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力梅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37-2537
大多数有精神疾病的人群都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认知障碍,对表现为行为异常、思维紊乱等,如病情严重的对自己失去的控制能力.大部分精神病病人都不承认自身的疾病,不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有时因妄想和幻想等对意识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身体,这不但给其自身带来一定的伤害,同时也存在伤害他人的危险,对社会的安定造影严重的影响.精神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患者的性格特点、生活经历、周围环境以及思想情况等,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复杂的精神疾病,给护士的正常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才能正确地对待精神病人,这在护理道德中处理一个特殊的位置,因此也给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一、精神科护理基本内容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均为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的人群,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残、伤害他人、破坏公共物品等行为,对患者自身及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增加家庭与社会的日常负担。为了提高精神科护理的质量,除了对精神科患者使用药物治疗以外,优质护理在干预精神科患者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可起到良好效果。具体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神科护理人员要时刻掌握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病史,并做好密切的观察,重视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治  相似文献   

3.
住院精神病人外伤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病患者受精神症状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容易造成自伤、他伤等意外伤害,如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不仅会增加病人的痛苦,严重者可造成残疾,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本文对30例精神病人的外伤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同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精神科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原因.结果:常见的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跌倒、伤人、自伤、外走等;不良事件发生后,无伤害患者24例,占比24.00%;轻度伤害58例,占比58.00%;中度伤害10例,占比20.00%;重度伤害8例,占比8.00%;护理不当23件,占比23.00%;环境因素11例,占比11.00%;设施设备缺陷9例,占比9.00%;执行医嘱错误8件,占比8.00%;沟通不足5件,占比5.00%;操作不当4例,占比4.00%;40.00%;初级职称的护士因素所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由于护理人员因素所导致的不良事件为23例,占比23.00%.结论:精神科比较容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这些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患者自身疾病影响、护理操作问题等,针对此,需要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同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加强预防工作,对这种不良事件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我院精神科基础护理质量,减少精神病患者的出走率、医院感染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特建立品管圈(QCC),探究其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名护理人员,组成一个品管圈小组并从护理管理知识上入手,加强该品管小组对精神病患者护理管理,同时要更进一步的学习卫生护理知识。通过观察这30人组成的品管圈对患者的护理后精神病患者的出走率、精神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感染率,探讨出品管圈活动对精神住院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成立品管圈小组后,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出走率、感染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品管圈管理之前。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的降低了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出走率、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优化并提高了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大力推广。~([1-2])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精神病病人的偏见,精神病病人社会地位低下,其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而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此尚未加以重视,以致在精神科护理中潜伏了较多的法律问题.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医患纠纷诉诸于法律.在这种形势下,护士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对许多护理环节不断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笔者特撰本文,总结多年来精神科护理经验,就这些潜在的、可能引发纠纷问题的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精神科护士的法律意识,更好地加强自我防护能力,降低或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谢多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649-3650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攻击行为带来的伤害。方法对我院精神科的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精神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有:被害妄想20例,占33.33%,命令性幻听18例,占30%,情绪不稳10例,16.67%,思维紊乱6例,占10%,要求得不到满足4例,占6.67%,药源性反应2例,占3.33%。结论被精神症状所支配,是造成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及时识别发生攻击行为的先兆和及时控制冲动的行为的发生,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降低攻击行为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潜思路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发现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和变量之间的关联规则,为拟定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和风险预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Apriori算法,以支持度、置信度和提升度为指标,对2016年—2021年某精神病专科医院上报的684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变量进行关联挖掘。结果 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为5,最小规则置信度为85%,最大前项数为3,得到关联规则共90条,经专业判断,最终选择16条关联。其中,科室、护士班次和当班人力、患者总数、患者年龄、性别和住院天数均与跌倒/坠床不良事件有关联;患者总数、精神症状、住院天数、性别和当班护士年龄与暴力攻击不良事件关联;患者的精神症状与自杀地点有关联。结论 采用数据挖潜技术,可以深入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联规则,发现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针对性地开展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不良事件的关联规则拟定风险预警机制,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减少精神科护士职业伤害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精神科的护理工作比较特殊,它所面对病患的精神状态复杂多变而又异常,有些病患无家属的陪伴,有些病患由于精神病相关症状的作祟,受病态内心表现支配,不会承认自己患了病,拒绝接受治疗,因此,这些病患都需要护士严密的护理观察,将病患的病情以及治疗过程表现正确无误的在护理记录上反映出来。但是,护理记录不只是为了反映病患在接受医疗期间的简单记录,更重要的是对精神病患者的复发预防和医疗提供参考价值,同时也为解决医疗护理纷争提供法律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精神科患者噎食原因,提出预防及护理手段,达到减少精神科患者噎食情况的发生并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水平。方法 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及护理手段减少精神病患者噎食风险。结论 精神病病人发生噎食的情况时有发生,风险极大,医护人员要做要预防及护理工作,及时处理能够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制定防范措施。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患者841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安全隐患。结果:有不依从行为发生率20.8%,不良反应发生率84.90%,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6.42%;有攻击行为患者占49.94%,人均2.10起,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41起;意外伤害发生率8.92%。结论: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较多,需加强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2.
