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比较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骨科就诊的经X片证实为胫骨下端骨折的病例80例,按对照组及实验组分组各40例,对照组手术方式采取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实验组患者采取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端骨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在进行颌骨骨折治疗时使用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6月我院收治的72例颌骨骨折患者,等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我院常规不锈钢板治疗和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评定、随访。结果观察组中上颌骨骨折有效率为94.21%,下颌骨骨折有效率为94.2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9%。对照组上颌骨骨折有效率为67.00%,下颌骨骨折有效率为5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9%。观察组的综合临床治疗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技术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较传统治疗方式有着更好的效果,可以更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6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采用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的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较对照组患者的高,在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也较对照组患者少、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在膝关节镜引导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安全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颌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技术中的应用。方法在2006年6月~2007年9月对26例单纯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口内牙龈沟切开,面部皮肤微创切口,利用穿透器行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微创组)。随机选取2005年6月~2006年6月采用传统颌周切开法治疗的同类型的颌骨骨折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传统组)。两组手术的术者均由一名医生完成。结果微创组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传统组,经t检验,两组差异显著。术后并发症,传统组面部疤痕及面神经损伤明显高于微创组,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显著。两组术后骨折对位愈合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穿颊器,面部皮肤微创下行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具有微创、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痊愈后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恢复面容,面部皮肤基本无疤痕,达到功能与美容双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颌间牵引钉在颌骨骨折患者微型钛板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长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术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术患者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咀嚼功能、面部外形、开口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颌间牵引钉应用于颌骨骨折患者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中,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咀嚼功能、面部外形及开口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不锈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1±0.3)周,低于对照组的(3.4±0.9)周(P<0.01);对照组术后炎症出现率为30.0%,高于观察组的8.3%(P<0.01)。结论颌骨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效果明显、成功率高,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秦建勇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9):1503-1504
目的:评价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切口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且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74.51%的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下颌骨骨折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应用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科室所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实验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优良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 (P <0.05).两组患者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畸形愈合率为60%明显高于实验组的20% (P<0.05).结论 与保守治疗相比,钢板内固定手术应用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更佳,不仅有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还能减少手术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治疗中应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94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联合展开植骨术,观察组则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方法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足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1.48%,与对照组的72.34%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且统计学计算显示(P0.05);实验组患者的Gisasne角、Boiher角、跟骨高度以及足部评分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计算显示(P 0.05)。结论在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的治疗中可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术予以治疗,其治疗有效率高,利于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可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颌面部损伤合并各类颌骨骨折的特点,总结治疗方法和救治经验。方法:对57例颌面部损伤合并各类颌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根据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及类型及时进行清创修复,并对颌骨骨折复位固定,固定采用外固定、坚强内固定、内外联合固定。结果:术后半年观查了解临床救治效果,57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治愈率达100%,治疗优良率96%。结论:对颌面部损伤合并颌骨骨折的患者,在处理局部损伤同时及时进行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手术创伤小,患者的面部外型及功能迅速得到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80例笔者医院自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予以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治疗。汇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31/4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乔燕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974-975
目的总结5年来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运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76例颌骨骨折病例,分析临床资料,总结临床应用经验。结果本组病例中未发现骨不愈合现象。76例中72例复位良好,伤口Ⅰ期愈合,恢复了正常张口度和咬关系,颌面部外形及咀嚼功能良好,治愈率达94.7%。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效果确切,操作简单易行,是治疗颌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钛板坚强内固定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6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骨间钢丝结扎固定术治疗;实验组30例,实施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记录、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高,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短,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术后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低,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颌面部骨折患者实施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对骨折愈合有积极意义,减少术后感染,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40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L型大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0.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季陆军 《海南医学》2011,22(15):64-65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颌骨骨折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其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68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的是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法,对照组采用的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法。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度等指标,评判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两组进行评分,结果发现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7.87%,对照组的优良率为90.48%。而两组的手术评价实验组得分为(86.98±7.16),对照组的得分为(79.86±17.41)。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复位方便、微创、固定牢固等优点,较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更有益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3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高飞 《中外医疗》2010,29(14):59-59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35例颌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中痊愈32例,骨折愈合及咬合关系良好。术后6个月X线摄片复查,均骨折愈合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疗效可靠,下颌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医学》2017,(9):849-850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通过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保山市人民医院在2016-01—2016-12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复位和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实施通过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以及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通过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具有疗效良好,切口小,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等特点,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魏成勇 《中外医疗》2013,32(26):66-66,6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法和手法复位外固定两种治疗方法对幼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入该院治疗的30例肱骨髁上骨折幼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术后随访患者1~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髁上骨折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UCLA功能评分和ASAES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幼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优势,但同时也应注意治疗手术的正确性和术后康复训练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聚左旋丙交酯可吸收材料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6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按照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聚左旋丙交酯可吸收材料内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钛板内固定系统.术后评价两组患者伤口恢复情况,血常规,评价咬合紊乱恢复情况及测定咀嚼效能等,实验组加做超声检查聚左旋丙交酯吸收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大部分患者牙间关系恢复良好.两组患者骨折处均有骨痂形成,复诊查血结果未见异常.术后2周、1个月咀嚼效能测定,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咀嚼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超声可见聚左旋丙交酯接骨板缓慢吸收,1年后基本分解吸收完毕.结论 聚左旋丙交酯可吸收接骨板材料骨折断端固定效果理想,组织相容性较好,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且在体内可自我降解,可以应用于下颌骨骨折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