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关于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方面的临床疗效的探析。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患者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及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溃疡面积、血糖变化等各方面指标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痊愈人数13例,显效人数20例,有效人数17例,无效人数10例;其创面愈合时间(48.23±6.52)d、换药次数(26.42±4.25)次、溃疡面积(15.23±8.42)cm2、血糖变化(15.25±2.54)mmol/L;观察组患者痊愈人数29例,显效人数19例,有效人数10例,无效人数2例;其创面愈合时间(25.52±4.51)d、换药次数(8.31±2.24)次、溃疡面积(10.49±7.64)cm2、血糖变化(13.51±1.75)mmol/L。观察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3.3%)。结论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方面,其效果显著,感染率低,患者满意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抽取糖尿病足溃疡住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愿意配合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常规组为-200 mmHg、研究组为-100 mmHg。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住院时间、负压引流量、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而住院时间、负压引流量、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切实可行,但负压-100 mmHg效果优于-200 mmHg,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糖尿病足溃疡疾病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溃疡疾病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平均为3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医治,进一步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价。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44%,和对照组的69.44%对比显著要高(P0.05)。②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显著更快(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显著要比对照组少(P0.05);在溃疡面积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糖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糖尿病足溃疡疾病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可加快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控制血糖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此次研究针对网状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在糖尿病足创面修复中效果与对愈合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随机选取我院63例糖尿病足患者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创面修复,研究组应用网状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外科清创及游离植皮结合封闭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入该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0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外科清创及游离植皮结合封闭负压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4.07%及94.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实行外科清创及游离植皮结合封闭负压疗法治疗的效果良好,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含量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4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负压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创面治疗,负压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共治疗14 d,在治疗前后收集患者创面渗液,测定治疗前、治疗7 d及治疗14 d后的创面渗液中VEGF、MMP-2以及TIMP-1的含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结果两组治疗14 d后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治疗7 d后(P0.05),负压组治疗7 d和14 d的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创面渗液中VEGF、MMP-2及TIMP-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和14 d后,对照组MMP-2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VEGF及TIMP-1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负压组MMP-2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VEGF及TIMP-1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14 d后VEGF、MMP-2及TIMP-1含量较治疗7 d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法可以减少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溃疡创面中的MMP-2含量,增加VEGF及TIMP-1的含量,促进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非缺血性组和缺血性组,均进行有效清创,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同时进行全身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结果 非缺血性组患者30例,其中显效2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00%,其中显效率86.70%.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65.63±14.53)天.缺血性组患者28例,其中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6%,其中显效率60.71%.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93.65±18.67)天.两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能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肉芽生长,改善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对非缺血性和缺血性足溃疡治疗均有效,非缺血性组优于缺血性组;非缺血性组创面愈合时间比缺血性组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闭式负压引流(VSD)联合前列地尔输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病人7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采用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并联合前列地尔输注,对照组(39例)采用单一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溃疡的愈合时间。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8d后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后,观察组病人肉芽组织中VEGF和PDG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前列地尔输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优于单一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能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的血管生成,使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速度加快,愈合率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深度烧伤行负压引流对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深度烧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负压引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治疗,负压引流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负压引流组和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术后白细胞值情况、首次植皮存活率和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负压引流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术后白细胞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首次植皮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术后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引流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老年深度烧伤可以降低细菌感染率和术后白细胞值,提高首次植皮存活率,降低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疼痛,促进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住院费用虽有所增加,但和传统换药治疗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给予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护理干预,对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划分成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护理干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出现明显肉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面积、生活质量总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现明显肉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面积、生活质量总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生活质量以及血糖水平,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患有糖尿病患者出现足溃疡后实施外科清创和游离植皮与封闭负压法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该文的研究样本均选取于2016年9月—2018年8月在该院接受糖尿病治疗且出现足溃疡的患者,共计124例,根据入院时间将样本随机分为结合组和惯例组,惯例组实施常规临床治疗,结合组实施外科清创和游离植皮与封闭负压法相结合的治疗方式,经不同方法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结合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与惯例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结合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惯例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P0.05);治疗前结合组的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与惯例组的数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的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比惯例组的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更快(P0.05),数据结果经对比可知结合组患者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更快(P0.05);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4%,惯例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9%,相比之下,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将外科清创和游离植皮结合封闭负压法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足部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痛苦,具有在临床中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8年2月—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并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65例患者(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3,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溃疡面积(10.46±7.25)cm~2、换药次数(8.30±2.21)次及创面愈合时间(25.45±4.60)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0、36.678、7.548,P<0.05);且观察组生存质量各指标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2、12.371、6.722、6.592、6.904、7.406,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小溃疡面积,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且可以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06~2016-08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0例,按照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VSD负压吸引治疗,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二次感染率分别为93.3%、3.3%,对照组为70.0%、2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住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Wanger分级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足部溃疡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VSD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足难愈合创面的有效方法,能够改善溃疡部位的血液循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讨复方黄柏液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两组讨论该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0例,每组40例,均接受常规创面处理,为保持创面湿润,对照组接受康复新液治疗,研究组接受复方黄柏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状况,并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创面面积、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复方黄柏液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突出,在缓解疼痛、缩小创面面积等方面作用更为突出,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恢复,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疗法在糖尿病足皮肤溃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封闭负压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生感染例数、肉芽组织覆盖率、新生上皮出现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换药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封闭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合并耐药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2例2~3级糖尿病足溃疡合并耐药菌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负压引流+抗菌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抗菌药治疗,两组均按照接触性隔离实施各项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葡萄球菌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敏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吡肟敏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合并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周期长、费用高、难度大,使用智能负压仪实施伤口引流能有效控制和清除传染源,提高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可有效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观察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效果。方法该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50例,VSD治疗组随机选取25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使用VSD技术治疗创面,根据创面引流物多少及医用海绵清洁情况每3~7 d更换1次,25例常规换药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治愈率等。结果 VSD组与常规换药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16.8±5.5)d与(50.8±6.5)d]、换药次数[(7.9±3.5)次与(21.5±5.1)次,]、治愈率[96%与88%]。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可改善其局部血运,减轻局部水肿,利用负压引流将创面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吸出,加快糖尿病足溃疡面愈合速度,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浸泡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效果。方法以该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8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该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组使用中药浸泡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费用、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率。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浸泡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经济压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创面愈合,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中抗生素骨水泥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确保提升该患者治疗水平。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抗生素骨水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细菌阳性检出率等)。结果研究组治疗后3、6 d的VAS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6、8.973,P<0.05);研究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1,P<0.05);研究组治疗后3、6 d创面分泌物细菌阳性检出率15.15%、3.03%低于对照组36.36%、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2,7.543,P<0.05);研究组随访期间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69,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患者辅以抗生素骨水泥,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加速创面恢复,优化生活质量,值得优选。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16例,平分为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观察组联合液体敷料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PUSH及McGill评分均比观察组低,(P0.05);使用抗生素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液体敷料治疗可有效促进足部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