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颈内切开治疗膀胱颈挛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治疗膀胱颈挛缩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对17例膀胱颈挛缩患者行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颈内切开术。结果:17例患者术后无明显残余尿,最大尿流率为12.3~27.2ml/s,主诉症状好转。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颈内切开治疗膀胱颈挛缩,疗效确切,术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加凝固电极膀胱肿瘤逐层整块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7例,女8例;年龄30~80岁,平均(58±13)岁,中位年龄69.5岁;肿瘤直径1~3 cm,平均(2.2±1.4)cm,中位直径1.9 cm;肿瘤单发36例,多发9例(2枚6例,3枚3例);位于膀胱侧壁19例,后壁16例,其他部位10例。术前活检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前CTU检查提示均无膀胱壁外浸润,上尿路均无肿瘤。45例均在硬腰麻醉下行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加凝固电极膀胱肿瘤逐层整块切除术,术中采用针状电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逐层整块切除,再用凝固电极凝固创面,标本送病理。结果:4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切除肿瘤57枚,肿瘤大小0.5~3.0 cm;手术时间15~53 min,平均(30±19) min;术中出血量1~10 ml,平均(5±3) ml,1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ONR),其余均无ONR,无穿孔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用吉西他滨50 mg即刻或术后24 h内膀胱灌注化疗,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切缘均为阴性。病理分期分级:T_1G_1尿路上皮癌52枚,T_1G_2尿路上皮癌3枚,T_1G_3尿路上皮癌2枚。术后3个月复查膀胱镜创面愈合良好。45例随访6~24个月,平均(6.1±5.3)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加凝固电极膀胱肿瘤逐层整块切除术治疗NMIBC具有解剖清晰、有效降低ONR、出血少、无穿孔、标本完整、可获得精确病理分期、恢复快、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尿道针状电极精准切除(ATUNER)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术后随访结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NMIBC患者随机分为ATUNER组和TURBT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规律膀胱灌注化疗,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160例患者完成研究,ATUNER组和TURBT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一般资料及肿瘤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TUNER组和TURBT组手术时间[(23.96±14.04)min vs.(24.03±12.84)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UNER组和TURBT组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3.23±4.64)h vs.(16.79±6.51)h]、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2.56±1.18)d vs.(3.14±1.44)d]、术后住院时间[(3.55±1.15)d vs.(4.13±1.42)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UNER组术中有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2例出现膀胱穿孔,而TURBT组分别为15例和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UNER组术后病理标本中逼尿肌检出率(97.5%)显著高于TURBT组(67.5%)(P0.05)。ATUNER组术后24个月复发率(8.75%)低于TURBT组(28.75%)(P0.05)。结论 ATUNER治疗NMIBC的临床有效性较TURBT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电切率降低,标本质量较高,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应用经尿道2μm激光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骶管麻醉,经尿道膀胱镜2μm激光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18例膀胱肿瘤患者,共切除肿瘤21个,肿瘤直径大小1~3 cm.术中用2μm激光沿肿瘤周围全层切开膀胱壁,在肌层与外层结缔组织之间剥离整块膀胱壁,完整切除肿瘤及其基底部膀胱全肌层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分期以及术后随访.结果 18例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本组患者手术时间5~12 min,平均(7.4±3.3)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或几乎不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术后亦无继发出血,1例术后出现尿外渗,给予置管引流;术后肿瘤病理分期:T1期15例患者,共18个肿瘤,T2期:3例患者,共3个肿瘤;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无原位复发.结论 2μm激光能对膀胱壁全层进行精确的汽化切割,并且可以在肌层与疏松结缔组织之间进行剥离,在膀胱肿瘤治疗中达到膀胱部分切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应用经尿道绿激光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应用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24例膀胱肿瘤患者,共切除肿瘤29个。术中以绿激光沿肿瘤周围全层切开并在肌层与外层结缔组织间剥离膀胱壁,将肿瘤及其基底部膀胱壁整块切除。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24例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23分钟,平均(14.2±4.3)分钟;术中出血量极少或几乎不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术后亦无继发出血,术后留置导管1~3天,无需膀胱冲洗。术后病理示T1期18例,T2期6例,随访12个月,复发1例,无原位复发。结论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整块切除术治疗大体积(≥3 cm)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方法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1例大体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其肿瘤最大径均≥3 cm。患者术前均接受磁共振检查,评分为VI-RADS 2分。肿瘤中位最大径3.5(3.0~6.0) cm。手术方案为:对于明显带蒂的肿瘤归类为2b型,采用铥激光于蒂处离断肿瘤,对肿瘤基底行整块切除,瘤冠予以组织粉碎器吸出;无蒂宽基底肿瘤归类为2c型,采用铥激光预分割后再分别行整块剜除和取出。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位手术时间为50(20~80) min。无患者需要中转为传统电切术。术中未出现明显膀胱穿孔和闭孔反射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肿瘤标本均包含固有肌层。Ta、Tis、T1期患者分别有23、2、6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8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23例;有7例患者接受二次电切,二次电切术后病理均未见癌;13例术后接受规律吉西他滨灌注,18例接受卡介苗膀胱灌注。中位随访12个月,...  相似文献   

7.
