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40例和观察组(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组)40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6、TNF-α及IL-18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IL-6、TNF-α及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疗效显著,可调节患者的免疫状态,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35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分为激素治疗组及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组,观察疗程1~7天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但起效时间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组优于激素组,3天内血小板上升率白介素-11联合激素组为42.8%,激素组为14.2%。经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06年8月至2010年4月在本院血液科经临床及骨髓检查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2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幽门螺杆菌免疫印迹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各幽门螺杆菌抗体及可溶性幽门螺杆菌(soluble-helicobacter pylori,S-HP)抗原.(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2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50例(40.7%)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抗体类型主要为UreB抗体、VacA抗体和CagA抗体,三者均合并S-HP抗原为主;其中部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采用激素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有效.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长春新碱(VCR)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1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8例,观察组给予长春新碱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长春新碱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84.62%,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CR联合rhIL-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获得较高的缓解率,且副作用轻微,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临床治疗方法疗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持续观察2周以上,经治疗出血症状消失。结论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输全血或血小板治疗控制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化斑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6例,予益气化斑汤联合泼尼松进行治疗;对照组24例,单纯使用泼尼松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良效6例,进步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显效9例,良效5例,进步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斑汤配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比单纯使用泼尼松有效率高,且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拟升板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3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予自拟升板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小板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分别为62.50%、68.75%,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LT、MPV、PDW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板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大剂量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中分为:甲组(30例)、乙组(30例),给予甲组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给予乙组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乙组80.00%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甲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6.67%;乙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在不良反应方面的比较,乙组的发生率低于甲组,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治疗中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