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在本院门诊体检人员366人,均符合糖尿病高危诊断标准,根据抽取扑克牌法随机分为干预组(166人)与对照组(200人)。干预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与能量监测仪对个体饮食和运动量化干预,并给予用药与心理指导,持续2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体重、腹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均下降明显,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10年内糖尿病发病率,干预组为0,对照组为8.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远期效果来看,城市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明显好于农村(P0.05);退休人员明显好于在职人员(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与女性干预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强化干预有助于帮助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构建健康生活方式,消除糖尿病诱因,从而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表,记录表内各项内容,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段血糖检测值对比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嗜咸、嗜荤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大多饮食控制不良,无规律时间进食、缺乏运动、具有吸烟史,但研究组家人监督率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危险因素,并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高危人群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生活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和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通过健康体检筛选出的21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生活方式干预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组给予饮食和运动方式指导。随访2 a。结果干预2 a后,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血糖、血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行为习惯有明显改善。生活方式干预组中仅12例(10.9%)发展为糖尿病,而对照组共46例(46.0%)进展为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组逆转为正常糖耐量的比例高于对照组(33.6%vs 2.0%)(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糖尿病前期人群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正常糖耐量的逆转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中,持续2年强化干预对其远期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体检糖尿病高危人群3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66例)与对照组(200例),分别实施持续2年的强化干预与空白干预,观测两组第1、2、5、7、10年生活方式与体检指数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各不良生活方式对象所占比例均有显著下降,且表现为明显的逐年递减的趋势,且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体重指数、腹围、身体脂肪率均有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持续强化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远期生活方式,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采取随即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菏泽城区居民;对2002年发现IGT人群436例实施3年的护理干预,分组分别给予饮食、运动及饮食加运动干预。结果运动、饮食加运动干预组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5.8%、5.9%,与对照组(1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饮食组糖尿病发生率为11.3%,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型率。  相似文献   

6.
采取随即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菏泽城区居民;对2002年发现IGT人群436例实施3年的护理干预,分组分别给予饮食、运动及饮食加运动干预。结果运动、饮食加运动干预组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5.8%、5.9%,与对照组(1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饮食组糖尿病发生率为11.3%,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型率。  相似文献   

7.
观察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对糖耐量低减人群中生活方式干预的糖尿病效果的影响。方法大庆地区糖尿病普查中经径OGTT确诊的284例IGT,在初访时测量血浆胰岛素,进行饮食,运动或饮食加运动来预防糖尿病的干预治疗6年。分析生活方式干预的治疗效果及胰鸟氏抗,胰岛素分泌对它的影响。结果各干预治疗组之OGTT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各干预治疗组6年的糖尿病发病率均低对照组。干预组中胰岛素抵抗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家庭医生对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作为该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一共具有100例,收取时间在2018年-2019年度,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实施家庭医生干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随访措施),将两组血糖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空腹血糖(6.01±1.66)mmol/L、餐后2 h血糖(8.34±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5.33±1.12)%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生理维度(95.34±1.23)分、心理维度(94.34±1.01)分、社会关系维度(93.23±1.02)分、治疗维度(93.23±1.0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方式,不仅能使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得以降低,同时能够改善高危人群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范秀娟  范静  曹俊涛 《内科》2007,2(4):698-699
目的探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除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外,还对其心理、饮食、运动和并发症进行强化干预护理,针对每位患者进行个体指导。结果干预组降糖疗效优于对照组,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5月~2010年10月正常高值青年人群(18岁~44岁)100例[血压为(120~139)/(80~89)mmHg]。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50)与对照组(n=50),对干预组进行2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指导;并对实施前后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疾病认知进行对比。结果通过2年生活方式干预后,干预组血压、体重下降明显,疾病认知率明显提高。2年后,干预组较对照组平均收缩压下降了15.6mmHg、舒张压下降5.4mmH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差异及高血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前期人群综合强化干预两年后的转归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采用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分析综合强化干预2年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流行病学调奁筛查出的连续2年均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综合强化治疗组(强化组).对照组仅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强化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分别给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并且建议根据病情选用降压及调脂药物,服用阿司匹林.随访2年,分析转归及影响因素.结果 2年后综合强化干预组的血糖、血压、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强化组无1例进展为糖尿病,而对照组共8例(9.3%)进展为糖尿病;强化组逆转为正常糖耐量(NGT)的比例稍高于对照组(29.5% vs 22.1%,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腰围及收缩压的增加与糖尿病的发生呈独立正相关关系,而胰岛功能的改善与糖尿病的发生呈独立负相关关系.结论 综合强化干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发生率,增加NGT的逆转率.腰围及收缩压的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退是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糖耐量异常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收集糖耐量异常者162例,随机分为78例对照组,84例干预组;对照组给予每3个月1次的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电话),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24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并每月随访1次。每例均采用超声及全自动动脉硬化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各组均进行前后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经过24个月生活方式干预,干预组糖尿病累计发病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干预组较干预前甘油三酯、口服糖耐量试验2 h血糖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经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体质指数、高密度脂蛋白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的代谢状态,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并能延缓其血管病变的发展;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应在糖耐量异常人群中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13.