膀胱嗜铬细胞瘤临床上罕见,术前难以诊断,易漏诊及误诊,我们于2017年10月首次利用等离子电切镜经尿道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体检超声检查发现膀胱内肿块1周”于2017年10月8日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3年,平素口服“氨氯地平片5 mg qd及缬沙坦80 mg qd”控制血压,血压110~130/66~80 mmHg(1 mmHg=0.133 kPa)。CT平扫+增强:膀胱右侧壁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直径约1.2 cm,增强显示病变明显强化,增强期病灶CT值为96 Hu(图1)。  相似文献   

8.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应用的腔内泌尿系手术的方法之一,我院自1965年3月至1985年9月共作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30例(44例次)。部份患者已随访较长时间,现将治疗这些病人的体会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9.
作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治疗膀胱癌110例,其中可资分析者90例,将之分为两组:原发组57例,以往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复发组33例,以往曾接受过经尿道电切、经尿道电灼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作者就两组的疗效和予后等问题作了比较分析。原发组男39例,女18例,年龄33~77岁;其中移行细胞癌49例,鳞癌6例,腺癌2例。复发组男28例,女5例,年龄31~75岁;全切前曾行经尿道电切(或电灼)者18例,膀胱部分切除者7例,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经尿道切除直径3cm的膀胱肿瘤是电切手术的难点之一。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经尿道切除膀胱内大体积肿瘤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技术,对26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最大直径3cm)进行经尿道切除,均未行闭孔神经阻滞。首先以针状电极在距肿瘤基底周边0.5~1cm处正常膀胱黏膜电灼作为标志,然后将针尖插入膀胱肌层,向远离膀胱壁方向牵拉、切断。完整剥离肿瘤后,自电切镜电极通道置入胃镜下息肉切除器的钢丝圈,将肿瘤套住后,保留镜鞘,连同镜体向外牵拉,完整取出肿瘤。如果肿瘤直径过大不能拉出,则继续用力牵拉、收紧钢丝圈,将瘤体切割为2~4份,再分别取出。记录手术时间、有无闭孔神经反射、肿瘤病理分期及有无复发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肿瘤位于膀胱侧壁未进行闭孔神经阻滞。肿瘤最大直径3.0~6.0cm,单枚肿瘤切除时间20~75min,平均(42.4±20.3)min。术中均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切除的肿瘤均获得完整病理分期。结论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是膀胱肿瘤切除手术的全新方法,在切除膀胱内较大肿瘤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电切术避免闭孔神经反射的可行性。方法:12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均位于膀胱侧壁,直径1~4cm。采用硬膜外麻醉,以等离子针状电极距肿瘤基底周边1cm电凝膀胱壁黏膜层后,将针尖插入肌层,向远离膀胱壁方向牵拉、切断,直至显露半透明的膀胱外层纤维结缔组织,在肌层与结缔组织之间剥离膀胱肿瘤,完整切除肿瘤基底所在膀胱壁全层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分期。结果:共切除12枚肿瘤,单枚肿瘤切除时间3~30min,平均(12.7±10.4)min;所有病例均未加用闭孔神经阻滞,术中均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术中出血极少,术后无继发出血。留置尿管3~7d。切除肿瘤均获得完整病理分期:T1期6枚,T2a期4枚,T2b期2枚。随访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切割精准、出血少、可获取完整标本的优点。在切除膀胱侧壁肿瘤时能避免闭孔神经反射,为膀胱侧壁肿瘤的切除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完整剥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行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完整剥切术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共切除肿瘤54枚。手术时间8~35分钟,平均(13. 5±6. 7)分钟。术后尿管留置时间3~5天,平均(3. 8±1. 2)天。术中有1例患者发生闭孔神经反射,但未致膀胱穿孔,未影响手术进程。术后随访3~11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原位复发。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完整剥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能够完整取得病理,精确指导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基于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VI-RADS)的个体化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疗效和初步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0月收治的32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例,女6例;中位年龄63(37~82)岁。