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 KTS)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表现为皮肤红斑、肢体静脉曲张和骨骼及软组织肥大,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肢体;常伴淋巴等软组织和骨畸形.  相似文献   

2.
在印度两种最常见的拇指畸形,即尺神经麻痹和高位尺神经、低位正中神经麻痹的拇指畸形,主要见于麻风。拇指的解剖特点和运动时各种力的相互协调维持了正常拇指的完整性。这些力包括肌力、软组织的粘弹力、关节韧带的抑制力、骨的结构力和运动时的外力。这些力的不平衡会导致畸形和功能异常。弄清这些情况有助于理解异常拇指的临床特征,也有助于设计手术方案。外展拇短肌由正中神经支配,尺神经支配内收拇肌;拇指对掌肌由正中神经支配,有时受尺神经支配;屈拇短肌一般是深头由尺神经支配,浅头由正中神经支配。但常会发生变异,因此必须对每个拇指作详细的检查。  相似文献   

3.
下肢负重运动是在多自由度空间下完整的协调分工,其中存在一个旋转锁定机制,足踝各关节在这个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确保肢体的稳定与平衡[1]。足踝在下肢的解剖与运动模式中最为复杂,其承担的职责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下肢任何运动模式与步态的改变都需要足踝部的调整应对。下肢其他部位及关节的病理状态都会影响到足踝,同时足踝的疾病也会波及其他关节,甚至需要骨盆、脊柱的功能代偿。因此,对足踝畸形的认识,决不能仅局限于足踝部,更不能只拆分为单个关节,多数情况下需要将其纳入下肢整体进行分析[2]。由于下肢复杂的负重运动模式及足踝部的解剖特点,马蹄足呈现的足踝部畸形多见且复杂,其畸形的形成既有足踝本身因素,又有其他部位因素。这就决定了矫正足踝畸形需要更多的考虑:纠正畸形、恢复骨关节序列、保留足的大小及外观、保证关节功能、矫正其他部位畸形及重建关节功能等[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足截骨结合数字外固定支架的数字化矫正在严重马蹄足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5月—2019年5月,采用后足截骨加泰勒空间外固定支架(Taylor Spatid Frame,TSF)治疗的19例严重马蹄足患者(23足),其中主要表现为马蹄畸形>40°13足;马蹄合并前、中足明显内收及内翻>20°10足。以马蹄畸形为主合并轻度内翻及旋转的患足实施后足U形截骨加标准足踝TSF构型及安装,参数测量时以距下关节前方为畸形旋转中心及起始点,以全足与胫骨对照进行矫正。马蹄合并前足内收、旋转及后足内翻,实施V形截骨。足部空间足够时,在足部及跨踝关节安装6+6串联TSF,分别以距舟关节内侧缘及距下关节前方为畸形旋转中心及起始点,同步矫正前足及马蹄畸形;足部空间狭小时,先以前足与胫骨为对照安装TSF矫正前足畸形。然后再次变换固定模式,将足与胫骨对照矫正足的马蹄及内翻畸形。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治疗,畸形矫正85%~100%,平均93.3%,无严重的并发症。获得0.5~1年随访20足,依据课题组马蹄足畸形矫正标准:优7足、良11足、可2足、差0足;依据ICFSG评分系统:优3足、良14足、可3足、差0足。结论后足截骨安装外固定支架牵伸矫正严重的马蹄足畸形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并发症少。应用数字外固定及数字化矫形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矫正严重的马蹄足畸形,容易被医生掌握,是足踝外科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急慢性损伤使骨和筋膜封闭的区域内压力增高,毛细血管血流量降低以及局部缺氧造成组织坏死,引起骨筋膜间室内软组织、神经和血管的损伤,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导致神经、肌肉组织坏死及肢体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导致截肢.1881年Volkmann [1]首先报道了此病.本病易发生在筋膜或骨性结构弹性较小的骨筋膜间室,小腿和前臂较多见.现针对我科一例骨筋膜室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骨肥大静脉曲张综合征并发表皮痣综合征.患者男,16岁.患者出生时左小腿外侧即有一花生米大的红色斑疹,左侧胸部和左上肢有线状疣状皮损,随年龄增长皮损渐明显,同时伴有左侧身体线状分布的表皮痣、静脉曲张、左侧软组织肥厚及骨肥大、左侧面部皮肤色泽较暗,无光泽,左眼斜视、骨骼畸形,两侧肢体不对称,患者智力发育迟缓和癫痴病史十余年.骨肥大静脉曲张综合征和表皮痣综合征诊断成立.  相似文献   