《内科》2015,(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186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糖尿病健康宣教,其中包括血糖自我监测、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方式及运动量等自我管理内容。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及其亲属进行"三对二强化健康宣教",饮食、用药及运动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通过随访对患者糖尿病控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于干预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还能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对高血压发病率、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以确定高危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对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5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时限为3年,推荐健康膳食、健康血压,做好跟踪、落实,重点是限盐、规律性体育锻炼,对超重、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强化干预管理;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性的健康宣传.结果:干预组实施干预管理3年后高血压的发病率、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0.4%、95.0 %;对照组高血压的发病率、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6.4%、37.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下降(P<0.05),且获得较高的高血压防治知晓率.结论: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实施有效的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能有效的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提高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进而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预防糖尿病高危人群发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该社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2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干预模式控制高危患者糖尿病发病率;干预组在常规预防控制模式基础上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控制糖尿病高危人群发病率。结果干预组研究对象在干预期间罹患糖尿病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防控措施实现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健康教育模式预防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发病的效果非常明显,是对控制糖尿病发病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背景在世界范围内,2型糖尿病(T2DM)以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流行率导致社会经济负担越来越高。目标本指南旨在提供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2型糖尿病预防建议。方法欧洲多学科联盟对目前采用SIGN标准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和干预有效性评估的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肥胖和久坐生活方式属于主要的可控风险因素。年龄和种族属于不可控风险因素。病例发现,应该采取分步进行(step-wise)的程序使用风险问卷调查和OGTT。糖耐量减低和/或空腹血糖受损者属于高危人群,应该区分优先次序给予强化干预。在高危成人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可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这需要社会各团体支持以创造利于提高健康的环境。保持减重效果(体重下降≥5%)可降低风险。目前,二甲双胍(metformin)、阿卡波糖(acarbose)和奥利司他(orlistat)考虑用于预防糖尿病的二线治疗。在儿童青少年和贫困人群,应该采用针对性的有计划的特殊途径,提高糖尿病预防的认识,进而改变生活方式。获得社会支持的饮食和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干预更有效。成本效益分析应该纳入社会视角。结论在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预是有成本效益的,应该融入经评估的护理模型。有效的预防计划基于持久的政府倡议,包括宣传、社区支持、财政和立法方面的支持、民营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浅谈在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实施预防性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选取在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高危人群110例进行为期5个月的预防性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饮食教育、生活指导、运动指导等。将健康教育前设为对照组,健康教育后设为观察组。对比教育前后,11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水平。结果对该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与教育前相比,11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升,而且合理饮食、规范运动、定期血糖检测等情况均优于健康教育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健康教育有助于其深刻了解糖尿病的危害性,并从而提高了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自护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通过改善其自我能动性,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18.
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服用脑安胶囊强化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应用中药脑安胶囊进行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筛选出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分值<75分的脑卒中高危人群4069例作为干预对象。根据知情同意原则,以村或居委会为单位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2000例和一般干预组2069例。2组干预观察2年,随访脑卒中发病情况。评价指标为干预结束时,2组脑卒中累积发病率。结果干预结束时,2组共新发生脑卒中52例,强化干预组新发生脑卒中18例,脑卒中累积发病率为900人/10万人。一般干预组新发生脑卒中34例,发病率为1643人/10万人。与一般干预组比较,强化干预组脑卒中累积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7,P=0.026)。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及其他几种主要危险因素后,服用脑安胶囊可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HR=3.798,P=0.001)。结论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应用脑安胶囊进行脑卒中一级预防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为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在疾病防治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388例自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进行体检的高血压高危人群分成干预组(n=194)与参照组(n=194),为参照组提供健康指导,为干预组提供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对比两组高血压确诊率以及干预后生活品质。结果干预组高血压确诊率达10.82%,参照组高血压确诊率达31.44%,干预组高血压确诊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健康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物质生活状态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高危人群体检护理中接受健康生活方式宣教有助于规范其生活方式并可提高其生活品质,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中国糖耐量低减(IGT)人群药物干预与非药物干预对糖尿病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对以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按1985年WHO诊断标准判定的IGT321例(年龄>25岁)进行了3年前瞻性研究。初访时按区域分成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组、阿卡波糖(拜唐苹)组和二甲双胍组,每年进行OGTT复查,同时空腹状态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对照组除进行一般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外,不进行强化教育;饮良加运动组按个体情况安排饮食及运动方案,每年重复宣教饮食及运动的治疗意义;药物干预组每月定期发放口服药物,剂量为阿卡波糖50mg每日3次,二甲双胍0.25g每日3次。结果 初访时4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3年末,对照组空腹血糖(FPG)及OGTT后2小时血糖(2hPG)均有上升,平均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11.6%;饮食加运动组FPG及2hPG均有显著下降,每年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2.0%和4.1%。药物组3年末平均FPG与对照组及2hPG均有显著下降,每年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2.0%和4.1%。药物组3年末平均FPG与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基线2hPG、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呈独立正相关,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组治疗与糖尿病发生呈独立负相关。结论 本研究资料显示,IGT人群每年糖尿病自然发病率为11.6%,一般饮食加运动干预治疗,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8.2%。阿卡波糖组和二甲双胍组每年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下降至2.0%和4.1%,2组糖尿病发病危险性分别下降87.8%和76.8%。表明在IGT干预治疗中,小剂量药物干预治疗可达到显著地减少糖尿病发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