肿瘤初发27例,复发5例;单发26例,多发6例;肿瘤数量中位值1(1~3)个;最大直径平均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等离子针状电极剜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方法选择经膀胱镜病理检查确诊的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38例,在全身麻醉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等离子针状电极整块剜除术,术中剜除肿瘤后在膀胱内注入无菌蒸馏水200mL,保留膀胱灌注30min,留置尿管。术后行膀胱灌注规范化疗,观察手术剜切时间、出血量、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本组男31例,女7例,年龄26~78岁;肿瘤直径0.5~3.0cm,肿瘤数目1~3个。所有患者均手术剜切术成功,手术时间5~45min,术中出血量轻微,发生闭孔反射3例,无膀胱穿孔发生,术后尿管留置时间2~5d;5例多发肿瘤患者,术后4~6周再次行剜除术。随访3~24个月,4例出现异位复发。结论等离子针状电极剜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整块切除,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疗效满意、设备门槛低、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分析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术后1年的临床随访效果.方法 在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间,选取门诊和住院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47例,采用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手术特点,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特点;总结并分析膀胱肿瘤患者术后一年随访结果和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在骶管麻醉下均可耐受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5~15 min,术中几乎不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术后亦无继发出血;术后大体标本可清楚判定肿瘤临床分期;术后出现腹膜穿孔1例,给予手术引流治疗后好转;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12~17个月,中位随访15个月,无原位复发.随访期生存率100%.结论 通过1年的随访观察,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所获得的大体组织标本可以满足病理学检查,明确临床分期,达到了膀胱部分切除术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棒状电极整块剜除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11月~2019年7月,对31例浅表性膀胱癌采用等离子棒状电极行经尿道肿瘤整块剜除术。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膀胱肿瘤直径3.0 cm,未侵犯膀胱肌层。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35 min,平均23 min,未出现膀胱穿孔、严重闭孔反射、明显出血及尿失禁等并发症。术后留置尿管2~7天。术后病理提示切缘及基底未见肿瘤组织,术后住院3~7天。均进行吡柔比星或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定期随访及行膀胱镜检查,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20.3月,未见术区复发。结论经尿道等离子棒状电极整块剜除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操作简单快捷,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铥激光膀胱部分切除与电切治疗膀胱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9年11月~2012年6月治疗膀胱癌患者108例,其中铥激光组55例,电切组53例,比较术中术后情况、肿瘤复发率等。结果:铥激光组手术时间(21.8±13.0)min、血色素下降(0.69±0.38)g、无闭孔神经反射。电切组手术时间(17.6±11.5)min、血色素下降(1.17±0.57)g、闭孔神经反射10例、2例中转开放。两组随访2~24个月,分别复发6例和10例。结论:经尿道铥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可达到并切除深肌层,可更准确进行病理分期,同时具有手术出血少、无闭孔神经反射等优势。但对于特殊部位的膀胱肿瘤,经尿道铥激光手术不能替代电切手术。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由于尿流改道技术和腔内微创手术尚不像今天这样成熟,膀胱部分切除术(partial cystectomy,PC)曾被广泛用于膀胱癌的治疗.但因为患者的选择不够严格,伴随而来的是难以接受的高复发率,达40%~78%[1-2],严重影响了PC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器官功能及生活质量的重视,PC作为一种保留器官的手术又被泌尿外科医生重新认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C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基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可累及泌尿系统,膀胱是泌尿系统中是最易累及的部位.我院于2010 年7 月成功治愈1 例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者,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27 岁,因"进行性痛经10 年,未避孕未孕1 年"入院.患者有痛经史10 年,痛经以月经第1 天明显,逐月逐年加重,表现为下腹部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