7.
麻风菌主要侵犯人体网状内皮系统,神经,血管和骨骼。麻风引起骨及关节的损害而造成病人肢体畸残很普遍,也是造成对麻风恐惧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麻风骨及关节的损害主要见于瘤型和结核样型病人,一般认为是由于下列诸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麻风菌直接侵害骨组织,神经营养性障碍,血管变性,外伤及继发性感染等。骨关节的损害部位以指骨,趾骨的末端及其间的关节多见,鼻骨也常见损害。其他长骨及躯干骨较为少见。从病理和X线表现,麻风骨损害可分为三种类型:特异性改变;非特异性改变;骨质普遍疏松(脱钙)。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踝后内侧入路双头加压螺钉治疗距骨后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18例距骨后突骨折患者,男16例,女2例;年龄24~66岁,平均42岁。均系闭合性损伤。其中单纯距骨后突骨折4例,合并距下关节脱位13例,合并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1例,所有患者均经CT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待局部软组织水肿消退后,行经内踝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根据临床检查、影像学评估、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无伤口感染、无胫神经、肌腱损伤、无距骨无菌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AOFAS后足踝评分优14例,良3例,优良率94.4%。结论踝后内侧入路应用Herbert螺钉治疗距骨后突骨折,不仅能够清晰显露骨折处及关节面,避免内踝截骨,而且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足踝部疼痛可能与关节内病变、肌腱腱鞘病变、神经卡压新病变、韧带病变及脂肪炎性病变有关。超声检查不但能够对大部分足踝部疼痛的病因做出初步判断,还能够进一步在超声引导下行介入治疗。本文主要对与足踝部疼痛有关的肌腱腱病、莫顿神经瘤、足底筋膜炎等病变实施超声引导下介入处理的技术以及超声引导下关节内和腱周注射的技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软组织肿瘤的知识有了很大提高。该病形态学变化多,而发病率较少。根据Enzinger等的组织学分类,软组织肿瘤的定义是起于人体的整个非上皮的、骨胳外的组织肿瘤,但不包括网状内皮系统、神经胶质和特殊器官与内脏的支持组织。本文资料来自泗水Airlangga大学医学院病理系1962~1970年记录的研究材料。病理系绝大多数活  相似文献   

