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早期发现出血性转化并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探索增强CT扫描在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6-08-01—2018-03-31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急诊行头颅CT平扫,于发病后2448h再次行头颅CT平扫和增强扫描,7d后再次行头颅CT平扫复查,观察增强CT扫描结果。结果 92例患者CT增强扫描14例有陈旧性脑梗死病灶,52例出现局灶性改变,余26例未见明显异常。发病24-48h后进行CT平扫可见7例出血性转化;经增强CT扫描可见造影剂外渗情况加强的有18例,1周后进行头颅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发现有24例患者出现出血性转化,其中17例缺血灶内部、周边有条状及点状高密度影,7例可见块状高密度影;18例造影剂外渗加强患者均存在梗死灶内高密度变化,均为出血性转化,CT增强扫描对HT的预测准确率为75.0%。经CT进行HT分型,点状出血5例,弥散性出血15例,小血肿11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发作期早期应用CT平扫和增强扫描有助于检出出血性转化,观察到造影剂外渗能预测HT发生,及早发现出血性转化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完整资料,其中27例大面积脑梗死是脑血管栓塞引起,12例是其它部位栓子脱落引起,6例是由于外伤性血管损伤引起。45列患者均在临床症状出现后2 h24 d内行头颅CT平扫,经积极治疗后均行头颅CT复查。结果 45例患者均在脑实质内出现大片状低密度影,累及脑灰白质。结论螺旋CT能准确诊断大面积脑梗死,特别是外伤后出现的大面积脑梗死时,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支持,避免医疗引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周合群 《中国卫生产业》2013,(18):155-155,157
目的分析并评价螺旋CT平扫应用于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自2010年5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与螺旋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首次经常规CT平扫确诊为超急性期脑梗死者22例,占35.48%。在全部62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中,有50例在首次经CT平扫后呈脑实质低密度征,39例患者显示为局部脑肿胀征,19例单侧显示大脑中动脉血管高密度征,12例显示基本正常。结论螺旋CT平扫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有理想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CT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确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6h内的临床症状和CT征象。结果 32例首次CT异常表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11例,脑实质密度减低17例,局部脑肿胀8例,局限性脑沟变窄或消失7例,双侧基底池不对称4例,双侧外侧裂池不对称10例,首次CT提示及确诊为超急性期脑梗死者有18例。结论常规CT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重要诊断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32例临床初诊急性脑梗塞病人,出现症状后2~24h内分别行CT平扫、常规MRI、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结果 CT平扫对急性脑梗塞征象的显示率为37.5%,常规MRI结合FLAIR和DWI扫描显示所有脑梗塞病灶。结论常规MRI结合FLAIR和DWI扫描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显示比CT平扫敏感性高,对临床及时治疗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尽早溶栓治疗,减轻症状,恢复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头颅CT影像特点,旨在提高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9月间收治的63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做了发病早期(1-12h)CT扫描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63例脑梗死患者中致脑组织低密度征26例,表现为灰质密度减低、灰白质交界消失,边界不清.轻微占位效应的患者有23例,主要表现为脑皮质沟变浅或消失、脑室受压变形,与脑缺血、脑水肿有关.脑密度增高征14例,主要表现在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结论:早期脑梗死患者CT诊断影像特征各有特点,掌握其早期CT扫描影像特征,有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史旭波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669-1670