蒲雪林 《现代保健》2010,(31):98-99
如何保、证护理安全,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一直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尤其是对于精神科护理来说。精神科护理由于由于其面对的是特殊的患者群体,护理安全管理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医疗中心工作。本文从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精神专科护理人员素质、修改完善护理安全制度、建立规范的护理质量管理体制4方面对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制定防范措施.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患者841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安全隐患.结采有不依从行为发生率20.8%,不良反应发生率84.90%,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6.42%;有攻击行为患者占49.94%,人均2.10起,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41起;意外伤害发生率8.92%.结论: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较多,需加强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探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治疗的592例精神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探究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精神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医院设施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结论为有效降低精神科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的安全性,需要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增强责任心,切实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5.
李晓莲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860-1861
目的 分析产后精神障碍发生原因及心理护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方法 我院精神科2008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后精神病患者随即抽取2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不同原因造成心理障碍评估,并且针对不同病因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产后造成精神障碍的诱发因素比较多,临床上表面的症状也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结论 从研究中发现对产后精神障碍者,必须要针对不同原因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一定要注重心理、产褥期及精神科的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精神科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笔者单位2012年7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83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患者康复治疗患者中的科学运用,可以有效地消除或降低患者消极、担心、害怕、焦虑、狂躁等心理问题;且患者满意度也高达98.8%(82/83)。结论科学地将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到精神科康复期患者护理当中,既可以有效地消除患者消极、担心、害怕、焦虑狂躁等心理问题,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对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积极进作。  相似文献   

17.
精神病患者出现便秘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尤其是老年精神病患者,如不及时处理,则可能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等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便秘,及时发现并且处理便秘,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已成为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减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方法讨论精神科护理常见危险因素的种类和发生的原因,评价自我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通过学习,自身防护意识明显增强,有效地防止了人身伤害的发生。结论精神科在做好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预见性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病人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归纳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后期护理干预中加入预见性风险评估管理精神病患者为研究观察组,时间段为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另选取我院前期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的86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照组,分析预见性风险评估管理对精神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影响及对患者安全护理作用.结果:我院后期实施有效预见性风险评估管理后,相比传统护理,护理质量在各方面有显著提高,P<0.05.在护理风险事件中包括伤人、自杀或自伤、走失、坠床等情况观察组发生率明显降低,比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管理中有效实施预见性风险评估管理,相比传统护理,提升了护理质量水平,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利于对病人的安全管理和治疗,效果突出,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严芳  成杰  魏蕤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423-2424
目的探讨预防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精神科患者住院护理安全性。方法对73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跌倒的患者年龄、跌倒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60岁以上的老年精神病患者是跌倒的高危人群;4:00至8:00、12:00至16:00是跌倒发生的高峰时段;跌倒的地点主要在卫生间、床旁、浴室;跌倒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有关。结论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护理流程,提高精神科患者的住院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