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0例2型糖尿病夜间发生低血糖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都接受常规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增加夜间监测和巡视,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干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夜间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采用随机原理,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在常规基础上采用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系统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症状,探讨其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将武汉市中心医院2008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夜间并发低血糖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另外给予心理支持、日常指导、知识教育等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33%、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一般状况为优的比例分别为60.00%、13.33%,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支持、日常指导、健康教育等全面的护理,有助于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加强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易发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诊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易发因素较多,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原因与应对策略。方法本次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5日至2017年9月5日,分为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策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低血糖发生因素在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糖原储备能力、服药依从性及药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后,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低血糖发生率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因素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可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继而对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起到明显降低作用,与此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之后,对其生活质量以及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在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时段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随机分配法则作为依据,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0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予以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生活质量、预防夜间低血糖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P0.05);干预后,同对照组开展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更理想,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能够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预防发生夜间低血糖的效果理想,能够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理想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利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359-236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38例,2组患者均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同时采用优质系统护理干预,参考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并对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2例低血糖,发生率为5.3%;参考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11例低血糖,发生率为2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糖尿病低血糖的因素中降糖药物使用量为主,其次为进食少、运动量过大。结论导致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因素较多,针对危险因素给予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析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接受治疗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SBAR沟通护理干预,记录2组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5.65%、5.13%,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于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实施SBAR沟通干预,可降低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滕云  姜欣星 《大家健康》2016,(10):17-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16.1%,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而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彭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6,(9):1291-129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夜间低血糖的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监测夜间血糖、糖尿病健康教育及低血糖急救等护理,8例发生夜间低血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均未出现二次低血糖。结论积极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减轻其带来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8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发生夜间低血糖的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监测夜间血糖、糖尿病饮食教育及低血糖急救教育等护理方法,有效的减少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问低血糖的发生率.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夜间低血糖带来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时在透析液中加入葡萄糖预防低血糖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将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4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透析液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透析液中加入葡萄糖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7.37%,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透析液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并配合以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糖尿病低血糖危险因素护理干预措施在防治糖尿病低血糖中的作用.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内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成干预组40例(n=40)和对照组40例(n=4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常规,干预组给予糖尿病低血糖症危险因素系统的干预措施,观察组仅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在半年内发生低血糖的人次.结果 干预组低血糖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低血糖危险因素系统的干预可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避免低血糖对患者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发生低血糖,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不可逆严重后果的发生。方法对10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发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能够有效预防和处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病情况。结论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的所有诱因进行全面的了解,从多个层面做好对老年糖尿病人的护理工作,以做到对夜间低血糖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2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91例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患者针对低血糖症常见诱发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2.08%,而对照组为13.95%,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结论:在老年T2DM治疗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低血糖症发生,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且能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基础上联合德谷胰岛素在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26)给予德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12周;对照组(n=24)使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及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 h BG、HbA1c、MAGE、CV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3例,发生率为11.54%,对照组低血糖2例,发生率为8.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夜间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基础上联用德谷胰岛素能有效降低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有效,为后续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阿卡波糖联用对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曾于郑州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行单纯的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则行沙格列汀、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为5.00%,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沙格列汀、阿卡波糖联合治疗,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还能够降低患者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 A1c等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C-P、2 h C-P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MI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治疗中,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2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夜间低血糖发生,对照组患者2例发生夜间低血糖。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门冬胰岛素30。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护理集束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夜间低血糖发生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集束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值及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护理集束化管理后,两组血糖值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护理集束化管理,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减少夜间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缓或推迟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