目的探讨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收治的24例早期脑梗死(发病后12小时内)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中,第一次CT平扫检查有异常征象16例(阳性率66.7%),未见异常8例(33.3%)。异常CT改变有以下几种:致密动脉征14例(58.3%);豆状核轮廓模糊6例(25%);岛带消失征10例(41.7%),其中灰白质界限不清者12例(50%);24例患者中CT影像学表现有2种或及以上早期脑梗死征象者共14(58.3%)例。结论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特别是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应通过早期CT影像学的改变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早提出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一站式扫描多模态CT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临床诊断TIA(30例),急性期脑梗死(18例)烟雾病(2例)的CT平扫、CTA、CTP的影像学特征,其中CTA、CTP为一站式扫描,CTA图像为CTP扫描提取动脉期所成像。结果:30例TIA病人,CT平扫均为正常,CTA 1例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狭窄,CTP18例出现异常灌注,12例正常;18例急性期脑梗死,CT平扫阳性征象6例,CTA异常10例,7例为大脑中动脉狭窄,CTP16例异常灌注,存在半暗带10例;2例烟雾病,CT平扫正常,CTA2例均异常,CTP2例异常灌注。结论:一站式扫描,多模态CT在脑血管病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减少患者X线的伤害,另一方面能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前,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发病6h内)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很多脑梗死病人不能于6h内得到及时治疗.对于这部分病人,CT检查未见异常或仅有轻度低密度灶,病情仍处于进展期,溶栓是否有效,其安全如何,尚不清楚.我们对3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予以小剂量尿激酶连用7d静脉溶栓.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特征及抢救方法,以提高大面积脑梗死的存活率。方法对收治的4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存活33例,死亡10例,其中因脑疝死亡4例,因并发症死亡6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必须根据症状特征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并积极采取有效的脱水治疗,防止肺部感染,慎用溶栓和抗凝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多模式CT指导下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志军 《现代医院》2011,11(9):68-70
<正>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常用溶栓药物[1]。根据2010年最新的脑血管病治疗指南,目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时间窗由3 h扩大为4.5h[2]。近年来,多模式CT技术较广泛的应用于指导溶栓治疗,包括CT平扫、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CT平扫可识  相似文献   

12.
陈勇  王兴斌  李文勇 《现代保健》2010,(29):169-170
目的 探讨CT在肝脓肿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为提高肝脓肿的CT表现与病理基础关系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肝穿和临床证实的肝脓肿患者CT资料,13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典型肝脓肿8例,病灶平扫呈圆形、椭圆形囊样低密度肿块5例、病灶内有分隔2例、病灶内有小气泡影1例,增强扫描8例边缘强化呈环征;不典型肝脓肿5例,CT平扫表现为边缘模糊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CT可见(1)肿块缩小征;(2)周围充血征;(3)簇状征.结论 CT扫描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脓肿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比较少见,近年来随着CT、MRI的普及应用,本病确诊率不断提高,并日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我院1997~2004年共收治本病26例,现根据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20例,女6例,年龄6个月~12岁。致伤原因:高处跌落伤18例,车祸伤8例,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伤后短暂意识障碍6例、头痛18例、恶心呕吐11例、癫大发作3例、失语2例,均出现单瘫及偏瘫,单瘫8例,以上肢为主,偏瘫18例。2.26例患者全部行CT头颅平扫,CT显示均为低密度梗死灶,其中4例24h的CT未发现异常,伤后第3天复查头…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大面积脑梗死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1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男性及50~59岁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1~5 d易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头颅MR I检查能提高66.67%的诊断率。单纯内科治疗,急诊DSA介入治疗和开颅去骨瓣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7.15%,100%和50%。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在发病6 h以内首选DSA介入溶栓治疗,发病已超过6 h且头颅CT已显示中线明显移位,要及时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平扫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CT血管造影(CTA)进行对比。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主动脉夹层32例。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后进一步行CTA检查(15例夜间急诊患者先行平扫后于次日进一步CTA检查,其余患者均平扫后紧接着行CTA检查),并进行比对。结果:32例主动脉夹层中21例典型主动脉夹层,1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按Stanford分型,A型10例,B型22例。