11.
Klippel-Trenaunay(KT)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疾病,以血管畸形、静脉曲张和软组织及骨肥大三联征为主要表现。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是葡萄酒色斑(鲜红斑痣),由以下肢多见。当合并动静脉瘘时,被称为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或Parkes-Weber综合征。其病因为PIK3CA基因突变。治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多学科联合管理,目前主要是对症处理。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基因靶向治疗是一种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面中部创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涉及额骨、颧骨、鼻筛眶骨、上颌骨等部位,窦腔多,结构复杂,所以面中部凹陷性骨折是面部最复杂骨折部位之一,其修复重建在颅颌面外伤的治疗中仍是一个难点。1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由于构成中面部骨性轮廓的各部分解剖结构较复杂,各骨块形状不规则,彼此连接紧密,因此在受到外力的冲击后常会出现多个骨块的复杂型骨折,同时合并面部软组织畸形。1.1额骨畸形额骨骨折常见于眶上缘,并多伴有额窦的损伤。额窦是中面部额骨部分的主要构成,额窦骨折占到面部骨折的5%~15%[1]。由于毗邻前颅窝、硬脑膜、筛板和大脑额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分析股前外侧肌皮瓣治疗9例足踝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了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9例足踝部慢性骨髓炎患者,男8例,女1例;Cierny-MaderⅡA型1例、ⅡBS型1例、ⅢA型6例、ⅣA型1例,均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治疗,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随访8~36个月,9例股前外侧肌皮瓣均存活,伤口均一期愈合。1例胫骨远端骨缺损较多,感染控制后6个月行髂骨植骨。慢性骨髓炎全部治愈,随访过程中无复发。根据Paley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2例。大腿肌皮瓣供区遗留线性瘢痕。结论 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治疗足踝部慢性骨髓炎,能有效地控制感染、封闭无效腔、改善局部软组织血供、减少复发,是治疗足踝部慢性骨髓炎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游离隐动脉血管神经束皮瓣植修复足底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底溃疡是麻风患者胫后神经损害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因皮肤及软组织垫缺损,难以施行畸形矫正术重建负重点。溃疡虽可结疤愈合,但仍甚易复发,以致溃疡久治不愈。最近我们应用游离隐动脉血管、神经束皮瓣移植修复足底巨大溃疡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小腿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近两年盐城同洲骨科医院骨科接收的103例足踝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早入院时间为2020年2月,最晚为2022年2月。依据患者接受的修复方案进行分组,接受小腿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治疗后,以患者足踝部功能、手术时间、皮瓣修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愈合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组间足踝部功能分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低(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皮瓣长度、皮瓣宽度数值均更高(P <0.05);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优良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高于对照组的16.33%(P <0.05)。结论 小腿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足踝创面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帮助患者恢复足踝部功能,但后者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方面略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正>《足踝外科电子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足踝外科专业电子期刊,面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姜保国教授、王正义教授担任名誉主编,Mark Myerson教授、David B.Thordarson教授和Anish R.Kadakia教授担任顾问,张建中教授担任主编,100余名国内外著名足踝外科专家担任编委,共同推出。本刊为季刊,每期定价为20元,全年80元,读者对象主要为与足踝外科相关的各级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及研究人员。期刊常设大师论坛、论著荟萃、足踝前沿、病案集锦、病例讨论、名师讲堂(视频)、手术演示(视频)、足踝之窗等栏目,重点报道足踝外科领域前沿进展及与足踝外科密切相关的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细致解读足踝外科临床中的疑难病例及常见疾病的诊疗误区,透彻解析足踝外科重点疾病专题,以展示足踝外科相关研究最新成果,分享临床经验和教训,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一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切除术加牵引成骨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牵引成骨技术是指切开后仍保留骨膜及软组织附着和血供的骨段,通过特殊牵引装置持续的牵引使骨骼受到一定的张力生成新骨,以延长或增宽骨骼达到矫治骨骼畸形或缺损的外科技术[1].目前在矫治下颌骨畸形及修复缺损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2010年7月武警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了1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的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切除术加牵引成骨术,手术过程顺利,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未出现并发症,下颌成骨高度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神经损害及其并发症是麻风受歧视的主要原因。麻风能引起可逆与不可逆、部分及完全的神经损害。肢体神经干的损害可引起手足的感觉、运动及发汗功能减退。感觉丧失使肢体失去了保护作用,易于发生外伤、溃疡、化脓性感染,最终可导致残疾。  相似文献   

19.
<正> 患儿男,12岁,学生。1990年10月2日初诊。诉两手畸形12年,右手中指残端皮肤溃烂半月余。患儿出生时家人发现两手畸形:右手中指第2、3节缺失,第四指近端中段狭窄。左手第3、4指短小,小指中段缩窄畸形。断指及畸形手指处软组织均略肿胀。随着年龄增大,正常手指及病损处软组织亦随之长大。12年来未发现新的断指(趾)及其他先天性畸形。半月前右中指残端处不  相似文献   

20.
1病情介绍患者男性,20岁,主因“右下肢短缩,踝足内翻畸形,行走障碍15年”于2017年2月入院。15年前车祸伤致右小腿开放性骨折、软组织缺损及踝关节损伤,伤后予以骨折固定、跟腱部位皮瓣修复,后骨折顺利愈合。随发育出现肢体短缩,小腿内翻外旋及踝足僵硬性马蹄内翻畸形,并逐渐加重。异常发育的腓骨远端凸出于皮下。无法穿鞋,行走需佩戴定制支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