21例典型主动脉夹层中20例平扫可见撕裂内膜片,1例仅见主动脉增宽,增强可见内膜片分隔真假腔内均有对比剂进入,其中内膜钙斑随撕裂内膜移位2例。1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平扫见主动脉壁呈半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增厚,厚度≥5 mm,增强血肿内无对比剂充盈,呈半月形或环形低密度影。其中7例内膜钙化内移,3例内膜渗漏,5例穿透性溃疡。该组病例中15例伴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并发4例心包积液,24例胸腔积液。结论:主动脉夹层的确诊需要CT增强,但对于受各种条件所限,患者不能及时行CT增强时,CT平扫可以提示主动脉夹层存在,及时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EEG)监护对大面积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入院时头部CT未显示缺血病灶且中国卒中量表评分在25分以上、拟诊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98例,于入院后立即行动态EEG监护,每12h行头部CT检查1次。结果第1个12h内经动态EEG监护,表现为轻度异常36例(36.73%),中度异常35例(35.71%),重度异常27例(27.55%),其中62例(63.27%)被动态EEG诊断为大面积脑梗死。第2个12h动态EEG监护表现为轻度异常9例(9.18%),中度异常42例(42.86%),重度异常47例(47.96%),累计诊断大面积脑梗死89例(90.82%)。动态EEG平均检出时间(12.3±3.5)h。头部CT复查共进行5次,每次累计证实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12h累计13例(13.27%),24h累计29例(29.59%),36h累计56例(57.14%),48h累计81例(82.65%),60h累计89例(90.82%)。结论动态EEG监护可以较CT提前至少12h发现大面积脑梗死,为及时有效的治疗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氩氦刀冷冻消融非小细胞肺癌的肺部CT表现。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患者98例,入组患者均经过病理组织学诊断证实。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肺部CT影像学表现分析其肿瘤消融区影像学特征。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局部肿瘤冷冻消融影像学表现分为消融即时影像学表现、肺部CT平扫影像学表现以及肺部强化影像学表现。肿瘤冷冻消融即时影像学表现为完全消融区肿瘤呈低密度改变,与周围未消融区肿瘤界限分明。消融后肺部CT平扫显示完全消融区组织呈低密度影像学改变,CT值20~40Hz左右。未消融区肿瘤组织呈等密度改变,CT值20~60Hz左右。肺部CT强化扫描显示完全消融区未见强化表现,而未消融区肿瘤组织呈高密度强化征象。消融后肿瘤组织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肿瘤大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消融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明显减轻肿瘤负荷,减少肿瘤体积。肺部强化CT检查有助于肿瘤消融效果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PCCCL)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1例PCC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PCCCL患者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21例患者中19例患者为单发病灶,其中病灶位于右肝13例,病灶位于左肝6例,病灶直径在2.0~4.8 cm之间,病灶平均直径为(3.28±0.95)cm,另外2例患者为多发病灶,其中最大病灶直径为13.8 cm。CT平扫肿瘤均呈低密度改变,16例患者密度均匀,5例患者CT平扫密度不均匀;CT增强扫描检查,17例患者动脉期轻度强化,3例患者动脉期病灶出现不均匀明显强化,21例患者延迟期病灶均为低密度,1例患者出现包膜延迟强化。MR平扫,9例患者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6例患者病灶T1WI信号混杂,T2WI扫描均呈混杂高信号;MRI增强扫描,6例患者动脉期呈轻度强化,5例患者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结论 PCCCL患者CT以及MRI影像学表现相对不典型,变化差异较大,但是,由于PCCCL肿瘤细胞当中富含糖原以及脂质,通过CT以及MRI可显示出此类特征,同时需要与普通肝细胞癌、肝海绵状血管瘤等进行鉴别诊断,从而提高对PCCCL患者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经临床、CT证实的外伤性脑梗死28例,CT扫描采用SOMATOMSensation16螺旋CT扫描机,扫描条件:120KV,310MAs,其中1例行增强CT检查。结果 28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例中,23例可见原发颅脑损伤;1例首次CT检查即发现脑梗死,4例首次CT检查阴性,外伤后24—72hCT复查发现脑梗死。儿童脑梗死6例(约占21.4%),发生于手术后脑梗死8例(约占28.6%)。结论 CT扫描不仅能对外伤性脑梗死作出准确诊断,还能估计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0.
金舟 《中国保健》2007,15(10):17-18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1997年6月~2006年10月经临床、CT证实的外伤性脑梗死35例,CT扫描采用GE公司1600i CT扫描机,扫描条件120KV,80mA,时间3.3s,其中1例行增强CT检查.结果35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例中,29例可见原发颅脑损伤.1例首次CT检查即发现脑梗死;9例首次CT检查阴性,外伤后24~72h CT复查发现脑梗死;3d后发生脑梗死25例.发生于手术后脑梗死10例(约占28.6%).儿童脑梗死4例(约占11.4%).结论CT扫描不仅能对外伤性脑梗死可作出准确诊断,还能估计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